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父子屋内挖井挖出财富,把家打造成收门票的景点,年入30多万


文字记录百姓故事,镜头扫描多味人生。大家好,我是头条号“城乡扫描”,感谢你点击阅读我的图文作品!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知大家看过2015年6月20日央视第10套《走进科学》“神奇鱼泉”这期节目没有?这期节目播出后,重庆市巫溪县宁厂镇工人街1号李常权家就全国闻名了。其后他家成了重庆巫溪的一个旅游景点,3年来,几乎游客不断。图为一名女游客下到鱼泉底部,饶有兴致地用勺子打捞刚刚流出的清水鱼。

一个农户家挖井,挖出“鱼泉”,一下涌出几百斤鱼,这的确是很吸引人眼球的新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城乡扫描”慢慢道来。2008年10月,李常权和儿子一起,在自己家的屋子下面挖井,当挖到13米深时,突然出水了,并且还从石缝里涌出了不少鱼,当天他们就捞上来100多斤鱼。父子俩欣喜若狂。消息传了出去后,当地渔业部门上门实地考察认为,他家的鱼泉里,涌出的是云南盘鮈鱼。

当地林业部门专家分析,鱼泉的由来,属于一种巧合,是李家父子二人碰巧挖到了暗河里的鱼群通道,将原来的暗河中的鱼改道从鱼泉里涌出。当时捞起来的鱼一些人还不敢吃,后来才知道盘鮈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一下就开始供不应求了。目前,他们家鱼泉涌现的野生云南盘鮈鱼,市场销售价为每斤80元。图为游客在李常权带领下,准备下到鱼泉去捞鱼。


李常权老人毫不隐晦地说:“自2008年挖出鱼泉之后,每年4至9月汛期都陆续有大量鱼儿涌出。从第一波涨水开始,就有不少鱼涌到池子里了。”李常权在自家屋子下方的鱼泉处,建了几个水池,每到春夏汛期鱼儿,便分别从出水的石缝里涌出来。最多的一天有近1000斤鱼涌出。一波涨水行情,几天下来最多可收获1000多公斤,最多的卖过12万多元。

李常权家成了当地一个旅游景点后,很多游客都来体验体验捞鱼的兴奋感受。游客青睐也给他家带来不菲的收入。除了游客买鱼外,他们家还有一笔收入:卖门票。到他家去看鱼泉涌鱼场面不是免费的,每人得收5元门票。李常权说:“因为屋基下面的鱼泉非常窄,而且客人来了还要管理、接待,收取5元门票并不贵。”他们家最多一天接过了400多名游客,许多慕名而去的游客表示,就是看个稀奇。

李常权家独特的地下“涌鱼泉”,成他们家发家致富的“聚宝盆”。这几年这个鱼泉,每年能为他家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原本还比较贫困的李家,这些年来靠这个鱼泉,新建了房屋,买了小车,家庭走上了致富路。目前他家筹集了200万元,准备兴建一个“神奇鱼泉”农家乐。目前设计、规划已完成,要把这个鱼泉打造成为宁厂古镇上与盐泉齐名的一个景点。图为捞鱼用的工具。


李常权老汉家里的鱼泉,实际上是大宁河的一条暗河。普通农家房屋底下挖出鱼泉,不断涌出大量阴河里的野生鱼,这就是大自然给他家的一个恩赐。图为李常权老汉在检查出鱼情况,经营自家“鱼缸”是李常权老汉每天必修课。

当地渔政部门进一步考察后证实,李常权家所流出的野生鱼为“阳鱼”和“油桶子”两类,均为适宜在暗河中生长的珍贵鱼类,以水生蕨类和真菌微生物为食,体表油腻无鳞甲。李常权老汉在家安装了监控系统,实时查看鱼泉出鱼情况。周边环境也一目了然。

图为李常权在查看鱼池中的野生鱼,及时换水保持鱼儿鲜活。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财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李常权老汉家的财就这样来了,挖井挖出了鱼,鱼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读者朋友们,你见过这样的好事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