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鴉片戰爭由虎門硝煙的林則徐來主持,會勝利嗎?

用戶65146089


首先我們說:歷史是沒有假如的。既然是一個娛樂性的話題,我就回答的輕鬆一些吧。

對於清朝歷史,相信我們大家都會多多少少的瞭解一些,尤其是清末。就是從1840年開始,

1840年是什麼時候?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古代史的結束時期。怎麼說呢,中國以此為界,從天朝上國時代進入被列強輪番欺負的時代。當然,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是終於的翻身了。

那麼1840年既然那麼重要,那年到底發生了啥事呢?對嘍,就是虎門銷煙。要說這虎門銷煙啊,可真是解氣。這大鴉片煙子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呀,它禍國殃民,它讓我們中國人抬不起頭來,它讓我們打不贏外國人。你說它怎麼那麼可惡呢?因為它是毒品!我一直認為,這毒販子,抓起來就應該立即槍決!哪怕次點,在法庭上判了之後,旁邊就有一警察,這邊法官一說:判處槍決,立即執行。那邊立著的警察立馬端起槍馬上槍決嘍!這才解恨,過癮!林則徐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啊,林則徐虎門銷煙幹了件好事兒,是個好人,在百姓眼裡這就是英雄!

可是,這英國人不這麼想啊,他心想,你燒嘍我的鴉片煙,我這那什麼賺你錢?我拿什麼弱你的國民?我就眼看著你“欺負我”,我不還手?這不能夠啊,我得治你。怎麼弄呢?打吧。

於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

這時候假設就來了,既然林則徐虎門銷煙,幹了這麼一件好事,那麼有種,是大英雄。我們為什麼不讓他來打仗呢?您先消消氣,且聽我小梁說一句:人都是全的?什麼都會幹?你還能讓一個大老爺們生孩子不成?這不能吧。所以啊,先不說林則徐願不願意幹,就算他願意了,他是一個文官啊,他有那個本事嗎?這是一個問題吧。

好,我們就假設他行,有這本事,林則徐確實也是有些打仗的本事,鴉片戰爭的前夕確實打過一次,就是和英國,督戰,英國沒佔到便宜,算是中國贏了。朝廷會讓他去嗎?他要是去了,你讓人家武官去幹什麼?人武官願意不願意?

好好好,假設林則徐也會打仗,武官這裡也沒什麼障礙,朝廷欽點他去。打的過嗎?打的過嗎?我的朋友們,拿什麼打?怎麼打!?不能打,也打不過啊。之前小打小鬧,人不來真的,玩一玩而已,真打起來,你拿什麼打?大刀長矛和人真槍幹?木船和人鐵船幹?真的打不過,裝備上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這麼舉例子吧,當時的鴉片戰爭的裝備差距就好比是現在我們國家派一支部隊去打二戰時的日本。血虐!

這只是裝備,還有人。我們剛說什麼來著?林則徐為什麼要虎門銷煙?就是因為鴉片煙的危害太大了,軍隊裡好些個士兵,軍官都吸。你讓一支那麼多吸毒的老哥哥們去打戰?醒醒吧,打不過的。

就這兩條原因,別說林則徐,就是關雲長在世也毫無辦法!

額,寫的是有些幽默了點,您要是喜歡請關注我,我的文風有時候會很幽默,有時候也會很正經。總之總有你喜歡的,人稱:精神分裂症的就是我。





歷史一塵埃


會取得勝利,但條件是,林則徐一直能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一:林則徐雷厲風行

林則徐到達廣州後,馬上抓捕根據事先調查的名單,命令他們全部交出鴉片,沒有絲毫通融餘地,然後讓他們寫下保證書,接著將他們驅逐出境,最後放著百姓的面,將鴉片全部銷燬

二:林則徐軍事才華卓越

林則徐在禁菸的同時,已經在整頓廣東海防,設置許多大口徑炮臺,沙角炮臺和大角炮臺組成第一防線,威遠炮臺和靖遠炮臺組成第二防線,林則徐將炮臺立於珠江江中,用鐵鏈鎖著,防止敵人炮艦行駛,這樣英國艦隊就很難進入虎門。



三:清朝自身條件優越

雖然清朝真服腐敗,民不聊生,但那時的清朝自身還是比較厲害的。清朝那時人口已經有幾億,高居世界第一,清朝面積廣闊,面積多達1000多萬平方公里,東西5000多公里,南北5000公里,戰略縱深優勢很大,適合持久戰,另外,清朝國力也比較強盛,其生產總值高局世界第一,如果清朝皇帝有毛主席一樣的眼光(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如果清朝皇帝像德國皇帝威廉一世那樣英明,全力支持林則徐,就像德國皇帝威廉一世支持德國宰相脾斯麥那樣,那麼即使清朝一時間打不過英國,但也能拖住英國,英國得堅船利炮在海洋是很厲害,但是到了陸地就熄火了,那時候,清朝再進行改革,用不了幾年也能成為一個強國。



所以,如果林則徐全權主持鴉片戰爭,如果一直能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那麼,是可以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同時也可以讓中國成為一方強國的。


愛我中華權哥


即使由林則徐來指揮,清也不可能打贏鴉片戰爭。

英軍的兵力組成是艦船47艘、陸軍4000人,英軍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有海上機動優勢,可以在清朝漫長的海岸線上任意一點發起進攻。

而當時清軍的陸地行軍完全是靠走,兵力調動是極慢的,相鄰的兩個省兵力互相調動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加上當時沒有有效的遠距離通訊方式,清軍根本無法及時應對英軍的進攻,這種情況下即使由林則徐來指揮,也根本無法抵禦英軍的進攻。

而且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極度腐敗,單靠一個人是無法挽救局面的。





不沉的經遠


還是先普及一下吧,鴉片戰爭一開始就是由林則徐為統帥的,一開始還打得很不錯,不過後來英國艦隊直接繞到渤海這邊來,直接向清政府施壓,清政府的這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利益,就主張議和。

並且很快把林則徐的職位給撤銷掉,將其發配到新疆,同時馬上派綺善去和英國人議和。

所以說,不管換誰,都很難贏。

難贏的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清政府內部實在太腐敗了,軍隊又受鴉片侵蝕,壓根沒有什麼戰鬥力;二是經過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其實海軍實力不說是世界第一也差不多。





金兔歷史


有可能會勝利,但比較難,因為會有多方掣肘,戰術上會有勝利,但戰略上就很難有優勢了,其結果可能是戰術上的局部勝利,可能使英國不至於那麼囂張了,因為他畢竟是遠程作戰,就算是從印度或東南亞調兵,那成本也是很大的,鴉片戰爭本質上就是為了利益,為了錢,如果戰爭的成本太高,英國人也不會死磕到底的,見好就收。詳細研究一下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條約,就知道了,真的是為了錢,而且條約的內容從長遠看對清朝也是有好處的,可惜當政者愚昧啊,那神奇的政治術硬是給玩兒成了不平等條約。林則徐可以控制戰爭,確控制不了政治,他能打勝仗,可不能為國家掙回利益!


散味熟屋



浪花滾滾


事實上,在英軍進攻時,在林則徐的防區是沒有得到好處的,後來英軍才北上從長江攻到南京。林則徐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由他領導抗英鬥爭不一定會失敗。準確來說是這場戰爭不一定會失敗,然而抗英鬥爭在腐敗的體制以及落後的裝備下依舊難以成功。可是歷史沒有如果,腐朽的滿清流放了林則徐,選擇了向英軍屈服,也失去了看世界的機會。


勒憂


哈哈,居然還提這樣的問題,連林則徐本人在私信中都認為打不贏,你卻在這裡一本正經的提問。


上善若水64648595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要開闢中國為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2分)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動戰爭的一個藉口,即直接原因。


迪廳老觀音


看看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近代史最好的著作之一,也是入門必讀。你們會有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