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我們通常相信,成績好、工作好的人都是小時候特別聽話的,某些情況下確實在理,但並非百分百準確,甚至有時還與大家的經驗習慣正好相反。

童話大王鄭淵潔最近發表了新書《鄭淵潔家庭教育課》,其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本人的兩個孩子都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聽話孩子,但如今都成長為樂觀獨立的人,兒子成為企業家,女兒考上美國名校。他的育兒經驗或許可供大家參考一下,希望看完本文的你可以不再將聽話當作好孩子的重要標準。

好孩子的標準是聽話嗎?

鄭淵潔: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誇孩子:“真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但好孩子的標準真的是聽話嗎?

一些家長或老師認為,孩子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是不聽話的結果。

不聽話的孩子普遍有這幾個特點,比如調皮、好動、愛胡思亂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腦洞大,甚至喜歡惡作劇,但是卻很重感情。據說學生長大後,能去看小學老師的,大都是當年學習成績不特別優秀的學生,甚至是經常被老師貶低的學生。而當年學習優秀甚至是班幹部的學生,長大後看望小學老師的並不多。

事實上,成功人士當中,有相當多的人小時候屬於調皮的孩子。對於孩子學習成績中下的家長,很可能因禍得福。

最珍貴的素質是質疑

鄭淵潔: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我的女兒在小學時遇到不稱職的老師,那老師曾經用手指戳我女兒的頭,還在教師辦公室當著我女兒和同學的面長時間抽菸。

一次,那老師在課堂上用惡語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貶損一位學生,我女兒看不下去了,當堂放聲大哭,老師問我女兒,你哭什麼?我女兒不回答,繼續大哭。老師給我打電話。

女兒放學回家我問她為什麼在課堂上無原因大哭,女兒說老師用那麼難聽的話罵同學,她沒有別的辦法制止老師,只能用大哭的方法制止老師。

我同那老師溝通無效後,對女兒說:沒關係,我在家教你。然而女兒是全中國最喜歡上學的孩子之一,她堅持要上學。我很無奈,當時北京有了國際學校,有的國際學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中國籍學生,於是,我將女兒從公立學校轉到北京一所國際學校就讀。

一天上課時,外籍班主任生病,臨時由一位中國老師代課。那所國際學校每個班12位學生,上課時學生可以走動、去洗手間、喝水,甚至交談。那位代課老師不適應這樣的課堂環境,對學生說了一句話:“學生要聽老師的話。”

校長知道後很是吃驚,立即將臨時代課的老師叫來,對那老師說:教師對學生說“學生要聽老師的話”屬於嚴重錯誤,學生身上最珍貴的素質,是敢於質疑老師,敢於和老師辯論。念你剛來學校是初犯,給你一次改正的機會。

不盲從權威,敢於質疑,有自己的主見,不隨波逐流,應該是一個人能獲得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質。能擁有以上素質的人,是從小日積月累形成的。家長如果將“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天天掛在嘴邊訓導孩子,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逆來順受、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人。

驚天地泣鬼神的父愛

鄭淵潔: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我的兒子鄭亞旗上小學時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某次他放學回家,對我說:班主任老師將期末考試題以及答案告訴全班同學了。老師還讓我們背下來,還說不許告訴家長和外班同學。

兒子的班主任參加出題,所以知道考試題。 我大吃一驚,脫口說:這是漏題啊,老師這是教你們幹壞事啊。 亞旗問我:為什麼是幹壞事? 我說考試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公平,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應該知道考題和答案。否則考試就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考試,就是幹壞事。

亞旗問:老師為什麼這樣?我說:她應該是想在和其他班的老師競爭時勝出,那時評判老師的工作成績的主要依據就是老師所帶班的期末考試成績。

鄭亞旗說,這麼嚴重的壞事,你應該去告訴校長了吧?我想了想,說:如果我向校長舉報,咱們需要事先做好離開這所學校的準備。否則你在班上將度日如年。我還記得當時亞旗說他本來就度日如年了,應該是度日如十年吧。

當時我還沒做好將孩子領回家自己教的準備,只好選擇了另外一種和老師漏題作鬥爭的方式。我認定,如果我屈從老師漏題並同意我的孩子參與期末考試作弊,對我的孩子是負面教育。

於是我告訴鄭亞旗:期末考試時,你故意答錯題,拉她的分。但前提是別低於六十分,低於六十分要補考,划不來。

學生考高分不容易,其實,故意考低分又不能低於六十分要 求自己正好考六十分更不容易。

我聽說有的家長用物質手段刺激孩子考高分,我就借鑑了這個方法。我對兒子說:如果你期末考試考到六十分,我就給你買你覬覦已久的數萬元的燒油的遙控直升機。考六十一分,獎品的等級下降。六十二分之後獎品等級逐級遞減。我認為,這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父愛。

人只應有一種禁忌

鄭淵潔:別太執著於孩子的“聽話”,兒時禁忌越多,未來成就越少

儘管我從來沒對我的孩子說過你要聽話這句話,但我認為孩子也要聽話,聽誰的話?聽法律的話。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清楚,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愛,是看好自己別惹事。

有一個也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地方邀請我去講課,這個地方叫少管所,全稱是少年犯管教所。可能少管所覺得請兩院院士去給孩子們講課差距太大,請我這個曾經被學校開除的人給他們講課沒有多少反差,孩子們更容易接受。

我第一次去少管所是1980年11月17日,那天和我一起去的還有作家蕭軍。我在少管所目睹了被管制的孩子和爸爸媽媽的淚眼。在那一刻,我就意識到,作為孩子,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愛是看好自己別惹事。

一次我應邀去少管所講課,講課之餘我和一位個子較小的孩子聊天。我問他是犯了什麼罪進來的。他說是盜竊罪。我問,盜竊罪應該有年齡限制吧? 你看上去很小呀。

他告訴我,《刑法》規定年滿16歲的人,一次盜竊了五百元,就構成盜竊罪。當年的規定是500元,現在應該提高了。我問他:你是在多大的時候偷了多少錢?

他說:平時同學過生日會請大家吃東西。他家窮,他過16歲生日時,也想請同學,但沒錢。他就在上學乘公共汽車時偷了一個錢包,被當場抓住,錢包里正好500元。他當天又正好16歲,於是犯了盜竊罪。當時規定年齡按當天零點計算,現在好像改為晚上二十四點。

我當時就說抓錯了人了,應該把你的爸爸媽媽和老師抓起來,因為他們沒有告訴你什麼是盜竊罪。他問我:您告訴自己的孩子了麼?

我一驚。離開之後馬上買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當時咱們中國的刑法有419個罪名,有的罪名到了14歲就要判刑進少管所,其他罪名到了16歲就會被判刑。

我將兒子叫過來,給他念《刑法》,想讓他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刑法》 比較枯燥,大家知道考律師比較難。鄭亞旗摸我的額頭,說你沒事吧。

後來我就將《刑法》的419個罪名編寫成419個寓教於樂的故事,作為給鄭亞旗的家庭法制教材,取名《皮皮魯和 419 宗罪》。這樣,鄭亞旗看起來津津有味,同時知道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我在作品《我是錢》裡有一段話,同樣適用於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家長們:這是一個禁忌相繼崩潰的時代,沒人攔著你。只有你自己攔著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越少。人只應有一種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無忌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