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9年養老金上漲的話,應該傾斜照顧企業退休人員嗎?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儘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佔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1]

養老金上漲已經連續14年了,2019年養老金還會15連漲的,雖然目前預計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多,但是漲總比不漲強了很多!

如果2019年養老金上漲的話,應該傾斜照顧企業退休人員嗎?

依十橋看,2019年養老金肯定要上漲。而且上漲的幅度會超過2018年,原因如下,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的七十週年大慶,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對於全國人民來說,是喜慶和歡樂的一年。既然如此,國家一定會在人民的幸福感上有所體現,肯定會有許多好消息讓人們高興。廣大退休人員期盼的養老金上漲必在其中。其上漲幅度應該高於2018年的5%,樂觀估計應在8%左右。不但養老金會上漲,而且老年農民的生活補貼,也會提高。

社保基金的繳納與發放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可是,由於公事教單位的人員在2014年之後,才開始繳納社保金。而企業員工則是在1993年就開始繳納,多繳納21年。

但是,公事教人員退休金卻比企業職工高1-2倍。而且公事教員工在退休金計算時,仍按其原職務或職稱發放,可享受原級別或職稱相應的待遇。而企業卻不能。也使得企業中的一些老工人,工程師,高工在同等工齡,學歷或職稱下,工資偏低。這種發放方法,引起了企業退休職工與技術人員的不滿與詬病。

從前幾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增加的情況上看,各省市每次養老金上漲條款大致上,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人均上漲部分,二是工齡部分,三是按本人原退休金的百分數%增加的部分。這樣上調養老金則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尤其是百分數%上調部分,佔比金額很大,使養老金高者越高,低者則越低。例如,今年內蒙古上調養老金的百分數部分為1.8%,按包頭市企業平均退休金2600元計算;

2600元x1.8%=46.8元,包頭市公事教平均按6300元計算;6300元x1.8%=113.4元

企業人員少漲,113.4元-46.8元=66.6元。

而2017年的百分數比例為2.25%,企業人員則少漲79元左右,二次(年)上調,企業人員就約少漲146元左右。退休金如此上調,使得其差距越來越大。

而上調政策中的工齡費僅為1.5元/年,使得企業中,繳納社保金時間長,工齡長,工資低的職工更加吃虧。

如果2019年養老金上漲的話,應該傾斜照顧企業退休人員嗎?


因此,建議2019年退休金上調,按工齡計算。退休人員每年工齡上調6-8元,這樣既消除了文件的繁瑣,人人明白,也減少了企業退休與公事教及其他退休人員,同期上漲的差額,對逐步縮小退休人員的貧富差距也十分有利。

如果2019年養老金上漲的話,應該傾斜照顧企業退休人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