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专委会吴震:互联网金融监管不仅要全托管,还要管得住、管得好

12月1日,在第三届(2018)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下称“互金专委会”)秘书长吴震发表“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支撑思路探讨”主题演讲。

互金专委会吴震:互联网金融监管不仅要全托管,还要管得住、管得好

目前,互联网金融快速成长规模巨大。根据互金专委会监测,累计发现互联网金融平台6万家左右,目前在运营平台是16000家。

另互联网金融业态数量更多,且存在诸多跨界经营情况。“除了最早监管机构所定义的几种业态,后又发现了其他的业态后来也被纳入监管,像虚拟货币、外汇理财等等。”

其中,第一类为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的业务,第二类互联网机构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开设的仅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平台。此外,还存在着一些消费返利、网络催收等等一些异化的或者衍生的业态。

以P2P为例,北京、上海、浙江等P2P的数量最多,而且也比较集中,能达到60%。“众所周知,像P2P网贷、外汇货币、虚拟货币、外汇理财、消费返利等等都是一些风险比较突出的业态。”

吴震表示,互金专委会观察到今年一些新动态。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包括跨境炒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去炒美股、港股等。此外,一些现金贷转型消费金融,去做长租公寓、教育分期、旅游分期等等,也是目前值得注意的现象。

此外,还包括网络互助,助贷等。“如果只是帮助金融机构可能还好一些,但是有些是在资产端做文章。”

而一些现金贷变得更加秘密、更加隐蔽的通道,变身为超级贷,通过贷款超市等一些为载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种。虚拟货币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例如伪硬币、STO等等。

“此外,一些比较大的新兴金融机构可能会宣称,自己正在去金融化,变成所谓的技术服务。”

对于互联网金融,吴震指出,目前还存在四点问题:平台跑路风险;机构规模比较庞大,业务比较多元、机构比较复杂;资金去向不明;金融科技对监管挑战。

目前,国内金融还是分业监管,一是立法滞后,市场领先于监管;二是监管机制方面,分业监管模式;三是监管人员不足;四是手段还比较缺乏。

而谈到这里面的问题,吴震表示,从表面上有三难:第一个,发现难。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分布在互联网上,变化也比较快,业务变化也比较快,所以发现会比较困难。

第二个,预警难。主要是指难以掌握真实的一些经营情况,虽然可能也会有许多手段来获知机构的情况,但是一方面,可能机构存在着数据造假等等问题,导致很难获得,或者是金融集团的模式比较复杂,有的时候很难了解真实的经营情况。

第三个,处置困难的。即使你预警了发现问题,也很难向社会公开让老百姓来知道。另即使采用一些监管手段,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资金,也是比较难以立刻进行处置的,所以处置也是一个困难。

针对监管思路,吴震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还是要全托管。“因为互联网金融实际上还是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就是在互连网上进行金融行为的各种各样类型的平台还是比较多的,为了防止风险的扩大,我们建议最好能管起来。”

另还要管得住,这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如果互联网金融安全得不到保证,肯定将来也难以发展。

最后是管的好问题,管得住是基础,管得好是提升,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两翼,如果没有安全也发展不下去。

提到监管措施,吴震指出,一是要加强立法,提供管理依据,包括设置门槛、包括设置监管规则,哪些业态该保存了、哪些业态不该保存。

二是完善措施要管住关键环节,主要是人和资金,管住人才能打破像金控集团的模式、失控人等等模式。管住资金,主要解决数据真实性的问题,掌握经营情况,也是有办法的。

三是重视技术提供全面支撑,包括加强网络巡查,及时发现网上从事这些违规行为的平台。

四是加大宣传的意识,群众对于金融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哪些可以投、哪些不可以投能够更加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