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帥32711627
為什麼練楷書進步很慢?
題主的意思是練楷書進步很慢,練篆隸和行草進步就會更快嗎?
誠然,比之於篆隸,楷書中的筆化形態要豐富得多,所以用力的方式也更多樣。對於有一定基本功,對毛筆書寫特性理解較深入的人來說,每種書體都是進步很慢的。有人說篆書簡單,那就舉篆書為例吧。
常寫篆書容易影響妍美一路的其它書體,點畫容易凝住,儘管不出彩,但是它比較容易保徵你不出錯。
至於練習者經常說的“瓶頸”。個人認為,對多數練習者來說,只要方法正確,練習量夠大,是沒有“瓶頸”的,所以“瓶頸”常常是因為想多了做少了。對於多數人來說,多寫一刀毛邊紙都能感覺到進步,哪裡來的“瓶頸”?真正的瓶勁只在於別的方面。比如,堅持的書法審美取向太低,而且腦袋一直轉不過彎,一直朝那個方向練,怎麼寫都有瓶頸,再勤奮的練習也難有成就!
文樸
有一些書法培訓老師,常讓初學者學篆書或隸書,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篆隸見效快,容易見到成績。
篆書純用中鋒,隸書出現側鋒、方筆,而楷書不僅包含了篆書隸書的所有筆法,而且較二者更為豐富,所以楷書學起來花的時間更多。
但學行書和草書比楷書快嗎?答案是否定的。
學行草一定要有楷書的基礎,它實際包含楷書的學習過程和行草的學習過程。
相對來說,由楷轉行較易,其筆法和結構沒有大的變化。
但草書則不一樣,它是藝術性最強,也是最難學的書體。
而單獨學楷書覺得進步慢,也許是方法的問題。
比如,有人臨《九成宮》幾百通還不見進步,而有的人可能幾個月就見到了成績。
臨帖時,從頭到尾通臨並不是好辦法,而如果按結構將字分類後,按類型練習,則往往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很多人都覺得練楷書進步最慢,事實真的如此嗎?
之所以覺得楷書進步慢,不是因為楷書難,而是大家多楷書的理解很難提升。
之所以覺得行草進步比楷書快,是因為還沒著手練行草。
其實楷書是進步最顯著的書體,其次是篆隸,最後才是行草。
之所以說楷書進步最快,是因為所有的正書類的書體,標準都是有個最低標準的。
起碼要用筆穩,結構正,布白勻。
這是三點基礎,篆隸楷都需要如此。
這三點是有規律性的,是容易達到的。行草是在規律中表達沒有規律的書體,強調變化,強調“破”的能力,“活”的能力。
所以相對來說行草書更難,篆隸楷簡單。
當然,說簡單也僅僅是就入手來說的,想寫到一定程度,各種書體都是非常難的,沒有容易的。
篆隸楷,因為楷書最常見,而且大家都認識,所以在理解上和學習上,相對來說都比較快。
之所以感覺進步很慢。
是一種假象。
因為任何書體都強調用筆穩定性,都得要求用筆的基礎,所以無論學篆隸還是行草,也都有用筆功夫要求。
除非像練成江湖,亂寫。否則,就熟悉用筆的這段時間,本身就是一種磨練。
說楷書進步慢,是因為大家用筆的基礎還不牢固。
給大家舉個例子,什麼叫正常的進步速度。
就是你能寫篆隸楷任意一種書體,並且熟練掌握,寫的還不錯。
由此基礎上學習其他兩種,這種有用筆基礎的進步,才是正常的。
其實楷書在初學階段,都有很多可進步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
我感覺到了瓶頸。
沒進步了。
比如這種水平,比較初級的,還沒掌握用筆功夫的,就已經說“我已經到瓶頸了”
事實是這樣嗎?
前文說過了,這是假象。
楷書的筆畫最容易模仿,無限的像,才叫進步。
這種不叫瓶頸,而是叫沒耐心。
因為你下意識覺得進步太慢了,並不是因為真的進步慢,每個人都要走這一步。
可能是你要求的太高了,我一年之內要寫到xx水平,我要能寫春聯讓別人誇讚敬佩。
你沒有在一年之內達到那個水平,所以覺得進步慢。
那並不是因為真的慢,而是你想的太快了。
還是那句話,楷書是最容易進步的,因為每筆都看的清,都可以去模仿。
每個結構都有規律,都可以去無限接近。
這個快起來,入手非常快,擺好心態就行。
等到水平到一定地步了,就知道慢起來才是一輩子的事,不是一時的事。
如果寫到這種程度,說進步慢了,到瓶頸了,才是正常的。
因為筆法有了,結構也有了。
確實需要“讀帖”來看出字形之外的東西,比如呼應,起筆收筆變化,取勢,一筆強弱之變化等等。
這些都是需要去體會的。
這些都做到了,才能漸漸去悟神韻的東西。
一般寫到這個水平,一年多一些就差不多。快的甚至半年就可以。
這個水平讓大多數不學書法的人一看,就會覺得字好,漂亮。
這時候確實進步就會慢,跟天賦有關,跟勤奮也有關。
勤奮的練,結構會更漂亮,筆法會更穩定流暢。
但是有天賦的話,寫出來的字就會活,有生機。
快者五年八年,慢者二三十年。
篆隸楷,在初學的時候,強調的是練習,所以基本不存在進步慢,瓶頸一說。
因為用筆的基礎是任何書體都需要的,所以跟是不是楷書沒關係。
如果把亂寫的狂草也當成“書法”,那確實是可以一秒速成的。
這種字結構不錯,但是有瑕疵,用筆不穩。
對結構和筆法的理解與表現的水平不一致,可見是天賦高的人。
能看到,但是表現不出來。
這種有天賦但是學書法時間不長的朋友,也不要覺得進步慢。
每個人都有一個必經的過程。
如果覺得慢,就自己拿出一個字來,臨一遍,然後用透明紙在摹一遍。
屆時就能相通:並不是慢,而是眼力沒到。
大家記住一句話就好了,進步快是源於起點低。
初學的時候,楷書進步是最快的。
如果你覺得進步慢,一定是你給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不切合實際。
千萬不要讓慢,讓瓶頸這種心理壓力,對自己練字產生信心不足的問題。
應該拿出三年的時間作為一個評判標準。
每一年對比前一年,就應該知道進步有多大。
梁宇航
題主描述最近楷書進步特別慢,是不是方法有問題?
學習楷書,有一個進步曲線,最開始的前幾個月一般是突飛猛進,每天一個樣,每天都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在方法正確的前提下。
如果方法不正確,也會有進步,但進步不是很明顯。
經歷過最開始的進步,有些人,如紅色的曲線,就會進步勻速進步階段,這也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情況。以後的也會進步,但是非常的緩慢。
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轉換學習的思路,多多精臨或者創作。或者直接換帖,從另一的角度切入,殊途同歸。如果他是堅持下去,這種人往往會取的很高的成就。
事實上,現在的書法家大部分屬於這種人,在不斷的自我思考中突破,不受外力的影響。敢於創新的也是這一批人。
他們最後會有一個直線的飆升。
另外一部分人(如圖中綠色曲線),是屬於比較聰明的人,或者有名師指導的人,進入瓶頸期以後,能夠快速的想辦法突破。
這種人很聰明,或者有很好的老師指導,這種人從我見到的書法家中不多,尤其是60後和70後,他們往往在工作、家庭、和利益面前選擇了放棄書法。如果他們堅持下來,定能取得成就。
相反,那些紅色曲線的人,不計一時的利益得失,堅持了下來,到如今四五十歲,都一般做出了點成績。
第三種人,就是途中藍的曲線標註的人,這種人學習過之後早早的就放棄了,以後也沒有去練習,水平會慢慢下降。
學習書法貴在堅持,其實學習任何東西都一樣。要不都說堅持就是勝利呢?
你覺得呢?
不二齋
不知道你練多長時間了,我練習毛筆楷書和鋼筆楷書均為5個月。我是毛筆字和鋼筆字一起練習的。看你展示的是粉筆字。我練習粉筆字是第二次這樣寫詩。
毛筆楷書
鋼筆臨玄秘塔碑
今天鋼筆創作
一個月前第一次粉筆創作
昨天第二次粉筆創作
書痴張華
我最開始,接觸的楷書,練習柳公權和顏真卿的臨摹,大概臨摹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感覺自己到了一定的瓶頸期。
這時候遇到了好友,他在練習和臨摹隸書,我看著覺得很有韻味,就業推翻自己原有練習的字體,重新進行學習,就有發現了一種新的境界。
在字體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增長,這時候再去看顏真卿,柳公權的字時,會有另外一種欣賞的美感存在,更懂得欣賞,楷書中這兩個書法大家,字體真正美在哪裡?原來並不是工整,筆畫做到該有的摺痕就能達到的美感
直到後來,我又重新遇到一個老師,她梳理出了一套,臨摹字帖的書法的心得時,按照這樣的臨摹順序,去臨摹,記憶字帖內容。
也是按照這樣的節奏,從篆,隸,楷書,行,草,這樣的感受不同字體,給我們帶來一種對於書法,藝術欣賞裡的力量。
雖然我們最終會找出一種最愛的字體,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些東西都是不可缺少的。
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書法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提升。
我也才意識到,原來書法的進展歷程,直接代表著書法的成長史,也是我們個人在瓶頸期時應該找尋的,
另外還有一點感觸是,我們的審美觀的提升,有時候,會因為學業和工作的關係,而把練習放下,過一段時間,本以為會拉下很多。可當重新拿筆時,會意外的發現,又有一種新的書法感覺,讓你找到更好的書法體。當我和朋友探討時,發現我們雖然暫時放下了手中的筆,可我們並沒有放下對藝術的學習,我們在間隙期間,有學習更多的 美術,藝術史,看更多的書畫展,藝術藏品之類的,我們對於藝術的欣賞史從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們對於書法的鑑賞能力,這在一定層次就業幫助了我們的練習。
俗話說,認識高,行走才能高,當我們的進步緩慢時,是不是得考慮自己的審美也到了一定的瓶頸,促使自己的練習,也無法有更大的進步呢?
以上也只是個人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金牆壁
針對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指出,共同探討。
我們學習書法,進步很慢就對了,進步快了往往不真實,事實上,學習書法,進步是不能突飛猛進的,書法的進步是日積月累的點滴進步。
我們學習書法,大概都是從楷書入手,所以說,進步尤為慢,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我們學習楷書,學習的都是唐人楷書,而唐楷是楷書藝術的巔峰,法度之完備,結構之嚴謹,是歷代不能比的,並且出現了“初唐四大家”“楷書四大家”也就是說楷書已經達到了極致,這讓我們學起來談何容易?進步慢?正常!
第二,楷書是楷模,是法度,是一筆一畫,一絲不苟,費時費精力,況且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堅持不懈,自然進步緩慢。但這種紮實的基礎,是慢中有快的。
其實不單是楷書,學習任何一種書體都不能求快,急於求成是不可能的,或許書法就是教會了這個道理。
鐵匠論書畫
由於題主沒說練哪種楷書字體,也不知道你正在練小楷、中楷、大楷? 具體想要解決哪方面的技法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有點大了。我只好無的放矢,信口開河,隨便談談了,只當是聊天。
根據我多年書法教學經驗,不管是練硬筆書法、毛筆書法,諸如臨不像、寫不好、進步慢,主要原因是訓練方法不正確,缺少必要的技法訓練科目造成的。比如,從一開始就直接照著字帖臨寫,沒有執筆法、運筆法、筆畫、結字法等,前期系統的基本功訓練過程,可能是嫌麻煩圖、省事兒。殊不知,恰恰是由於這種訓練方法過於簡單粗放,給後續工作埋下了很多隱患與麻煩,致使問題層出不窮,深陷誤區,難以自拔。
恕我直言,凡是照著字帖硬性模仿的作法,都屬於偷工減料、違章作業性質的行為,其結果必然週期長、效率低,偏離正常書法軌道,最終事與願違。
不妨仔細想想看,除了臨帖(照著寫),前後沒有其他相關配套的輔助方法與措施,與抄寫文稿沒什麼兩樣,這種訓練套路是極不正規的,實際上,等於起步就錯了,是在走錯彎路,誤入歧途,自討苦吃,練不好是理所當然的。
實踐證明,只有採用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模式,學習質量與效果才能有所保障。我覺得,學習書法過程,就好比出門旅行必須選擇最佳線路是同樣的道理,一旦弄錯了,悔之晚矣。因此,別人的成功經驗一定要借鑑,即所謂尋求捷徑,利用秘訣,循序漸進,方能做到優質高效,節約時間、少出廢品,不至於練出怪癖,避免養成不良習慣。
練習書法從何起步入門? 怎麼做才算是正規的呢?這是很多人的願望和心聲。不妨先看一下我的《潘氏分步摹臨法》示意圖:
這個圖,類似地鐵或公交車運行線路圖。從中可以看出,①書法原理,相當於始發站的意思,其他皆屬於中途經由站,比如 ⑧範本臨摹。第12步藝術創作,則是技法訓練尾聲,並不是終點站,它是向更高級的領域進發的換乘站。
如果按照上述〈書法訓練操作規程〉進行,不但輕鬆愉快,興趣大增,而且長進迅速,不會出現瓶頸。因為,這些訓練科目都是必不可少的。各個步驟相互依存,彼此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每一個訓練環節,都有具體的技術規範要求。例如:
1、執筆法。宜採用潘氏三指執筆法,如圖:
這種執筆法,是將傳統的撥燈法、單苞法、五字法等優點集中在一起,重新配置,主要是針對現代人書寫環境與應用條件,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的。
其主要特點是: 手型及指法分佈科學合理,指法、腕法、肘法職責分工非常明確。書寫時,筆拿在手上,像平進餐使用小湯勺和筷子覺,特別舒適。筆法動作靈活自如,筆尖活動範圍大,並且沒有障礙感,隨心所欲,任意揮灑。
這種執筆法最大的優勢是,適合操縱各種類型的硬筆、軟筆,可以書寫各種大小字,以及不同風格的書體、字體。
常見很多人在練書法過程中,總是感覺進入不了最佳狀態,正如題主所說的“進展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執筆法有嚴重問題。比如,誤用了當今流行的假冒偽劣“五字執筆法”,也就是說,不是唐代陸希聲正宗的原創五字法,也不是沈尹默的五指法,而是當代某些所謂大師個人不良書寫習慣……
想走書法正道,必須學會頓悟,保持覺醒,決不能盲目崇拜名家,應注重技術性、藝術性,切不要以名取法,急於求成。
2、運筆法。畫寫線性圖符,藉以訓練操控毛筆的能力,熟練掌握常規的筆法動作技術要領,如: 提、按、頓、挫、折、挑、掠……以及起止當中的駛轉、停駐、逆順、方圓、藏露,中側鋒應用效果,書寫速度快慢及其行筆節奏感、力度感、韻律感等等,諸多技術問題都在這個環節裡面。所以說,運筆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步驟,可以說,筆法既是書法技法核心,它又是寫好筆畫、字法的前提條件,堅決不能忽視和省略。如圖:
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掌握運筆動作技巧,除上述書寫單個線性圖符之外,還要進行圖符組合練習,熟悉起止之間怎麼調鋒理毫和轉換筆勢,為下一步練習筆畫打好基礎。(圖略)
3、基本筆畫。這個環節分兩步進行。
首先,重點對原帖筆畫進行研究,通過仔細讀帖,反覆試寫,確定正確的書寫動作,不在於寫多少遍,重要的是必須弄清楚怎麼做是對,這是最關鍵的。
其次,為降低技術難度,需將筆畫分解,像跺排骨似的,分別按起筆法、行筆法、收筆法、過筆法,進行單項動作分解練習,然後,再作起~行~收~過組合練習。這樣,等於把筆畫分成三段逐個研究,再把兩個以上的單畫進行重組,於是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筆畫。
這個分解後組合的辦法,是揣摩筆法、研究筆畫寫法最有效的方式。不然,直接臨寫原帖字形,等於在絲毫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拿筆寫字,而且書法多是高難度動作,相當於沒經過排練就匆匆忙忙的進入正式演出了……結果可想而知。
要想臨得像,最起碼必須知道原帖筆法是中鋒法為主,還是側鋒法為主,或是中鋒、側鋒兼用。尤其是筆畫起、止和轉折處,每個部位的形制是什麼寫出來的,其規律是什麼?這些技術問題若不知道,臨帖的時候肯定作不上來。為什麼有人寫筆畫的時候,總是描畫呢?原因就出在這裡,實屬不正常。
比如,歐楷的橫畫、豎鉤,這兩個很典型的筆畫,其收筆應該是一次完成,可是,很多書寫者視頻講解示範,以及教材中的示意圖,都是用比較繁雜的複合筆法描畫出來的!實質上,這是誤讀曲解原作精神實質的作法。
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如圖:
4、臨摹法。臨帖是技法訓練核心內容,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是貫穿於書法訓練全過程的必經之路。
古代流傳下來的臨帖方法有很多種,遺憾的是,大多數沒有詳細的使用方法說明。我想,也許是,古人當年用毛筆寫字,純屬於辦公、社交,僅僅是書寫技藝方法而已,相當於我們今人,在電腦出現之前,人人都使用鋼筆、圓珠筆、鉛筆工作寫字一樣,沒有必要建立理論學說體系、訓練方法體系。這個問題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關於臨帖一詞,我認為,實際上是學習範本方法的總概稱,並非單指照著字帖寫。
按其操作方式不同,分為摹帖法、臨帖法兩大系列十餘種作法。其中,屬於摹帖法之列的有: 單勾法、雙勾法、填勾法、摹寫法、描寫法等。屬於臨帖法之列的有: 對臨法、意臨法、背臨法等。此外,還有一些輔助訓練方法,如劃空法、意描法等。
上述方法,各自都有獨到的功能與用途,並且有特定的適用範圍。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必須選擇正確,恰到好處。比如單勾法,主要是解決字形結構問題的,同時,也是訓練筆斷意連、氣韻貫通,以及節奏與速度的好辦法。所以,既然知道書法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訓練過程,那麼,類似這些必須掌握的技法,它們都有哪些優缺點,如何正確的使用,讓它們發揮作用,如果一蓋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用,怎麼能順利過關。
另外,哪個階段採用什麼臨摹方法,匹配什麼樣的筆和練習紙,這些細節也都是影響效果的因素,不可忽略。如圖:
總之,練習書法,猶如每天攀登樓梯一樣,必須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向上走,這是特定的書法活動規則,無論你情願與否,必須得遵守照辦。否則,徒勞無益,得不償失。
如果方法得當,掌握書寫技巧,練一手漂亮的硬筆字,只需60小時。
毛筆書寫技能雖然比硬筆難度大,但是,只要是講求科學,套路正統,善於讀帖悟法,專練一種字體或一個帖,寫得有模有樣,也就兩三個月,挺多一年半載,這還是按上班族業餘愛好者間斷性練習測算的,如果是大學書法專科在校生,正規化訓練的情況下,應該一個月拿下一個帖,這是挺正常的,不然怎麼叫專業?
練寫字、學書法,難點是提升審美標準和藝術創作水平,那是無止境的課題。而常規的技藝訓練不需要十年、二十年……如果,一個寫字,得至少練十幾年以上? 那樣的話,古代那些官員、文人們,怎麼有機會考上公務員、中舉狀元? 難道沒有年齡限制嗎?
其實,書法是技術和藝術的總和,從技術層面說,它是一項書寫技能,從藝術層面講,它是人為的加入了一些思想感情,所謂字外功。
之所以說,寫字是技術,書法是藝術,它們的區別在於書寫者的意圖與訴求點不同,所採用的表現形式各有差別,僅此而已。不管當今書法界那些被捧為大師,或譽為當代名家高手的,怎麼玄乎,書法其實就是一張窗戶紙,一旦懂了,你就會覺得,原來大師、名家也不過如此……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看你提供的三張板書的練習,應該是一名老師。現在老師寫的好的也不多,能寫成這樣可以說還是不錯的。但是沒有看出出自哪家,不知道是比著什麼字帖寫的,看似應該是比著印刷體寫的。
如果你還想有所提升的話,度道書法君建議:
1、學習書法儘量從古人碑帖入手。
2、從你的字體來看,比較符合“歐陽詢”的字體,你可以學習一下“歐體楷書”,首選《九成宮》。
3、還可以把楷書先放放,學學行書,用一年的時間學一個行書字帖,再返回來寫楷書,就不一樣了。用行書的筆法寫楷書,字一下就活了。
度道書法
看你在黑板上的板書,這次已經寫的很不錯了,遠遠比一般的教師水平要高得多。建議你找一本趙孟頫的楷書字帖來學一學。趙孟頫的楷書,相比唐楷而言稍微靈動一些。這有助於讓你的字再稍微活起來。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