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前因后果是什么?你怎么看?

kankank


十九世纪中叶英法的国运很强劲,刚刚经过克里米亚战争洗礼,英法联军痛揍了一下扩张俄罗斯熊,军队己进入现代化的战斗理念,作战能力空前强大。1858年当时清政府可谓两线作战,太平天国击溃江南大营,攻占许多要塞,越来越强盛,边英法找了一堆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但是英法签完后悔了,发现有些条款签订的时候没考虑周全,要让咸丰帝修改条款。咸丰帝严词拒绝,双方一言不和就开打。攻打北京之前,为表示他们是文明国家给你们面子,我们派使者跟你们谈谈,这样英法派巴夏礼一行39人在北京得通县展开谈判,巴夏礼提出要和皇帝谈谈。脾气火爆的僧格林沁一看见英国人敢对自已主子不敬,本来就对英法联军恨之入骨,一怒之下扣押了这39名谈判人员,然后囚禁起来,百般折磨,这39人折磨死20人。封建思想在文明前面,显得愚昧之极。英法两国被彻底激怒,可以说是怒不可遏,为了报复,英国专使额尔金准备烧毁紫城!!!后来为了让清政府有办公的地方好与他们签条约。才另外选择了圆明园。布告天下 1860年10月18日我去烧圆明园,有本事你来阻挡,可当时偌大中国无法阻止英军第一师约3500人,奉命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且在此期间,俄国人以有调停之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50万平方地方全部抢走了。这样把克里米亚的损失清政府买单了。现在咱们民富国强,英国还是把租借的地方还回来,可那150平方的地方,人家直接拿去变成他们自己的,才是永远的痛。





阳明思想赢天下


火烧圆明园的根本目的是惩罚当时的满清皇帝虐待使节和不守信用。

  1958年英、法等国又以到北京换约为名,准备扩大战争,战败后的咸丰逃往热河,留下奕䜣守北京,期间英法派出以巴夏礼为首的39名议和代表前往北京谈判,结果,缺少国际议和常识和骄傲自大的奕䜣将这39名议和代表折磨致死(例如威逼议和代表撤军),联军攻入北京后仅剩19名存活,据说,幸存者还能数自己身上一天能繁殖多少只蛆虫。根据他们制定的万国公法规定,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但额尔金提出了一点:进了北京,不杀人不扰民,但一定要烧了圆明园,因为他的使节就是被关押在那里的。

在10月18日放火之前,额尔金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现在的人们往往将目光投向那被抢走的珍宝,殊不知那个园子本来就是皇帝住的,(烧园时候额尔金贴的告示,细心的北京人民还挑出了语法错误)那些珍宝就是不被英法抢走,难道就归人民大众的吗?再个,其实从清末到民国,圆明园的那些遗留的奇花异草,怪石珍宝大部分都被国人权贵拆走建造自己的花园了。

大清昏朝275年,和百年亲、割千里地、赔万两银。天子弃国民,君王万里遁。

在外国致力发展轮船大炮的时候,清国举国之力建造了一所游玩用的大园子。真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野蛮、最落后、最专制的黑暗王朝。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脊梁和民族精神皆毁于清。


海纳天地川


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联军进驻北京后,占领了圆明园,在英国首领额尔金的支持下,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掠夺,期间抢夺珍宝约150余万件,很多无法挪动的珍宝,他们选择了放火烧毁。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最终让我国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使我国大量珍宝流失于国外!

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的落后而起,因此国家要不断放眼世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发展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实力,以保证国家各项主权不受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