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是满语吗?

鞠文波


满族是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满族人不仅有自己的文字满文,更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并使用,所以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



在中国55个的少数民族文献古籍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的古籍文献都是最多的那一种。它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中国文字史的文字领域里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满文的创制主要是借鉴了蒙古文,并且又在基础上加上圈点,这样形成了符合其民族语言表达要求的新满文。

普通话以北京周边语言为基础,是清朝满族入关后为学习当时的汉族语言所导致的,满语属于通古斯语言,发音简单,所以与汉族语言融合后也变得简单,声调只有四个。相反汉族语言的流传在广东白话、福建闽南话中继承较多,它们的声调有8个至9个之多。东北话里面有一些满语的留存,但是完全不一样。如果是汉族人,可以了解一下白话和闽南话,这是与汉族老祖宗所用的语言最相似的。如果是满族人,应该了解一下满语,现在会讲满语的凤毛麟角,朋友去过努尔哈赤的发源地赫图阿拉,导游小女孩世代是满族人,但是只会用满语说你好,连再见等其他常用的满语都不会讲了。



而在英文里有个叫Mandarin一词,是十六世纪明朝时期与西方人接触之后,西方人称明朝官员为Mandarin。所以Mandarin Chinese的意思就是当时明清官员所用的官话,明清的皇帝是在北京, 其生活以及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是北京方言, 官员们所用的语言必定是皇帝听得懂的语言。因此由上而下, 北京话就是当时的官话,并不是满语。


决胜网


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愿你是真的不懂。不过要感谢你揭开了这个“盖子”!

很长时间了,网上就有这种动向:就是把普通话和满语、蒙语扯到一块。进而把普通话说成是“胡语”、或者是“带有游牧民族DNA的东北话”。反正就不算中国话。偏巧,普通话的英语单词又是mandarin(音译:满大人),正好拿来攻击讲普通话的人。一时间,这类歹毒的言论层出不穷,真该引起有关方面警惕!

那么,普通话是不是满语,普通话倒底是从哪来的呢?首先,普通话绝不是滿语!就如同它不是英语一样简单明了。滿语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独立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我们不经过学习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普通话和滿语的关联,就是普通话中有几个滿语辞汇而已。

那么,普通话到底是哪里的语言呢?可以这样讲:普通话就是中国历朝历代流行语(官话)的直系血亲后代!是汉、唐时代就逐渐成形的流行语言。

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从殷商时代起历代统治者就都是北方人,历代的都城也多在北方,北方的语言必定成为流行的“官话”。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就形成了一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官方语言系统。而历代统治者,都深明语言统一的利害关系,顺应、利用这条成形的语言系统治国、平天下。就连不可一世的蒙元、满清统治者,也没敢动“废弃”已有的官话,推行他们民族语言的念头。而是用心学习、规范应用,甘被同化。

这条历代承袭,逐步完善、日渐高度统一的语言“江河”,是由无“涓涓细流”-各种方言,融汇而成的。不断的有新的支流加入、被融合。江河的“干流”,其码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可以细心审视一下,浩如烟海的“唐诗”。无论古体、近体(格律)诗,其用词、造句、语法、读音…。都与今天的普通话高度相似!有些风格浅显的作品已经接近今天的口语,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起来,懂普通话的人,就是没文化,都能听得懂!至于宋词、元曲,好多作品使用的就是今天的北方口语,跟普通话何其相似乃尔!现在有些人斤斤计较的入声字,最晚在南宋末年,就己经在官话中消失。元朝立国四十年出版的【中原音韵】,就明确地取消了入声韵,把入声字派入平、仄二声。可见,当时入声字淡出流行语言,已是既成事实!那时的官话,和今天的普通话以经非常接近了。

普通话,就是中华民族历代流行官话的唯一、正统继承者。有大量与之相似的古藉、文献,可以佐证!

一个国家的语言高度统一,便于国家的管理,容易形成向心力。是国家强大的基本保证。统一、便捷的语言会促进民族、地域团结,是人民的福音。当然,也是敌对势力,恨之入骨、必欲从内部制造矛盾,摧而毁之的目标。

说普通话是“胡语”、是满语、是带有游牧民族DNA心东北话…。都是居心叵测。其阴险的目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应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对于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地域和谐的言论,要做到不信、不传,坚决扺制。并给予严励的批判!



橡木桶61955766


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提这个问题得人是广东白话猪,白话猪由于自卑,演变成自大,白话猪,经常,抬高粤语,贬低普通话,所以白话猪另类。白话猪叛逆,南蛮子无知,蛮头无耻,白话猪不要脸,白话猪另类,白话猪不合群,白话猪长得像马来人


用户3265220823148


可以说,普通话就是满式汉语(满人用满语的音调说汉语),有人不认同这一说法,让我来看看清朝汉人是怎样看待北京话(基本等同于今天的普通话)的吧。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在他撰写的《奉天讨胡檄》一文中说:“中国有中国之语言,今满洲造为京腔,更中国音,是欲以胡言胡语惑中国也。”(白话意思是:中国有中国的语言,现在满洲人制造的京腔是要更改中国人的语音,以胡人的语言迷惑中国人”)。杨秀清的话清楚地证明了“京腔(北京话)”是满人制造的,也表明了那时的汉人对满式汉语的反感。


用户5509181792


普通话和满语不是一回事。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词序、语法、语调、发音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差异很大,即使在清朝统治时期,满语也是逐渐式微的。和满语相近的是锡伯、赫哲、达斡尔等民族的语言,亲缘再远一些的是鄂温克、鄂伦春语。满语和汉语的差异,并不小于日语和汉语。

上图满文“叶赫那拉”

的确在北京、东北方言中有一些来自于满语的词汇,但这并没有影响汉语的稳定性,不管是北京话、东北话还是普通话,依旧是汉语。满语中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大约占三分之一,远远大于汉语方言中的满语词汇量,可满语也还是满语,也并没有变成汉语。

上图满文《诗经》

来体验一下差异

1.文言。请用普通话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听明白你在说什么。如果是满语的书面语,发音是“尼雅拉马 伊 图克坦德,巴您达奇赛音,巴您伊斯浑德 汗奇,他钦伊斯浑德 果洛”……把这段满语《三字经》读给别人听,谁要认为这是汉语普通话,那他应该就是精神病中的精神病了。

上图皇榜。左边满文“tuwabungga”,这个单词近似是读“图瓦(连读)崩阿”,无法用汉字准确模拟出发音,满语和汉语的发音差异从中可以体现出一点,tuwabungga就是榜的意思。

2.白话。用普通话跟别人说“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一年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中国的男女老少或刚来中国的留学生都能听懂。如果是满语呢,应该这样说:“乃木木呼顺伯 额姆巴伦 托儿后莫 亚布奇,乌特嗨 额姆 阿尼雅。额姆 阿尼雅德 专捉 比雅(连读),乌赫利 伊兰唐兀您珠 孙扎伊能伊比。” 李春姬阿姨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个词,大家都能依稀听出她说什么。但不懂满语,对上边这段,你就是使劲猜,也猜不出什么意思。

总而言之,汉语是汉语,满语是满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邓海春


为什么东北人的普通话说你最好,尤其黑龙江人说的更好,我一朋友的奶奶黑龙江满族人大脚丫子从小没走出过大山基本不与外界接触,普通话说的那才叫最棒了。这个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东北地域广袤人口分散但是普通话说的高度一致又如何解释?最符合逻辑的唯一解释是清朝入主中原以前几百年上千年当地土著就已经普遍使用普通话了,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满语。清朝统治集团上位后也始终没能在当地土著普及做为民族标志的自创的满文满语,而且随着几万八旗军进关把普通话带到北京,仅此而已。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问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是不懂还是故意的甚至恶意的!如果你是满人可以原谅!若你说你是一个汉人,说你无知太轻,骂你忘祖嫌不够重!清宫剧看的太多了?

汉语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每一个变迁都有无数的依据可循,这正是汉语言的内涵与魅力所在,无以比拟,无从替代!

普通话取北京腔是因为几朝定都后又是新中国的首都,当时也考虑过用河南话、陕西话、武汉话,有史实记录!

小语种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与汉语言根本不是一个语系,风马牛不相及,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效应,满人汉化推崇汉学就是实证!

广电总局真的好好管管清宫剧,颠倒黑白是非,《环珠格格》丶《甄环传》、《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玉朝》……最好暂时禁播,把史实对好了,不能把公共媒体被别有用心的群体当作篡改历史的舞台,兴风作浪,误导民众!





负薪映雪


满语个鬼哦!从隋唐《切韵》开始每个朝代都有韵书留世,花点时间看看书好吗?普通话祖语形成比满清入关早了,即使后来明朝迁都,也只是影响并精简了它的声调系统。而清朝作为异族请问他拿什么影响汉语?你学英语会影响中文口音????根本不是一种语言!






旧城旧梦旧时光369


唉,为了挣钱,广东人常常小学毕业就去工厂打工,特别是河源、惠州等欠发达地区,导致一些人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缺失,我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啊。

这个问题本身提问的方式就荒唐到令人发指!

提问题的人回答几个问题

1,普通话哪一年出现的,是清朝推广的还是民国时期推广的?

2,普通话、官话一脉相承又忽悠差异,那么官话、普通话起源在哪里,在西伯利亚吗?

3,在古代各地交流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为什么我国汉语方言中唯有官话可以互通有无?

4,为什么除了近代,古代各个朝代要求书同文而没有要求语同音?

5,如果普通话是满语,是不是也要否定8亿官话区也是满语,同时,粤语,江淮话,客家话,闽南语作为与官话不同调但大量语法、词汇交织的方言,是不是也是满语话的汉语呢?


穷哥与众不同


在“国语”没有提出之前,“国语”的概念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本族语言,如元朝的蒙古语,金朝的女真语,清朝的满语。“国语”提出后,则指“民族共通语”。

语言最先统一的是老国音。1913年召开的“读音统一会”,会上占多数的为江浙代表,他们提出“有浊音则国强,无浊音则国弱”,遭到北方代表的强烈反对,并以“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为理由,要求一省一票制度,最终北方代表获胜,制定6500个老国音。

老国音以北京音为基础,中间又糅合不少老官话的内容,故老国音推广的并不顺利,老国音一直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京音争论不休。

1920年代后期,老国音被废除,北京音成为标准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