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臨沂兒媳婦出名了!關於她的故事,十里八鄉的人爭相傳頌!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被人們所頌揚。

在郯城縣楊集鎮楊二村,就有這麼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行動日復一日詮釋著以孝感人、至純至真的孝道情懷,她就是人們爭相傳頌的孝敬公公、婆婆的好兒媳——王春香。

這個臨沂兒媳婦出名了!關於她的故事,十里八鄉的人爭相傳頌!

2012年10月23日,王春香的公公感覺身體不適,便和丈夫一起帶著公公到新沂市人民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王春香和丈夫如晴天霹靂:公公被查出患有舌癌和肺癌。

為進一步確認病情,讓公公得到及時的治療,之後王春香和丈夫又帶著公公到南京軍區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與新沂市醫院相同,如果採用手術治療的話,大約需要20萬元。

她和丈夫商量達成一致意見,哪怕花再多的錢也要給公公治病。當時,王春香和丈夫經營化妝品店,手頭上沒有多少錢,東挪西湊了10多萬元,仍有8萬多元的缺口。

“當時,公公經營一家木工廠,從事木門製作,生意不景氣,家庭經濟不是甚富裕,加上自己新開辦化妝品店,手裡有幾萬多元的賬條”。王春香回想當時的情景,難以言表,“看病是大事,哪怕借錢也不能耽誤”。

憑著這一信念,王春香盯著壓力趕回孃家借了8萬元,保證了公公的醫治手術費用。2012年12月16號在南京軍區醫院做了第一項舌癌手術,2013年3月公公做了第二個大手術肺部手術,兩次住院治療費用問題成了一大難題。為此家人面露愁容。王春香又從縣城同學處籌措了9萬元。

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公公的病情得到控制,2013年4月18日,公公康復出院。公公出院回家後,王春香和丈夫悉心照料,公公想吃什麼水果,就到集市上購買,什麼樣的飯菜有營養,公公喜愛吃,王春香總不怕麻煩,變著花樣做給公公吃。

這個臨沂兒媳婦出名了!關於她的故事,十里八鄉的人爭相傳頌!

在化妝品店擴大經營、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堅持每月擠出2000元交給婆婆,讓婆婆買一些營養品,給身體虛弱的公公補充營養。老人看到她店裡需要資金週轉,執意不收,說:“家裡不缺吃的,不缺喝的,用不著花錢。”她說,公公的身體能夠儘快康復是重要的,店裡的經營可以緩一緩,況且有時店裡生意忙,或者有時因與客戶談生意,想不著買一些營養品,照顧不好老人,把錢交給婆婆購置物品方便些。

她和丈夫常鼓勵公公,“爸,你一定要戰勝病魔,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照顧你,陪伴你”。王春香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一面操持家務,經營著化妝品生意,一面和丈夫四處投醫問藥給老人治病,時常叮囑婆婆按時給公公服藥,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千方百計讓公公吃好、住好,每週定期給老人剪指甲,洗衣服,曬被褥等,就這樣,她耐心侍奉老人,從不喊苦喊累。

婆婆70多歲年紀了,且患有膝關節滑膜炎,行動不便。為了更好的照顧年老體弱的婆婆,王春香諮詢了很多醫務人員,掌握了不少護理知識,無微不至的照料老人。有一次在外採購化妝品貨品時,瞭解到一種外敷藥能治療膝關節滑膜炎,便託在醫院的朋友幫忙購買回來,按照療程給公婆貼敷。婆婆住在二樓,上下樓不方便,每天王春香在早早安排好店裡的生意、接送好孩子上學後,攙扶著老人下樓散散步、曬曬太陽。

通過多年來的精心照顧,目前公公病情大有好轉,婆婆的身體也硬朗起來。來探視公公、婆婆的親屬都說:多虧了兒媳婦王春香的細心照顧。面對讚揚,王春香每次都靦腆的笑著說:“孝敬公公、婆婆是我份內的事”,公公、婆婆也時常激動地說:“很有福氣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好媳婦照顧我、鼓勵我、自己很高興,也替兒子高興”。

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麼這樣孝敬公公、婆婆?” “公公、婆婆一輩子不容易,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我們作晚輩的應當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盡心盡力照顧好老人,讓老人享享福。

現在,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老人為養育孩子成人受盡了苦,我們晚輩應當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家多活幾年,才能對得起他,我心裡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我只是做了一個兒媳應該做的。”她回答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的一言一行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薰陶著孩子,讓孝老敬親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王春香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是她數年如一日精心照顧體弱多病的公公、婆婆,盡心操持家務,經營生意,看似平凡的舉動卻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是當之無愧的好媳婦。(李井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