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家庭教育不是管理,是示範和引導

我常聽到一些家長跟我說,頭疼孩子上學,頭疼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我很少聽到這些朋友說,他們頭疼自己。

宋朝有位詩人叫陸游,他的兒子想學寫詩,向爸爸請教。陸游對兒子說,你真的要想學寫詩,功夫是在詩之外,不用把功夫都下在怎麼遣詞造句上。其實,寫詩的功夫在詩之外,教育孩子也是這樣。教育孩子,和孩子本身沒什麼關係,和爸爸媽媽關係最大,套用陸游的話:教育孩子,功夫在孩子之外。

爸爸媽媽總覺得是孩子不行,實際上說穿了,是爸爸媽媽自己不行。如果沒有合格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不可能優秀的。打個比方,有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廠牌一樣,行駛的里程也一樣,歲數也一樣大。兩輛汽車並排,從北京的西單穿過十里長街開到東單,到達東單以後,這兩輛車的耗油量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駕駛這兩輛車的兩位駕駛員的駕駛習慣不一樣。那在家庭教育上,父母認為自己是孩子家庭教育的駕馭者。打比方說,孩子是一輛汽車,父母駕馭這輛汽車,希望這輛汽車優秀。實際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家長。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能決定孩子的一生。但是有些爸爸媽媽,他們將家庭教育理解為管理,就是管孩子,我說什麼,你就要聽,我管理你。比如,你該寫作業了,你該怎麼怎麼樣了,就是在管孩子。其實家庭教育不是管理,家庭教育是示範和引導。

我們知道,辦任何事都需要資質。比如會計要考會計證,開車要考駕駛證,律師要考律師證。唯獨當爸爸媽媽不需要考試以獲得一個證書,證明有教育孩子的資質。通常爸爸媽媽認為,我生了你我就有權利來教育你,但實際上這比無證駕車性質嚴重多了。因為孩子本身有可能是有天賦的,但是由於你的教育方法不對,有可能就扼殺了他的前程。這個性質其實比無證駕車還要厲害,因為它直接傷害的就是自己的親骨肉。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首先應該研究孩子的特點。因為他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肯定是不一樣的。孩子有三個很突出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模仿能力強。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任何奧斯卡影帝影后都望塵莫及的。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來感受這個世界的,這是孩子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孩子的逆反心理非常強。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第二個特點,這個咱們之後再說,第一個單元不涉及逆反心理;第三個特點,想象力豐富。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沒有知識,他看到的所有東西要用胡思亂想給出一個解釋,這就是推理力薄弱的人想象力豐富。這是孩子的三個特點。關於想象力的事情,會在第5課涉及。

現在來說說孩子的模仿能力。爸爸媽媽需要孩子達到一個什麼期望值?比如說他多吃蔬菜,比如說他一回到家就能把作業很高效地寫完等等。要想讓孩子做到任何事情,你先做給他看,你不用說話。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用嘴。我在作品中寫過這樣一句話: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我的孫女現在四歲,我們在家裡有一個規定,誰也不能當著孫女拿手機用。如果學齡前兒童見到家長整天捧著個手機,孩子就會模仿,也手機不離手。先不說在孩子的眼睛處於發育階段長時間看手機屏幕對視力有沒有負面影響,單說剛來這個世界時間不長的孩子,不是通過看真實的場景認識這個世界,而是通過手機的虛擬世界認識我們的星球,我認為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所以我們家裡如果遇到急事兒,真的有特別重要的電話需要接,我是會去洗手間的,把門插上。所以我的朋友經常會問我,鄭淵潔,你們家是不是安了什麼滴水景觀了,怎麼你打電話旁邊老有水的聲音啊?

作為家長,你希望孩子做到什麼,你就演示給他看,他自然而然會模仿你。這個效果特別好。

你不讓孩子老玩手機老玩電腦,但是你老玩手機,老玩電腦。如果你當著孩子很少擺弄這些東西,孩子也會和你一樣。

有的家長髮愁孩子總是玩遊戲,這個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實際上孩子是覺得跟機器玩比跟爸爸媽媽玩快樂,因為爸爸媽媽不真心跟他玩。

即使你要當著孩子使用手機,我建議你也嘗試一下這樣使用:大家都有這個經歷,開一個很重要的會,這個時候來了個電話,你會小聲說,喂,我現在正開會呢,待會兒我給你回過去啊。如果你正跟孩子玩兒的時候,你的手機響了,你當著孩子特別小聲和對方說,抱歉,我現在不方便接電話,我正跟我孩子玩兒呢,我們倆正聊天呢,待會兒我給你打過去啊。這樣對孩子就是好的教育,他會覺得他在你心目中是很重要的,等於對他的尊嚴就是一個滋養。任何時候,比如你跟孩子正待著呢,然後電話來了,或者微信什麼的,你馬上就低著頭看,就不理孩子了。包括正跟孩子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停止了,就不理孩子了。甚至說這種話:“爸爸媽媽工作呢。”我覺得最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就是“爸爸媽媽工作呢,我不工作咱們家哪有錢啊!”家長應該先把自己調整成合格的父母。身教最重要。

爸爸媽媽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我們今天的爸爸媽媽曾經也是孩子,我們小的時候曾經有些願望、幻想:假如自己哪天成了爸爸媽媽,我會怎麼著,我絕不會怎麼著。可真的當自己成了爸爸媽媽後,就忘了自己小時候。其實教育孩子的時候,多想想自己的小時候,能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方法。我們小時候,有的時候父母的一句話,我們一輩子都記著。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經歷。所以說作為父母,孩子從學校,從幼兒園回來以後,你當著他說的話,都有可能影響他一生。所有話都不能隨便說,你要三思而後,你不知道哪句話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你只能假設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當孩子一回到家裡,作為爸爸媽媽,你就要成為一個演員。那你說我不是很累嗎?那對啊,因為你想讓孩子有出息嘛,你想讓孩子成功嘛,你就得演示給他怎麼成功。

我們知道演員有兩種,一種是本色演員,另一種的是演技派演員。家長如何確定自己在家裡成為哪種演員呢?就看你對你的孩子的期望值是什麼。

如果有一對父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樣有出息,就一樣,那你就OK了。我也說一句英語啊,我也賣弄一下,其實我一點英語都不會。以後的單元裡,咱們還要專門說說母語和英語的關係,因為我的女兒是學英語的,她高三畢業的時候,她的托福考試成績非常高。在之後的四十節課裡,我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學英語的事情。如果你想讓孩子跟你一樣有出息,那你就省事兒了,就當本色演員,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就是你的身教。但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比你有出息,拜託,你就要受累了。在孩子出現在家裡的時候,你就要當演技派演員了。打個比方說,你不愛看書,但是我們知道所有成功人士都愛看書。

前幾天我剛應以色列政府的邀請去了以色列,在以後的章節,我再詳細跟大家分享這個感受。猶太民族人數並不多,在以色列國家有六百多萬人,在美國有八百多萬人,基本上這就是他的大頭了。可是猶太人掌握了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財富,為什麼?有四個特點導致以色列民族人數很少卻掌握了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財富。

第一個特點就是喜歡閱讀。猶太居民家中,幾乎家家有書架子。以色列的大街上、地鐵上、路邊,經常看到的就是人們拿著一本書在看。當然可能因為他們的手機流量不夠,應該讓咱們的華為多給他們建基站去。因為從手機上閱讀是一樣的。但他們很多人是拿著書的,他們喜歡閱讀。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有出息,你不喜歡看書,那孩子回來以後,拜託你一定要煞有介事地拿起一本書來,當著孩子看。當你看到第三天,你的孩子就要找你要書看了。他會模仿你。當然孩子不認字的時候,你可以找一本隨便亂七八糟的書看。反正孩子不認字。但等孩子認字後,你就不亂看了。皮皮魯講堂有位家長問我,說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啊?我說你呀,等孩子放學回來,你們兩口子一人捧著一本書看。結果他說,果然幾天之後孩子就找他們要書了。這就是演技派演員。

你想讓孩子將來孝順你,你怎麼辦呢?你就得當著孩子,孝順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前一段時間我陪著我爸媽乘坐一艘豪華郵輪出國旅遊。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兒。這艘巨型輪船上有四千多人,約七百多個家庭,一般都是一家三代人去,都有一個很小的寶寶。但是這個寶寶,都是叫姥姥姥爺,整個船上我就沒聽到一個叫爺爺奶奶的。我就很奇怪呀,我說為什麼都是姥姥姥爺帶著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出來玩,怎麼沒有爺爺奶奶帶著呢?我問他們,他們告訴我說,媽媽說話算數,媽媽不同意帶著爺爺奶奶。其實,我覺得如果你真想讓孩子將來孝順你的話,你就要當著孩子的面孝順孩子的姥姥姥爺,但是也必須孝順孩子的爺爺奶奶。因為如果萬一你生了男孩兒呢,那將來你不就慘了嗎?你的兒子結婚以後,你的兒媳不同意帶著你們坐豪華遊輪一家三代享受天倫之樂出去玩,你們就只有看著你們的親家跟著你們的後代出去,對吧?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將來也帶著你們出去,就請你們現在坐豪華遊輪出去的時候,讓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都有兒孫繞膝遠涉重洋的機會。

身教非常重要。作為爸爸媽媽,當你的孩子在家裡出現的時候,從幼兒園和學校回來的時候,拜託一定要當演員,演給孩子看。你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一定是你先有了問題,孩子模仿的,你先改了,他就改了。如果你是天天守著電視看,天天拿著手機,你又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那你不是欺負人嗎?

所以說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範和引導。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

《鄭淵潔家庭教育課》

鄭淵潔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