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業界大佬這樣熱議

融资租赁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业界大佬这样热议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融資租賃作為一種穩槓桿或者或降槓桿的有效手段,可以為解決企業所謂的融資難問題創造條件。”11月28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第五屆)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上,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主席、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在致辭中的這樣兩句話,道出了目前融資租賃行業普遍關心的一大問題——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以及民營企業。

楊凱生指出,前些年,我國宏觀經濟的槓桿率尤其是企業的槓桿率上升很快,從目前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的槓桿率仍然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固然與我國金融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特點有關,但是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對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肯定不利。

他認為融資租賃作為一種穩槓桿或者說降槓桿的有效手段,使得企業的部分生產運營資產有可能獨立出來,讓企業對這些資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實現一定程度的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達到部分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目的,直接降低企業的槓桿率,從而為解決企業所謂的融資難問題創造條件。”

近年來,我國租賃資產行業分佈範圍持續擴張,業務領域也從傳統的機械、醫療、建築等擴展到飛機、船舶等行業,融資租賃公司在服務更多企業的同時,也希望租賃物範圍能夠進一步擴展。

中鐵建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國俊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拓展租賃物的範圍,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他認為租賃物必須在關鍵要素上非常明確,比如產權必須清晰,一定要是實物資產,有公認的價值,租賃物本身能夠產生現金流等,便於管理和餘值處置等。

對此,中民投國際物流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儲雪儉深有感觸。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物流金融的融資租賃公司,其一直致力於物流全產業鏈的融資租賃服務,並在本次論壇上獲得組委會頒發的中國融資租賃“最佳戰略創新企業”。“2017年物流費用佔GDP14.6%,這14.6%中運輸費用中運輸費用佔絕大部分,從運力來講又以公路運輸佔比最高,近八成。”儲雪儉表示。

他認為物流領域從數據和市場前景來看都非常可觀,比如在製造業中,義烏小商品製造形成的一鎮一村一品模式,造成了物流的碎片化,當發展到企業規模時,產業鏈就需要強有力的物流鏈和供應鏈進行支撐,在這其中,融資租賃公司大有可為,也是實實在在去支持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的體現。

“認識到市場的前景和變化,我們聚焦物流行業,找準方向,把業務做深做細,物流本身很大,我們做的時候選擇包括冷鏈、能化、裝備製造等細分領域去做,在細的方面做透做實做專做強。”中民投國際物流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王俊峰如是表示,同時他認為租賃公司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業務方向,最終都要落實到產品服務上,並實現從提供單一的解決方案向綜合服務的解決方案轉型。

楊凱生表示,這十年來,我國融資租賃的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的規模擴張階段,隨著行業轉型發展步伐的加快,如果還像過去一樣,一味地追求擴大規模,必然會導致企業的風險繼續聚集、不良資產繼續增加。當行業邁向高質量、高服務發展階段的時候,意味著租賃企業之間今後比拼的就是質量和服務,正確的發展之道必須在人才專業化培養、業務聚焦等方面下功夫。

“融資租賃業達到的一種目的,是與傳統的融資業所不同的金融業態,融資租賃企業上方是資金供給方,下游是實體企業,通過轉移租賃物的使用權實現租賃資產相關權益在實體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種轉移,這是融資租賃行業的本質,也是融資租賃業植根於實體經濟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天然屬性。“楊凱生如是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