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歸蓉漂”到醫藥公司“掌舵人” 留美博士的溫江情緣

劉建餘博士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雪嬋)剛剛結束的成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提出,要加快聚集海內外人才創新創業,支持留學歸國人員來蓉創業、完善引進人才社會保障、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服務機制。

作為成都市的新中心城區,溫江堅決貫徹成都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各項安排部署,落實保障海內外人才在溫江創新創業。各類人才紮根溫江、服務溫江、立業溫江,為溫江打造“三醫兩養一高地”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劉建餘博士的團隊

留美博士創業

把事業和生活都交給溫江

良好的發展勢態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大批人才在溫江施展宏圖大志。“溫江的創業環境就像大家庭一樣,讓人感到溫暖。”2016年決定在溫江創業的留美博士劉建餘感慨道。

劉建餘的家鄉在重慶,在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研究生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在美國留學了7年,主攻腫瘤研究。

2012年,他決定回國並再次選擇了成都,“成都是中國西部一顆璀璨的星。”劉建餘這樣評價道。他來到成都醫學城加入了海思科藥業鄧炳初博士負責的創新藥研發團隊,劉建餘擔任首席科學家。4年後,劉建餘決定在溫江創業,成立了四川夏派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在對比考察了成都的多個區縣後,最終他將橄欖枝拋向了溫江。原因很簡單,因為溫江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決心和得天獨厚的優勢讓他感到在生物醫藥方面這裡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溫江愛才惜才、尊重人才的理念讓他倍感欣慰,溫江成為了劉建餘的不二之選。

創業初期,公司緊缺生物醫藥人才。此時,溫江區組織了多家醫藥企業前往瀋陽藥科大學開展專場校園招聘會,提供了全方位服務,為企業佈置展位、承擔組織工作等,為剛成立的新企業解決了後顧之憂,最後2名大學生成功簽約夏派森。

創業後,溫江區為劉建餘組建的公司提供了免租3年的辦公室,同時在實驗室的裝修費用上給予補貼。目前,溫江區還在為劉建餘創業積極申請扶持金。現在,夏派森正成長為創新藥研發服務的前沿創新型公司。

作為2013年四川省“千人計劃”和2014年成都市高層次人才,劉建餘說,“讓我感到很意外,平時工作繁忙的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會主動上門為我解讀人才支持政策,看是否遺漏了該享有的待遇。”溫江區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方面事無鉅細,讓他很感動。

“與人才交朋友。”這句簡單樸實的話被溫江區的各級領導頻頻提及,成為了溫江實施人才戰略的高頻詞彙。此外,溫江區的各項發展政策還會向各類人才徵求意見,從一個“外來人”轉變為“家裡人”,溫江的一系列人才舉措讓“蓉漂”倍感暖心。

現在,紮根溫江的劉建餘在光華大道附近買了房,並將自己的父母從重慶接到了成都溫江生活,“父母在身邊才真的安心。”假日裡,他和妻子帶著2個孩子在光華商圈逛街,在紫薇花基地遊玩,在天府綠道騎遊,溫江的生活讓這一家人感到舒適和幸福。

成都醫學城 攝影:田相和

尋求最合適的人才

溫江許你一個美好的未來

今年11月初,川港澳合作週期間,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成都新經濟發展專場推介會走進香港。推介會上,溫江區委書記王道明推介溫江區和成都醫學城。“溫江區堅持以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高起點謀劃產業發展藍圖,把最優質的資源給予最優秀的企業,最崇高的禮遇給予最優秀的人才。每一位把夢想託付給溫江的英才,每一個把事業紮根於溫江的團隊,溫江必將許你們一個美好的未來!”溫江求賢若渴大攬人才。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溫江為未來的發展尋求最合適的人才。今年以來,溫江區貫徹落實成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緊密對接“三醫”企業需求,加快創新集聚平臺建設,聯動招才引才,促進人力資源和人才服務精準供給,為溫江健康建設千億級“三醫兩養一高地”提供人才支撐。

今年,溫江區出臺了《成都醫學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支持政策》,共30條人才新政,並明確提出:每年安排不低於1億元的成都醫學城人才專項資金,用於吸引和鼓勵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其中,人才創新項目和人才創業項目兩個維度的支持力度空前。在創新項目資助上,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等人才主持的科研項目,可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研發資金支持。對獲得諾貝爾獎、拉斯克獎等著名科學家作為帶頭人的頂尖團隊開展技術攻關並在成都醫學城進行成果轉化項目,可給予最高不超過8000萬元支持額度……在創業項目資助上,對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創業項目,可給予累計最高不超過8000萬元資金支持額度,特別優秀的可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的支持額度……

溫江城市公園 攝影:郭鑑

同時,溫江區每年發佈《溫江區人才開發指引》,以《成都市重點產業導則》為依據,結合溫江實際,提出了生物醫藥、精準醫療、健康服務業、社區發展治理、鄉村振興等38個重點產業和領域的281個急需緊缺崗位需求。根據崗位急需緊缺情況,將緊缺指數劃分為1到3星,其中最緊缺的3星級崗位包括生物工程研發師、醫藥化學總監共109個崗位。

溫江突出“三醫”產業特色,開展“蓉漂人才薈”引才活動。實施“十萬青年人才留溫來溫計劃”,今年以來,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駐溫高校、瀋陽藥科大學等“三醫”專業性院校開展青年人才引才活動活動29場,提供崗位4286個。

“三醫”人才引進來,配套決不能馬虎。圍繞人才全生命週期發展,溫江區精心打造三醫人才小鎮,初步確定芙蓉大道兩側約4平方公里作為主體區,同時將周邊15分鐘交通圈作為小鎮的綜合生活服務配套區。構建人才事業發展、健康工作、品質生活、家人關愛、人文交流等全方位支持體系,形成“醫學、醫藥、醫療”人才生態圈,實現“人城產”有機融合,成為“三醫”人才實現夢想的樂土。

據統計,自去年7月成都市實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以來,截至今年11月2日,共有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8568人入戶溫江,其中本科7682人,碩士811人,博士75人。(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