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孩子不聰明,一般是心氣不足、膽氣不足、腎氣不足引起的。

一、心氣不足,心氣不足時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慌心悸,疲乏無力,中醫認為心主語言,心主神志,所以和孩子的聰慧有著密切的關係,心氣不足的孩子,往往會出現語言發育的遲緩,如一些智力發育比較差的孩子,一般說話都比較遲,一歲的孩子說兩個字,或三個字,隨著智慧的發育,如果到了兩三歲,還不能說完整的話,可以基本能表達自己的願望,如果是這種孩子一般還存在情志方面的改變,如睡眠不好,睡覺容易驚醒,一驚一乍等等表現。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中醫指導:補心氣,主要養心安神,一是:可以用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棗、桂枝、黃芪、龍眼肉可以和大米,一同煮粥喝。其中黃芪大棗可以補氣,桂枝可以通心陽,心陽和氣是相通的,黃芪可以補氣血,龍眼肉能益脾安神的,可以補腎、味道好,常食對孩子智慧有益。

二是:煲湯時可以加入山藥、麥冬、茯神三味中藥,也可以起到藥食同源的作用。

山藥:可以補三髒,可以補心,補脾,補腎的作用,

麥冬:可以補心陰,如孩子出現夜眠不安,哭鬧不安同時伴有出汗,是心陰不足的表現。

茯神:主要作用為安神,如果孩子出現了夜眠不安,一驚一乍,心神不寧的情況,效果更好。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二、膽氣不足,常常表現為膽小、怯懦、易緊張,孩子睡覺易驚醒,哭鬧都與膽氣不足有關,或是孩子一到考試時候緊張,就上廁所。膽氣受損之後可能損害其他臟器的健康,膽氣不足波及心,會導致孩子心神不寧,遇事不能靜下來,做事也不能專一;波及肝臟導致魂魄不安,面色泛青,魂不守舍。

中醫指導:對於膽氣不足,首先可以鍛鍊孩子,如可以鍛鍊孩子演講、登臺表演等,在父親的陪同下做一些冒險的事情。其次可以在燉湯的時候加用半夏、竹茹等中藥,予以藥食同源的補充。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三、腎氣不足,主要表現孩子多動,很難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影響上課,開小差,甚至影響別人學習。注意力不集中與腎氣不足密切相關,還包括髮育緩慢,頭髮稀疏,抵抗力差。

中醫指導:1.聽音樂,音樂有助於緩解兒童壓力,補益腎氣,選擇絲竹樂、管絃樂,輕鬆愉快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感到溫馨和諧的氣氛,可以寧心安神,有利於兒童的聰明健康。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2.按摩,第一步:開天門,兩眉中間為開門穴,從開門穴往上推,推到髮際的位置,從下往上;第二步:推坎宮,用大拇指從眉中間,沿著眉毛推到眉梢,兩邊同時進行;第三步:揉太陽穴,輕輕按揉太陽穴,有利於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第四步,敲打四神聰穴,頭頂的穴位叫百會穴,在其左右前後各開1寸,就是四神聰,可以用指腹敲打四神聰。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孩子不聰明,中醫認為缺“三氣”,中醫教你如何補“三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