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如何摧毁晁盖嫡系骨干的?

空心树子


晁盖的嫡系骨干不用摧毁,宋江也没那闲工夫去摧毁,他只发展自己的心腹爱将,对于晁盖的心腹,愿意来投的他也收,比如吴用;

先看晁盖方有哪些人,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阮氏三雄、杜迁、宋万、朱贵,加上晁盖自己共计11人;这些人有哪些忠于晁盖?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首先是吴用,宋江上梁山以后,第一个拜入宋江门下,他自然不可能忠于晁盖;公孙胜只是一只闲云野鹤,很少涉及到派系之争;林冲扶晁盖上位,两人关系不错;刘唐、阮氏三雄是晁盖的铁粉;至于杜迁、宋万等人,本是王伦手下头领,之前还对着林冲吆五喝六呢?见林冲杀了王伦以后,马上跪下叫哥哥了,这种人影响不了大局,也不存在忠不忠心;所以这样看来,晁盖的嫡系只有林冲、刘唐和三阮,就这么几个人,还不如鲁大师的二龙山,宋江为什么要去摧毁他;宋江初上梁山心腹都已经有二十多人,这几人能翻起什么大浪;

所以宋江根本就没在意这几个人,反而是多次外出征战,建立威望,遇到英雄好汉,便招揽结识;宋江正是这样一步步让晁盖陷入被动……





爱尚文史


有人说智取生辰纲八人就是晁盖的嫡系,原班人马,铁哥们,今天就从这八人说起!

刘唐,大家没有争议,晁盖和宋江两边通吃,混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不倒翁!

白胜,步兵头领,参加过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打曾头市等大小战役若干,征方腊虽死犹荣!从头到尾,没有看出宋江在针对他,仅从排名榜说明问题太过迁强!

阮氏三雄,梁山水军头领,南征北战大小战役不在少数,其中,阮小二,阮小五壮烈牺性,而剩下的阮小七因穿龙袍被贬,有人说,宋江为何不仗义执言,为其开脱。这是立场问题,一个降将岂能多言?整个过程,宋江并未给阮氏三雄穿小鞋,上眼药,何罪之有?

公孙胜,自愿归隐暂且不表!

晁盖,自从宋江入驻梁山之后,一味想着宋江是其恩人,不念有他!这是最主要原因,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再看晁盖怎生作派,特差刘唐送黄金百两与宋江,当时刘唐说:“感承大恩,不惧一死,特地来酬谢”!宋江婉拒!刘唐归,众等感激涕零!晁盖在报恩,对宋江这个大恩人,好兄弟心存幻想,作为一个梁山的首领都对宋江如此殷勤,如此望重!无形之中宋江的声誉就会水涨船高,现实社会中不也这样吗?人抬人高,人压人低!其他普通人等怎能不对宋江另眼相看?这难道不是晁盖自掘坟墓吗?况且宋江本来就是一个不安份的主!心里一直认为,梁山头领有能者居之。再说,晁盖又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针,梁山一众看不到明天,而宋江却有招安大计,虽是末路,也算路乎?

吴用,得最后来说,通过晁盖与宋江的对比,我这个俗人都明白,堂堂军师岂不知乎?晁盖的所作所为无异自寻死路,吴用岂能力挽狂澜?不如择得明君,以图来日方长!

古语说得好,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许多人把自己的失意,悲伤,没落找各种原因委于他人,而不深省自身,呜乎哀哉!


奇异门



老舵手659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宋江架空晁天王

一,晁盖的班底――黄泥冈“非常7+1”

晁盖黄泥冈智取生辱纲班底八人,且看这八人来头,晁盖是地主恶霸,刘唐是送信的,公孙是自找而来的,吴用是偶尔撞上的,三阮是请来的,白胜是雇佣跑龙套的,刘唐、三阮、白胜是准无产者,吴用是社会白领、公孙是宗教界人士、晁盖是基层政权干部,这出戏前后晁盖因年长有钱仗义被尊为№1,吴用“导演”精彩奠定第一参谋长之位。火并王伦之后林冲列入晁集团,宋迁、杜万、朱贵一直被排挤打压,姑且不论。

二,吴用压根不服晁盖

宋江一见吴学究,话说宋江飞马报信,晁盖危难引见,吴用叹息“虽是居住咫尺,无缘难得见面”。真是无缘吗?要知晁宋结好有年,吴是晁近邻,宋吴皆为东溪座上客,相见有机会,关键是晁未引见啊。一则晁宋互视为“心腹”兄弟,晁视吴为门客;二则晁宋自视有身份之人,吴乃一小学教师;三则晁宋“疏财仗义”,不差钱,吴难求温饱,实为晁府蹭饭客,如此晁郑重引吴见宋几无可能,吴主动投宋亦自嫌轻薄。从东溪村聚义时吴以晁年长而尊亦可见其内心是瞧不上晁盖的。

宋江二见吴学究,宋江发配江州,梁山泊小道被吴用花荣揽下,花荣要开枷,宋江道“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吴学究笑道:“我知兄长的意了。”并婉留宋江山寨小聚,宋江听了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其实这是宋吴二人的第二面,第一面东溪村仅是匆匆一觑而矣。接下来荐戴宗于宋江,又与花荣远送出泊数里,殷勤有加,花荣乃宋至交,无可厚非,然吴仅一面之交,由此可见宋吴之心照不宣啊!

宋江吴用读三卷天书有“猫腻”。宋江避难还道村九天玄女娘娘庙得天书三卷,并告诫宋三哥,此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且“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在世”,下文又言每日“与吴学究看习天书”。笔者不解这宋老三咋知道吴学究就是“天机星”?玄女娘娘又没明指?有点奇怪不?事后付之一炬,自无查究啊?联系前文聚众说童谣,今日又传子虚物有事,宋三哥抢班夺权之心早有,吴学究投机易主之态渐明啊!

三,公孙下山疑点多

话说公孙先生要下山探母参师,晁总本不欲批假,后批了百日,又言“切不可失信”、“切不可爽约”,晁总、宋副总又殷殷盼早日归来,何哉?一是如果说公孙先生游离于梁山抢劫公司白领之外是个闲人,那他可是“自荐”加入黄泥冈“7+1”集团的;二是下山来晁总当众送大锭金银,那么公孙先生的黄泥冈“工程业务提成”哪里去了?三是晁、宋何知先生一去不回,或许先生已厌倦了好汉般的生活,或许是不服于居吴用之后吧,副总参是副的啊,老宋无形之压力啊。

四,分权压制林教头、刘唐及三阮

晁盖这个班底组建之初就是“军事架构”,晁盖仗义、有盛名、有武功、有公心,被尊“总司令”;吴先生有阳谋有阴谋心狠手辣笑里藏刀足称“总参”,公孙先生高深莫测退为“副参座”,林冲任陆军总司令,刘唐暂领陆军“某部”营长,阮氏三杰暂领水军“某部”营、连长,部队开招扩大,因才因人填补各类军官、后勤、特务、通讯等,前景看好啊,宋江却不这样认为,开始“掺沙子”,成立左右寨,用花荣分权,重用名人后裔关胜压制林冲,用各山头来的陆路好汉分权刘唐,用江州嫡系分权三阮之水军,实在是高。

五,初上梁山“管人事”,

话说众好汉大闹江州而归,梁山好汉倍增至40位,来自于王伦旧部4人,劫生辰纲部8人,青风山9人,江州邦12人,黄门山4人,写字刻书2人,流荡于众集团间的“江湖精神领袖”1人宋三哥。晁老大此时年长位稳,三哥以老晁年长十岁虽是谦让、实有玄机,四核心之后旧部按位次、新来的按长幼排序,废了晁吴21人位次,拉起了团团伙伙,以新对旧,以战绩定位置,可有些人就不让你出门,比如李云,上山前是都头,可战平李逵,然老宋却让他去当木匠,监造房舍,会有战功吗?就连晁老大也感到再不出战,恐众人不服了。这黑老三初来就夺人事权,看来真“黑”啊!





一哥于一


第一步,打压晁盖一伙的出镜率。宋江上梁山的时候是有自己的一支队伍的。秦明,花荣,吕方,郭盛,清风山的贼寇,揭阳镇一带的恶霸都被宋江网罗在手下,江州结识的戴宗,李逵,张顺等等,好几十人。打仗,根本不用晁盖的人出面。而且晁盖手下也就那么几位,劫生辰纲那七个,加上林冲,杜迁宋万朱贵也不过十几个人。实力上根本没法和宋江一伙抗争。

第二步,瓦解晁盖队伍的军心,一伙强大势力上山,看似加强了梁山队伍,实则是晁盖引狼入室。议事的时候东西分坐,从表面上就给了晁盖一伙施加无形的压力,意志稍微不坚定者就会被这股压力弄得坐立不安。

第三步,拉拢晁盖集团中坚人物——吴用。这货虽然排兵布阵什么都不是,但是头脑比较灵活,善于见风使舵。宋江的到来无疑是考验他的功力,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其实也没什么难选的,以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望,手下这一群猛将,成大事者可能是晁盖么?吴用一副有奶就是娘的嘴脸,迅速向宋江靠拢,其他兄弟多多少少会受影响。

晁盖不知不觉被宋江架空,等到回过神来为时已晚。万万想不到,昔日义气深重的好兄弟竟然会对自己的梁山大权下黑手,别说骨干,所有自己人也都改姓宋了!


禁街虎1


先看看晁盖和宋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形成。

晁盖也是当地富户,年轻时好练武,以武会友,钱财多用来接济穷人和前来投靠的落难落魄之人。是一个真正的扶危济困的江湖人士。他上梁山也是被逼的。就在官府派兵捉拿他时,宋江及时送来消息救了他一命,晁盖自此对宋江感激涕零。晁盖胸无城俯待人真诚,除了一身义气,一身武功,别无长处。可以说是莽汉一个。他比宋江简单干净多了。基于晁盖的生存环境和受教育程度,在治理水泊梁山上,他不如宋江。

宋江家是地主,本人又在衙门任押司一职,属一般工作人员,宋江素有抱负,然有报效朝庭之心,却无报效朝庭之门。怀才不遇,便免不了有几分愤慨。宋江所接触的人和生存的环境比晁盖复杂多了。耳儒目染,宋江不免深受影响,长于心计,也是可以理解了。

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不同的行事风格,也注定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结局。

自林冲杀了白衣秀士王伦,推晁盖做了水泊梁山的头领,梁山便对外打开了招贤纳士的大门。水泊梁山的旗帜算是正式树起来了,以抱打天下不平,扶危济困,结交天下豪杰为已任。

从表面上,宋江上梁山后并没有做过危害晁盖的事,宋江的言行也算是守规矩的。

有些事细细推敲起来便觉得象是在下棋,但你感觉不到哪里出了问题。这就是高手,一个可怕的高手。比如在排座次的问题上,宋江说,先来的在一边,后来的在另一边。先来的一边才九人,后来的有二十多人。这样一比,在人员上晁盖和宋江就分出了优劣,给了晁盖一个不大不少的震撼。

但是,这无论如何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是无可指责的安排。

比如,宋江安排其父宋太公管理梁山粮草,山寨的吃喝用度都是有深意的。

梁山的每次出兵,宋江都让晁盖在寨子里坐镇,不让晁盖领兵出战。表面看是宋江为了保晁盖安危,实质上是让晁盖边缘化。这样,宋江就抓住了兵权。晁盖自然也闻出了异味,心下不安,便有了打曾头市晁天王亲自上阵中毒箭的情节。

一个事事主动,一个不管不问。晁盖就这样失去了所有的阵地。宋江成了事实上的领导人了。

晁盖是个厚道人,是个没有大抱负的练武之人,用江湖标准来衡量,他是值得称道的,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领导,他只是一个从里到外都符合江湖道义的江湖汉子;宋江有抱负有心计,他希望做一个皇权下的忠臣,为苍生社稷做贡献,光宗耀祖。为了实现抱负,他努力去争取,而又有所顾忌,我以为已经算是做得很好了。


岁月静好113258241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阬小七是生死之交。公孙胜法术最好,有撒豆成兵,之术,晁盖死后,公孙胜推托罗真人,叫他回山,师命难违。三阮,带领渔民,也是水军,天天造船,吴用虽是军师,无一兵一卒。刘唐分至李逵,武松,鲁智深名下,四人做战只有五百兵,晁盖死前对众将:说,谁若抓住射死我之人,可做山寨之主。宋江当面答样,最后当上梁山寨主。把晁盖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最后破方腊后,阮家三兄弟三死有二。最后活下阮小七,因穿方腊尤袍。皇上不弁封官,削织为民,打鱼为生。


286草民


宋江成功学即厚黑学

  • 吴用是晁盖的主心骨,成为宋江的第一个拉拢对象。

  • 吴用是秀才,宋江邀其密读天书,瞒住晁盖。

  • 公孙胜很生气,就下山了。

  • 宋江排兵布阵,首用吴用,打压公孙胜,只有失败的时候才请公孙胜,但保持合适的距离,排位在吴用之下。

  • 林冲也是外来户,职业经理人的心态。

  • 宋江重用,安排在五虎将关胜之下,林冲也无话说,因为关胜姓关啊,小张飞能奈我何?


  • 三人之下,刘唐与三阮等武功差,不值得一提。

  • 如何解决呢?

  • 宋江初上梁山,就把林冲降为第五位,和花荣各领一组团队,即是宋江宣布的新旧头领分座,以后按照业绩再排名。

  • 表面看是公平竞争,其实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开始,从当时来看,林冲红军是9人,花荣蓝军是27人,3倍啊,后来的发展看,宋江南征北战,新头领越来越多,连晁盖也不得不要下山求站,否则不会发出“我不向前,谁还听命”的感叹。

  • 这其实是宋江业绩为王的恶果,董事长与总经理本来应该合理分工,但业绩为王的洗脑,让众兄弟的选票自然偏向了宋江。

  • 釜底抽薪加上阴谋诡计,晁盖几个嫡系被拉拢与打压,新旧大王更替,成为必然。


陈斯园


宋江号称及时雨,会使钱。而且舍得花钱,结交了不少江湖朋友也随着名气日益越来大,曾经晁盖因劫了生辰纲,被官府通缉差点被抓是宋江通风报信晁盖才捡了一条命,所以在宋江提反诗后又杀了自己婆娘后被官府问斩,在梁山群雄相救后才上了梁山,上了梁山后,宋江上梁山后一心想招安而晁盖想法则是当个山大王两人意见有分歧但是明面没有闹僵。从而无用等开始倒戈晁盖觉得跟随晁盖没有前途整天过的是被官府讨伐和落个贼寇的名气而无用和宋江一样都是图个功名为朝廷效力。加上花荣李逵等人都是宋江心腹!后续来的梁山好汉都是被宋江的名气而来投奔梁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接到朝廷招安后软小七等弟兄们不愿意招安和穿朝廷官服,在无用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洗脑后原来晁盖本就没有几个自己兄弟都被无用说服了投了宋江麾下。


三十八军万岁军


江州劫法场,宋江终于上了梁山。

如何摧毁晁盖嫡系骨干,能写出好大一篇文章。

先来看宋江到梁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可知宋江一上山,晁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我们来看看原著里是如何描写的宋江初到梁山的:

天王晁盖因受宋江之恩惠,且知宋江有江湖威望,于是诚心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

宋江自然不傻,自己初到梁山,哪里就敢一口应承下来,他晁盖好说,但焉知别人如何去想,晁天王手下将领如何去想?

别人种树,你直接来摘桃儿,哪个心里会舒服?!

所以宋江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

你明明是老大,为何要让我,这说不过去啊!你让我做,那就是逼我去死。

这话听起来多么的真诚。但其实是想让晁盖在众人面前说出一个理由。让众人知道,其实我宋江宋某人虽然不答应做老大,但我确实是有资格做老大的!

晁天王果然中计,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

这话是宋江想让晁天王手下众人听到的,也是想让自己带领的这帮人听到的。意思就是一个:如果当初没有我,就不会有晁盖他们七人的今天,就不会有梁山的今天!

再三推让,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

剩下的好汉如何安排?

难道不应该是梁山老大晁天王安排么?不是,而是宋江直接安排了。

便是宋江直接安排,那于情于理来说,老大就在面前,是不是要先征求一下老大意见,并没有。

让我们看看宋江是如何安排的:

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瞧见没有,不分功劳高下。

为何?分功劳当然是晁天王一伙功劳大啊!

宋江这边的人都是才上梁山,对梁山有什么功劳?!

一点功劳都没有,只对宋江有功劳:是大家从法场救了他。

不按功劳,那按什么?

最可笑的事情来了,按新旧!

从来没听说过这种排序方法吧?他宋江就想的出。

于是热闹而又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

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 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 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

左边九个人,

右边二十七个人!

谁家会议会这么安排坐次?!

想像一下这场面,是多么的可笑。

这摆明了是搞分裂,建山头。

让大家知道,哪些是晁盖的人,哪些是我们自己人。

让大家看看,谁的势力强大,谁的势力弱小!

分成两边的目的就是告诉众人,你要站好队!

谁也不傻。

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不少的吴用马上就转身投靠了宋江。

公孙胜更是一眼瞧透宋江,转天就以回家接老娘的理由下山离开。

晁盖心知自己引狼入室,但现在请神容易送神难,只能暗自懊悔,但却并无对付宋江的办法。到死,也再不提让宋江做老大的事情,只说谁为我报仇,谁便为山寨之主!

可惜,一切都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