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德國火車站為什麼要拆?

王汝堃


八十年代從太原到上海沒有直達的火車,直到1988年左右才有一趟174直達上海的火車,還是三天中有二天從太原始發,有一天從石家莊始發,終點站還是上海真如車站!所以經常在濟南或鄭州換車!

那個時候,我們去南方經常在濟南車站下車,再從濟南坐車去上海方向!濟南老車站是非常漂亮的車站,德國風格,很別緻,與當時比較現代化的太原站比,我們覺得還是濟南站更美一些!
自己也記不清在濟南車站待過多少回了,最深刻的記憶是濟南站高音喇叭裡女播音員的一口地道山東話和濟南的大蔥豬肉餡餃子特好吃,還有就是馬路上還跑著馬車驢車!
參加工作後,更多的是坐飛機,很少去濟南了,再也沒有看見濟南老車站了,後來聽說拆了,很可惜!今年五一節,全家又在濟南旅遊了三天,正好在濟南站下車!出站後在廣場看了一下車站!不客氣的說,真不怎麼樣!與記憶中的老車站一比,不知道該說什麼!一路上和出租司機聊天,他也覺得老車站拆的可惜,後來蓋起來的車站也沒能適應城市發展,反而成為城市交通的堵點!
重遊大明湖,還是不要門票,山東人好樣的,魯菜也美味如舊!


茗茶泉水


濟南的德國火車站,建成於1912年,是當時亞洲最大火車站,誰能想到80年後,也就是1992年7月份,這座哥特式建築的火車站被拆除。拆除當年,曾有眾多老濟南市民趕赴現場拍照留念,有的甚至痛哭流涕。當時就有人斷言,“終有一天,濟南人會後悔的”。

在九十年代,拆除這座具有鮮明特色老火車站的直接原因是:隨著社會發展,當年車站的客流已經達到5萬人次,而且還在以每年3000人的速度增長,現有的老火車站已經無法容納日益增長的客流需要,所以決定拆除。

建造更大、更現代的火車站適應社會快節奏發展,容納日益增長的客流本身沒有錯。錯在一拆了之,沒有長遠規劃。當年,德國人在膠濟線鐵路起止青島和濟南兩地各建造一個鐘樓,九十年代初濟南的被拆除了,而青島的仍然保留到現在,成為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象徵。

如果當年的城市管理者們有更長遠的眼光,更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也許真的可以像紅樓教堂一樣保留住這座“遠東第一站”,保留住濟南人的念想,不至於現在後悔。


泉城好玩


樓下眾多回答來龍去脈,但這個問題我相當有發言權!

首先:濟南作為山東省府,歷史流遠。而濟南老火車站算是一個地標性建築。樓主問為什麼要拆!實際答案是——阻礙建立在政績上的“發展”!

其次:簡單說這座亞洲唯一的德國哥特式火車站被當時領導以殖民地建築,不適合現代化經濟發展需求為由拆除!當然,還有一個說法是,綠頂影響執政者升官,殖民地建築不適合改革開放!

總之:拍一下腦袋,寫一下報告,單純從政績與經濟發展需要更大運力來想盡一切辦法拆,拆,拆!單純從一兩個方面考慮問題,得到正確結果的可能性很低。這不是算術題。如今開始說文化傳承,傳承什麼? 濟南又原地拆除後復建仿古建築群——寬厚裡。表面的繁華,能訴說所謂的傳統文化?

後記:有未證實傳言,濟南老火車站是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其子在赫爾曼死後帶工程師定期來中國免費維護此建築,直到聽說火車站拆除,說永不來中國。另外,2013年,濟南官方稱將投資15億復建拆除後的濟南老火車站,將“原汁原味”展現在市民面前!這是怎樣一個蠢字可以解釋的事兒?這就相當於拍板把故宮全拆了(也可以說是封建遺存不利益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然後說在復建一個!沒錯,政績包括各種背後的經濟利益都有了,但是智商欠費!


文古山房


首先一點就是這幾年濟南市民對於恢復重建老濟南火車站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原計劃才火車站北廣場重建,不知為何遲遲不開工建設,靜待濟南市政府的建設結果,真希望可以快點重建!起因還是在1992年,老濟南火車站被拆的時候,謝玉堂任濟南市長,他說:“看到老濟南老火車站就想起中國人民受欺壓的歷史,那高聳的綠頂子(穹頂)…就像希特勒軍隊的鋼盔,整個建築完全就是殖民地時期被統治的恥辱!”建築拆除時遭到市民和學者的強烈反對,建築被拆除前,很多市民自發的前往陪伴了濟南市民一輩子的老火車站合影留念,現在很多濟南市民的家裡還珍藏著這一珍貴的影像。


心靈驛站jn


1992年濟南火車站拆除,當時的濟南市長是謝玉堂,沒有文化的表現,多少人痛苦流淚,一座豐碑式的古建築毀掉,歷史的罪人。山東是德國的殖民地,在山東境內許多德式建築,濟南和青島火車站是代表,遍佈山東的德國教堂所剩無幾,多少古蹟被無情的拆除。使人想到了梁思成為了保住北京的明清建築奔走吶喊,卻毀於一旦。多麼可悲的除舊啊!拆除的是古董。









追求向上向善


我認為拆除濟南火車當年最錯誤的一次決定。1992年為了改擴建火車站,讓濟南火車站適應現代化的運輸需要,增加火車站的承載量,(畢竟濟南還是山東省,甚至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就對老火車站進行了拆除,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事實也證明新火車站經過不斷的修整和改建,已經是現代化運營比較高的大站了,承載力在全國也進入了前列,這是原先濟南站所不能達到的。



但是,為什麼要拆除,而不是另建,這要分析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上世紀九十年代,可謂全國正在處於建設大潮中,很多人都是在圍繞經濟建設開展各項工作,難免在決策上出現短視,像拆除老建築,建設樓宇大廈是一種潮流,全國被拆除的又何止是一座濟南站,天津、北京等很多古建都被拆除了,這就是當時轟轟烈烈的舊城改造運動。在這一思潮影響下,一切舊的東西都要被新的東西取得,更何況是有著德國殖民痕跡的火車站呢?



其實,當年的濟南站完全可以有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就是將其保護起來,建成公園或另為他用,在老站不遠處籌建新站,當時決策者不這麼做的原因,我們現在是不得而知,但是卻顯示出了當時人們對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淡泊。今天我們重提這件事,也是全民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的表現,說明我們民族的已有了文化自覺,這些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是全市、甚至全民的文化遺產,不是屬於某一個私人所有的。


鳶都龍城


這裡不想說了,已經拆了就算復原也沒有哪個味道了,都是老建築經一路聯通公司裡面還保護著老電報局!建築還保留當年戰亂留下的彈孔!今年2月拍攝的,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裡面已經成了電報博物館







吃啦啦啦


濟南老火車站是指“津浦鐵路濟南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國風格日耳曼式車站建築。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

當年它和德國人二十世紀初設計的膠濟鐵路火車站(現為濟南鐵路局公用建築)相距僅數百米。兩座頗具規模、均為歐式風格的車站近距離並存,這在中國大城市中極為罕見。

1992年3月,雖受到濟南市民和專家學者的強烈反對,山東省濟南市和國家鐵路部門仍落實了老車站拆除方案。

一個拆除原因是濟南火車站要擴建改造,1958年,濟南鐵路分局在車站廣場西側建了一座二層候車室,公開資料記錄,候車室能容納4000多人,但是, 1990年左右,濟南站全年的客運量在400萬人次左右,每天平均有1萬多人次的客運量。客流高峰時候,旅客從候車室流向廣場,站前廣場就成了候車場,尤其是趕上春運,廣場就是宿營地,根本就進不了站。

另一個原因據說是有些決策者認為濟南老火車站是殖民建築,代表著中國人受欺壓的過去,一看到車站鐘樓那高聳的綠頂子,就想到的德國侵略軍的鋼盔,不拆留著它幹什麼用。濟南鐵路局當時致函濟南市政府和山東省政府,請示關於濟南站鐘樓的去留問題。兩級政府都答覆說鐘樓不再保留。

並且,拆除之前,當時山東省人大、省政協也質疑過,查閱了有關動遷濟南站的所有文件,發現都是正式文件,也都同意建新客站不保留鐘樓。“而且當時的文保單位總量很少,只有革命遺址、還有古代建築才算,近代建築被忽視了,老濟南站也沒有進入文保單位。”濟南文史專家雍堅曾說。

即使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但很多人依然認識到老火車站的價值,堅決反對拆除。但是,反對聲音再大,最終也無濟於事。

老火車站的正式拆除是在1992年。當年7月1日8點05分,老火車站鐘樓的老鐘停止轉動,8點10分,濟南站開出最後一趟25次旅客列車,8點20分,拆除工作正式開始。

留給濟南永遠的痛……


濟南時報


怎麼一提起濟南就有人提謝玉堂,謝玉堂是什麼人物,名垂千史嗎。


可惜無聲4


對於濟南老火車站為何被拆這個問題,專注於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的——地理答啦,簡單做個介紹。

大家常說的被拆掉的巴洛克風格的德國建築濟南老火車站,是二十世紀初由德國的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設計建造的,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曾經被某德國刊物譽為“遠東第一站”,也是以前濟南著名的地標建築。這座雄偉壯麗、富有美感的經典建築,曾被多所大學收入建築學教材。特別是那高的額大鐘樓,既增添了視覺美感,又方便了旅客。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曾經聞名於世,後來又因被拆而讓人痛心疾首的火車站建築,指的是津浦鐵路濟南站,而不是德國人建設的膠濟鐵路的濟南站。

對於濟南老火車為什麼要拆?目前公開資料上顯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濟南火車站要擴建改造。濟南的德式老火車站雖然在二十世紀初號稱遠東第一,但是到了改革開放後的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鐵路客流的激增,濟南老火車站的容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濟南鐵路局經鐵道部批准,於1992年開始對老火車站進行了改造。資料記載,改造前濟南鐵路局向地方部門請示老火車站鐘樓是否要拆,得到肯定答覆後,拆除了老火車站擴建了新站房。

另一個原因據說是有些決策者認為濟南老火車站是殖民建築,代表著中國人受欺壓的過去,一看到車站鐘樓那高聳的綠頂子,就想到的德國侵略軍的鋼盔,不拆留著它幹什麼用?

總之,濟南老火車站最終是被拆了,讓很多人扼腕嘆息,深感痛心和遺憾,希望以後能吸取教訓,少犯一些類似錯誤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