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靈甫孟良崮絕筆?

胡乃廣


民國時期的文人武將,要數最帥的人,估計會有很多人會提張靈甫的名字。坊間曾流傳一個所謂民國四大美男名單:汪精衛、周恩來、梅蘭芳、張學良。其實,與梅蘭芳、張學良相較,張靈甫帥多了,要甩他們好幾條街,不信,你可以對照一下他們彼此的照片。

張靈甫,陝西省長安縣人,同關麟徵、杜聿明、張耀明等人一樣,都是國民黨陝西籍的抗日名將。張靈甫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33年,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後任51師第301團團長。

1936年,張靈甫曾做過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他槍殺了自己的妻子吳海蘭,而引發全國公憤,蔣介石讓人把他抓到南京,判處十年徒刑。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時任第51師的師長王耀武愛才,特向蔣介石求情,請他釋放張靈甫,讓他戴罪立功,蔣介石看到正是用人之際,同意了,張靈甫因此出任51師第305團團長。

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等戰役。1941年,在上高會戰中,時任58師副師長的張靈甫,以代理師長的身份,率部與日軍死戰11天,重創日軍,使58師獲得“飛虎旗”,被譽為鐵軍。後在常德會戰、長沙會戰、衡陽會戰等一系列的會戰中,均有英勇頑強的表現。

在解放戰爭中,張靈甫出任國軍五大精銳之一:王牌整編74師師長,雖然裝備精良,但在與華東野戰軍的戰鬥中,張靈甫率軍3萬餘人,被華東野戰軍9個縱隊10多兵力包圍在山東蒙陰縣孟良崮,最後被俘虜1.9萬人,其餘被全部殲滅,張靈甫本人也被解放軍擊斃。敗局已定之時,張靈甫打算自殺,遂留下絕筆:“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糧絕,水糧具無,我與仁杰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唉!靈甫絕筆,五月十六日孟良崮。”

對於國民黨和蔣介石來說,張靈甫是難得的猛士,難得的將才。抗戰期間,張靈甫和他的74師是卓有貢獻的一支軍隊。張靈甫被擊斃後,蔣介石給了他八個字:“殺身成仁,為黨盡忠”,蔣介石還親自給張靈甫寫了祭文。


帝國的臉譜


張靈甫,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曾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1947年5月16日於解放戰爭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死時留下這幅絕筆信。

避開政治不談,單就字論字,從這紙孟良崮絕筆以及現在所能看到的他的墨跡來看,張靈甫在書法上造詣絕非一般!


1、張靈甫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黃埔軍校,少年英才,書法上得到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的指教。其書法所展現出的溫文爾雅、優裕從容,即便縱觀當代書壇也是難得一見的。

問題中所附的這一《絕筆書》,是典型的北魏碑派書法,楷中寓行,行中寓楷,楷行相間,形神兼備。雖是小字,看似信手拈來,其實卻是舉重若輕,剛柔相濟,腴潤秀勁。在戰事非常之時,信筆而書,書法卻能達到如此境界,可以想見其平時書法功力之深。


2、網上還能找到張靈甫的一些書法(如上圖),從風格上看,脫胎於碑體書法,乾淨利落而又灑脫不羈、樸質奇崛而又雄逸豪放的藝術特徵展露得極為充分。張靈甫所處的年代,時處中華民國時期。這一時期的書法承襲清末崇尚碑學之風,變古為新,,碑帖互用,湧現出諸如康有為、沈曾植、于右任等一大批書法名家,張靈甫受碑學書法影響是在情理之中。


3、網上還收集到另一幅張靈甫書寫的草書作品(如上圖),風格迥異,筆法來源於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帖的風韻,結體大開大合,聚散收放,縱橫跌宕,從容嫻雅。可見,張靈甫不僅對北碑下過很深的功夫,對於黃庭堅草書也能應用自如。

能有如此筆墨,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足令當代很多靠寫毛筆字吃飯的人汗顏!網友們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漫漫書法路,加我不孤獨!


麓風軒


張粉看仔細了,上面這張才是張靈甫真容。至於所謂的絕命書,是王耀武偽造的,誰家男人能把自己老婆名字都寫錯了?齡玲不分嗎?


臥而論道954670971


中將師長張靈甫苦等的援軍遲遲未能趕到,這對近3萬74師官兵來說是致命的。在被共軍九個縱隊20多萬兵力包圍的孟良崮上,已頑強堅守了三天三夜,體力很快將被耗盡,山上沒有水源,先進的美式槍械也因無水冷卻,槍膛被打到徹底變形。不僅如此,幾天前還在一路追戰、逼迫華野全部主力急渡沂河撤出山東的美裝74師,軍令暢通作戰英勇,戰鬥力之強令人驚愕。但善於謀戰的張靈甫萬萬沒有料到,自己以生命為代價縝密制定“中心開花、一戰定乾坤”的作戰計劃裡,反包圍共軍的國軍主力中竟出了一路置黨國利益於不顧的83師師長李天霞。臨戰違令的李天霞使“中心開花戰術”化為泡影,而華野則在大戰之際徒增這個“第十特別縱隊”,真是喜出望外。孟良崮的戰敗對國軍而言是致命的,它直接打破了雙方的軍事平衡和戰略佈局。從另外一個角度看,74師全軍幾近覆沒,華野付出犧牲15萬官兵的代價,令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成為政治意義上的大捷。一位曾受訓並畢業於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軍方高官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方陸軍學院從來沒有將孟良崮戰役用作戰術上的勝戰教案”。陳毅元帥曾對被俘74師軍官坦率地說:“…你們74師戰功卓越,戰鬥力亦堪為國民黨軍隊之冠。可仍然逃不脫被殲的命運,各位應深深研究其中的原因”,將校們聽後一時無語。


mao6211


張靈甫抗日將領,蔣公的愛將,蔣公王牌74整編師長中將軍銜,就是原來的74軍軍長張靈甫,三萬兩千多人。足夠三個普通師的編制。本文力求在人性,人格尊嚴和信仰上解讀張靈甫中將。

分析這份遺書應該是張靈甫的手跡。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張靈甫是愛中華民國的,能以死效忠黨國,不成功,變成仁的國民黨訓在張靈甫身上得到了驗證。



當聰明的張靈甫看到戰事以去,為國殉職是軍人的效忠效義。就這一點,所有的中國人,包括共產黨人都得為之敬仰,為這種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精神而流淚。


中國共產黨人粟裕陳毅指揮的孟良崮戰役。連小鬼子投降共產黨人都不殺。張靈甫為什麼不投降?這麼多戰浮,共產黨人都不殺,更不能殺張靈浦。

張靈甫既然選擇了要為黨國效忠成仁。無論是與人民為敵的非正義戰爭,還是他的頑固效忠思想。這些拋開不提,視死如歸的中華男兒血性可歌可泣,不是中國人民人人都能做到的。

死都不怕,一份遺書哪能有假?至與妻子王玉“齡”字用了“玲”字。其實也不難解釋。“齡”只是年齡的意思,沒有“玲”有更深遠的意義。可能平常張靈甫也寫“玲”而不寫“齡”。主要是好寫。

王玉齡與張靈浦17歲結婚19歲時,張靈甫就死在孟良崮指揮部的山洞裡。1928年生人的王玉齡。生在豪門富貴大戶人家。一生守寡,也很苦的,1949年先到臺灣又到美國苦讀四年,畢業於紐約大學當了五年會計。後在美國航空公司工作20餘年退休。

1973王玉齡在中國政府的邀情下,回國受到周總理的接見,當時只有她和楊振寧教授能自由在美國來華。

日本在侵佔寶島臺灣後利用臺灣人民的血汗錢,以臺灣政府的名益在日本東京繁華地段購買了【光華寮】【清華寮】日本投降後,這兩穜大廈的產權證在日本人手裡。到上世紀80年代沒有歸還中國。

王玉齡得知此事,經過不懈努力周旋以法律的形式將這兩穜房產權證複印件交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法律的形式將這兩穜價值可觀的大廈收回。房產權屬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當時日本華裔律師主張將房產交於臺灣。王玉齡說,與臺灣沒有官方關係。,交於臺灣是錯誤的。

在臺灣主張兩岸和平統一,和分裂祖國的陳水扁等做了不懈的鬥爭。無論從哪個方面看王玉齡都是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的。1997年7月偕老母親王羅希回到湖南長沙老家直到母親百歲仙逝。

張靈甫一代為民國獻身的國民有骨頭的中將,死後國民政府追認妻子王玉齡上將遺孀扶恤待遇。那時在臺灣只有十幾斤米。苦了張靈甫的兒子和母親們。

雖然張靈甫死不投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敵。怎麼說這樣的政治立場也是錯誤的。就是效忠民國,效忠蔣家王朝也是錯誤的。但從人性人品和做人的骨氣上又是一代天驕豪傑,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成者王侯,敗者寇。國民黨蔣公的大敗北是張靈甫無論無何也是想不通的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異意可刪除圖片。歷史資料來自網絡,真實可靠。文章觀點原創。對歷史人物功過事非公正,公平的評論是當代後人的歷史責任。我們不獻媚與任何歷史人物,也決不做落井下石的小人,來緋聞緋謗歷史人物。公平公正認識歷史是辯證論者的法寶。嬋去歷史的塵埃,讓中華閃光的人性照亮前進的征程。是人之初善良的本性。)


張大河創意富有源泉


川軍抗日少將122師參謀長鄒紹孟遺書,書法也很好。抗日將領很多書法一流。



退一步37469731


大家好!拋開政治分歧,張靈甫絕對是個良將,抗戰英雄。

2016年仲秋,本人到山東臨沂出差,專程參觀了孟良崮。孟良崮比我想象的小,方圓只有數公里。去時雖然是一個天氣極好的中午,但是孟良崮陰氣逼人,給人沉重感。

聽老鄉說,孟良崮戰爭是這樣的。當時,張靈甫的意圖是以自己為誘餌,吸引解放軍主力包圍,再由國民黨其他軍隊把解放軍合圍,裡外夾攻而戰勝解放軍。從戰略上講,張靈甫的意圖是可取的,大概蔣介石也同意了戰爭意圖。為了吸引解放軍包圍,張靈甫放棄了重裝備,全師撤上小小的孟良崮固守。解放軍以十倍張靈甫軍隊的部隊包圍了張靈甫,雙方展開了七天七夜的激戰。戰爭非常慘烈,張靈甫的軍隊戰鬥力很強,非常頑強,幾乎沒有投降的。解放軍由山下往山上攻,犧牲很大。聽老鄉說,張靈甫軍隊大概戰死了2萬多人,造成解放軍近8萬的傷亡。而合圍的國民黨軍隊行動遲緩,戰鬥力差,沒能實現對解放軍殲滅的意圖。就這樣,雙方差不多在孟良固傷亡近10萬人後,解放軍最後成功圍殲了張靈甫。

關於張靈甫死因。老鄉說,張靈甫沒有自殺,而是被解放軍俘虜。解放軍一個排長殺紅了眼,闖進關押張靈甫的房間,開槍將他打死。

總之,張靈甫孟良崮絕筆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張靈甫對自己的自信和對他人的信任。


庸人良品




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時候,張靈甫將軍的長子張居禮前往北京參加了相關的會議,並代替張靈甫,收到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頒發的抗日紀念章。

也就是說,張靈甫將軍的抗日功績受到了國共兩黨政府的認可。這就是在打那些汙衊張靈甫將軍人的臉,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抗日戰爭期間,陝西關中有兩員名將名震天下,他們就是張靈甫和胡璉,兩個人既是老鄉,也是戰友,相互之間來往頗多,交情自然是非常好。

從1937年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開始,到後來的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張靈甫將軍都沒有缺席。尤其是在擔任團長和旅長期間,每站都衝鋒在前,身體多處受傷,仍然輕傷不下火線。



關於張靈甫的遺書,在抗戰初期和解放時期,分別都有一份。

在抗戰前夕,張靈甫寫了一封遺書給他遠在陝西的哥哥,託付家事:此次對日之戰,為國家民族爭生存,兵兇戰危,生死未卜,家人當認我已死,絕勿似我尚生。堂上雙親,請兄奉養;膝下諸子,望兄撫教;餘妻守嫁,聽其自然。


這封信的內容,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任何爭議。寫在淞滬抗戰之前,當時張靈甫正要開赴前線,還沒有出發。淞滬抗戰,中國軍隊共投入約80萬,傷亡約20多萬。基本上以每天一個團的死亡率在殘酷的進行戰爭,生死難料,將軍的拳拳愛國之心躍於紙上。

被很多人質疑的是,解放戰爭時被華東野戰軍擊斃於孟良崮時,張靈甫寫的那封遺書: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杰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決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親來京未見,痛極,望善侍之。幼子生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靈甫絕筆 五月十六日 孟良崮。

有人說這封遺書是王耀武杜撰,為他們臉上貼金,賺取政治資本。問題是在解放戰爭期間,張靈甫並不歸王耀武指揮,何來臉上貼金賺取政治資本之說。對持這種說法的人只有三個字:不要臉。



甚至他們還懷疑張靈甫沒有上過北京大學,也是編出來的。理由是張家到底出了什麼狀況?竟讓他退學?

張靈甫家在西安也不是超級富豪,充其量也只是有些田產。當時正逢戰亂,整個家族的收入並不會太高,還要分配各房去開支,可以用在支持張靈甫讀書上的錢就非常有限。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工作,每月有八塊大洋都不夠花。在當時的那個社會,每個月能有30塊大洋的收入就畢竟是城市裡的中等收入階層。

也就是說,張靈甫應該也是勉強能夠上得起北京大學,但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有很大的經濟壓力。家族裡出一些事情,被迫退學也在情理之中。



還有人說張靈甫人品有問題,原因就是殺妻一案。

張林甫性格火爆,嫉惡如仇,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他一生中有四次婚姻,張靈普對他的其他幾個妻子都非常好,尤其是最後一個妻子王玉玲。

也就是說,張靈甫不可能隨隨便便一個原因就會殺死自己的妻子。作為當時的進步青年,曾經在北大讀過書的張靈甫,不可能會草菅人命。更不可能是激情殺人,因為他從自己的軍營駐地趕回家也要很久的時間,一路上不可能不深思熟慮。

當然,我也不是為張靈甫殺妻辯護,他殺死自己的妻子也是不對的。但我們不能拿這件事來否認他的抗日功績,更不適合拿出來質疑他的人品。

改革開放後,張靈甫生前的很多好友都紛紛來到西安看望他的家屬,說明他的人品還是得到很多人認可的,遠不像某些人說的那麼不堪。

在抗日戰場上,多年和日軍以命相搏、浴血疆場、渾身是傷、留下殘疾的張靈甫絕對是一個熱血男兒。他遠遠比那些空口愛國卻在汙衊抗日英雄、更不敢去對小日本抗議的人值得稱頌,那些汙衊他的人不過是哈巴狗罷了。


新知傳習閣



張靈甫將軍是我們陝西長安人,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

張靈甫可以說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美男子,尤其在書法上有較高造詣。


在生前,張靈甫與同是陝西人的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常有交往,並得到了于右任的親身指點,讓他在書法上的進步很大。

清末民初,在書法上推崇碑學,追求魏碑那種寬博、凝厚、穩重的書法美學。碑學書法代表層出不窮,主要有康有為和于右任,沈尹默等人。



在大的審美特徵上,張靈甫的書法是跟當時的碑學傳統一致的。

關於《孟良崮絕筆》的真假,現在爭論不休,有人說是張靈甫在這次戰役中,看到大勢已去,無力扭轉戰局,他要用自殺來贖罪,絕筆信是他自殺前寫給上級的遺書。

另一個說法是,張靈甫在戰場上已被擊斃,為了給上級有個交代,張靈甫的下屬模仿他的筆跡寫了這封遺書。



哪種說法真實我們不去考查,在此,僅說絕筆信的書法藝術特徵。

可以看出,此幅書法以行書寫成,同時融入了魏碑寬博厚重的特徵,同時,又有于右任那種剛柔相濟的書寫特徵。全篇行雲流水,氣韻生動,能看出是在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寫就的。

整體上,不失一件章法與筆法,情感和意蘊,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的書法佳品,它代表了作者理想的書寫狀態。


鴻鵠迎罡


張靈甫20歲北大歷史系,後因無力負擔學費而退學,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與林彪同是黃埔四期同學。

1936年,張靈甫槍殺了妻子被判刑,自行押解到南京,因盤纏不夠一路靠……賣字……到的南京監獄。

之後抗戰爆發,張靈甫幾乎參加了抗日的所有會戰,戰鬥中被打瘸了一條腿,是不折不扣的抗日將軍。抗戰時期是張靈甫一生的頂峰。

張靈甫酷愛書法,常去到西安城內的碑林臨摹碑帖。在抗戰之前,張靈甫還沒有暴得大名時,求字者就已甚多,很多商戶的匾額就是張的字。張曾因書法被于右任稱作:“奇才”。

可惜,44歲死於內戰。

絕句•祭抗戰英雄張靈甫 @老街味道

烽火長安氣不平,驅倭仗劍濟生靈,

自古英雄任臧否,不掩韓碑矗汗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