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中國姓嬴的幾乎沒有?

炎黃小曦


不光是“嬴姓”,同為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現在的人數也不多

中國目前是有“嬴姓”的,主要分佈於華北和華東地區,嬴姓居民最大的聚集地在山東臨沂市河東區,大約只有上千人。根據2010年的人口調查統計嬴姓總共也就只有4000多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姓。

嬴姓祖先是堯舜時期的大臣伯益,伯益是黃帝的六世孫,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賜姓嬴。

在此後嬴姓不斷繁衍出了許多分支,其中伯益的第九世孫造父因為非常擅長養馬,並且曾幫助周穆王平息叛亂,因此獲得了趙城(今山西洪洞)作為封地,於是就以“趙”為氏,也是趙國始族。

在西漢之前,中國人“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源自於母系社會,而“氏”則誕生於父系社會。“氏”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是從封地和官職中演變而來的,所以擁有“氏”的人一般都是貴族。因此先秦的貴族男子為了彰顯自己高貴的血統和顯赫的家世,一般都是稱“氏”不稱“姓”的。

因此造父的後代雖然姓嬴,但都是自稱為“趙某某”。

此後,造父的侄孫秦非子也因為養馬有功而被周孝王封於秦地(今甘肅天水),成為秦國始祖。由於當年造父受封於趙城,由於秦非子造父的侄孫,是造父的族人,所以秦非子也是以“趙”為氏。因此秦趙兩國都是“趙氏”,按照先秦的習慣,秦始皇應該叫“趙政”更為合理。

(秦始皇是嬴姓趙氏)

秦代以後,中國開始“姓”“氏”合一,統稱為“姓氏”不再單獨稱呼。很多“氏”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姓”。

今天嬴姓人口之所以不多,主要就是因為大多數嬴姓後代都“以氏為姓”,改作他姓了。

除了趙姓以外,還有許多姓氏也是源於嬴姓,比如像是廉姓、費姓、梁姓、黃姓、葛姓、谷姓、繆姓,這些姓氏中都有許多來自於嬴姓。甚至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宗我部家族也自稱是秦始皇的後代,是嬴姓的子孫。

當然在秦朝滅亡的時候,項羽曾經大肆屠殺秦朝皇族,這也是導致嬴姓人口減少的重要原因。不過即便秦朝沒有滅亡,秦朝的國姓也很可能會演變為趙姓,而不是嬴姓,因此就算秦朝存在數百年,今天的嬴姓也不會很多。

其實這種“以氏為姓”例子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姬姓”。姬姓與嬴姓同為上古八大姓之一,並且姬姓作為周朝的國姓,地位要比嬴姓更加顯赫。

但今天姓姬的人同樣也不多,根據2010年的人口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以姬為姓的人大約有54萬,也算不上是個大姓。但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姓氏卻非常非常地多,因為周朝曾將大量的宗室成員分封到全國各地,建立了數十個諸侯國。周代比較有名的姬姓諸侯國有:

邢國、鄭國、曹國、毛國、韓國、魏國、劉國、鄭國、衛國、晉國、郕國、霍國、楊國、虢國、蔡國、管國、蔣國、吳國、魯國、虞國、燕國、單國、郜國、雍國、應國、滕國、邘國、畢國、原國、酆國、召國、古韓國、古魏國等等。

這些國家的王室皆以封地國號為“氏”,在亡國之後他們的後人也都使用這些國號為姓了。而周天子的後人在周朝滅亡後,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大多數都改姓“王”或“周”,因此導致姬姓在今天變成了一個不大的姓氏。

所以很多古姓的減少並不是因為他們後代減少了,而是他們的後代都“以氏為姓”,改作他姓了。


千佛山車神


嬴姓絕對是古代的大姓,尤其是在秦國。

可以說和秦國國君有血緣關係的人 ,幾乎都是贏姓子孫的後代。

為什麼在古代這麼拉風的一個大姓,現如今卻找不出一個姓贏的人來呢?

說到這就不得不談起發生在秦末大肆屠殺贏姓子孫的事件。

秦始皇死後,因為沒有指定好接班人,導致扶蘇慘死,昏庸的秦二世上臺。

秦二世上臺之後,就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進行了大屠殺。

秦始皇的兒子、女兒(包含嫁出去的)全部給抓了起來,腰斬而死了。

當然這時候秦二世殺的都是和自己血緣比較近的親屬,殺他們的目的就是怕他們有篡權奪帝位之心。

秦二世因為被趙高利用,然後被趙高挾持,最後被趙高殺死。

至此,秦始皇的所有子女全部完蛋。

這時候嬴姓子孫還有,但是,等到楚地的項羽殺到咸陽城來,這些人就被斬盡殺絕了。大家都知道,項羽的爺爺項燕,叔父項伯,全部是被秦國人殺死的。

項羽和秦國秦始皇的贏姓子孫,有不共戴天之仇,當年他打贏了鉅鹿之戰,名滿天下之後,就帶著二十萬大軍殺進了咸陽城。

這時候只要是秦國的貴族可以說盡遭屠殺,即使有僥倖逃脫的,也已經改名換姓,那裡還有人,不知死活敢姓贏呀。

在經過幾千年時間的洗禮,現在沒有姓贏,或者說很少見到姓贏的了,也就理所當然了。




漢史趣聞


中國目前有嬴姓,只是很少,按照網上的說法只有4000餘人,我個人認為,嬴姓之所以很少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贏姓都改為趙氏

秦國的歷代君主,雖然姓嬴,但是都稱趙氏,古代稱氏不稱姓!秦朝滅亡以後,秦國貴族為了避免六國後人的打擊報復,所有嬴姓都改為趙姓!畢竟趙姓比贏姓多,在戰國七雄當中,趙國也是贏姓,但是都稱氏,趙國滅亡後人都改姓趙。而秦國為了避禍,估計也都改姓趙了。

第二:改名換姓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六國後人都對秦國恨之入骨!秦始皇晚年大興土木,從六國徵召平民到咸陽修建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徭役繁重,人民憎恨秦國的統治。秦國滅亡以後,秦國贏姓貴族,為避免六國後人打擊報復,都改名換姓,當然不僅僅改為趙姓,很可能還有其它姓。

第三:被屠殺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秦國把天下的富人遷到咸陽,而當時秦國的贏姓貴族都在咸陽!秦二世繼位以後,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及貴族大臣,進行了政治大清洗。而項羽進入咸陽以後,進行了一次屠城,贏姓氏族難以避免,妻子包括秦國最後一個君主秦王子嬰,也被屠殺。而逃出咸陽的贏姓,大多隱姓埋名,也有可能,一個不留。


最後總結一下,贏姓之所以很少,最主要原因是避免六國後人打擊報復,全部改名換姓,而趙姓,就是源自於贏姓。現在的贏姓,多半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再改回來的,本來在秦國以後都沒有贏姓了,現在出現的贏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才四千餘人,多半是後代改回來的。


謀士說


一,嬴姓初始。


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姜、姬、姚、嬴、姒、妘、妊、媯。

從上古八大姓可以看出,當時正處在母系氏族過度階段,所以姓全部帶女子旁。

比如黃帝就是姬姓,軒轅氏。作為男子,應該稱呼他的氏,表達他尊貴不同的身份。

於是我們的習慣就是稱男子氏,用來明貴賤,對女子稱姓,用來別婚姻。

秦漢以後,姓氏合流,大部分人以氏為姓,於是上古八大姓基本消失不見。

二,嬴姓今生


嬴姓,中國姓氏,現今嬴姓人在江蘇、山東、雲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個省份均有分佈。

江蘇嬴姓人最多,但分佈比較分散;四川、貴州兩省嬴姓人口總數約4000人,山東臨沂市河東區有上千嬴姓人居住,其他地市相加也有約千人;其他各省嬴姓人口相加,約有4000人。

所以,嬴姓現在也可能有一萬多人。

三,秦始皇后人今何在?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可以叫趙政,也可以叫,公子政,秦王政,始皇政。

秦始皇,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孩子也就是長子扶蘇,幼子胡亥,公子高等等。胡亥一當皇帝,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殺光。秦始皇斷了後。

胡亥後來被趙高殺掉,趙高又被子嬰所殺。秦朝滅亡後,子嬰被項羽殺掉。

胡亥,趙高,子嬰這三個人是秦始皇之後唯一三個嬴姓人,如果他們沒有後人活下來,肯定沒有嬴姓人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我姓嬴,我肯定第一時間改過來,TM的太難寫了!

小學時,兩個同學打架,老師罰他們寫自己名字。一個同學笑了,一個同學哭了。

笑的同學說,我姓丁。

苦的同學說,我姓魏。

回家埋怨老媽——你怎麼嫁個姓魏的!


歷史知事


嬴”姓”為中國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之一,注意一下,上古八大姓的姓氏都帶有“女”的偏旁部首,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體現,也是母系氏族的延續。

嬴氏的祖先是“伯益”,伯益輔佐舜帝,被舜賜姓“嬴”。嬴姓為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及趙國國姓,他們是一個祖先。


現在嬴姓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從目前官方統計來看。嬴姓的人也就幾萬人,江蘇最多,而且比較分散,大概19個省市有嬴姓的人。作為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姓,按道理人員應該相對較多,現在這麼少主要原因有這幾個:

一、秦二世時期對嬴姓的屠殺。嬴姓作為秦國的國姓,姓嬴應該是個榮光的事情。秦二世繼位後,在趙高的慫恿下,將33位秦始皇的子女全部屠戮,無一倖免,嬴氏族群的主幹遭到毀滅。嬴姓在秦二世時期的官員也成為屠殺的對象,姓嬴成了死亡的代名詞,嬴氏後人紛紛改姓。(下為秦二世圖)

二、項羽進入咸陽對秦皇族的屠殺。項羽進入咸陽後,對秦朝貴族進行屠殺,秦始皇嬴姓的近支遭到毀滅性打擊。

三、秦朝滅亡後,原來六國的貴族對秦始皇也是恨之入骨,對嬴姓的人也進行了屠殺,這是嬴姓的遠支。

四、嬴姓十四氏和改姓。根據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記載:“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氏,有

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這些姓氏都是“伯益”的後代。經過演變,嬴氏十四姓對應的是:廉氏、徐氏、江氏、趙氏、秦氏、谷氏、繆氏、梁氏、黃氏、馬氏、葛氏、費氏。(依據《史記》、《通志.氏族》等)

其實嬴姓的族人很多,只不過都分流到其他姓氏,秦末對嬴氏族人的屠殺讓人不寒而慄,剩餘嬴姓族人紛紛改姓為分流的十四姓,十幾個姓氏和嬴姓都是同一個祖先,沒什麼大不了的,先保住性命再說。

現在存在的嬴姓大都是後來由其他姓氏改回來的,主要是來自於外部的威脅都沒有了。姓嬴的人少了,但是嬴姓的後人卻非常多,由於習慣絕大部分人仍用延續下來的姓氏,畢竟嬴姓的分支很多,都有自己姓氏的祖先和傳統。


老旺民俗傳說


秦始皇:我到底姓啥?

按照《史記》的說法,司馬遷認為秦始皇有三個姓

一是姓贏,這是他們家本姓;

二是姓趙,因為他是他爹在趙國邯鄲做人質的時候生的,以此為氏;

三是姓呂,這個說法比較腹黑,認為始皇帝是呂不韋的種。

一個人咋有三個姓呢?第一二種說法是因為司馬老先生已經搞不清姓和氏的分別了;第三種說法,是透露著阿Q精神的被壓迫者的抹黑。

我們先看看秦始皇祖上姓啥。

姓氏本不同

贏姓非常古老,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有姜、姚等帶女字旁的姓)。《史記》記載,秦始皇的祖上因為給舜馴鳥獸很得力,被賜姓贏(古姓很少,只有不到30個)。

姓和氏不同,簡單來說,

姓用來區別血緣,氏用來區別貴賤。所以,一般女子稱姓,古人講同姓不婚,也就是防止近親(血緣)結婚;而男子一般稱氏,用來顯示人的身份、地位等等。

比如《羋月傳》中,羋月的“羋”就是楚國公族的姓,公族的女人都叫羋什麼;男人呢?楚成王叫熊惲,羋姓熊氏。屈原雖然和楚王都姓羋,但是他是屈氏(他的祖上叫熊通,但五服之外,就不能再用一個氏了)。

秦王嬴政也是一樣,他是

贏姓趙氏,所以正式的稱呼應該是趙政而不是嬴政。當然,當時的人,除了他爹,也沒人敢叫他的名字。到了漢朝時,姓和氏早已合一,人們也搞不太清楚姓和氏的區別。所以,嬴政反而更流行了。

改名換姓為哪般

現在,贏姓是個很小的姓,全國只有幾千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本來人家秦始皇的親戚們都稱氏,不會稱贏姓。根據《史記》,他們家先祖獲得贏姓後,後人被分封,就以國為姓,有姓徐的,有姓趙的,有姓秦的,共有十四支。只有那些沒有封地、沒有地位的後人,因為沒有氏可稱,只好繼續姓贏。

二是秦始皇死後,

二世胡亥為了權力,幾乎把始皇的後人殺了個乾淨,項羽進入咸陽後,又進行了屠城,秦國公族死傷無數。始皇帝威武了一輩子,但是管不了下輩子的事兒啊,估計血脈是斷了。

三是秦始皇名聲太臭,各國要復仇的人無數,秦國滅亡後,秦國公族的後人們為了安全,紛紛隱姓埋名。時代不同了,夾起尾巴做人比較明智。


飲水君


說起嬴姓,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秦帝國,因為嬴是大秦帝國的國姓,但到了今天,雖不能說中國一個姓嬴的都沒有,但我們卻很少發現身邊或者聽說哪兒有一個姓嬴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個人覺得離不開如下幾個原因

1、嬴姓都已改姓

當大秦帝國崩潰時,嬴姓早到巨大創傷,而秦的暴政又導致了廣大人民對上層的痛恨,處在帝國各個角落的嬴姓子弟們,很少能夠逃脫被屠殺的厄運,即使逃脫掉的,也會想盡各種辦法擺脫自己的姓,紛紛改姓,轉居他鄉,通過隱姓埋名,苟延殘喘。

2、遭到屠殺

秦二世上臺後,在趙高的攛掇下,他們為防止意外,開始對自己的弟妹和貴族開始大清洗。後來在項羽進入咸陽以後,也進行了一次屠城,贏姓氏族難以避免,包括秦朝最後一個君主,也在所難免。


綜上兩點, 贏姓之所以很少,最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被屠殺、被打擊報復,因此被迫,全部改名換姓。


謝謝的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會喜歡。


寒舍閱獨


嬴姓少是正常的。事實上,不但是嬴姓少,周代的姓到今天還是姓氏的都很少,其中包括嬴、姬、羋、子、媯、姒、己、風、隗等,唯一稍微多點的是姜。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周代,姓表示血緣(從哪裡來)、氏表示社會(到哪裡去),所以為了表明社會地位,男子只稱氏不稱姓,女子則都稱姓。所以在先秦的文獻中,我們是看不到秦始皇“嬴政”的稱呼,而是“秦王政”“趙政”等。因為他出生在趙國,所以叫趙政;因為他後來到秦國,所以叫秦(王)政。那麼他的氏,就是趙氏或者秦(王)氏。所以秦王以及王子、王孫,應該都是以秦為氏。

到了戰國雖然姓氏合流了,但“氏”作為符號更多保留了下來,因為當時貴族男性一般都是氏+名的結構。所以這些秦國的王族和他們的後人,一般都是以秦為氏,所以到今天秦作為姓氏遠比嬴作為姓氏更多。但是還有小部分嬴姓又如何解釋呢?我們注意到戰國時期,秦昭王的舅舅叫“羋戎”,證明男性也有姓+名的例子。這很可能因為羋戎是楚國的疏族,分散出去以致沒有氏稱,所以才用姓作為符號。但是楚國的王室他們是熊氏,屈原也是王族。他們都不稱羋+名。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從戰國姓氏合流開始,就只有少部分姓作為姓氏使用。而更多人還是保留了西周、春秋的氏名。至於為什麼姜姓比較多,可能是漢朝有部分漢化的羌人,以姜為姓,比如天水姜維。這個推論不奇怪,因為西周的呂尚(民間的“姜子牙”)其實就出自羌戎,“姜”“羌”同源。


林屋公子


秦始皇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秦是我國封建歷史的開端。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使得中國成為一個統一的,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統一,秦始皇功不可沒。所以他成為始皇帝,功過三皇,績過五帝,他自稱皇帝,以後這個稱呼也成為後世的標配。



秦始皇原名嬴政,他的姓是嬴。目前這個姓在我國很少見了,據傳不到一萬人。那這是為什麼呢?

1,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的功勞。在胡亥被趙高扶上皇位之後,他怕自己的兄弟姐妹說三道四,開始了對自己親屬的大屠殺,使得贏姓一族人口銳減。


2,項羽的大屠殺。在秦朝末年,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最大的一隻項羽,對秦朝的宗族也是大開殺戒。項羽還燒了咸陽城,這個時候,秦朝的贏姓宗族基本上已經死亡殆盡。

3,還有一部分贏姓的人改了姓,秦始皇暴政,各地紛紛起來反抗。在秦朝滅亡之後,對贏姓的宗族勢力,當然也是不遺餘力的殺害。這些人為了避免被迫害就改姓了。據統計,改了有14種姓。


互聯網筆記


嬴政的後代被胡亥殺完了。趙高又殺了胡亥,嬴政徹底斷子絕孫。亡秦者,胡也,此言非虛。

子嬰並非嬴政後人,而是嬴政弟弟公子驕的兒子。

秦王子嬰被項羽所殺。

秦始皇斷子絕孫,是胡亥和趙高所為,與西楚霸王無關。

秦朝之前有姓氏之別。

秦朝嫡出者,有資格即位為君者(不一定即位,但有資格即位),為贏姓。庶出別枝為贏姓趙氏,贏姓牛氏,贏姓馬氏,贏姓朱氏。

贏姓嫡出,有資格即位為君的贏姓子孫,被趙高和胡亥殺盡。項羽最後只殺一人子嬰,堪稱神補刀。最終贏姓徹底滅族。

只剩下趙氏(非趙姓)等庶出旁支。

贏姓滅絕,罪惡滔天的秦始皇最終斷子絕孫。可謂善惡終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