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的變通」

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的錢,而是需要家長的人本身!蘇霍姆林斯基《給兒子的信》中有這麼一句話:“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在人的環境下才能長成。

孩子出生後,如果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那麼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家長需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存在,需要人對他確認、理解、鼓勵,這樣他才能建立自己獨立的人格!

“教育方式的變通”

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

一個行為是對的,還是錯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長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裡不帶有任何表揚和批評,家長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實際上確認是家長幫孩子培養價值觀的一系列過程。所以,家長要明白孩子不會自動地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這些都是學來的,是我們家長不斷灌輸的結果。家長要幫孩子分清是非善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教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幾乎的千篇一律,並不會去變通。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用50種方法去教一個孩子,看他最適合哪一種,但是我們往往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孩子。”

作為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應該死板般地“照方抓藥”,應該要研究孩子的生活習慣,從中選擇定製一套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