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给金融做减法:互联网金融、余额宝诞生与曾经的辉煌


阿里巴巴给金融做减法:互联网金融、余额宝诞生与曾经的辉煌


马云曾经放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他推出的二向箔定点降维打击所有银行。

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提供一元起投、随存随取、隔夜付息的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本质就是一种早已存在的产品——货币基金,只是余额宝让货币基金的购买、收益、赎回变得如此简单,就和活期储蓄一样,而且可以消费。之后百度、腾讯迅速跟进。

2014年1月28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余额宝(天弘基金增利宝)七天年化收益率6.4160%,百度百发(嘉实1个月理财债券E)7.8590%,百度百赚(华夏增利货币E)6.819%,腾讯理财通(华夏基金财富宝)7.4500%。

这些宝、这些发、这些通,对普通用户来说,简便如活期存款一样,随时收益、随时消费。而“蝙蝠侠”(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是如何做到和它们背后的基金公司一起提供甚至比银行贷款利率(6%)还高的“存款利率”的呢?

支付宝曾经专门解释过:我们的钱,主要是投向了银行间货币市场。其中84.5%是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百度百发的说明文件里也说:我们的钱100%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腾讯理财通表示:我们的钱主要投资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收益来源于银行存款利息收益和债券投资收益。

也就是说,“蝙蝠侠”使用了“互联网”这个史上最强大的核武器,把用户的钱汇聚起来,结果大部分的钱还是存入了银行。可是,同样都是存入银行,为什么它们存,就能有更高的收益呢?

央视财经报道称,目前银行存款规模以日均千亿之级别迅速萎缩,继而传导至信贷新增规模的日益紧张。而余额宝却以每分钟300万元的速度净增长,绝大多数是从银行撤离的。2014年五大行一年期以内(含一年)定存利率目前最低上调8%,以应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

银行正在面临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存款迅速流失!这些钱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蝙蝠侠”。银行想很多办法吸储,比如提高利率,以及用“协议存款”的方式再把钱从“蝙蝠侠联盟”手上借回来。协议存款,就是利息要商量着来。这也是余额宝、百度百发、理财通的钱很多还是存入银行的原因了。

于是,对银行来说,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当储户发现“蝙蝠侠”给的利率明显高于银行,就会趋利性地把钱存过去,造成银行存款减少,银行于是不得不妥协,以更高的协议存款利率来向“蝙蝠侠”借钱,于是“蝙蝠侠”可以提供给储户更高的利率,然后更多储户把存款搬家……有人觉得这太可怕了,说余额宝是吸血鬼。

余额宝像个黑洞一样,吸进越来越多的存款,然后用事实的“市场化利率”借给银行,抢夺原来属于银行的利差利润,并分给每一个储户。这简直就是:“蝙蝠侠”带领着全中国愿意相信互联网金融革命的储户一起“抢银行”!

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却是正在发生着的事情。银行在获取存款成本不断上升、贷款利率却依然固定的背景下,利润必然下行。如果国家进一步出台《银行破产法》,将可能导致一些效率低下的银行破产。金融业从而面临一次洗牌。不过这只是猜想,因为国家会兜底。而银行会出现问题,大都由于自身的资产质量问题暴露,即贷出去的款收不回,如包商银行、恒丰银行等中小地方性银行。

当然,银行以及银行监管部门不会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事情发展得太快了,让大家措手不及。长久来说,这场博弈一定会以利率市场化为最终结果,回到健康的平衡。银行将不得不提高运营效率,在“蝙蝠侠”的帮助下,真正的甲方“用户”终于扬眉吐气,开始可以选择乙方。不管怎样,储户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余额宝重新构建了资金流的商业价值链,带着储户公然地、合法地“抢银行”,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威力。

几年之后,余额宝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收益率也逐步下滑,目前基本低于银行的理财收益,而且存取额度也受限,对比其他银行的理财并无优势。但是曾经的辉煌一时,促进的银行的内部改变,提升了银行效率,改善了人们对新产品的认可度。

现已退休的马(云)老师说过:即使有一天余额宝消失了,但它曾经辉煌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