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中医医生喜欢超剂量用中药?

中医i为王


什么叫超剂量?这里说的超剂量,应该说的是超过药典的剂量。我真的不知道药典的是哪些人规定的。像张仲景时期的剂量一两本应该15克多点,这个在发掘的当时的度量衡已被证实,但是现在的药典依然坚持,一两为三克,足足少了五倍。不知道现在的中医所谓的专家都干啥去了,而不是纠正错误。李可用的都是大剂量,而且有时候用了十八反十九畏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效果很好。国医大师朱良春也用了十八反十九畏的组合,比如五灵脂和人参的搭配。也同意并且赞扬李可的用药用量,但是依然没人改变药典。很多说大剂量,跟药物的种植,而不是野生,多年中医经验,两者区别没有那么大,别被一些文章误导了!!!!疗效不好是医生的问题,不是药物的问题。首先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中医?其他他会不会辨证中药,不要觉得说的满口像中医的人就是中医!!!


中医小李


药以胜病为止,有些病必须用大量,不能治好病,如余师愚的清温败饮,生石膏用24O克。

四神煎,黄芪用240克,远志用9og,石斛12Og,牛膝12Og,可见古人用中药有时也用大剂量。

大黄有用12Og一剂的,吃了没有事。而且天天吃。治疗神经病的。

当归12Og也有的,巴戟天有9O克的,生地用10Og,黄精1OOg,白芍6Og,有时药用大量才可以好病。25O的量,用了才可以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用药对症,药量不足也是治不好病的。比如:白芍6Og和1Og的效果一样,当归5O克和10g能一样吗?


合肥名医


所谓超剂量,是今天的药典,按照李时珍某人的“古方用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剂量,在明清以来,把经方给改过了,形成现在的药典的标准量。从1945年以来,有一批考据派的中医,怀疑今天药典的量,通过考古观察,在各古籍、各博物馆馆藏文物如秦权、汉盒、先秦时期的土灶、各种汉方本草的根、茎、叶的实物上,反复对比,考证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孙思邈《千金方》的汉方实际剂量,恢复了古方之后的剂量。用来对治各种重大疾病的。从林沛湘、李可、仝小林以来,包括祝之友先生,这些实践祖国医学的临床中医汲汲以求的,就是恢复古代中医的真实疗效。而非目前拿个补药就给病人“调理”的所谓治不好病人也治不死病人,徒然“养生”的现代中医。剂量的把握,是针对病情的。仲景先师也有轻剂则愈的病例,更有重剂起沉疴的典范。


行者槚肃霜


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就算是同一种疾病,对疾病的不同阶段,也可以用药量不同,有的药用超大剂量反而能够药到病除,但是这非常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技术。

我听祖父说过有一次他给别人开的药方被患者的老婆看错了,结果有一味药被当成另一味药用了,剂量大了几倍,但是没想到过了两天那位患者奇迹般的好了。

我从来没有在网上给别人推荐过内服的药方,因为有的患者对某些中药的药性反应很剧烈,稍有不慎可能会有灾难性后果。



专攻滑膜炎


中医药典的量是一个和平的用药量,是治不了大病重病的。中医有重病用猛药,不但是指有毒的,还是指用药量加倍的。但必须是经个人长期实践经验有效可行的才行,这就叫艺高人胆大。有些病例还是医生自己以身试药得出来的经验。李可老中医是直得我们中医界学习的榜样!


y医不y


中医治疗疾病是辩证论治,是以整体观和动态观来选择用药,是因人、因地、因时治宜,都是在不断变化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剂量,有时为了治病可以大剂量用药,有的会超出平常用量的好多倍,这都是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阶段,以此来选择药量的轻重,大方、大量治大病,小方、小量治小病,无论大方、小方,无论剂量的轻重,都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的情况来确定用量,体质强壮的用药量要大,病情严重的用药量要大,这样充分发挥药材的效力和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中医医生有时超剂量用药,也并不是说中医医生都喜欢超剂量用药,都是在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中医医生有时超剂量用药,这也是治疗疾病的一些方法,有时剂量小根本起不到作用,况且现在的中药都是种植的,根本达不到药书上介绍的用量和效果,因此不加大剂量起不到治病的作用,有些病也需要大剂量才有效,像黄芪的用量是10~15克,如果按这个量治疗体质虚弱的人,疗效不会显著,需要加量才会效果明显,如果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就需要超剂量用药才有效,要60克以上或者更多,才会发挥黄芪补气固脱的效果,像人参的用量,一般2~3克,这个用量用于保健可以,如果用于治疗疾病,用于气虚滑脱的人,或者用于回阳救逆,这个用量根本起不了作用,需要10克以上或者更大的用量才有效,这样大剂量用药才能挽救人的生命。


中药的用量由于南方和北方的差异,用量也不相同,像麻黄的正常用量是2~9克,如果用于感受风寒发汗,男方人用麻黄5克就可能发汗,而北方人用15克有的也不一定发汗,体质强壮的用麻黄10克也未必发汗,体质虚弱的用麻黄5克就不少了,所以中医的用量也是辩证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用量都会不一样,为了治病有时也会超剂量用药,中医治疗疾病无论正常用药还是超剂量用药,都必须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加量用药,用药量的多少,前人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些副作用大和有毒的药材不可超量服用,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剂量以内,防止发生意外。


中医杂症


什么叫超剂量?不是这么多中医粉在说,现在中医效果不行,就是因为药效不行了吗?那肯定得加大剂量啊!以前百年老山参1克就可以治的病,现在人工种植的人参一年就成熟了,那是不是至少得100克?不然对得起100年的天精地华吗?


江滔7


中药的剂量在药典里出现的范围是常用剂量。用这些剂量治病效果缓慢,有些就无效。现在的药物野生的在变化,人工种植养殖的多了。药效大不如前,还有一些药农药物年限不够提前采摘,非时令采摘。用了这些药也影响人们对中医效果的认可。中药的不传之密在于量,对某些药物剂量变化的验证是经过大量病例验证的。有一些验方就是某味药的特定量。汉巜伤寒论〉》是中医的经方之祖,现代研究一两约为15.25g,现代的教科书一般是用3g换算使用,效果不如人意。刘渡舟,郝万山,黄煌老师用治急,重症一般用15g,慢性病用9一10g。效果明显。

中药的用量变化疗效也会变化。如生黄芪15g左右补气升压,30一120g可以利尿降压。生麻黄6一9g发汗,20g止痛。这些都是前人经验总结。治疗效果好的医生他们会对某个药用量较大。现在好多医生为了避免药量超大而使用几种同效的药联用,使处方显得庞大。


用户75992159893


患者各体质不同,没有量大的说法,只有看人而异,辨证施治!小儿需要量小,大人量多!肥胖的,瘦弱的,块头小的,块头大的,都因人而异,没有全部量大或多的说法!

中药性味有强弱,久病,初病,医师的技术习惯,各种计量都不同!看病治病救人,不是喜欢就能乱来开超多,超大计量的,而是“诊断”而得出的方剂


乄民间草医叫兽乄


什么叫超量?小柴胡汤古代用量8两,古一两(汉代)考证为15.125克,8两则为90克,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