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龄三十多年的老教师评职称时和年轻教师一起参加考试竞争,这合适吗?

爱君如我


个人在高校做职称工作多年,虽然高校教师职称和中学教师职称在评审条件和考核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职称的激励作用基本是一样的。由于教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职称评审往往无法体现这种差异性,所以,评审中往往出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

如果单从人才评价这个角度来说,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同台竞技,用相同标准来评价这是毫无问题的,职称是看水平的,谁水平高就谁上,原则上跟年龄没有关系,一个教师有三十年教龄,确实不容易很辛苦,但不代表他这三十年就教的很好,稀里糊涂混三十年的教师也大有人在。一个年轻教师,可能刚工作没几年,但刻苦钻研,积极学习,讲课好,深受学生喜欢,为什么不能评上职称呢?

很多人会觉得,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很多老教师达不到评审标准并不是因为个人不努力,而是当时的政策环境和导向决定的。比如说若干年前国家不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很多老教师根本不会写论文,现在如果考察论文,很多教师就被卡住了。因此,我们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水平,还要考虑贡献,甚至要考虑奉献。

现在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教师晋升只有看职称,反倒不如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谁受学生欢迎谁挣钱多。个人认为,国家在职称之外应该开辟一种基于岗位贡献、鼓励奉献的晋升道路,让那些默默付出的教师也能尝到甜头,而不是只挤奶不吃草。


高校人才真经


情况很复杂:也有很小一部分老教师属于心怀坦荡,不拘小节,到现在照旧无所谓;一小部分老教师到现在还没评上职称确实有点冤,但应该是自己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后来看人家兑现待遇才着急,晚了;还有一小部分老教师到现在还没评上职称不能算冤,因为他们不愿付出想白捡,到现在哼哼唧唧没出息;更有一部分确实属于年轻时吊儿郎当、不愿从教、眼高手低之辈,他们甚至还影响一部分教师在评职称上走了弯路,最主要是他们占用了教师资源却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


小孔成像14


一起考很不合理,老教师与新教师不是一个时代,他们的思谁方式差别很大,这就象年轻人和老年人教育孩子一样,代差大带出的孩子不一样,人不服老不行,请给老教师适当的照顾,他们毕竟在教育行业奋斗了几十年,所有人会谅解的,全国人民感谢教书育人的老少教师。


天纬时空


他们不会把老教师放在首位,因为老教师无权无势,没有背景。又要养老养少的,没钱送礼。年轻老师则前途无量,有可能将来当官了有权有势,可得多巴结呢!


一缕阳光9538524817113


更气人的是,几十年的业绩不算,只考察近三年的,五十几的人了,什么县市级公开课没你上的资格,都推年轻的,还有什么业绩,这工作怎么干。


邓磊59


如果就是考,也是可以的,必定这是好多行业都在执行的办法,能公平一点儿……现在评更糟糕,认真教学的评不上,领导乱整,能气死你…


杭帆风顺


可以说评上小高后再过5、6年就评高级职称,我早高可评上了!

可这时我以三十年教龄,年满50岁,要我怎么去评?


631195554


当然不合理了!


平安112845331


先老后小!


左右逢源224714877


有啥不适应?我22年教龄,都愿意和他们一起考试,反正这个比现在凭职称要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