人类进化史为什么保留了色盲基因?

BeYourGuy


原来我在一个问题下回答过(为什么色盲基因没有被淘汰掉?),与这个问题类似。现搬运至此。

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性状为患者无法区分红色和绿色,致病基因频率在整个人群中约占7%左右。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男性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即可表现为色盲,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需要两个色盲基因同时存在才会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女性发病率约为0.5%左右。

大家看下图,可以自我测试一下。

红绿色盲这种病症,对于人类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所以在自然选择中与其他正常基因一样可以传承下来。举个简单的事例说明,假如红绿色盲生存能力比正常人低很多,那么在将来的婚配方面受歧视和限制,则这种色盲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降低,那么这种色盲基因就会逐渐减少,甚至被淘汰。(当然这种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另附:色盲其实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全色盲,全色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就是在这种患者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当然他本人不会有太多的失落的感觉,因为他出生睁眼就是这样,他以为其他人也是如此)。我曾经有位高中同学是全色盲。




生物学鲁老师


图注:常用的色盲色弱判断图,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经常会谈论色盲,查体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老医生拿着一本由各种颜色颗粒组成的图册让我们分辨数字和字母,以确定我们是否是色盲。

图注:人类对于颜色的判断其实是不一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色盲”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合适,因为这两个字本身就已经是在宣判色盲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结构,是一种缺陷。其实色盲并不是疾病,更不是缺陷,他们只是看到的颜色与大部分看到的颜色不太一样罢了,本没有导致机体和心理功能出现问题,更不会影响生存。要知道,在地球上有8%的人是色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

图注: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还非常弱小,图片来自网络

色盲基因也并不是在人类的演化中独立出现并且一代代遗传下来的,其实这个基因是我们哺乳动物共同拥有的,来自于亿万年前的老祖宗。在中生代时期,当时早期的哺乳动物刚刚出现,它们还非常弱小,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之下。为了逃避遭到恐龙猎杀,哺乳动物白天都躲在洞里睡觉,夜晚才敢出来觅食,所以哺乳动物只具有黑白两色视觉,因为黑夜里几乎看不到颜色,只需要辨别黑白及其中的过渡色就可以啦。

图注:鸟类具有四色视觉,因此其羽毛颜色非常艳丽,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水果可能是让我们具有三色视觉的源头,图片来自网络

当恐龙(非鸟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开始在白天活动,可以继承自祖先的两色视觉基因限制了哺乳动物的视力。我们人类所在的灵长目家族是哺乳动物动物中非常特殊的一支,也许是因为我们要采食各种果实,而判断果实是否可食或者成熟需要依靠颜色判断,所以一部分灵长类演化出了三色视觉的基因,而我们就继承了这种基因,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具有三色视觉,我们才会创造出颜色多变艳丽的艺术、服装等等。其他哺乳动物因为只有两色视觉,所以它们眼睛中的世界是单调的,导致的后果是大部分哺乳动物的体色也比较单调,缺乏丰富的色彩,因为好看自己也看不到。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具有非常多变和艳丽的色彩,因为它们具有更丰富的四色视觉,这继承自其祖先恐龙。


尽管我们人类拥有三色视觉,但是基因中依然有两色视觉的痕迹,所以一些基因显性成为我们所说的“色盲”。相比具有三色视觉的人,“色盲”在视觉上具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他们具有优秀的夜视能力,在黑暗一片中比我们看东西更清楚;敏锐的颜色辨别能力,这里要辨别的不是各种颜色,而是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深度。

图注:有研究者认为梵高就是色盲,所以他的作品用色非常独特,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总结一下,色盲基因并非一种有害基因或者基因缺陷,它是一种正常现象,其会一般保留在人类身体内,并且一代代传下去的!


古生物探索


色盲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病,这种遗传病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所以色盲具有普遍性。人类之所以保留了色盲基因,还是要从我们的祖先说起,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这时候恐龙主宰了整个生态圈,所以早期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夜晚进行活动,为了适应夜晚的环境,哺乳动物就产生了相应的进化。

从细胞的角度来看,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当中,存在着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杆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区别,就是前者对于光线的强弱比较敏感,而后者则对色彩具有高分辨率。但对于早期的哺乳动物来说,视锥细胞的作用有限,因为夜晚的弱光环境决定了视杆细胞的作用更大。

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有了更多的时间在白天活动,视锥细胞的作用就被无限的放大了。因为色彩的识别能力能让一些哺乳动物更好地获取食物,这些哺乳动物主要是灵长类。灵长类长期生活在森林当中,它们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果实,果实的颜色有很多种,但成熟的果实一般趋于红色。红色的果实有更多的糖分,糖是一种生存的主要能量,如果能及时的发现成熟的果实,就代表更容易在野外的环境存活,所以分辨红色的能力非常的重要。不过这种能力,早就被哺乳动物丢失了,但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又让这种能力重新被开发出来了。

色彩识别能力被开发出来后不断得到强化,然后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当人类出现时这种识别色彩的能力早已成熟。但分辨红色的能力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因为分辨红色的基因并不天生的,它是分辨绿色基因的一种特殊变异。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视锥细胞中的红色视蛋白和绿色视蛋白靠的非常近,而且这两个视觉蛋白都位于人的X染色体上。这很容易出现识别错误,导致许多人识别红色能力弱,或者识别绿色能力弱,所以色盲基因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就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患有红绿色盲的人类占到了总人类的8%,这个比例不仅远高于其它的一些遗传病,而且男性高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是XX,只要男性的X染色体是有缺陷的,他一定就是色盲。而女性的X染色体可能也有缺陷,但只要另外一条X染色体正常,女性就不会表现出色盲或者色弱。


科学薛定谔的猫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明确一点:

很多人认为色盲色弱是一种遗传疾病,是一种缺陷,“盲”和“弱”都可以体现出其性质。

然而这个观点不全对,人类色觉异常的渊源并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能是一种优势!

要解释清楚整件事还要从眼睛的进化开始讲起。

眼算得上是地球生物最精妙的结构之一了,它的起源之谜困扰了很多代人。

连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达尔文也曾表示过眼睛的起源很难用进化的观点解释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才得以还原眼睛进化的历程。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分子进化的新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眼睛都是单次起源的产物。

最早最原始的眼睛结构非常简单,仅仅由个别含色素的感光细胞组成,称之为眼点。

涡虫呆滞的眼点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眼睛

它只能感受光照,并不能够成像。

但对那个时期的生物而言,光线突然变化就很可能意味着捕食者的接近,能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就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优势。

这一结构出现之后,为了更加精准地感知具体方向的光线变化,感光细胞逐渐向内凹陷。

由平面向坑状、碗状、半球状变化,最终形成的结构像是一个拥有小孔的球形。

眼睛进化示意图

这样的结构有两个巨大的优势,一个是具有很强的方向性,能够判断具体某个方向的光线变化。

二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能够模糊地感知物体的运动。

最后发展成拥有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的高级结构,也就是现在大部分高级动物的眼睛。

这种眼睛在5.4亿年前的脊索动物身上就已经存在了。

在眼睛结构变化的同时,视网膜上感光细胞有着巨大的发展。

在约6000万年的时间里,眼睛里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从1种增加到了4种

每种视锥细胞都拥有不同的视蛋白,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光线,从而形成彩色视觉。

图中黄色的便是视锥细胞

此后的几亿年时间里,大多数的脊索动物都拥有这样色彩丰富的眼睛,包括哺乳动物的祖先以及恐龙。

它们眼中的世界比如今任何哺乳动物的世界都要更加艳丽丰富。

到恐龙时代,哺乳动物被打压成为了弱势群体,几乎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

哺乳动物也只好另辟蹊径,保持小巧的体型,在恐龙的裆下“苟且偷生”。

恐龙时代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

因为恐龙冷血的属性,在夜间温度较低的时候行动会变得迟缓,对哺乳动物的威胁也降低了不少。

所以那个时期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夜行性动物

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对眼睛又有了新的要求。

原本的四种视锥细胞在夜晚昏暗的环境中不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很大的劣势。

在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生活的一种哺乳动物

在生存的压力下,哺乳动物在原本视锥细胞的基础上突变出了一种全新的视杆细胞。

视杆细胞对识别颜色没有任何贡献,但是却能感受微弱的光线。

这一变化让哺乳动物更加适应夜行的生存方式,视杆细胞在数量上也迅速超过了视锥细胞。

但这还不算完,哺乳动物后来还丢掉了两种视蛋白,只剩下了两种视锥细胞。

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就是妥妥的色盲。

人类的眼睛拥有1.2亿个视杆细胞,600~700万个视锥细胞

约6500万年前,某种灾害导致了恐龙的大危机,所有体型庞大的恐龙都因为生存压力骤增而喜闻乐见地灭绝了。

而体形小巧在夹缝中生存的哺乳动物迎来了“农奴翻身做主人”的绝佳良机。

我们的祖先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开启了哺乳动物崛起的新篇章。

短短2000万年的时间,哺乳动物这帮色盲就称霸了整个大陆。

至今,整个哺乳动物家族几乎全是红绿不分的色盲。

而人类很幸运也很特殊,我们祖先的绿色视蛋白发生了一些变异,感受光线的波长范围出现了偏移,拥有了全新的红色视蛋白。

人类三种视锥细胞的峰值

一种理论认为,红色视蛋白的出现有利于灵长类在树梢上发现成熟的果实,所以在这一性状得以保留。

到人类出现,蓝、绿、红的三色视觉系统依旧稳固。

听起来似乎这样的配置也算得上优良,但其实并不是。

由于红色视蛋白与绿色视蛋白的暧昧关系,两者最敏感的波长只相差30纳米。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有200纳米,实际上人类的三色视觉并不能比较全面的覆盖整个可见光谱。

和鸟类、鱼类、爬行类等动物的眼睛相比,某种程度上人类依旧还是个色盲。

人类与皮皮虾的色觉对比

除此之外,由于控制两种视蛋白的基因位置非常靠近,容易出现异常,从而丧失或降低对相应色彩的感受能力。

这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色盲或者色弱患者。

其中就以红绿色盲或色弱居多,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色觉障碍,表现在区分红绿两色的能力上。

红绿色盲视觉下的老虎

这也是老虎一身橙装却能闷声发大财的原因

作为一种缺陷,理应在自然选择下被淘汰才是,可色觉障碍人群的数量竟然占全人类的7%-10%。

一般认为,一种隐性遗传疾病,发病率大于5%,那就表明这种性状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

根据199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色盲或色弱患者在黄棕色区间的色彩敏感度要高于一般人。

具体表现为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更快地识破猎物的保护色伪装。

除此之外,一些色盲患者还拥有极强的夜视能力。

传闻说一战时,英军在夜晚派出的侦查员有很多都是色弱或者色盲的士兵。

这些缺陷带来的优势或许能得出一种全新的观点。

色盲色弱的高发并不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被自然淘汰,恰恰相反,很可能是因为优势而保留下来。

换句话说,也许色盲或色弱的你,祖辈正是部落里的精英!

可如今却成为了弱势群体,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偏见,令人感慨。

插个题外话,在我国,色弱色盲患者们面临着重重阻力,首当其冲的便是机动车驾驶问题。

很多国家都已经改进了交通信号灯的设计,让很多色觉障碍者也能坐上主驾驶的位置。

一种为色盲色弱人士改良的交通灯

希望在未来,能在国内见到这样的简单又有意义的改进。

毕竟缺陷也好优势也罢,曾经靠身体生存的人类早已走向了依靠头脑与协作的社会生活。


SME科技故事


人类进化史中使用保留了色盲基因,这是因为进化的缺陷!

因为,色盲是一种生理缺陷。一旦有人是色盲,那么其在颜色识别上就是有很大的麻烦。所以,不是人类想保留色盲基因,而是没有办法才保留下来的。这方面也体现了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虽然在大脑方面进化了很多,但是很多能力反而退化掉了。

所以,人类要利用科技手段来弥补由于进化缺陷。比如给色盲患者也可以像近视眼那样给他们佩戴色盲矫正眼睛,从而使得他们可以正常识别颜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类能够发展的更好。从而将世界建设的越来越好。同时人类也应该要通过仔细研究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发挥动植物的优势,大力发展仿生学。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地震博士


虽然色盲可能会给生活当中某些事情带来或多或少的不方便,但总体而言并不是一种危害健康,危害生命的情况,所以这种导致色盲基因被保留下来是完全正常的。

而且好多人觉得色盲或者色弱是一种缺陷,其实并不是的。

有研究说,色盲者对于黄棕色系的颜色更加敏感,夜视能力也往往更加突出。

因为对色彩的感受不同,色盲或者色弱的人反而能够画出更加惊艳的画作。

其实色盲在人群当中占的比例并不算低,男性色盲率大概有4.7%,也就是说,差不多20个男人里就有一个色盲。女性色盲率低一些,0.67%,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大概8.98%。

先天遗传和后天眼底疾病都可能导致色盲。


色盲分成四种:红色盲(第一色盲)、绿色盲(第二色盲)、蓝黄色盲和全色盲。前三种又统称:部分色盲。蓝黄色盲和全色盲人群比较少,大部分都是红绿色盲。

以上几种色盲,看同一个场景的区别是酱紫的:

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是能感受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这个功能由视锥细胞来完成。

另外眼球的感光细胞还有视杆细胞,视杆细胞的作用是感受亮度和灰度,主要是在周边视觉和夜间看东西的时候起作用。

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只能分辨出两种颜色,因为哺乳动物最早都是夜间活动,对于视杆细胞的需求更大,事实上灵长类动物也是后来才能够演化出能够分辨三色的基因的,

原因……还是为了吃!

因为水果都是色彩缤纷的,灵长类动物要判断果实能不能吃呀,熟了没有呀之类的,彩色视觉也就这样出现并被保留下来了。

虽然生活当中可能会因为色盲或者色弱出现一些不便,比如说一些无法从事某些特定的工作,也可能有些笑话和尴尬~但换个角度想,其实只是看到的世界有点差别啦,即使不是色盲,每个人对于看到的世界是何种颜色,理解也是不同的呢。

比如说下面这张图:

你看到了牛还是鹿?据说色盲的人会看到鹿,而非色盲的人看的是牛。


不吃肠的大肠


人类色盲分为全色盲和红绿色盲。事实上,全色盲并不多,而且红绿盲的比例却很高,高到我们体检都要检查下你是不是红绿色盲。这一比例为8%,远高于一般的遗传病。

为什么呢?这与我们的彩色视觉能力的进化有关。

对于恐龙这样的爬行动物来说,世界是彩色的,它们的视网膜有四种不同的颜色视蛋白,分别对红、绿、蓝、紫不同波长的光线最敏感,彼此也有重叠的波谱范围,交叉再一起,覆盖人类全部可见光范围。所以他们可以区分所有不同的颜色。

当哺乳动物进化的时候,恐龙还没有进化出来呢,但世界仍然是爬行动物。它们是恐龙的祖先。爬行动物庞大且数量众多,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胎生哺乳动物很难与它们竞争,所以必须选择夜间活动。因为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下降,夜间活动性大大降低。

进化永远不会留下无用的东西。在夜间,彩色视觉基本上是无用的,因此哺乳动物已经失去了绿色和蓝色视觉蛋白质,并进化出对移动物体更敏感、更适合在夜间使用的灰度视觉。红色和紫色的光谱位于可见光的两端,距离太远。因此,作为补偿,哺乳动物红视素有点倾向于短波,向黄色区域移动。

当灵长类动物出现时,他们学会吃水果以更有效地获取能量。成熟的水果甜,糖高。如果我们能找到成熟的水果,这无疑是一种生存优势。因此,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恢复了色觉。它们的黄绿色视蛋白,曾经是红色视蛋白,进化出一种向红色转移的复制品,使灵长类动物能够区分红色和绿色。

然而,尽管这样的配置是可用的,但它不是一个好的配置。红光和绿光的最灵敏波长之间的差别只有30纳米,而全可见光谱大约有200纳米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天生就是弱者。

更糟糕的是,红色视蛋白来自于绿色视蛋白基因的偶然加倍,所以这两个基因是连锁的,并且也位于X染色体上。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一个基因的失效,并形成红绿色盲。这是发病率高达8%的原因。因此,人类没有色盲基因,而是由于人类的彩色视蛋白基因的配置让人类很容易得红绿色盲。

所有这些都基于分子生物学,并且基于对各种视觉蛋白质的测序和进化分析。

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的灵长类表亲也有高的色盲发生率。

至于为什么红绿色盲还没有被进化所淘汰,这可能是因为灵长类是群活跃的。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互助意识。这大大减少了红色和绿色盲发现红色水果。一旦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红绿盲症的劣势将进一步减少。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是有理由相信灵长类动物的红绿盲率应该低于人类。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人类色盲分为全色盲、红绿色盲,全色盲比较少,红绿色盲比例较高达8%。

色盲和人的彩色视觉能力进化存在关系:

哺乳动物初期进化出现时,天下是爬行动物的,也就是恐龙祖先,爬行动物身体巨大且数量多,生殖力也强。胎生哺乳动物无法与其抗衡,只能在夜间活动,可爬行动物为冷血动物,夜间体温低,活动能力减低,夜间彩色视觉一般无用,这令哺乳动物丧失了绿、蓝色视蛋白,进化出更加敏感和适合夜间的灰度视觉。因红和紫在可见光两端离得过远,于是为了补偿,哺乳动物红色视蛋白便朝短波方向有所偏移,至黄色区域。

灵长类出现后,已学会食用果实来摄取能量。成熟果实更甜,糖分也更多,若比其他同类更能找到成熟果实,便会具备更大生存优势,于是灵长类于进化过程中重新获得了彩色视觉。黄绿色视蛋白进化出的副本向红色偏移,令灵长类可以分辨红绿色。

这种配置虽可用,但不够优良,人红色和绿色视蛋白最敏感波长差30纳米,但全可见光波谱宽大约是200纳米,所以人类于某种意义来说属于天生色弱。人红色视蛋白来自绿色视蛋白基因偶然的倍增,故红绿基因是挨着的,同样于X染色体上,此种情况易造成有一个基因出现失效,产生红绿色盲,这也是8%高发病率原因,所以人类并无色盲基因,而是因为彩色视蛋白基因配置令人类易出现红绿色盲。


光线医生


并没有单独的色盲或色弱基因。

要识别色彩需要特别的基因,生物并没有天生具有识别色彩的能力,然后通过特殊的基因将这种能力加以抑制,事实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如果你缺乏识别某种基色的能力,那你就会成为相应的色盲,如果识别能力差劲,那你就是所谓的色弱。所以,保留了色盲基因的说法不对,事实只是某些人缺失了有功能的识别色彩的基因,导致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的类型不全。


在讨论人类的色盲和色弱之前,首先要知道一件事,哺乳动物中的多数都是色盲!或者说具体一点都是红绿色盲。它们只能识别两种颜色,没有三原色的眼睛,也就不能获得真彩色的视觉效应。


人类之所以不是红绿色盲,是因为我们的灵长类老祖先演化出了识别红光的基因,而这个基因来自于识别绿光的基因的复制和变异。而有了蓝绿红这三种色觉之后,我们的大脑就能将其组合成真彩色的视觉世界。事实上我们用的各种真彩色屏幕,都是巧妙的利用三原色原理来制作的。

为什么灵长类祖先会演化出识别红色的基因?

答案是,也许是为了分辨水果是否成熟。

许多水果在成熟后都会变色,而变红是常见方式。但如果吃水果的动物分辨不出红色,这种变化就毫无意义。结果子的许多植物,都需要动物来吃它,然后帮助它撒播种子到更广泛的区域去。但种子成熟之前就被吃掉,对植物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了,因此结果子的植物和吃水果的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之间,在百万年的演化中彼此适应,发生了所谓的协同进化,植物通过改变水果的颜色、味道和口感来“告诉”动物蜜桃成熟了,而动物则长出一双能识别植物成熟的慧眼,毕竟眼睛能感知的范围比鼻子和舌头可远多了。

而人类虽然下地了,食谱也广泛了,不再依靠吃水果过日子,但我们依然保留了识别红色的基因。因为真彩色的视觉世界还有别的用处,不仅仅用来识别水果。


人类中的色盲比例很高,这意味着色盲并非全是坏处。

图示:色盲眼中的世界。左上是正常色觉;右上为绿色盲眼中的图像;左下则是红色盲眼中的图像;右下是蓝色盲眼中的图像。


一般来说,毫无价值的遗传性疾病,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中占比不应该超过5%。色盲和色弱都毫无疑问的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色觉障碍人群的比例,据估算在男性中大约占5%-8%,女性很少,因为这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与左利手(俗称左撇子)在人群中的比例相似。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虽然色盲和色弱具有不利的一面,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很可能具有潜在优势,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比例。即不占多数的同时,又不会彻底消亡。


在这种情况下,迫使遗传学家想办法解释,为何如此?即都找到色觉障碍是否在某种情况下反倒处于有利的地位。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夜视能力!


实际上考虑到哺乳动物大多是色盲,同时哺乳动物在历史上曾经就是夜行动物(在恐龙全盛期,哺乳动物变成了夜行动物,以避开和恐龙的正面竞争),而降低色觉对于夜视是有好处的,有证据认为哺乳动物是故意变成色盲的,就是因为从日行变成了夜行,降低对色觉的敏感度,有利于夜视。


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何在人类中,色盲和色弱在远古时期没有被淘汰的缘故吧。至于到了现代化社会中,这样的缺陷并不会妨碍生存,虽然无法从事某些职业。实际上,人类社会直到开始实行红黄绿交通灯制度,然后火车司机出了许多次莫名其妙的车祸之后,才发现了部分人分不清红绿的情况,然后才有了专门的测试色盲和色弱的方法呢。


总之,今日之人类社会,并不完全依靠我们固有的能力生存,而更多依靠工具和彼此协作生存。因此色盲和色弱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现在还有了校正色盲的眼镜。


三思逍遥


这个事儿的关键是,色盲并不致死。

其实人类的祖先就是色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彩色视觉才是后来出现的。

人类的夜行性祖先并没有强大的彩色视觉能力,只有适应夜晚活动的发达的暗视力。这些在夜晚出没的动物的视网膜上,满满的都是视杆细胞,这些棒子一样的细胞只能分辨光线的明暗。今天,我们在月光下仍然能看见一个黑白的世界,那就是视杆细胞发挥作用的结果。

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两个大事件,彻底改变了人类祖先的命运。一是称霸地球近2亿年的恐龙家族灭绝了,二是开花植株最终取代裸子植物成为新兴的植物霸主,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花朵的海洋。 而我们的祖先也有了新的生活,它们再也不用在巨兽的脚边偷偷摸摸地趁着夜色活动了,白天的世界充满色彩。

而开花植物的到来,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更是把植物世界涂抹得五颜六色。这就好比,电视机突然从黑白时代切换到了彩色时代,眼睛不够用了,还真的是不够用了。 人类祖先眼睛要对付的可不是电视里的肥皂剧,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情。

在演化过程中,人类的祖先逐渐依赖于各种果实,嫩芽这样的食物,使得分辨颜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植物身体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了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比如像香椿这样鲜红色的嫩叶通常是有毒的警示标志,而红色的苹果果实则是成熟可食用的信号,只有那些善于选择正确食物的人类祖先才能避免毒素,获取更多的营养。

当然,也就有更多的繁殖机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这些基因也就深深地镌刻在了我们的遗传系统之中。 于是,在人类祖先中一些幸运儿获得了更大的生存优势,因为在它们的视网膜上出现了一些专门分辨色彩的细胞,这些细胞因为锥子般的身材,得名视锥细胞。分别能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三种原色,让人类有了完整的彩色视觉。

色盲基因存在有可能有利于躲避捕食者,所以这个基因也是有好处的。

到今天色盲和色弱成为一个无法被选择掉的特征。因为即便是色盲也不影响生活啊,也能产生后代,所以这个基因还要传递很久。

更多关于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欢迎收看“植物有话说”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