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提名最具爭議的影片,一上映就被禁了30年!

哈嘍,大家好,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是《發條橙》。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奧斯卡提名最具爭議的影片,一上映就被禁了30年!

電影介紹:這是電影史上最奇特的影片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禁片之一。《發條橙》的出現,使其中很多暴力場面被青少年模仿,並引起了眾多爭議,正因如此,許多國家將其視為禁片,在英國影片一上映就被禁了30年,直到電影的導演去世之後,它才得以與英國的觀眾見面。關於發條橘子的意思,小說作者安東尼·伯吉斯在原著再版時的序裡說:"發條橘子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老倫敦人用它來形容奇怪的東西。它標誌著把機械論道德觀應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機體上去。

電影劇情:阿利斯(馬爾科姆•麥克道爾)是一位無惡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邊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邊“傷害”女性,某次他進入一所別墅搶劫一番後,打殘了該別墅的主人——一名小說家,並用特殊喜好蹂躪了其妻子。後來因為殺了一名單身女子,阿利斯入獄並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療,出獄後,他對“傷害”女性之事產生徹底的厭倦。

奧斯卡提名最具爭議的影片,一上映就被禁了30年!

奧斯卡提名最具爭議的影片,一上映就被禁了30年!

電影評價:《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裡的30秒鐘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

除了涉及到暴力問題,這部電影也與“洗腦”有關——在西方世界,“洗腦”好像是最為恐怖的話題,甚至比變態殺手更可怕,因為“洗腦”意味著對個性的完全抹殺,對個人自由的徹底干涉。電影史上有很多經典作品都表現了這一話題的恐怖,最著名的例如《飛躍瘋人院》。而這部《發條橙》更是將這一問題放到一種極端的形勢下進行拷問:即使對象是無恥墮落的小流氓,是不是也應該維護他的自由選擇權利?是不是就像電影中的神父所說,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