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買小菜講究多

上海話很有意思,不管菜場大小都叫作小菜場,不管你是買雞鴨魚肉還是青菜蘿蔔,只要放進菜籃裡都成了小菜。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對於很多上海人來說,逛菜場是一種生活方式,天天要見面,天天要打交道。之所以他們如此執著於菜場,以前或許是因為南方氣候溼熱,很多東西買回來也沒法存放太久,但現在更多的是,在上海人看來,剛買來的小菜和從冷藏冷凍裡拿出來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他們願意為了保證自己的生活品質,每天都到菜場裡逛一圈。

一大清早,小菜場裡就熱鬧非凡了——

“來,來,來,豆腐嫩得來,一角洋鈿買兩塊來”

“今朝的獨腳蟹(發芽豆叫法,而快死的蟹叫“撐腳蟹”,小蟹叫“銅鈿蟹”,崇明蟹叫“烏小蟹”,正宗的好蟹,才叫清水大閘蟹。)只只大”

“新鮮的楊梅和枇杷便宜賣了,來看看伐?”

“清明螺螄抵只鵝,小暑黃鱔賽人參,菜花黃時吃甲魚,大伏天裡吃羊肉。”

買小菜是一天的頭等大事

“鄉農入市起中宵,蓏自籃提菜自挑。細雨出來箬帽蕩,秋風人渡米篩橋。”

上海民間的竹枝詞描繪出近代江南街市的日常,看似平淡無奇的菜市場卻蘊含著這座城市的歲月積澱和脈脈人情。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紫霞路、花衣街現貌

清晨,居民們起床開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菜。據一位住在紫霞路的市民回憶,東起花衣街、西至篾竹街的紫霞路一段,全長約500米,與外郎家橋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是這個片區最熱鬧的地方。一大早,這條老街也人山人海。在鵝卵石鋪就的街面旁,樓下一排門板打開就是鋪面,小老闆們做著小生意,與路邊的小菜攤互不相干,你賣你的蔬果魚肉,我賣我的針線百貨、香菸老酒。

那時候著名的紫霞路菜場東邊緊臨黃浦江,那時浦東還有很多農田,菜農們坐著擺渡船過江,就近在這裡做買賣;有時新鮮水產到貨了,夥計們推著黃魚車經過,大聲嚷嚷:“讓開!讓開!”身後跟著一群想嚐鮮的市民,因為這種鮮貨只有在紫霞路才能買到……

老早,買小菜是每天日常的一件大事。在沒有冰箱的時候,菜天天要買,要想好怎麼搭配,想好各樣菜色可以存放多久。家裡是雙職工的,買菜的那個更要早起,買完送到家,再去上班。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鉅鹿路菜場,攝於1964年

即便後來有了冰箱,上海人還是喜歡去小菜場買新鮮蔬菜吃。葷菜可以買來冰箱裡放著,蔬菜一定是新鮮的好的。

那時候菜攤頭並不備有塑料袋,去買菜都要自己帶好“裝備”,網線兜、菜籃子,是最常見的,多帶幾個可以葷素分開裝,乾的溼的也不要混在一起。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烏魯木齊路菜場,攝於1964年

天沒亮,小菜場已人聲鼎沸。葷菜攤上,凍得硬邦邦的一大坨帶魚、雞鴨等,工作人員用大木榔頭“乒鈴乓啷”敲開來,要費不少力氣。攤位上收錢用的是木頭票款箱,箱子的蓋板可左右滑動,箱內隔開的空間,放著不同票面的紙幣,硬幣就放在凹進去的箱蓋板上。

排隊

那時買菜辛苦。雖有卡在手,並不保證買到想買的或買得稱心如意。一要起早,雖說菜場一天有早、午、晚三市,但好東西多在早市。絕大多數上海人都天不亮起床,有三四點上菜場勝過上早班。二要有人緣,認識買菜的人越多越好。

同學結隊、鄰居同行,還有買菜結識朋友;人多就可建立利益共同體互助。如要吃油豆腐燒肉,你排隊買肋條,讓排隊買豆製品的熟人給你留位,買肉買油豆腐兩不誤。若認識菜場里人,那就燒了高香。一家人家的女孩子分到鉅鹿路菜場肉攤,她哭得傷心,鄰居借光。賣肉排隊到鄰居,拿出備好的緊俏貨排骨肉骨頭等,像天上餡餅正巧落他頭上。當時,“談朋友”吃香的行當是“白衣戰士(醫生)、紅旗飄飄(軍人)、車輪滾滾(司機),一把大刀(菜場營業員)”。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一個人買菜也不怕分身無術,替身就是地上擺的磚頭或打結的稻草繩,也有自備舊茶杯破搪瓷碗等。大家約定俗成,把這東西不當東西,而視為同仁。隊伍前移時,就是你不在,也會把替身前挪。

那時上海流行一句口號,叫“吃菜不忘種菜人”。最有影響的一件事情,要數位於市中心黃浦區的星火日夜商店。他們在店堂裡擺了臺子、凳子讓菜農進來休息,免費提供開水,還擺 了一些價廉物美的小點心。

葷菜講究“熱氣、冷氣”

所謂“熱氣、冷氣”就是指雞鴨魚肉是鮮活的還是冰凍的。上海人買小菜很講究這點。

小菜場裡最顯眼的是肉攤。走進菜場就能看到比一般攤位要高出許多的肉攤,上方懸掛著一隻只搖搖晃晃的100支光大燈泡,把攤頭照的透亮透亮,一塊塊豬肉懸掛在木架上。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腿肉、前夾心、五花肉,蹄膀、腳爪、大排、小排都是憑票供應,只有豬頭和豬肝、豬腰、豬肺、豬肚、豬大腸等內臟是不憑票的。營業員個個都有“一刀準”的功夫,聽著顧客“來一斤勒條肉”,便“嗨”的一聲,手起刀落,切得八九不離十。

那時,要買到豬身上好的部位,必須起大早,去晚了,只能買“槽頭肉”了。小菜場夏天供應的大部分是熱氣肉,到了冬天,經常供應一塊塊凍得硬邦邦的,並不受上海人青睞的冷氣肉。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曹家街菜場,攝於1984年

水產攤主要經營海產品,有小黃魚、帶魚、鯧魚,當時還看到過一種魚刺根多的“小黃結”,偶爾還會有閃著銀白色的鯗魚,活河鮮一年則難得見到幾回。當時,居民家按人口多少分大小戶,五人以上是大戶,五人以下是小戶。要想多吃幾回魚,只能買一角五分錢一斤、一指半見寬的小帶魚,或者二角二分一斤的小黃魚。對那些全身披著銀白色、錚錚亮的魚鱗,三指寬、三角五分錢一斤的大帶魚,就是每月收入有70多元的雙職工家庭也只能望魚興嘆。有時要吃點葷腥,只能買一點不憑票的螺螄、蛤蜊等貝殼類的水產品解解饞。

禽蛋攤上的蛋箱裡,一層蛋一層稻草,鋪得整整齊齊。一戶人家十天半月就那麼幾隻雞蛋可買。上海人在春節愛做肉餡蛋餃,用蛋數量多,小菜場早有預案,新鮮雞蛋買完了,就拿出裝在一個個方方正正紙袋裡,凍得“棒棒硬”的冰蛋供應。雞鴨鵝等家禽在上海老百姓的餐桌上屬於大菜,一般只有在節日裡才有供應,過年那個月份的票證中就會多一張家禽票。家禽以冷凍為主,仰著脖子的活家禽偶爾見到。

從計劃供應到盆菜

新中國成立後,穩定物價,確保供應,是頭等大事。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政府對於小菜價格的重視程度。當時人民郵政需要制定郵票的價格,國家領導人就根據雞蛋的價格來確定郵資——當時農民在集市上出售一個雞蛋能賣4分錢,那麼就決定寄一封市內平信的郵資也是4分錢,一個雞蛋的價錢。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上個世紀50年代末,為了保障市場供應,中國進入了憑證、憑票,定量供應的時代。居民買米憑購糧證,買菜憑小菜卡。而豆製品、魚、肉、禽、蛋等副食品都是憑票證來供應的。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1960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順利下水。而這艘萬噸輪的首次航行幹了件“大材小用”的事情。當時冬天,上海的蔬菜供應十分困 難,每人每天只能供應二兩蔬菜,於是“東風號”首航任務就是搶運從天津、青島等地支援上海市民的幾千噸大白菜,緊急供應上海小菜場。

除了各方面供應上的補給外,上海人還發明瞭吃“光榮菜”。所謂光榮菜,就是花菜外面的葉子和捲心菜最外面的菜皮。小菜場把這些捨不得扔掉的菜皮收起來,不用憑票供應給市民,一時成了搶手菜。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1991年,在人們的不經意中,上海豆製品供應廢除了30餘年來憑票供應的辦法。隨著票證供應的取消,上海人走過了買菜憑票的年代。

上海小菜場首創盆菜

據一位老上海回憶,1951年時,1元錢能買到28-30只雞蛋,滿滿一籃子。一位菜場的老職工記得,那時的雞0.78斤;黃魚、鯧魚0.6斤,河魚只有三四角1斤;肋條肉0.48斤。雖然當時老百姓的工資不高,但他們說生活過得還是蠻開心的。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1956年上半年,徐彙區烏魯木齊中路菜場首創了盆菜供應。小菜場把各種菜加工洗淨,搭配成拼盤菜出售,一時成為菜場供應的特色項目,受到家庭主婦的歡迎。這樣晚上下班回家就不用再洗、撿菜,只要把盆菜用水衝一衝,就可以燒了。而且盆菜的價格很公道,比如豆腐乾幾鈿、肉幾鈿,一盆東西配成功多少錢,都寫得十分清楚明白。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1985年,寧海東路菜場營業員在賣菜之餘,還辦起“春季時令菜餚燒法吃法介紹會”

在此基礎上後來又有了配套菜,如果家裡要請客,小菜場可以根據客人的多少幫你配好 一桌菜,既清爽乾淨,又省錢省時。 老百姓都誇盆菜好,盆菜就響起來了。當時,上海 電影製片廠還專門拍攝了新聞紀錄片,向全國推廣上海小菜場這一多、快、好、省為市民服務,滿足市場的經驗。

從超市誕生到出現在中國

全世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超級市場,1916年9月6日誕生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Jefferson街79號。它的名字叫“Piggy Wiggly”,創始人克拉倫斯•桑德斯並不想讓別人模仿他的商業創新,於是在超市開業的1916年就開始申請美國專利。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桑德斯14歲就在商店工作了。當時出售日常生活用品的雜貨店在空間、購物時間和人力上都存在很大浪費,顧客購物時必須先隔著櫃檯與售貨員交流,說明需要什麼,然後由售貨員從其身後的貨架上取貨,再支付交易。首家“Piggy Wiggly”就已經配備購物籃、結款機這樣的購物必備,這些都是桑德斯的發明。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20世紀40-60年代是整個超市行業最蓬勃的年代,很多著名的耳熟能詳的超市品牌都是誕生在那個年代。

“超級市場”在中國的發展發源於廣州,中國的第一家超市是“廣州友誼商店-自選商場”。時間是1981年4月12日。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圖為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首家超市“北京京華自選商場”

而上海呢,1984年有了第一家自選商場,叫上海糧油食品自選商場,顧名思義是買賣糧油產品的,後續也有幾家自選商場出現,只不過經營出現等問題陸續關門。直到1991年第一家超市正式誕生,就是響噹噹的聯華超市。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一位市民回憶說,上小學時候,家裡附近第一家超市開張營業,大人就帶著他去湊熱鬧看西洋鏡了。好多人擁在超市裡,對於這種隨意拿自己想買的東西,隨意時間的逛看方式新鮮不已。對於孩子來說,那些貨架好高呀,上面整齊的排列著各種東西,什麼顏色都有,什麼都想帶回家。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培養出了愛吃巧克力的習慣。只不過,以前隔上一陣子大人給買一塊吃,現在是你要願意可以頓頓吃。可始終覺得,以前的巧克力是真好吃。

能想象嗎?當時下學了就這麼拉著大人去逛超市。有時並不是為買東西,就是想去逛,逛在那種氛圍中。行走在一個個貨架間。還可以玩捉迷藏。超市幾乎成了孩子們必要報道的“娛樂場所”。

小菜場體現上海人的性格

當年上海灘的一本流行雜誌《紅玫瑰》是這樣描述去小菜場買菜的少婦:“包車拖到小菜場,奶奶架子搭松香(搭架子), 若問今朝買點啥,三個銅板一條醃臭鯗。”這首小詩看上去像是在嘲笑買菜少婦一邊甩派頭, 一邊很小氣,其實從另一角度看,這個少婦是很精明的。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去小菜場買菜的不僅僅是孃姨,有一段老影片記錄了1936年2月,美國好萊塢著名華裔女明星黃柳霜來到上海訪問的情景。當時黃柳霜從下榻的南京路國際飯店出來後,來到了附近的鳳陽路小菜場,在小菜場買了一束鮮花後離開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人性格的形成和小菜場是有關係的,至今上海人還保留著許多和小菜場有關的俚語。譬如“半斤八兩”。過去老秤是16兩制的,新秤是10兩制,所以半斤就等於八兩。引申開去,說兩人做事都不地道,就說他們倆是半斤八兩。再譬如“拎到籃裡就是菜”,是說買菜時不精挑細選,拿到籃裡就是,不分好壞。後來人們把買東西不管好壞, 買了就走的行為叫作“拎到籃裡就是菜”。還有“斤斤計較”,應該也是出自小菜場的買賣之 中,因為最可能斤斤計較的地方就是小菜場了。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場裡最能體現出來了。主婦們去菜場買菜總要精挑細選,他們不僅要考慮葷菜蔬菜和其他花式品種的搭配, 還要精打細算不能超支。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買菜經:小菜要挑新鮮,價格要撿便宜。於是他們天天去小菜場買菜,即便是後來家裡有了冰箱。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上海人認為,剛買來的小菜和冷藏後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樣,後者不新鮮了。選擇、計算、搭配、講究小菜的味道和生活的品味,上海人的這些秉性都和小菜場有莫大的關係。可以說,每天去小菜場是對一種生活智慧的練和培養。

(綜合:“上海故事”欄目《上海小菜場逸事》、朝花時文《當年,小菜場裡那一聲熟悉的“開秤嘍”》作者宣爭鷹、勞動報《小菜籃裡世界大》作者袁念琪)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