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父母的喜好为依据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

自从娃开始学认字和算数以来,娃爹教育娃的兴趣大增,不禁让菲爷窃喜,看来男人对改造属于自己的基因的热情还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光是肯出力,那还是不够的,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那就是传说中的“诈尸式育儿”。

某天晚上我正准备去卫生间洗澡,又听到了娃的鬼哭狼嚎和孩子爸爸训斥孩子的声音,我赶紧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只听孩子爸爸大声的发怒,说“你怎么一点也不听话!”

湾湾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赶紧问是怎么回事,才知道原来是湾湾坐在小书桌前的时候故意调皮的把腿架到桌子上,爸爸叫她不要这样做,她却偏要这样做(跟我的风格真像啊~),于是简单粗暴的娃娃爹直接就打骂上手,把孩子整得梨花带雨。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孩子不肯端正的坐着,这的确是一个应该教育的问题,但是立足点并不在于是因为“你一点也不听话”,这句话本身,我认为这个逻辑是站不住的。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子女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到了现在社会里面子女和父母都是平等的关系,再拿这样的一句话来要求和教育孩子,明显是失效的。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首先,父母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例如奶奶总是觉得孩子冷要多穿一件衣服,而实际上孩子身上已经冒汗了,那么就因为听话就一定要穿这件衣服吗?更不用说,假如父母就是有恶之人,让孩子去做不遵守社会秩序、甚至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难道也要听父母话吗?

其次,一件事情,因为父母管到了,所以应该听父母的话去按他们的指示做,难道在父母不在的场合就不需要了吗?当然不是。

不少人可能见过有人沾沾自喜地说“我家孩子很听话的”,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当父母不在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甚至由于孩子的欲望长期被压抑,很可能产生了心理扭曲,一旦独立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管辖之后,会做出哪些极端的行为,就不可预知了。

还有的父母,可能真的养出了很听话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一点都主见都没有,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小绵羊,遇到不公的事情也不敢表示不满,无论工作生活都被别人指挥着,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呢?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家庭里的其他冷暴力

类似的冷暴力还有很多,例如“妈妈不高兴了”,“你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些简单粗暴的说法,实际上是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冷暴力,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孩子虽然小,但是逻辑思维还是很强的,在我们教育孩子哪些事情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的时候,应该向他解释清楚,你这样要求他的依据和原因是什么,并且这些依据,都是立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并不是仅仅是父母的喜好。

所以在我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我便轻声对湾湾说,“爸爸这样纠正你坐姿,是有原因的。首先,如果坐姿不正确的话,会导致以后长大了脊椎有问题的,你看妈妈现在经常背痛,经常要做理疗,还要去医院,就是因为小时候坐姿不正确导致的,多难受呀。第二呢,我们听了那么多公主的故事,要端正坐姿才能做一个优雅漂亮的公主,如果你这样把腿放在桌子上的话,那可能就变成女巫或者野人了,那就当不了公主了,对不对?”

湾湾听了我说的话之后,点头表示同意,并且很快就端正了坐姿。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以事情本身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各种情形中,类似这样并不是以父母的喜好为依据,而是以事本身为依据的场景还有很多。

例如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湾湾的奶奶为了让她静静的坐着梳头发,每次都会打开动画片给她看。有时候往往就会因为一集动画片看到一半没有看完而不肯去上学,一定要看完那一集才肯走,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我就开始跟湾湾谈一个“时间管理”的观念。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我告诉她,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也就是到了该做什么是事情的时候,就应该放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去做那件更重要的事情。

例如现在到了你上学的时间,如果你还要看完动画片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你迟到,老师批评你,没有小红花,也没有奖状了。

假如奶奶也是到了要接你的时间,还非要看一集电视剧才出门的话,那么是不是就会导致你在学校等着一直没有人接呢?你会怎么样呀?

湾湾马上就接话说,那我会哭的。

我又对湾湾说,如果奶奶到了该做饭的时间,也还想着要看完正在看的那一集电视剧的话会怎么样呢?

湾湾马上接话并且很夸张地说:“那我们全家都会被饿死的!”

然后她自己也马上被逗笑了。所以我趁热打铁的对她说,“所以呀,我们是不是应该有——”

“时间观念!”湾湾马上抢着回答。

若干天以后的某一天,我无意中跟湾湾提了一下,你还记得妈妈上次说过的吗?(其实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结果湾湾却很认证地回答了一句:“时间管理!”

我不禁莞尔,也很惊讶,一个这样抽象的概念,只要父母肯认真对孩子说,竟然也被一个小孩子记得牢牢的。

可见,如果某种观念被父母说了之后,小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说明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接受父母说的观念本身,而一旦他们认可了事实本身之后,其实他们是可以记得很牢的。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如法炮制生活里的每一个教育场景

如法炮制的另外一个场景叫做“立刻行动”。

很多父母一定都在晚上都经历过,睡前提醒孩子刷牙,但是孩子总是磨磨蹭蹭的不肯去刷牙,导致睡觉的时间很晚吧。

在尝到了“时间管理”教育的甜头之后,我又跟湾湾讲了一个“立刻行动”的理念。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我对湾湾说,“上次我们学了时间管理之后,今天再教你一个叫做‘立刻行动’,就是意思就是当大人叫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呢,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刻行动,马上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可以空出很多时间来,妈妈就可以多给你讲几本故事书,对不对?这样你就会很开心了。”

“立刻行动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如果妈妈上班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立刻行动,那妈妈就可以很早就回到家里陪你玩。而如果妈妈像你一样总是拖拖拉拉不立刻行动的话,那可能就会要等你睡着了还回不到家。”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

湾湾立刻回答说:“我要做立刻行动的人!”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那现在就给妈妈表现一下,现在妈妈正在跟你说,我们该刷牙了,你可以立刻行动给我看吗?”

湾湾马上蹭一下跑到卫生间去刷牙了。

此后,每次晚上到了刷牙的时间,我都会跟跟湾湾说,快给妈妈表演一下立刻行动,她就马上就跑去跑到卫生间去刷牙了,效果屡试不爽!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孩子讲这些是事实理念之后,一定要用正面的方式来对孩子说,而不是用反面的,也就是多带孩子戴高帽子。

例如在说到时间管理的时候,你应该说,“哎呀,我就知道我们家湾湾是一个特别有时间管理观念的人,对不对呀?”

而不是说,“你怎么一点时间管理的观念都没有?”。

因为非常明显,否定的评价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如果你用后面的方式说,孩子就会想当然的条件反射,“是呀,妈妈都觉得我没有时间管理观念了,那我就更加不用行动了。”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例如当孩子要吃薯条的时候教会孩子什么叫做“自律”。当孩子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教会他“分享”和“关爱别人”。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我认为,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举止修养,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基于事实的具体场景所教育而成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句“听父母的话”而形成的。

最后敲黑板画重点:

1. 教育孩子要立足事实本身,要把事情的具体原因和原委给孩子讲清楚。

2.教育孩子应该通过具体的场景来讲述,而不是简而化之的大道理。

3.从正面的角度鼓励孩子,要不要从消极的角度去负面评价孩子。

育儿即育己,做父母和做自己一样,思考,探索尝试,进步,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句常说的话,其实是冷暴力

欢迎来到辣妈菲也,让我和你一起唠嗑婴儿屎尿屁和婚姻百味

辣妈菲也(spicymom2014),从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文艺青年,变身三头六臂、金光闪闪的妈妈;从通信业世界500强海外骨干,变身回国女性创业者;从科学育儿、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窥婚姻、女性觉醒;愿我像一个人格鲜明的闺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