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美好的开放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出处和意思很多老师写的都很明白了,也就不重复了。根据历史上的一些怪现象,说点个人理解。

我们看看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整个二十四史都在称赞“圣人”,然而我们却发现大多数王朝都是亡于“大盗”。

几乎所有王朝都是因为要镇压当时的暴乱和外敌入侵而灭亡的。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有秦唐元明,因镇压农民起义而亡于军阀割据的有汉和清,宋的两次亡国都因为是外敌入侵。镇压内乱和抵抗外敌,对于当时的执政者来说都是正义的。而暴乱的领袖和外敌的君主都可以说是邪恶的“大盗”。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最终正义的圣人都失败了,而邪恶的“大盗”都胜利了!难道历史就是“邪恶的”?历史就没有正义的道义?

史记中记载了辕固和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其交点就是商汤代夏和周武代商的合法性问题,最后牵扯到汉高祖建立汉朝的合法性问题,汉景帝不得已用不可深究的话结束了争论。

在各个朝代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新的王朝替代旧的王朝都是不合法的,都是通过暴力手段而强盗而来的。在那些被灭掉的帝王将相的眼里,自己不都是圣人的化身,正义的执法者吗?而那些建立新王朝的开国元勋们,不都是杀人无数的“大盗”吗?历史证明,越是把自己打扮成正义和神圣的执法者时,离自己被强盗灭掉的时候就不远了!也就是说,越是把正义的旗帜举的越高时,越是大盗横行之时。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历史呢?一个王朝往往到了后期,其执政者都认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合法的。而合法的行为也许是一种恶行!也许是一种犯罪!例如明崇祯帝时期,为了筹措对后金的军费,不得不对内提高税负。这种行为是正义的吧?是合法的吧?可惜而当北方旱灾时,农民不仅无钱交税,甚至都活不下去了,只有起义对抗才能活命。正义的行为导致了明帝国的灭亡。

合法的政府执行正义的命令,在这种光环下,必将导致整个政权的崩溃!这其实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真正意思。

当人们鼓吹圣人之时,其实质就是在集权!把权力都集中在一个圣人的身上,以一人系天下之安危,其结果可想而知。就算最初的执政者是圣人,那这个人就是不死之身吗?他死了以后,谁是圣人?权力已经集中,制度已经形成,依附在圣人身上的门徒们已经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把权力还给百姓吗?所以,他们依然会推选出一个不是圣人的圣人!而推选的方法也只有血统论――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因为只有这个方法才是最公平的!但实质呢?而圣人的门徒们才把不得这个嫡子或者长子没有能力呢,他们的利益才不会被动摇。而这些门徒也是真正的大盗!

还有个有意思的人,就是王莽!此人在西汉末年被世人称为当时的圣人!自己儿子杀了女仆,被他正法!而且下令废除家奴制度。好人吧!真正从一个屌丝一步一步的变成了皇帝。其结果呢?不仅政权被推翻,自己被杀,而且被骂了两千年。像王莽这样的人到底是圣人?还是大盗呢?

所谓的圣人,其实就是集权的象征。老子和庄子都崇尚无为之道,其实质就是分权制约。君权只有被制约,才能“无为”。君王无为了,百姓才能有为。没有了正义的光环,执政者才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执政。最被后人称赞的唐宗宋祖不都是篡权夺位的非法皇帝?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从善如流!


王晓强30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可以说是庄子哲学智慧的精彩缩影。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内篇·胠箧》原文大体的意思是说: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



想理解为什么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首先我们得弄懂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圣人”。这世界上的圣人可能有很多,有的人在一些人眼中是圣人,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未必是,我可以随意的举一些例子。比如西方的耶稣,默罕默德,马克思。在这里,我无意侮辱或者诋毁这些值得尊重的人,虽然我是一个无宗教也不相信任何主义的人,但是我尊重他们,他们都给人类带来了精神慰藉。



我想表达的只有一个,圣人,就是依靠某种道德体系而站到人类的道德制高点的人。在不同的道德体系中,不同的人都能占据不同的制高点,而这样的制高点,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无上的权力。当人拥有那样的权力的时候,人很难克制自己,很难不膨胀,利用他人的信任和崇拜赚取大量的利益。



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战争,到我们的战国时代诸侯格局战火连绵,无一不证明想要用圣人的标准来推动社会进步,其实就是痴人说梦。“圣人”甚至成了“窃国者”堂而皇之举事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古代社会,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但凡是想要“举事”的人,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装成“圣人”,起码要和“圣人”差不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刘皇叔”,比如“陈胜王大楚兴”,又比如得到了太平要术的黄巾军。



纵观中国历史,搅扰着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的正是这些所谓的圣人们,从上古时代便是如此。然后皇朝更替,一波“圣人”走了,另一波“圣人”如烽烟又起,老百姓过的还是“老百姓”的日子。



这使我想起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小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圣人要关心的不是民间疾苦,不是国泰民安,而是“名利”。他们可以用这样那样的学术思想,为自己博得“身后名”。而百姓呢?一批又批,不断地沦为历史的烟尘。



在这里,我也不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浩瀚的历史中,当然会有真的“圣人”,也有“伪圣人”。只是,普通百姓能分辨出真的圣人和虚假的圣人吗?人们能不陷于任何的道德体系当中吗?显示是不能的。所以,人们如果不想被各种“圣人”鱼肉,只有抛弃那些标榜各种道德,各种理念,各种信仰,各种神乎其神的东西的人,不相信他们,他们就无法利用这样的东西,成为一个窃国大盗,也无法鱼肉百姓。



回想过去,我们曾经信仰和崇敬的东西,天,地,君,亲,师。那么我们曾经跪拜的东西,有哪些仍然值得我们跪拜呢?被我们读书人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到如今是怎么被“批判的接受呢”。究竟有哪些东西是真的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信仰的呢?



庄子大概已经告诉我们答案:“道法自然” 。这天下的道理是自然的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并不需要任何人提出,或者主张。也没有任何人能自诩聪明总结出别人无法总结出的内容。那些我们尊敬的东西,出于各种理法的要求而尊敬的,最后都要被抛弃,而那些留下的只是出于我们本心,真的热爱和尊敬的东西,比如父母,比如家人,比如那些帮助我们的人,爱我们的人。 抛弃了本心,认为有什么比人的这颗本心还要重要,还要强大的人,多数都是被蒙蔽被“圣人”忽悠了。人遵从本心,遵从人类社会天然的善,摒弃天然的恶。这才是处世之道。



不然要么就是举着“真理”装圣人,到处招摇撞骗,要么就是被忽悠被支配的鹰犬。 不追随那些认为捏造的精神,不盲从那些别人灌输的信仰,明白那些起高调举大旗唱大戏的人才是窃国大盗。



庄子的哲学精髓,就在于——平等。人人生而平等,无阶级门第差距,无位高尊卑之分。彼时,圣人即是大盗,这里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它只是一个人为标签。这才是大同理想社会的精彩体现。


迦南的巫师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源自庄子的思想,它出自《庄子·胠箧》: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

这句话诞生于百家争鸣,诸子并行的年代,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古人有云: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意思是所谓圣人便是那些为为世间立下行为礼仪规范,成为社会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导人们成为圣人的,孔子当初被儒生们尊为“圣人”,唐太宗封之为“先圣”,宋真宗封之为 “至圣”,意思是圣人的顶峰。

由于道教与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是针对儒家思想的攻击,其实不然,仔细从老庄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如同乌鸦生反哺,只是在尽自己反哺的职责,没有必要去彰显,去标榜。

大家熟知的哲学中,世间的一切都存有对立共存的状态的。举个例子,道家思想则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念,那么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所以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与恶也是如此,人们心中的圣人是善之大者,大盗是恶之大者,大恶的代表,它作对人类社会善恶共存的状态的一种事实陈述,是可以解释的过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释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因为当人们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庄子言下的“圣人”并不是说真正的圣人,而是那些为了争夺成圣之机,不择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顾的“圣人”!那些“圣人”窃天之道,以己代之,成为圣人!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的,他们可善可恶,是人在与社会中顺其自然的。如此一来,人类没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绑架他人,制造出不和谐的社会人际,同时注重务实,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从人们的基本欲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间没有绝对的圣人和恶人,不必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思想确实也为人类提供判断事物,指导行为思想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理念。过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荣,今天我们能求同存异,如此才能够使长远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发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吗?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共读


世间事本来没有一个标准,但自从有了好,同时就有了坏;有了是,就有了非……

换一种说法,如果没有好,也就无所谓坏;没有是,也就无所谓非。万事万物本来和谐混沌,但因为有人制定出了标准,就开始有了人为强加的一种属性,而有些事物,本来是说不清好坏是非的。

因此庄子认为,有了圣人这个标准,相对就出现了大盗这个概念,没有圣人,也就没有大盗。圣人这个概念不死,大盗这个概念就不会消失……就好比没有好这个概念,就不会有坏的概念,没有是的标准,就不会有非。

我感觉庄子在这里还用这句话表达了对圣人制定行为标准来界定人类行为的不满。圣人为了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制定了一整套仁义礼智的标准,庄子认为这样的标准客观上割裂了社会,使人丧失了天真自然的本性。

自己的理解,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读来读趣


原文 《庄子·胠箧》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翻译的意思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源自庄子的思想。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以孝而论,乌鸦生反哺,无需彰显孝道,而尽反哺本职。以专注彰显孝为宗旨的赡养,攀比成风,最终有人无法满足所谓孝道,而放弃了赡养,于是就有了孝子和不孝,何若行赡养之本职,人人赡养,不胜出个别所谓的孝子。再如人人排队好,不胜过一群人乱哄哄而出个别谦让的好品质人。


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或反。


自由的灵魂


直接上图。有真相。



连化草


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是和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是一脉相承的。这既是道家“以道治世,无为治世”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在诸候国间政治集权大一统战争中,伴随而来的百家思想大一统残酷斗争的产物。



老子在讲完“以道治世”之后,接着讲“以圣人治世”,说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几句话。意思是如果大道崩废,不能以道治世,就只能靠圣人的仁义来治世了。圣人治世,就要有治世之智慧。按照道家“有无相生”的辨证法观点来看,矛盾双方是相对又相生的。智慧出现就不只有“圣人”,还会有相对应而又相生的“大盗”;不只有“大信”,还会有相对应而又相生的“大伪”。也就是“道魔相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老子和庄子所说的,义理一致,简单点说就是大道一旦崩废,依靠圣人治世,只能越治越乱。



和老子只是针对“仁义”“智慧“大伪””这些东西来讲不同,庄子的矛头则直接指向了人。“圣人不死”,具有攻击性了。逍遥洒脱的庄子怎么会变成了愤青?这和当时文化领域大一统过程中诸子百家间残酷的斗争有关。这种斗争甚至已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连儒家都动杀心,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就更能说明了这点。

少正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开办私学,招广学生,影响很大,甚至于把孔子的学生都吸引过去,成为鲁国和孔子齐名的人物,被称为“闻人”,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冲突很大,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定公也反对少正卯的学说,于是孔子和鲁定公一拍即合,鲁定公任命孔子为司寇(大法官),找个借口定个罪名,就把少正卯给杀了。



在这场残酷的争斗中,以“无为无争”为宗旨的道家,也同样面临着危险。所以,庄子的话带有一点点“喷子”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

老子“骑牛出关”,虽是无为隐世思想的体现,但也带有遇险则躲的意味。还有庄子“泥龟曳尾”的故事,也能证明道家所处的危险境地。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听说庄子的才能出众,想请他当官帮助治理国家,于是派人去请他。庄子用神龟宁可在水坑里摇着尾巴和泥玩,也不愿意被杀死放在庙堂里面被供奉的道理,回绝了邀请。

但这个寓言并不是说庄子怕死才“无为无争”的,它更说明了只要是“有为有争”,即便是我堂堂的庄子,即便按圣人“三纲五常”的设计图来治理天下,也只有死路一条。


那边仍是孤独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是人老子《道德经》中引申出来的一句话,如果兀突这句断章取义、就很难确切理解他的原义,甚至被误导。《道德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与佛教了义经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是同出一辙,是针对偶相崇拜,指出崇拜偶像的弊端和威害性。比如巨人、伟大、圣上、院士、名星、大伽、大款、导师、教授、工程师、建造师、等等等等各类大师,有了标榜牌照証书之后,诱导人纷纷效仿,渴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利益的优势,就导致假冒伪劣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



手机用户549825512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反过来读就好理解了。

大盗没有了,圣人自然就消失了。

如果我们都按照天道规则井然有序的生活,那么这个世界哪里可能会出现大盗,自然也就不需要圣人了。圣人出来以后就有了对比,有了选择。

往往我们生活中需要树立标杆的时候,也代表着这个区域已经很糟糕了

乌鸦生而反哺,孝顺长辈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随着因缘际会,有一部分人开始行不孝之事,于是就会有人彰显宣传那些孝顺之人,于是就有了对比,自然也就会开始攀比,慢慢偏离孝的轨道是迟早的事。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有人无法满足尽孝的要求,于是不孝之人就出现了。

若是我们人人都尽赡养之责,也就无所谓孝子或者不孝子了,这比个别优秀突出孝子(圣人)的情况不好多了吗?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只要事态一直在发展之中,无圣无盗这种状态就很难达到,也只能尽力的去平衡。

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追求“道”的本质。


方见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字面解释

天下如果还有“圣人”这一概念存在,或者还有“圣人”存在,那么相应的“大盗”这一概念也不会消失,或者“大盗”也不会灭绝。

谁是“圣人”,谁是“大盗”?

盘古伏羲

黄帝神农

尧舜禹汤

这些是诸子百家多数公认的“圣人”,勉强还可以加上“文王”“周公”,或者诸子百家的开山祖师。

最早的圣人,是华夏民族的祖宗,或者创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

那么“圣人”到后来演变成什么了呢?演变成了“皇帝”的别称。唐代称皇帝为“圣人”,后世的臣下称呼皇帝多为“圣上”、“圣”或者“圣人”。

请注意,到了这时候“

圣人”已经不是最古老的“圣人”的概念了,只不过是一个名教的称谓罢了,你能说那些君王就拥有多大的功德?还是能比过三皇五帝?

所以让我们回到《道德经》中,老子也这一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凡是人造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有心人的各种歪曲,最终一定会面目全非,成为根本无法理解的怪物。

所以为什么要执着于“圣人”这一人造的概念呢?

而也就是因为有了“圣人”这一虚假的概念,才会造成了真假混淆,事实难辨的情况,才会造成了众多无德无行之人窃取“圣人”这一称号的结果。

窃钩者诛,窃国者候

众人口中尊贵的侯王,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窃国大盗”而已!

“圣人”可以死,“大盗”可以止

老子又说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来治理,如果失去了对“道”的把握,那么只能依照之前的“德”来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连“德”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仁”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间“信义”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信义”都丧失了,那么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礼仪”规矩来勉强维持国家的治理。所以试图依靠礼仪这些东西治国安邦,其实那只不过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祸乱开始的前奏。

那么推崇“圣人”,而鄙夷“大盗”,陷于名教之间的纷争而忘记治理国家的实质,难道不也是同样的错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