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接上篇,财务分析

2010年开始万科毛利率基本高于主流房地产商平均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公司毛利率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四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毛利率基本处于主流房地产商的前列,近三年有所提升,2017年为26.0%,位于主流房地产商第四的位置,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1)公司的拿地节奏控制能力强,尤其2014年后引入小股操盘模式,合作开发项目占比显著加大,拿地成本较其他企业优势明显;2)公司很早就布局核心城市,主要以新一二线城市为主,近两年毛利率提高主要是受益于核心城市结算均价的提升。

常用社交平台,分析了白云山,终于解决王老吉问题的它将会怎么走。体检龙头美年健康,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等医药类公司。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读书,七行业策略。李康研报,提问交流。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0年开始万科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公司净利润率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五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近两年万科三项费用率有所提升,但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利润率自自2010年后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三项费用率远低于行业是主要原因。净利润率保持在13-16%的水平,2017年为15.3%,同比增加了3.5个百分点,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前五,主要原因为公司的费用控制能力较强,三项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其他公司;归母净利润率近两年均有所提升,2017年为11.6%,较2016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公司三项费用率近三年小幅增加,但仍远低于行业及主流房地产商的平均水平。2017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3.7%、0.9%,其中财务费用率是行业内最低的之一,常年维持在1%以下;管理费用率上升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集团经营规模扩大,人工费用增加。

万科RO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公司ROE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三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少数股东损益占比净利润较2016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重整体出现上升趋势,2018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为32.5%,上升明显,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合作项目的结算规模显著加大。ROE持续7年保持20%左右,2017年为22.8%,较2016年提升3.1个百分点,高于行业13.4个百分点,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三。根据杜邦分析体系,2017年ROE提升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率和权益乘数的双提升,而权益乘数提升主要是以预收账款为主的无息负债大幅增加,2017年预收账款同比增长48%,占总负债的比重为42%。

万科总资产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三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存货结构中主要以在建开发产品为主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08年公司提出"5986"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开盘、普通住宅占80%以上,开盘后当月销量达到60%,这为公司奠定了高周转的经营基调,且公司一直采取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的模式,坚持土地正常储备,周期仅为2-3年。2008年后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基本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总资产周转率维持在0.30左右,高于行业0.01-0.08个百分点;2011-2016年存货周转率不断提升,其中2015、2016年为0.40、0.41,高行业0.8、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开发速度和销售速度均较快。存货中在建开发产品占比高达64.5%,现房占比仅为9%左右;2017年存货周转率为0.30,略有下降,但仍然在主流房地产商中排名第五,主要原因是2017年实际新开工、竣工较计划数略有下降。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亿元)九年为正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保持较为充足的货币资金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九年为正,是龙头房企中唯一做到的公司。万科从2005年就开始领先行业贯彻"现金为王"的策略,在2009-2017年公司高速发展的九年期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说明公司在拿地和销售之间始终能找到较好的平衡,不过分加杠杆,同时也体现了公司经营决策的稳健和对滚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预计未来仍将保持有质量的增长。

公司净负债率远低于行业水平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万科净负债率最低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7年万科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较低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的净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为债率仅为40-50%水平,公司安全边际非常高。2012年以来公司的净负债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最高不超过3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公司净负债率仅为8.8%(货币资金大幅增长),2018年上半年净负债率为32.7%。2012-2017年资产负债率与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维持在70-80%、40-50%水平,真实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其他房企。

万科有息负债中银行贷款占比最高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万科有息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最高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万科短期偿债能力强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有息负债主要为银行贷款与公司债券,期限结构合理,短期偿债压力小。从融资方式来看,公司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与发行公司债券进行融资,成本都相对较低,2018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60.5%、20.2%;从有息负债期限结构来看,公司以中长期负债为主,短期偿债压力较小,2018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26.9%,一年期以上的有息负债占比73.1%;而对于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公司的货币资金较为充足,短债覆盖倍数为2.8,短期偿债能力强。

2017年万科在同类型房企中融资成本较低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2018年以来公司发行的债券规模加大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融资成本较低,2017年仅为4.65%。对标同类型的房企融资成本,2017年万科的融资成本为4.65%,是十一家房企中仅高于龙湖地产和金地集团的公司,融资具有优势。2018年以来,公司的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加大,截止10月22日,已发行195亿元,平均发行利率仅为3.86%,预计2018年全年融资成本将稳定在4.6%左右。

估值分析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我们认为万科具有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业务节奏精准,在地产新时代将继续做行业的引领者。从业务布局看,万科目前已形成了"以地产为主,物业、商业、物流、租赁等创新业务多元化发展"的"1+N"业务体系,其中房地产核心主业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强,其他业务长期来看投资回报可期;从财务稳健性看,万科目前是A股上市房企中唯一一家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九年为正的公司,净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OE持续7年维持在20%左右,在手货币资金远高于同行,公司安全边际非常高。此外,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万科作为地产行业的绝对龙头将持续受益,强者恒强。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公司近几年的股息率都保持在3%左右,未来平稳期增速与GDP增速相当,大概6%左右。随着市场的稳定,未来股息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根据公司的综合能力和未来的增长预期,我们给予公司9倍PE估值。2018三季报每股收益为1.26元,推断年报每股收益为2.7元,对应股价应为24元。目前股价25元,较为合理。

公司|一向未雨绸缪的万科,能否在这次地产寒冬中继续收割?

图中也可看出,市场对万科的底线就是20元,低于20元就很有投资价值。

我是李康,感谢您的浏览转发。李康研报,看得懂研报,学得了知识。2月12号起只读书内容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