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四燥(外燥、內燥、溫燥、涼燥)之辨

外燥、內燥、溫燥、涼燥,此四者皆言燥邪致病,但外燥、內燥是從燥邪的來路講,外燥係指六淫之燥邪為害,內燥則指由於陰津耗傷而出現的燥證。溫燥、涼燥則是說外燥的性質有寒熱之分。它們的具體區別有以下內容。

中醫講四燥(外燥、內燥、溫燥、涼燥)之辨

1.外燥

一指外感六淫之燥邪,二指燥淫為害所致的燥病。燥為秋季主氣,故外燥通常稱為“秋燥”。《醫門法律》說:“秋傷於燥”。外燥雖為秋令之所常見,但其它時間也有發生。外燥致病有以下特點。

易傷肺臟。肺為嬌髒,其氣通於秋,而燥為秋令主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致成肺燥。《景嶽全書》說:“若秋令太過,金氣盛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故外燥致病,首見肺系症狀。

燥勝則幹。無水則燥,燥為乾澀乏津之證。燥邪為患,必傷津液,繼耗陰血,。從臟腑而言,燥淫所傷,先爍肺津成肺燥;次灼胃液則為胃燥;肺胃津虧又可傳入下焦肝腎,涸竭津血,以致肝陰不足,腎陰乾涸。《醫門法律》說:“經曰:燥勝則幹,夫幹之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幹於外而皮膚皺揭者,有幹於內而精血枯涸者。有幹於津液而營衛氣衰者,肉爍而皮著於骨者。隨其大經小絡所屬,上下中外前後,各為病所。燥之所勝,亦云熯矣。至所傷則更厲,燥金所傷,本摧肝木,甚則自戕肺金”。

外燥分溫涼。燥氣當令,始於秋分。秋分之後,天之炎暑雖去而未盡,氣候尚熱,卻乾燥少雨,故燥淫所傷,常兼溼熱,感之而為燥病者,則為外感溫燥證。秋氣漸深,冬令將至,炎暑漸去,氣候冷涼,秋風肅殺,乾燥無雨,此時燥淫常兼寒冷之氣為害,感而受之者,形成涼燥證。

中醫講四燥(外燥、內燥、溫燥、涼燥)之辨

2.內燥

內燥是由於陰血津液耗傷而出現的燥證。內燥雖為內生五邪之一,但其關鍵卻是由其他因素所致的一種病理改變。內燥多發於熱病後期,或因吐瀉、出汗、出血過多,損傷津液、陰血所致。因此,內燥所致病證又稱“津傷化燥病”。此時,由於體內陰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潤濡養,以致臟腑組織和肌膚孔竅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改變。表現為口鼻乾燥,咽乾口渴,舌幹無津,毛髮不榮,皮膚乾澀甚至皸裂,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內燥的病理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津液匱乏為基本病理變化。人體陰液主要有津液、血液、陰精三大類。而以津液為最多。因此也最易受損傷。汗、吐、下太過,首先耗傷津液,故臨床所見內燥病證以津虧枯燥為最多

肺燥津傷證:燥傷肺津,津液虧乏,肺燥不潤,乾咳氣逆,咳痰量少而粘,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燥少津,脈細澀。

胃陰不足:胃失潤降,乾嘔呃逆,知飢不欲飲食,口乾咽燥,大便秘結,舌紅苔少,脈細數。

津枯腸燥:津液不足,大腸失於滋降,糟粕停滯不行,症見大便秘結,糞質乾燥堅硬,數日不行,排便困難。

陰血虧虛:是津液虧損發展的結果。血液是人體陰液的精華,源於水谷,與津液相互滋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說;陰精乃陰液之精者,其量最少,而藏於五臟,根本在腎。因此,當內燥病津液耗傷加重時,必然會導致陰傷血燥。至此,則陰液全面耗傷,還會出現陰虛內熱、陰虧陽亢、血燥生風等病機變化。《景嶽全書》說:“蓋燥勝則陰虛,陰虛則血少。所以或為牽引,或為拘急,或為皮膚風消,或為臟腑乾結,此燥從陽化,營氣不足而傷於內者也……”。

陰虛肺燥:肺陰不足,燥自內生,常下灼肝腎,甚則燥熱化火。症見乾咳甚劇,咳痰少,痰中和帶血絲,咽乾疼痛,五心煩熱,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中醫講四燥(外燥、內燥、溫燥、涼燥)之辨

陰虛血爍:多見於久病大病,或年高氣衰之人,陰虧不復,血傷失榮,證見皮膚乾澀,皸裂脫屑,或瘙癢難忍,或脫髮,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大便燥結難行,婦人月經量少或經閉不行。

內燥屬虛:內燥以陰血津液虧乏為基本病機,故其病理性質屬虛。若僅僅津液受傷,病在脾胃,尚屬輕淺;若進一步傷及陰血,病涉肝腎,病情加重,病位深化,治療非短時能愈。故內燥病證的治療,以滋養陰血、生津潤燥為大法,又隨病位所在或潤肺養胃、或滋腎填精。

內燥變證,常責痰溼。痰溼邪氣內阻,亦可致燥。溼淫過甚,則陽氣受阻,氣機被遏,氣不化津,津傷不布,臟腑肌膚失潤為燥。如痰飲內阻胃腸,氣機不宣,津不上承,口乾舌燥,但不欲飲。溼阻大腸,傳導失常,大便秘滯,《溫病條辨》說:“溼溫久羈,三焦瀰漫,神昏竅阻,少腹硬滿,大便不下”。

3.溫燥

外燥病之一。從發病時間而言,見於初秋;從病因而言,常兼溫熱;就陰陽屬性言,其性屬陽。

溫燥兼熱,其性屬陽,津傷而熱是其特徵。溫燥既燥且熱,燥傷肺津,熱傷肺陰,故其性屬陽。

溫燥有輕重之分。溫燥以其感受燥與熱邪的輕重,其證有輕重之別。溫燥輕證,邪氣襲表,肺經受病,津傷而肺失清肅,以身不甚熱,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咳出不爽,咽乾口渴,舌紅少津,脈浮數為主證。溫燥重證,燥熱甚而肺之氣陰俱耗,證見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咽乾鼻燥,喘息胸悶,心煩口渴,舌幹無苔。

中醫講四燥(外燥、內燥、溫燥、涼燥)之辨

4.涼燥

亦為外燥病,與溫燥對比而言,則見於深秋冬令將至之時,常兼冷涼之氣,其性屬陰。

涼燥兼寒,其性屬陰,津傷無熱為其特點。涼為寒之始,屬秋令之正氣,涼燥病發於秋深而近冬。燥兼寒涼之氣外襲,肺失宣肅,燥幹津液,證見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少,鼻塞嗌幹,苔白脈弦。故深秋而為燥邪所傷,證無熱象者,便是涼燥。

總之,外燥、內燥是指燥病的來路而言;溫燥、涼燥為外燥而兼寒熱,其發病時間有先後之別,溫燥見於初秋,熱氣未盡之時;涼燥發於深秋近冬之時。區分外燥、內燥、要在以其虛實,內燥屬虛,治宜滋潤;外燥而熱者,治需涼潤,外燥而寒者,治宜輕宣潤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