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会有什么有趣的体验?

用户5547789917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回答,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湖南上了四年的大学,从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离开时候的不舍,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刚下飞机就被夏天那种黏腻腻的空气冲击了一下,一分钟都不想在外面,感觉100倍防晒都不够用。更别提军训40度的高温了,军训半个月下来,都不敢照镜子。有个新疆的同学在学校宿舍愣是给热哭了。

接下来给我最大刺激的就是南方的蟑螂!我在北京还是见过蟑螂的,最大的顶多小拇指甲盖儿那么大,但是当我走进宿舍,看到地上趴着几只大拇指那么长那么粗的蟑螂时,还是没忍住跑出去了,旁边有几个北方的学姐淡定的跟我说:“没事,习惯了就好”。果然,四年下来,我见到巨大的红褐色的甚至还会飞的蟑螂都觉得就那么回事儿。

再来说吃的,刚到学校的时候,中午去食堂吃饭,感觉满窗口都是辣椒,辣椒炒一切,辣椒炒辣椒都不奇怪,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无辣窗口,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打米饭的地方。就连蛋炒饭都是老干妈炒饭,无奈吃了一周的泡面。看着宿舍本地同学吃的巨香,问她们辣不辣,她们和我说觉得辣椒是甜的!但是,四年下来,湖南的好吃的还是很多的,我也基本练就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还有就是湖南的小餐馆,米饭是不要钱的,开始也是让我一惊,以至于后来回了北京有点不适应。

最后说说南方的冬天,两个字:痛苦!真的是太冷了,没空调没暖气,我曾经放了四个热水袋在宿舍床上,冷到室内比室外的温度还要低。

毕业好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还是很快乐的,有时间真想回去再走一圈。


北京晨报


我侄子从沈阳去厦门上大学,堪比出国。孩子在那边吃不惯,物价也贵。北方学生一个月生活费1500元就够了,那边2500元还得省着花。大学里的宿舍管理员阿姨见侄子又高又大(1.86米)问是不是东北人都这么高,从来也沒听说过沈阳这个城市,却知道有个小品演员叫小沈阳。校园里长了许多芒果,许多大叔大妈有特制的刀和袋子,到成熟时一割就落到袋子里了。他的大学教授问:你们沈阳是不是又贫穷又落后?不然你们来这里读书干嘛?然后又以厦门本地人的优越感炫耀了一下他的一万多块的西服。去年刚开学还赶上了台风,学校停课,停电,宿舍一楼都淹进水了。他有个北方同学还在室外体会了一下台风风眼。对于北方孩子赶这么大的台风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吧。


爱品热茶


我是来自湖南的妹纸一枚,在北京工作三年,南北方的差异真的感觉有中国和外国差异那么大

1 洗澡差别好大啊 啊 啊 在南方,洗澡一般用沐浴露或者肥皂稍微擦一下,冲掉就可以了,而且都有独立的洗澡间。北方的,我去过学校的澡堂,还有温泉淋浴的澡堂,都是那种没有门的,都是裸的,而且喜欢用搓澡巾(第一次见啊,这东西)搓背,感觉能搓上个半个小时,刚进去的时候脸都不知道放哪里,但是久了,也挺喜欢的,毕竟可以欣赏不同的果体,哈哈哈

2 湿度差别好大,人生中第一次流鼻血就贡献给北方了,而不是帅哥,想起来心中一万头草泥马走过,刚来北方,脸上脱皮好厉害,在南方从没有这个现象,有坏的也有好的,夏天的时候衣服不会向南方一样粘在身上,虽然一样的热,但是相对而言更清爽一点

3 口味差别太大,湖南妹子无辣不欢,一餐不吃辣,都感觉一天都不美好了,但是北方同事都吃的好清淡,偶尔也尝尝辣的,每次她们都辣的脸像红辣椒的时候,辣的喘气的时候问我辣不辣,我能说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吗

4 其他的,像北方的茴香湖南妹子 第一次听到过,吃过第一次就和它宁死不相见了,还有馒头,北方的馒头又大又硬,她们是用来当饭吃的,而南方的又软又甜,我还是比较喜欢吃南方馒头

还有北方的妹子高大点,南方妹子娇小些,皮肤也好一些,所以北方妹子感觉很直爽,南方的可爱一点,各有各的风格

每次一谈到南北方差异,就会有一波波排山倒海的口水冲过来,我想说能不能求同存异,大家都是中国人,要接受别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

还有看过记得点赞哦,第一次码这么多字,看过记得点赞,么么哒


pink132441936


我江苏人在西安念的大学,开学初我爸特地给我从商场买了厚厚的羽绒服,我姑还给我织了件毛衣,九月份开学过冬的衣服满满塞一箱子塞不下,到学校之后第一次见暖气,冬天就一秋裤,围着暖气吃冰棍太嘚瑟了,上课都没人愿意做暖气边儿上,对我这样从小就怕冷害怕过冬的同学简直就是到了天堂,冬天太舒服了。吃的方面,第一次在食堂吃早饭,馒头主食就小菜,小菜倒是蛮好吃的,感觉是水焯熟再拌着的,清淡,合我胃口,馒头我天,咬一口,妈也,咋这结实呢,太难吃了,没有馅儿又不甜,啥玩意儿!我们家乡的馒头都是有菜馅儿的,没有馅儿的就是甜的,馒头也很松软也很白!永远忘不了第一口吃到花椒的抓狂感受,简直想把盘子扔了!还有学校的免费汤一周有几天竟然是小米粥,小米也吃不习惯!第一次在外面吃炒面,上小份的,一端上来,傻了我的眼,满满尖尖一长盘子,老板,我要的小份!姑娘,这就是小份,吃吧,我同学一脸贱笑!不过炒面干干的超好吃,不像我们南方的炒面有点潮,超喜欢孜然粉的味道!在西安呆了几年,馒头啃的麻麻儿香,花椒嚼嘴里当磨牙的,炒面大碗也能吃的舔盘,烤饼烤筋果啤夜宵组合,大盘鸡,肉夹馍凉皮冰峰,樱桃成熟的季节10元进园子管饱!太多太多的美味啦……就是羊肉泡馍还没吃习惯,总是越吃越厚越吃越多的赶脚……


小路72756376


我就说一个南方人到北方的糗事吧,十几年前和一朋友去山东,到吃饭的时间了找不到有米饭的饭店,实在是饿了,就去了一家干净点的小饭店,我说尝尝面条和饺子吧,老板问我要多少,我就想当然了,说各来一碗吧,老板就问,要几斤?我一听迷糊了,平时在南方都是按一份一碗算的嘛,对一碗有多少份量还真没概念,就随口说那就每样2斤吧。结果结果,当端上来的时候我们震惊了,对!就是震惊了,最后两个人合起来只吃掉四分之一。后来晚上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饭吃的小饭店,点菜的时候我点了四个菜,结果又一次震惊了,我到现在还忘不了那个比脸盆还大的一厘米左右厚的鸡蛋饼,我当时差点就流泪了,多么厚道的老板啊。。。。


斌哥41872111


哈哈,这个非常有趣了,我一个东北同学,来到贵阳读书,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说比较典型的从北方到南方读书了。

贵阳由于气候的原因,极其能够吃辣椒,然后东北的同学从小就不怎么能够吃辣椒啊,刚来的时候,吃个炒的土豆丝都能辣到飙泪,哭着喊着再也不要吃贵阳的带有一丢丢辣椒的菜了,一年之后暑假回东北,刚回到家觉得家里的菜一点都不辣然后去超市买了老干妈拌饭吃,把家里人都惊呆了,哈哈,贵阳的饮食真的能够影响人啊。

皮肤变好了这个是真的,东北的冬天那是真的又干风又烈,但是贵阳的冬天那是又冷又潮,皮肤是好了,但是贵阳也是真的冷啊,湿冷湿冷的穿再多都冷得哆嗦,还没有暖气,真的很难过,东北虽然冷,但是人家有暖气啊,所以世间安得双全法呀。

贵阳属于西南地方,有很多新鲜的蔬菜,我那个从小吃着大白菜长大的同学来到这边之后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因为东北冬天的时候绿色的蔬菜真的贵的吓人,贵阳就不一样了,随时可以吃到新鲜的绿色蔬菜,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她现在都不愿意回东北而要先留在贵阳了,哈哈。


Lg橙子读书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最对味了~

本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属于西北地区吧,不过老家靠近四川那边一些。

考大学的时候,希望走远一点,自由一些(当然,没几天就后悔了),然后考上了离家1700+公里的南昌。

先说说初入南方的见闻。

答主9.9日开学,9.7日便到了南昌报道,初入南方,第一个体验就是热化了,从未体验过这么热的。

本来在火车上开着空调,又看到外面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以为会很冷,便穿上了外套,结果一下火车。

一股热浪!一股湿乎乎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蒙蔽!

然后因为给一个自称聋哑人的人捐钱(20块),从而错过校车,只能打车去学校,听到出租车师傅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说“遥服(湖),遥服(湖)去不咯,七十块七十块!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50块上车去学校(最后才知道,其实只需要40块左右啊!)”

在学校报道,办理入校,找宿舍,收拾宿舍,乱七八糟弄完就晚上了,整整一天,全身湿透了,好像在水里面泡过一样,脸上不断有水(汗)流下来,一直在洗脸啊有没有!

这种热,真的是答主老家最热的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还发现一点,答主1.75,本来在老家高中上学差不多是坐班级第四排第五排的(班上按照身高排座),但是进大学后,走了一圈发现好多人都跟我差不多或者没我高,激动啊~

除了热,第二个点就是蟑螂了,说实话,不是矫情,答主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活的蟑螂!

以前都是在电视剧上看过蟑螂(星爷的电影),第一次见就看到一个,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很大的蟑螂啊!

当时就懵逼了!

我们宿舍四个人,一个青海,一个山西,还有一个我(甘肃),另外一个海南的。

每次看到蟑螂,都是大呼小叫的叫海南人过来打蟑螂。

说实话,老家只见过蜘蛛蜈蚣,还没见过蟑螂,但是却很怕,尤其是会飞的那种!

第三点是吃的,其实怎么说,南昌这边的吃的倒是没有许多人北方人所说的南方食物那么“可怕”。

我反而觉得还是比较对味的,甚至还有一些好吃。

但是从小在北方长大的糙汉子,在南昌之后只见到早点是米粉啊,瓦罐汤啊,就连包子都是厚厚的皮包着一点点肉,有些皮薄的包子更是里面有汤汁。

吃不惯啊吃不惯。

答主自小吃的早点就是一碗米皮或者擀面皮,或者一碗咸田浆(也叫豆浆吧,里面大都说米做的,放一点碎黄豆)配一根油条,很好吃啊!

来到南方后,答主看到的牛肉面是这样的招牌:西北牛肉拉面,西北正宗牛肉拉面,兰州牛肉拉面……

然而答主生活的地方,牛肉面的招牌却是:马师傅牛肉面,张师傅牛肉面,X师傅牛肉面。

除了有些个别的不习惯之外,其他还好啦。

还有一点就是,宿舍几个人连同隔壁宿舍(隔壁宿舍都是浙江啊,江西啊,反正都是南方人),一起出去买晚上在宿舍偷偷吃火锅的材料。

等我们进菜市场了,答主才知道,原来买蒜可以只买一小瓣???原来买土豆可以只买两三个???

原来葱姜这些东西可以让老板送???

答主家里都是一次性买比较多的菜,后面三四天不用买菜有没有(当然没有网上说的,一次性土豆买一卡车那么恐怖,但是过年前答主有配老妈买一整袋大麻袋土豆的经历)

其实总的来说,北方有北方的好,南方也有南方的好,值得一提南昌的瓦罐汤还是很好喝的,有些小吃街和夜市的小吃也不错。

毕业一年,倒是很怀念当时寝室的生活,哪怕当时我们都在口里骂着这是个破地方,想回去,可是真的回去了,却又希望时光倒流……


电竞圈那些事


我是个地道北方人(山东的)→来到南方(魔都上海)读大学→留在这里工作~

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中间碰到了超级多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

吃饭那点不一样的事儿

我刚到南方来的时候,同学会惊奇的问我“你们能生吃大蒜?”,呵呵,我们还生吃大葱、生吃洋葱呢!

我们那里的馒头是这样的

南方的馒头是。。。这样的

过年的时候,浙江的室友跟我说他们吃汤圆,我惊奇的问道,“那几点吃饺子呢?”。。。。。。

看着云南的小伙伴调着十几种作料的“蘸水”拌出来神奇的米线面条做火锅蘸料。味道超级赞。

粽子是吃肉粽、还是豆沙粽?皮蛋是蘸醋还是蘸酱油?豆花是吃咸还是吃甜?。。。。。。

过年坐车买票也是件神奇的事情

跨越了千山万水相距550公里(直线距离)

每年寒暑假两次往返,有两种购票方式:动车6.5小时、机票1.5小时。凭着学生证拿着打7.5折的动车票,从来不用抢票。有时候机票才200+300+,直接一张飞滴票回家过冬天(集体供暖),回家过夏天(洗海澡)。乐乐呵呵

我是俞瑜,欢迎交流


俞瑜营养师


我是北方人,20年前来南方读书。于是....

1、居然有人一次只买2个苹果!

2、春笋是什么玩艺儿,竹子能吃么,居然还辣!么!贵!

3、豆脑是甜的.....?

4、豆浆是咸的.....?

5、汤面里面有酱油?

6、包子皮是甜的.....

7、粽子里面放肉放酱油放蛋黄真的能吃么……

8、月饼里面是猪肉!

9、ta们冬天没有暖气居然也活下来了……

10、装米饭的碗....确定不是茶杯么……

11、冬瓜居然切开卖!

12、原来这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切开卖!

13、这里的大妈一天买2次菜......

14、ta们的方言比日语还难懂.....

15、服务态度真好……

就先这样吧……


齐齐说故事


东北人跨越大半个中国来了福建,来了闽南上学。第一感觉就是好热,在东北从没有过的37.8度啊,一出门回宿舍就一身汗,刚来那几天一天冲三遍澡。然后语言不通,完全听不懂闽南语,猜都猜不出什么意思的那种绝望,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吃啦,第一次吃了甜的肉包,咸的肉粽,还有小小的瓦罐汤,什么空心菜啊,芭乐,杨桃其实在我们老家那都不常见,很多老家的水果这边也没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也差很多,但是种种的种种也没能阻止我在南方呆了这么多年,并且找了个南方老公,并不是多喜欢南方,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待久了好像就习惯了,偶尔会很想家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