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伴隨中國的大門開放,一直持續繁榮的日本經濟也進入了鼎盛期。

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簽署後,由於匯率上升,擔心日元貶值的日本國民,把大筆資金投入不動產市場。

1987年前後房地產收益率開始超過實業,熱錢紛紛進入地產,地價瘋漲。

1988年,不動產業持續數年的高額利潤讓豐田汽車、富士重工、日立電機等等這些日本實體經濟的領頭羊再也按耐不住,開始大舉進入不動產業。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表面上看是日本政府一連串的經濟政策所致,其政策實質是日本政府糾正對房地產的錯誤認識,然而當熱錢進入房地產,就沒有回頭路了,只能一條路走到死,而且死得很慘。


01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導致能源價格大幅提升。美國國內出現了很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治理膨脹,美聯儲先後三次提高基準利率,實施緊縮貨幣政策。

政策一實施,導致大量的海外資金流進美國,美元大幅升值,對外貿易逆差也逐漸增加。於是,為了改變貿易逆差,美國開始通過美元貶值的手段來提高自己的出口競爭力。

於是,就發生了1985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五個國家簽訂的“廣場協議”。

協議簽訂完之後,這幾個國家開始拋售美元,美元就此貶值。對應的其他四個國家的貨幣也就升值了。

日元在短短3年中,整整升值了1倍。

日元的升值,直接打擊了日本的出口企業。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維持企業的高出口額,實施了寬鬆貨幣政策。在1985年-1987年,連續5次下調利率。

寬鬆貨幣政策確實保住了日本企業,這些企業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湧進了日本銀行。其中,為了擴大營業的利潤,日本銀行就想進辦法,用超級低的利率去拼命發放貸款。

所以,後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眾多公司貸款中抵押風險最低的行業,要數房地產了。於是,來自銀行的大量貸款紛紛進入到了房地產中來,這就直接導致了日本房價大漲。

在1986年日本簽訂完廣場協議之後,東京的房價逐步上漲到了1991年價格更是飆升到了1450萬日元每平。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全盛時期,單東京23個區的低價就能把整個美國給買下來。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單1987年一年,東京的房價就漲了一半。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房子從來都是“買漲不買跌”的。於是,那些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老百姓,一看房價漲的這麼厲害,害怕未來房價還會上漲,就趕緊動用一切手段向銀行貸款買房子。

這期間,為了營造房子的火爆程度,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甚至組織起一幫無業人員,裝扮成購房者去深夜排隊購房。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更是前赴後繼地背上幾十年的房貸入市。

當時,為了“公平性”,日本開放商在1987年就開始了“搖號買房”,一個55平的房子,售價6200萬日元,搖號中籤率僅為1/3700。

與此同時,國際上的資本也順勢進入了日本,這些熱錢迅速地進入到了房地產和股市中來。更加加速了房價和股價的上漲。

一系列因素最終導致,日本造出了高到令人髮指的房價。

一套在現在只能賣900萬日元的公寓,在上世紀90年代竟然賣出了16.5億日元的高價。

即使房價高到如此程度,當時人們的買房熱情還是非常高漲,前仆後繼地揹著高房貸入市。因為他們認為“房價會一直漲下去”,完全一副沉浸在經濟崛起的神話中。

在當時日本的報紙上,經常會出現“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再把美國土地出租給美國人住。”之類的言論。

然而,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熟悉,在這繁榮的假象下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02

在日本房地產泡沫越鼓越大之際,日本的實體工業已經幾乎到了發展停滯的地步。高房價還為政府的公共建設帶來了嚴重的阻礙,大量農業用地被佔用,農業產量自然也受到大程度影響…

至此,日本政府慢慢地看到了房產泡沫帶來的危害性,預見到了瘋狂的樓市正在動搖日本的“基本農田制度”和“科技興國”兩項基本國策。

於是,日本政府選擇主動刺破這個泡沫,對房市進行宏觀調控。

1990年3月27日,日本銀行出臺了《控制不動產融資總量的通知》,這一《通知》被後來稱為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發火點”,房價,股價掉頭下跌(見下圖)。而且是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無限陰跌。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1991年,東京房價迎來悲情一刻,房價3個月暴跌65%,成交萎靡、銀行貸款斷供,一夜間,購買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千萬負翁,自殺、破產集中爆發。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隨著房子無休止地下跌,之前的投資炒房客開始大量拋售房產,導致惡性循環,房子越來越廉價。雖然房價下跌了很多,但窮人依舊買不起。

因為,泡沫破滅造成的經濟風暴,任何人都無法倖免,大量企業倒閉,自殺率、失業率狂升,即使有幸保住飯碗的也要接受被迫降薪的結果。

企業大量破產,銀行、房地產公司破產數量超過3000家,日本就業壓力空前,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几乎成為日本頑疾,於是啃老族率先在日本流行。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除此之外,當年那些在高點,揹著高額貸款的工薪族們更是悲慘。房價崩潰前,日本人大多貸款買房,很多才工作的人就揹負了5、6000萬日元債務,在房價崩潰後他們不得不借高利貸償還銀行借新債換舊債這讓日本人在還債中度過了一生


03

《新城的黃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在樓市泡沫最鼎盛的時期,花了5200萬日元買了一套遠離市中心的“老破小”,其中首富了1000萬,剩餘的4200萬是向銀行貸款。

然而,泡沫破滅之後,家庭中丈夫所在的軟件公司因為被併購,而被迫降職,工資銳減。根本沒有辦法償還貸款。

沒有辦法,原先在家裡當家庭主婦的妻子,只能去便當屋做兼職來補貼家用。家裡還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女兒,學費也只能靠教育貸款,但由於經濟不景氣,畢業後一直也找不到工作,教育貸款也還不上。為了維持生計,家裡正在上大學的兒子,只能輟學去工作。

更悲慘的是,原本打算把房子賣掉的他們,卻發現根本沒有買家接手。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在1991年日本離婚率暴漲超過了正常水平的2.5倍

,這其中不乏破產的中產家庭,很多戶主通過離婚的形式保全妻子與孩子的財產,自己則選擇了流浪道路。

就這樣,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被一棟房子徹底毀掉了。


04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表面上看是日本政府一連串的經濟政策所致,其政策實質是日本政府認為不動產不能拯救日本,只有實體經歷發展才能真正的拯救日本。

日本是一個資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要獲取資源,日本必須要用他國需要的商品來進行交換。如果投向不動產的資金越來越多,日本整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就會向不動產業傾斜。出口創匯的製造業就會萎縮,能夠從他國獲取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少。

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本無價格優勢的日本產品連技術優勢也將失去。再沒有了可以和別國交換的商品,日本人對不動產的爭奪就如同貧窮的村民去爭奪無電、無暖、無氣、無油的土坯草房。

所以,儘管企業和人都離不開土地,土地的價值應該佔到企業利潤的多少?應該佔到個人收入的多少?這在世界上也沒有標準。但是,日本資源匱乏必須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去交換,這在日本社會是一種共識。

所以,日本政府把泡沫捅破有足夠的社會基礎。從一夜暴富的噩夢中回過頭的日本人認識到:只有實業才是可持續的

日本房地產20年:寧肯經濟崩潰,也要戳破房地產泡沫


因此,日本企業在90年代進行了產業變革,發展高科技,提高企業專注度,堅決反對不務正業成為了日本企業競爭力增強的開始

談論房地產是不是有泡沫,首先要界定房地產是否和實體經歷聯繫在一起,如果沒有相應的實體經濟來支撐房地產,那房地產泡沫總有被戳破的一天。

曾經的日本房地產是那麼的相似和值得借鑑,但願這一切不會再重複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