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1、儲存有講究

溼氣和灰塵是手錶的剋星。

所以最好將它們保存在乾燥,恆溫的環境中。因為溼氣會進入手錶,凝結的水分會破壞錶盤並導致機芯生鏽。四十年代的手錶對溼度更敏感,而六十年代以後的手錶,就不必擔心太多。隨著手錶年齡的增加,帶有旋入式後蓋的防水手錶能防止水,油和灰塵,這類手錶往往能保持得更好,帶方形按鈕的老式計時碼錶(具有集成秒錶功能的手錶)更容易讓溼氣進入,所以佩戴時要小心。

注:即便是潛水錶,使用幾年後防水性也是需要隔幾年檢查的。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雖然光線可以將古董表的黑色錶盤褪色為“熱帶”或“巧克力”,根據品牌,型號和美學,這些特殊老化形式能給表增加額外價值,但手錶還是應該避光保存。

如果有轉表器,那當然時比靜止放在那裡好,就像車一樣,是需要經常開的。

2、手錶幾年保養一次?

因為每個人戴腕錶的次數與習慣都不同, 一個經常戴錶的人而且在灰塵很多的地方活動,與一年只戴幾次表的人而且保管得當,表的狀態是天差地別的。前者,可能1-2年就要保養一次,後者可能十年內都不用保養。

還有,如果手錶是計時碼錶和三問表,養護就要更加頻繁。

現在許多製造商會將手錶運回公司進行養護,這時你可能更需要尋找一個熟悉品牌的製表師。

所以為愛表找一個靠譜的製表師,就像找到一個好的裁縫一樣有價值!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3、拋光好嗎?

將手錶恢復到嶄新的模樣固然好看,但錶殼被拋光,錶盤上的發光材料重新替換,或錶盤被換或更換原裝部件時,無比三思。製表師和技術人員通常都希望拋光手錶,使其看起來煥然一新,但這會改變金屬的原始表面和味道,還可能會降低手錶的價值和收藏家的興趣。

此外,在拋光之後,或許表耳可能變得不均勻,一個比另一個更薄,這在結構上可能不美觀,可能需要後期補金達到視覺的一致性。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4、與修表師溝通務必要清晰

如你希望保持表的價值,就要選擇合適的製表師來服務,同時準確地告訴他們你想要做什麼。

與鐘錶匠或鐘錶維修公司進行溝通至關重要。如你不想更換部件或手錶拋光,你必須得告訴他們。

有時即使你告知了,也會發生手錶被意外拋光或者進行了其他美化的錯誤,這些改變會大大影響手錶的價值並且無法復原。

在手錶維修期間出現無法彌補的錯誤會讓收藏家流淚,這就是為什麼與製表師建立信任關係至關重要的原因。收藏家應該更好的去維繫他們與值得信賴的製表師之間的關係!

5、別換錶盤和表圈

通常情況下,錶盤是最貴的。從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手錶的錶盤上經常會塗有輻射鐳,如果它們被運回瑞士維護,根據瑞士現在的法律,那麼公司可能無法再合法地將其出口。所以對於部分品牌來說,想要重新拿回帶有鐳的表,就只能親自去瑞士取回了。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6、更換錶盤水晶?

在美學價值上,水晶通常是手錶中最不重要的部分,但擁有原始水晶畢竟是一個優勢。

當原配的水晶被劃傷或破裂時,手錶的美感就會降低,這時收藏家可以根據手錶的不同要求更換。六十年代的一些手錶,如Omega和Universal,在其中心設有帶徽標的水晶,這就讓收藏家更願意保留下來。同樣,一些古老的手錶,如Panerai,有無法仿製的大圓頂晶體,或者難得一見非圓形晶體。這時擁有原始的的水晶,就完全不一樣了。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如果你真要更換錶盤水晶,務必要求讓製表師或進行翻新的公司將您的手錶與原配水晶一起退回,以便未來你可將它一起出售。

7、保留原始錶帶,表節

原始錶帶對收藏家來說越來越有價值。這裡特指(非)皮錶帶。

為了外觀和搭配,現在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希望他們的手錶能配有錶帶。 為老式手錶上找到合適的錶帶是很難的,因為錶帶通常會磨損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換,但收好它們對於表的增值是有優勢的。

8、保留好全套證書與表盒

很多人買了表,都會把證書與表盒亂丟。到出售的時候,會找不到。其實,在二手交易是,如果有原裝的保卡(證書)會讓表增值幾千。

老生常談的腕錶保養建議

更多腕錶資訊還請您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每天五分鐘帶你瞭解腕錶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