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教育有必要使用棍子來教育孩子嗎?孩子要不要打?

當冬夜漸暖大海不再那麼藍


先亮明觀點:反對用棍棒來教育孩子!

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舊時代父子關係不平等環境下的經驗,畢竟“父為子綱”,孩子稍有不服,便是社會大忌,要為千夫所指的。而且當時民智未開,愚忠愚孝盛行,這樣做也是社會共識。

而到了現代,民智大開,社會平均文化水平達到歷史巔峰,對於忠孝節義,權利義務,都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當今,孩子們什麼沒見過?什麼不知道?而且,孩子都比較敏感,自尊心很強,若是採用暴力,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導致教育效果變差,甚至出現其他不良後果。媒體上,因為家暴而離家出走、輟學,甚至輕生的事件,還少嗎?

況且,法律規定,禁止家暴,如果因為管孩子被告了,可就貽笑大方了。

所以,家有“皮孩”的家長朋友們,在孩子身上多下點功夫,別再簡單粗暴的打了!


一葉入晴空


家庭教育最忌諱的就是使用暴力,我們都知道暴力是無法從本根上解決問題的。當孩子處於弱勢的時候可能會屈服於你的棍棒之下,看似有效,但是從長遠來看後患無窮。所以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不能打。為什麼不能打呢?下面我們從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家長使用暴力對待孩子也會讓孩子變得暴力。孩子都是善於模仿的,當你使用暴力對待他的時候會讓他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暴力。有樣學樣,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用暴力解決。成為打架鬥毆的問題孩子,以後還有可能觸犯法律。

二.暴力對待孩子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的保護傘,當他認為能保護他的人開始暴力對待他的時候,會讓他徹底失去安全感。從而再遇到問題時容易做出過激的反應。一種就是變得暴躁易怒,成為學校的小霸王欺負同學。一種就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被別人欺負。

三.暴力對待孩子會讓孩子成年之後憎恨父母。孩子在需要父母關心照顧,精心呵護的時候父母卻用暴力對待他,會深深的傷害孩子的感情,留下傷痛。這些都不會轉瞬即逝,這些傷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成年之後,有了反抗的能力,就會爆發出來。憎恨,拋棄,有的甚至毆打父母。

不要總是責備孩子,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為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棍棒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培養孩子需要用愛心,耐心,和恆心,如果打就行的話,那每個人都成人才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希望可以幫到你。


彩虹媽咪FY


傳統觀念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致現代的教育裡都穿插著棍棒理念。這種觀念有一定道理,但不該主導或貫穿教育孩子的全過程。

首先,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方式,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更好發展,操碎了心,為了不讓孩子走彎路,常常急迫地採取棍棒教育,讓孩子認錯。其實,這種懲罰措施只是對孩子的一種威脅,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認識錯誤,真心承擔責任。

教育是世界上最需要耐心的事業,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對孩子採取暴力,多和孩子講道理,能和孩子推心置腹深談,真正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和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朶朶媽媽成長記


現在家庭教育有必要使用棍子教育孩子嗎?孩子要不要大?答:不能用棍子教育孩子?孩子是不能打的,古人語: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不是了,現在是21世紀了,隨著新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我們的教育理念有很大提高,打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更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在放眼望去,孩子不是跳樓就是自殺,孩子的教育還缺少心靈的營養,來滋潤孩子,心理還需要加強引導,所以我們父母也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我們為人父母不需要考任何證件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養育孩子不是養小動物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哪個時期孩子需要什麼,家長都要知道,所以不要一味的打罵孩子。尊重孩子的一切,靜待花開。


順鑫教育


個人認為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和道德規範,即使可能跟現代社會的文化構成及大眾認知有一定衝突,但細細品味,絕大多數還是有道理,甚至是很真理的。

就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為例,我不認為這是所謂的暴力教育,而是父權家規制度的體現,“棍棒”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家規,這句話更合理的解釋也應該是:在一個家族中,家規至大,違反的人就要挨罰,所以一代代的子嗣才學會了孝悌忠義、禮義廉恥,家族也才因此得以傳承和壯大。

換到當今社會,家族的概念弱化,家庭的概念強化,那麼在一個三口之家或七口之家中,可以無所謂家規,但孩子成長真就連一點點的威懾都不需要嗎?完全放飛自我,無所畏懼的成長,進入學校後就指望他會無師自通的懂得敬畏師長、尊師重道嗎?即使這時有老師教他了,但10年被言傳身教體會出的“家裡我最大,所有人都聽我的,犯錯了爸媽最多罵我兩句,爺爺奶奶還會來護著我”就會被老師的厲聲呵斥給改觀嗎?

因此想要孩子優秀,就必須從幼年起給他灌輸進“界限”的概念,而越線了就該提起棍子給他以威懾,當打之時必須打,這才是為孩子好,不單單為了學習,更為了教會他做人的道理,免得他成人後吃子彈。

一個孩子只有在明確了“界限”之後,才會知道敬畏,才會懂得遵守制度,適應環境,才會思考身邊人的期望,才會明白獎勵的喜悅和懲罰的悲傷,才會定位自己的目標,才會聽取意見、制定規劃,才會努力奮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這個樣子即使不是百分百符合父母的期待,但也絕對是父母可以接受的,這與所謂的“束縛孩子天性,不讓其自由成長”根本沒有任何可牽扯的地方,要知道讓孩子明確“界限”的前提正是家長已經明確了這條“界限”,那麼“棍棒”還能跟“暴力”劃上等號嗎?

從兩歲開始,言傳身教,明確界限,互相溝通,可容忍的讓步,然後孩子越線了即罰,過線了即打,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到了小學才來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太晚了,到了孩子懂叛逆了家長才來後悔自己從小太寵溺就已經救不回來了……


很像奧特曼


其實現在把教育做得太細化了,以前做教育,只一講臺一戒尺足矣。現在的學生則是不敢動,一動輕則警告謾罵,重則停職。可謂教師不好做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從教育的根本來說,適當的體罰是有益於教育的。


Hey老衲一頭秀髮


中國古代就講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在現代人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其實現代人理解錯了,古代人講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進行改過,而不是動不動就拿孩子進行打罵。

如果長期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打罵,會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冷漠,仇恨,自我孤僻等心靈創傷,將來孩子的長大後會變成冷酷無情,自私等不良行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所以除了打罵,為人父母的還需要冷靜的對孩子進行心理開導,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並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福建情人


你試試?從小溺愛出來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要的東西,父母無限滿足,而且自己還振振有詞,孩子還小,大大就好了,等到十多歲了,你說什麼他都能懂了,但是他卻懂而不聽,你著急了,想打了想罵了,告訴你晚了。

你沒有給孩子抗挫力,就不要拿棍子去驗證了,用手用腳他都不一定承受的了,別說棍子了,(心理不能承受)沒見不給想要的東西跳樓的?不讓玩手機跳了,老師熊一頓跳了,家長說兩句跳了,工作壓力大跳了,和同事和不了跳了,領導說兩句又跳了。

要想拿棍子,先給他抗挫力,心理承受了,你確信你的孩子能承受?


WQ築夢


暴力教育肯定不推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規則來告誡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制定一些規矩,比如不能說髒話,如果誰錯了就懲罰打手心一下,規矩定下就要實行,你自己也不能犯錯,互相監督,孩子為什麼會逆反,因為他們覺得不公平,可能平時大人也犯了錯缺不會被懲罰,他們錯了就會被懲罰,久而久之就開始逆反了。其實你有時候也能故意犯錯,讓孩子來懲罰你,他心裡會平衡很多,而且在監督你的同時,他自己也記住了哪些錯不能犯,純屬個人見解,有不好的地方望見諒,希望能幫到你哦


8昔年8


俗話說棒槌之下出白衣。俗話又說板子南山竹不打書不熟。幾千年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