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

_________冷颜丶


刘备不只有两个儿子,包括养子刘封共四个儿子,就算是现代,养子和亲生子依然有很多无法同等待遇,放在更加重视血统的古代,养子根本没资格和亲生子争储,纵然刘备铁了心要立刘封,遇到的阻力也不是他能够承受的。刘封之死,虽罪有应得,也有诸葛亮的推波助澜,究其因,养子虽难以争位,但不排除自己头脑发热,或者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形成乱事,杀刘封是小题大发挥,防患于未然。刘禅作为刘备的嫡长子,继承衣钵理所当然,在古代这是无可争议的事。


刘封本姓寇,刘备在中原被曹操追打,奔河北投袁绍,官渡战后,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当时刘备年过半百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待到刘备受邀入川,二刘反目,庞统遇害调荆州兵入蜀,刘封与张飞诸葛亮同行,“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刘备取川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汉中之战时,刘备方乘胜攻城掠地,派孟达取房陵,夺取房陵后,孟达要再取上庸,刘备恐怕他独木难支,便让刘封带兵前去指挥并攻下上庸,二人共同留守。


汉中战后,关羽乘曹魏内乱的时机,起兵北伐围攻襄樊,久战不克,便传书要求刘封孟达二人带兵前来帮助,二人回说房陵上庸刚打下来,人心未安,曹魏奸细未除,形势不稳不能出兵,没有派出援军。等到关羽败亡,刘备痛不欲生,追究往事,发现刘封孟达没有出兵,愤怒不已。又祸不单行,刘封个性刚烈,与孟达不和,多次欺辱他,孟达自思关羽失荆州追责下来恐怕有事,又愤怒刘封无礼,心想反正人家是父子,告状也没有用,于是带领队伍,投降了曹魏。(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丕见孟达来降大喜,便命他与徐晃一同带兵攻打上庸房陵等地,让孟达当新城太守,“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刘封拒绝孟达劝降,一接战大败,丢城失地逃回成都,向刘备哭诉,刘备怒火正盛,对他一顿痛骂,还没决定怎么处理。这时,诸葛亮便提出建议,杀之以绝后患,“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刘封死后,刘备为之流涕,可知他也明白用人之际,刘封轻罪重罚,为大局考虑,不得已为之。


南方鹏


这个问题问的,简直了。

为什么赐死刘封,就是因为他太强悍了,而刘禅太弱了!

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勇武刚强。这是他的优点,偏偏最后因此丢了性命。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已经四五十岁,还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刘封做义子。刘封也很争气,立下了不少功劳。一切本来都很美好。

但是随着刘禅的出生,刘封的身份开始变得尴尬起来。

因为刘备的江山显然是要传给亲儿子刘禅的,但是刘禅年纪太小,能力看起来又很差。

忽然之间,勇猛强悍的刘封,就成了刘禅继承人身份的最大威胁。

人们心里清清楚楚,一旦刘备驾崩,刘封绝不甘心屈居人下,而刘禅绝不是刘封的对手。即便有诸葛亮辅佐,蜀国的内乱似乎难以避免。


于是乎,关羽猜忌他,诸葛亮猜忌他,刘备为猜忌他。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夺取汉中之后,刘备将刘封调往上庸,这里远离成都。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流放。

如果,就这样一直下去,兴许刘封还能保住性命。

但是,刘封犯了三大错误,把自己折腾挂了。

第一,不救关羽。

刘封镇守的上庸,距离荆州很近。关羽在围攻樊城期间,多次要求刘封,孟达发兵增援。如果刘封能够及时增援,关羽兵力充足就能迅速攻破樊城。结局会完全不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刘封,孟达就是按兵不动,拒绝增援关羽,坐看关羽覆灭。这罪过实在太大了。刘备因此恨透了刘封和孟达。

第二,欺压孟达。

虽然同为上庸主官,但刘封是刘备干儿子。所以行事就比较霸道,与孟达明争暗斗,最后把孟达逼得没办法,又害怕刘备追究他不救关羽的罪过,畏罪叛逃到魏国去了。

第三,丢掉上庸。

孟达叛逃以后,又当了带路党,领着魏国的军队杀了回来,刘封打了败仗,逃回成都。上庸就这么丢了。

就这,刘备还不想杀他。这个时候,诸葛亮站了出来,诸葛亮对刘备说,刘封勇猛刚强,您归天以后,没有人能制住他,必定成为祸患。

刘备一听,军师说得对啊。于是,赐死刘封。


上将嗳福斯


刘备杀刘封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一是刘备对刘封不发兵救关羽,致使关于败走麦城怀恨在心。

2、二是诸葛亮说的,刘封为人刚猛,担心以后后主难以制服,故赐死刘封。

3、刘封被赐死的原因,从史书记载看,不出兵救关羽、侵陵孟达都是借口。仅仅这两件事,刘备只是怨恨他、责怪他,还没有要杀他的意思。只是诸葛亮提出继嗣问题,担心刘封刚猛,难以制御,并劝刘备借机除掉他之后,这才促成了他的死。

4、《三国演义》里,在嘉靖本,还写了诸葛亮劝说刘备:“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到毛本,这类的话都删得一干二净。而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强调刘备事先并不完全了解真情,是误杀,杀刘封之后又非常后悔等等。

5、为了蜀汉的安定,避免因继嗣之争而引起政治动乱,杀刘封是一个果断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刘封罪不当死,这样处置又未免残酷。为了维护理想中的蜀汉集团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修改刘封的事迹和死因就是必然的了。

选刘禅是因为

第一:刘备沿用了西周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制度对社会的稳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这个制度也就是说王位和财产都是由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的,刘备呢,早 年的正妻都去世了,也很少有记载,被人所知的就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而刘禅呢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刘备的嫡长子,所以根据这样的传统,即使刘禅再笨,再傻, 王位也是他的。

第二:刘备对甘夫人和刘禅的愧疚,当年刘备驻扎于小沛,迎娶了甘夫人,后来甘夫人跟随刘备去了荆州,在荆州的时候生下了刘禅,后来曹操派十万大军追杀刘备,在长坂 坡的时候,刘备为了逃命,没有办法,便抛弃了甘夫人和儿子阿斗,幸亏赵云及时赶来,长坂坡七进七出,浴血奋战,一人一马一枪,冲出了曹军的包围,这才把刘禅带回了刘备 的身边,而甘夫人死在了荆州,刘备抛弃妻子的这种行为本来就为人所不齿,让小小的刘禅早早的没了母亲,夜半时分或许也会有稍许的愧疚吧。

刘禅

第三:刘备识人能力有限,虽说刘备建立蜀汉王朝,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手下能人异士的帮助,当时一个神秘老者曾说“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而刘备却两个人都得 到了,更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虎上将皆能以一敌百,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但是这些人未必是因为他有识人能力才跟随于他的,比如说诸葛亮,是他自己 看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了么?不是的,能得到这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是听了徐庶的推荐才去的,正史上也是诸葛亮自己识得刘备能成大业,毛遂自荐 于徐庶,让徐庶通知的刘备。那有人要说了,刘备甘愿三次去求诸葛亮出山,也算是有识人能力的,但是在小编看来,刘备愿意去,他纯粹是没有办法,本来他就已经居无定所了 十几年,好不容易有个人能助他成大业,管他是不是真的呢,先去看看再说。

刘禅

第四:刘禅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无能。先来看看其他人对刘禅的评价,也许从中就能看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诸葛亮是从小看着刘禅长大的,那么他对刘禅的评价 应该算是比较客观全面的,“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就很奇怪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竟然是天资仁敏,说明刘禅还是很聪明的。再加上刘备这个人看似真的 是什么也不行,但是实质上却是像狐狸一样狡猾,曹操的狡猾是显漏于人前的,但是刘备的狡猾却没有人能感觉到,要说他刘备什么都不行,全凭仁义就能建立蜀汉王朝,哪有那 么简单,所以刘备要选刘禅继承王位,绝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脑冻历史观


这个问题想换一个思路去解读一下。

因为忽然想到清朝时期,道光皇帝选继承人的时候,两个人选,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老四资质平庸,老六锋芒毕露有才干,明眼人都觉得应该选择老六带着国家走下去,但是最后道光还是选了老四,一方面是老四老实,内敛,让道光感觉很稳,老六锋芒毕露,是干大事的材料,可能性格方面不是很沉稳。这是思考背景。

再说到刘备选择继承人问题,三国那个时候,长幼之分有时候已经不是很看重了,曹操还想立曹冲呢,如果不是因为他被人害死的话,从性格上来说,刘封是武将,有战功,但是治理国家并不只是匹夫之勇,还需要脑子,对比之下,刘备一定是发现了刘禅的治国才能,毕竟后期在诸葛亮六次北伐战争都失败的前提下,粮草兵丁都不足了,刘禅能做到国家不乱,这份才能就不是刘封这个武将能做到的。




经典撩剧达人


第一:刘备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很有寓意,刘封、刘禅。

合称“封禅”可见刘备的野心勃勃,将来称王、称帝。

第二:刘封很有军事才能,作战非常勇猛,如果不是受关羽败亡影响,必定是蜀国的顶梁柱之一。

第三:刘禅能力比较平庸,但是其很能忍,能够平衡蜀汉政权各派利益。

第四:刘封能力虽强,但是过于骄傲自满得不到蜀汉主要将领拥护,例如:关羽、诸葛亮。

第五:刘封是养子,而刘禅则是刘备亲生儿子皇室正统,按照古代帝位继承应该传位刘禅。

第六:刘封能力比刘禅强,又是皇室宗亲蜀国建国功臣,刘备死后难免会发生夺权内乱,因此刘备借关羽的死诛杀刘封就是以防万一。

第七:刘封能力虽强但是过于骄傲自满,未必适合做一国之君。因此刘备选择平庸刘禅作为继承人能够顾全大局稳定朝纲,毕竟其他儿子还小无法治理国家。

因此选择刘禅做继承人,虽然蜀国灭亡在刘禅手里,但是主要责任并非国君的过错或能力的不足。毕竟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往事如梦已成空


纠正一点,刘备的儿子可以考证的就有养子刘封,嫡长子刘禅,庶子刘永和刘理四人。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时收的养子。刘禅是甘夫人所生,刘理和刘永根据《刘氏家谱》考证,二人是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吴皇后所生。刘备和孙权的妹妹没有后代。赐死刘封,选立刘禅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因素:

一.刘禅是嫡长子,而刘封是养子,刘理和刘永是庶子。选立刘禅名正言顺,符合正统思想,立刘禅不会出现几个儿子人人想上位,如清朝九子夺嫡的事件。

二.刘禅并非被宣扬的那样不堪,相反确实个能力和胸怀兼具的能主。从刘禅收夏侯霸,重用杨仪,蒋琬能能臣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刘禅绝非昏庸之辈。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即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也就是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职务和权力,一分为二,而且还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试想,能做出这样一种政治安排的人难道会是庸劣之主吗?知子莫若父,刘备选立刘禅,不可能不考虑刘禅的能力,让自己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基业付诸东流。

刘封既是刘备养子,也是刘备的爱将。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不排除是他收服人心的一种手段,如丁原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刘封也不负众望,在平定益州,帮助刘备攻取巴蜀的过程中表现英勇,封为副军中郎将。刘备在汉中争夺战中更是派刘封来挑战曹操,曹操不忿,要召回他的黄须儿曹彰,准备让曹彰和刘封来一次单挑。可惜的是后来曹操撤军,两个猛将没有了交手的机会。在这之前,刘封一直被刘备所喜爱。后来刘封在刘备的授意下,帮助孟达攻占房陵郡和上庸郡,这时两人因为兵权的指挥问题产生了矛盾。刘封没有处理好这次危机,致使两人产生了摩擦。公元219年,关羽兵围樊城,呼唤刘封和孟达前来救援,刘封不去,孟达也不去。两人谁也不服谁,致使关羽后来兵败麦城。公元220年,两人矛盾白热化。刘封认为自己是刘备的养子,是来统领孟达部队的。于是抢夺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认为刘封欺负人,于是带兵投降了魏国。孟达投降魏国后,曹丕派徐晃和夏侯尚帮助孟达反攻刘封。刘封不敌败走,逃到了成都。刘备很生气,一是因为刘封不救援关羽,二是因为刘封没有处理好和孟达的关系,逼反孟达,丢失疆土。此时诸葛亮也建议重罚刘封,因为刘封勇武,难以驾驭,恐以后对刘禅不利,于是刘备下令赐死了刘封。


MrSHBK


刘封本名寇封,刘备投靠刘表时所收养的养子。少有勇力,以战功升副军将军任上庸太守。刘封性格刚烈,与同僚部属关系紧张,孟达,申耽,申仪降曹都与刘封有直接关系。

致刘封于死地的就是拒绝援助关羽一事,关羽兵败被杀,孟达怕刘备降罪于是降曹,劝封降曹遭拒,于是引徐晃攻击刘封,申耽,申仪趁机反叛。刘封兵败回到成都,刘备大怒治罪,诸葛亮建议处以死刑,刘备赐封自尽。刘封死前说了句: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让人叹息不巳。刘封死后,刘备嚎啕大哭。

刘禅终其一生给人懦弱无能的印象,早期有父亲,诸葛亮的光环罩着。后期军事依仗姜维,政治有蒋琬,费袆。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刘禅治国能力并不算太差。只可惜生不逢时。



13647349017


刘封是战斗英雄,能征善战,当时刘备没有儿子,就收养他为义子,父子关系非常和睦。当然将来刘备百年之后,肯定把江山传给刘封,刘封自己也是这样看的!

后来刘备老年得一亲子刘禅,刘封的处境立即变的可怕起来,江山需要给亲子承继,但继子并无过错,如果刘备去世,年富力强的刘封很可能会武力夺取政权,年幼的刘禅未必能应付。

这种可怕的关系被蜀将孟达猜测到,曾经推心置腹地告诉过刘封,可是刘封并没有那么高超的智力。

由于没有救援关羽,聪明的孟达立即逃跑,并劝说刘封和自己一起走,可是刘封并不相信自己的假父会杀自己。毅然回到成都。诸葛亮劝说刘备除此后患,只要是继承王位的问题,而不是不救援关羽的问题。刘封就这样被杀了。

死前遗言,刘封说“悔不听孟达之言”。可怜可悲的刘封并不能以他的智慧保护自己。可恶的刘备如此无情!


狂史中国


以下说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证据,就是关羽和孟达说的话,首先是关羽说的话,兄长有子,何必用蛉螟,从关羽口中说出来的,刘封不是亲儿子,刘禅是亲儿子。而且刘封间接害死关羽,是听了孟达的话,孟达也说过:关羽事傲,如今新败,公子如救关羽,则自招祸也,不如不救。刘封道:关羽乃吾叔父也,焉能不救乎。孟达又道:公子莫非忘了关羽说过的话,何必用蛉螟,就这句伤了刘封,刘封后来和孟达翻了脸,跑回成都,最后丢了命,因他不救关羽,刘备杀了他,也有诸葛亮的因素,你们想想,若不杀掉刘封,则是危险的信号,如刘备死后,刘封若在,诸葛亮就镇压不了这个所谓的“大公子”


奢比尸祖巫


不可否认,刘封是一员战功赫赫的骁将,能力绝不会低于魏延太多,必竟是跟随刘备一路从低谷拼杀出来的。而以刘备识人用人水平和念旧心态,也不可谓不重用和有相当的感情,这从刘封为上庸主帅手握军权和临死时刘备为之涕泣就可看出。但孟达给刘封书信中分析的刘封状况很正确“……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作为养子,刘封如果认清形势,做出表率,估计以后刘封还会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可惜关键时刻刘封没有舍己为叔打算,在重大历史关键时刻不能明辨大局,未能及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断,姿态都不做一个,导致关羽彻底败亡,导致刘备伤心失望,变成鸡肋,注定刘封悲惨结局。而后又败归成都,本身作为武将刚烈的性格优势就成为了不知大局变通的被杀理由,成为刘禅封太子的奠基。唉,可叹。刘封罪不至死,可惜不识时务。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家族式企业仍然发生着同样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