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樣貌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鄭淵潔在一次大使茶敘會上做過主題為《如何讓孩子成為學霸》的演講,演講中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的女兒沒上過幼兒園,沒學過算數。入學報名的時候,老師問小姑娘二加二等於幾,她搖了搖頭。

老師詫異,鄭淵潔更詫異,“你們學校不教二加二等於幾嗎?”鄭淵潔的女兒在小學二年級之前,學習成績一直處於下游。到初二時,來到了中游。

初二開始發力,到高三畢業時,成績已經是全校第一了。

鄭淵潔的女兒高中畢業時的IB考試成績全校第一,被美國六所頂級名牌大學同時錄取,並獲得了40萬元的獎學金。

鄭淵潔有個比喻說得特別好,他認為如果家長把孩子的壽命預估比較短,那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場短程競賽,自然要早點發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而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壽命預估比較長,那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起跑時是否領先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我想大多數人的一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起點在哪裡,我們個人無法選擇,而當我們站在起跑線上的時候,選擇以什麼樣的心態和認知前行,選擇是否要在前行中不斷學習,便顯得尤為重要。

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寫道: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這樣的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

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物資、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改變和成長。

成長型思維者並不認為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卓越非凡,他們只是相信,人類真正的潛能是未知的。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前一段時間,易烊千璽在微博上以#18歲讀的書#為話題,曬了自己的一些讀書感受。

餘華得知易烊千璽喜歡自己的作品之後,給千璽和年輕一代寫了一封信。

致千璽同學和年輕一代的朋友們:你們是得天獨厚的一代人,你們身處這樣的時期:未來已經來到,過去還沒過去。

你們要有野心,野心能讓你們情緒飽滿思想活躍,能讓你們即使過了這個村仍然會有這個店。

這裡的野心,就是讓年輕人不斷地挖掘自身的潛能,突破自身的上限,創造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

這正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所認可的生活法則,他們不怕面對難以避免的失敗,不怕前進路上的挫折。

他們願意去嘗試,他們喜歡迎接挑戰,也敢於去承擔一切未知的結果。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會因為萬分之一的希望而充滿鬥志;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卻會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中憂心忡忡。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費曼教授是個“科學頑童”。

有一年他去巴西講學,結識了當地的一隻桑巴樂隊。

費曼覺得這很有趣,他以前學過打鼓,懂點皮毛,便想跟他們學習打鼓。樂隊的人看他這麼真誠,就收下了這個徒弟。

費曼練得很刻苦,但開始的成效並不怎麼好,由於技術不過關,怎麼都打不出巴西本土的味道。

樂隊成員說他總喜歡天馬行空地自由發揮,所以表現得不及格。

如果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開始懷疑自己,感到灰心喪氣,並帶著沉重的心情循規蹈矩地進行訓練。

而費曼卻擁有著成長型思維模式,他依舊堅持自己的風格,並在日夜的練習中將這種風格展現到了極致。

準備參加遊行演出的前幾天,他再次給樂隊的“師傅們”進行了表演。

不斷挖掘潛能,不斷嘗試,才能有這樣意想不到的驚喜常常出現。

而如果將他人的評價當做衡量自己才華和價值的標準,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使你無法繼續前行。

當代智力研究領域的權威羅伯特·斯滕伯格認為,“人類的某項專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

成長型思維者對此堅信不疑,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點,這給他們帶來了堅定的信念和學習的激情。

他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能夠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而並不那麼熱衷於證明本身。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有一期《了不起的匠人》介紹了漆雕藝術家文乾剛老師,短篇開頭寫道:

接受系統的西方美術和雕塑教育後,文乾剛卻開始接觸發展了千年的剔紅。

保持著愛玩兒的性格,不斷嘗試為剔紅引入時代審美和新的技術,讓這項古老的技藝走得更遠。

文乾剛15歲開始學習漆雕,他的作品受邀在北京APEC會場展出,打造了屬於中國的專屬奢侈品。

77歲的文乾剛,熱愛戶外騎行,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photoshop、CAD用得比年輕人還溜到。

保持年輕的心態,終身學習,才能不斷向上,才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喪失生命力。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成不變,是能夠一眼看到底的。

你不去挖掘潛能,就是在尚未老去前,向命運舉手投降,直接葬送掉了一生的幸福。

《破產姐妹》裡有句話說得好:“DNA決定了我們是什麼,但不能決定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是什麼不能改變,但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則在一直變化著。”

這種變化就是人生最有魅力的地方,你不能確定它會變成什麼樣,但如果你堅信它會越變越好,那便會越來越好。

法國實驗心理學家,智力測驗的創始人比奈認為,一開始聰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後還是最聰明的。

也就是說,那些一開始資質不高的人,在充分挖掘了潛能之後,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卓越的人。

就像鄭淵潔老師所說,人生是場漫長的馬拉松,分配好體力,穩步前行才是正確的選擇。

多去培養一下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使你做不到百分百的完美,至少還可以爭取到一個美好的生活。

有人問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思維模式是天性中固定不變的一部分嗎?”

她回答道:思維模式是個性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你是可以改變它的。在知道存在兩種思維模式後,你就可以開始考慮用一種新的方式應對問題。

人們告訴我,一旦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的痛苦中,他們會在各種消極時刻埋怨自己:錯過了一個學習的機會,被失敗貼上了標籤,或者因為事情仍需努力而感到洩氣。

然後他們切換到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確保自己會抓住挑戰之機,從失敗中學習,並繼續努力。

既然已經知道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對人生的積極意義,那就在你感到失意消極時,及時切換到成長型思維模式吧,你會發現沒什麼可絕望的。

人類真正的潛能是未知的,誰知道一年後,三年後,十年後的你會收穫怎樣的精彩呢。

為了不讓那時的自己感到失望,現在就開始努力譜寫你夢想中的人生篇章吧。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本期主播:拉巴卓瑪

夜读|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样貌

推薦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