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新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我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童年的性格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这种说法甚至在心理学也可以找到依据,心理学认为,出生后的前6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美国FBI,也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数十年来,美国的连环杀手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清一色全部是男性,而且他们几乎都是偏执狂。要么是偏执型精神分裂,要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但更重要的发现是,所有这些连环杀手中,都在6岁前有一个糟糕的妈妈,几乎无一例外。有一个糟糕甚至可怕的童年,是这些连环杀手一致的人生特点。作者武志红老师说,孩子在6岁前与妈妈的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关系中,会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而8-12岁也是一个关键的年龄段,在这段时间中,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关系中,会让孩子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而且美国FBI分析数据发现,这些连环杀手中一半的父母有精神疾病,近七成的犯罪父母酗酒或者吸毒,甚至很多父母还曾犯过罪,而且每一个连环杀手也都是自己的童年,就开始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一个人6岁前,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一个温暖家庭,和充满爱心的母亲。但不幸的是,这些罪犯与母亲的关系清一色是冷淡的、互相排斥的。

武志红新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当然对我们一生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还有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就像这本书的作者说的:关系,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本质的渴求。如果一个人处理不好各种社会关系,那么再伟大的也人也将面临挫折和不幸,伟大的艺术家凡·高,他是一位绘画天才,但他没有与异性的亲密关系,最后他疯了;大心理学家尼采,他是一位哲学天才,但他最爱的莎乐美不爱他,他陷入了孤独,最后他也疯了,他说“我是太阳”,那是绝对的自恋,也是绝对的疯狂。关系是如此重要,而今天这本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正是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乐观和积极的人生。

01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是北大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他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老师,从事心理学研究20多年,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他不仅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咨询师,还在全国各地开办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而且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著作包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为何越爱越孤独》等多部作品,其作品在全球畅销超过百万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个重点是:如何经营良好的家庭关系?

第三个重点是: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02

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第一个重点: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很多父母都有胎教,或者说给初生的宝宝讲故事的习惯,他们希望通过语言的方式与自己的宝宝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武老师咨询室,有一位妈妈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给婴儿读各种经书。甚至这位妈妈还给武老师看了读经书时的视频。视频中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在给自己几个月大的婴儿读经,婴儿有很多次把脸或者身体转开,试图从这种他完全不能理解,也听不到的声音中逃离,但是这位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将婴儿的身体扶正,继续读经书。

武志红新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据这位我妈妈说,她的目的是想用这种方式,就给孩子灌输知识,当然这样的妈妈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效果就可想而知。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说:语言虽然很重要,但相比起身体,相比起体验,语言只是细枝末节,而且语言是体验的抽象表达,语言不及体验的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和语言互动相比,和小孩的肢体互动更加重要。尤其对一个刚出生,还完全不识字,也听不到经书的婴儿来说,和活生生的妈妈建立生动的互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武老师说的:语言很重要,人类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验,但体验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亲密的亲子关系来自于丰富的互动。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曾说过,6个月前的婴儿和父母是完全共生的,也就是父母是他们生命中一切的来源和依靠。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亲子互动不仅在婴儿时期,其实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对小孩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武老师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很多父母和小孩的心理咨询。一位浙江台州的小学二年级小孩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一句:妈妈,请看着我,和我说话。后来妈妈才知道,是因为在妇女节当天,他给妈妈讲故事,捶背,可是这位妈妈却一直在低头看手机,于是小孩写下了这篇“伤心”的日记。这位妈妈说,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所以,以后会放下手机多陪陪小孩。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我们身边很常见?父母在陪伴小孩的时候,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看手机,或者就是心不在焉地做其他事情。这种缺乏互动、缺乏连接的陪伴其实都是无效的陪伴。

03

武志红新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在亲子互动中,经常会发生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无缘无故地失控和哭闹,这是怎么回事呢?武老师说,其实对于一个新生生命而言,善和恶会这样一种逻辑:我能控制的范围就是善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是恶的。在网上有这么一段视频,视频中小孩无意中把牛奶打翻了,但是他跑过去打他的妈妈。这是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妈妈是他的全部,牛奶杯打翻了,失控发生了,这是他妈妈没有控制好,所以他跑过去打他的妈妈,因为在他眼里是妈妈没有控制好,打翻了牛奶。这也是典型的婴儿和妈妈是共生关系的例子。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们会归结为外部世界导致的,他们会觉得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攻击他,而导致了失控的发生,他们会因为这些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变得情绪失控,焦虑甚至哭闹。所以,对于一个婴儿来说,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因为这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去控制某些事情,让孩子感觉很多事情都在控制范围之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里。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尝试着离开父母,去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他们逐渐觉得“我完成了这件事情”,“我可以控制这件事情”。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孩子,他会觉得他是活在善意满满的世界里;一个被照顾得很不好的孩子,他就会觉得他是活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不可控的恐怖世界里。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在孩子越小越容易失控的时候,成年人对他的照顾和帮助越重要。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接下来两个重点内容我会陆续为大家更新。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者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