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所在的学校要求填写父母职务,是什么用意?有什么作用?

纯属虚构-168


这是过去的老问题了吧?同样的问题我在前几年的新闻里看到过。

如果各位家长遇到题主遇到的这种老师完全可以举报。但有些学校和老师让学生们填写父母的政治面貌和籍贯只是为了建立学生们的学籍档案,这种现象在90年代就存在的,本人小时候也填过,政治面貌当时大多数人填的是农民或者党员,还有填工人的等等,职业一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当时在我们班并没有出现老师因此就偏向哪个学生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是否还需要填写同样的问题,这个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现在还会填一些类似的,大多是为了甄别是否是留守儿童和随读儿童,没发现老师们搞特殊照顾的现象,我家孩子的家长群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老师们不会傻到给自己找不痛快。


网者归来


震惊了!

孩子填家长无业结果连运动会都没有报上名,被人透露家长在大户室操作,孩子就顺利当上中队这个了!

原来学校要求学生填报父母职务是为了区别对待学生?!

原来以为同在一个班级,大家都该得到公平对待,原以为你成绩不好、你班职选不上完全是你个人的原因,肯定是你性格不好、学习不够努力,原以为同在一个班级,区别只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区别只在你和我。

网上有一个问题,问为什么大家在大学的时候感受不到差距,但是到了社会差距就出来了。有人回答说,不是大学里没有差距,只是因为大家都因“大学生”这个身份而把差距掩盖了起来,差距其实一直都在。

现在我们知道,不仅大学差距一直都在,差距,从小学到大学,都在。

公平从未现身,想想都不寒而栗。

我说我中学填了父母是工人之后,为什么班主任说的家访总是不来我家呢。

真的不是到了社会才拼爹,实际上拼爹从你踏入学校开始,它从来不缺席。

据不确切消息,某一公司要求新入职的职员填写父母职业情况,某人写了其是某银行分行的行长,立马到了公司里得到别样的对待。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富人之子也更会得到优待,因为他们的父母更可能捐款给学校。

原以为这样的事情只发生在美国和商业世界里,没想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没幸免于这种“向钱看”的荼毒。

想想更好的教育资源会偏向那些家境良好的学生,就觉得可气。可是从升学率来说,老师们这么做却是很有道理,家境好的人可以给孩子开小灶、入培训班补习、请家教.......就是这些,已经足以提高这些家境出生良好的孩子的升学率,老师自然更会投入精力在他们身上,另外,他们的父母是成功人士,老师也更加愿意和他们交流,脸上贴金啊、还有可能带来方便啊。

只是,啊喂,这样不公平。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社会现实。


白诗诗


我觉得很正常吧?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会填这份表格的吧,应该只是学校单纯的想要了解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吧,从而更有利于学校老师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给孩子心灵方面的教育还有呵护。

但是我看了下方的评论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难道当时老师对我好,是真的因为我父母?我感觉不是,小时候我反正吃喝好像都比其他同学要过的好很多初中的时候老爹给我250一个礼拜,其他同学只有150,我找找女朋友什么的反正钱也够用,哈哈,但是填这种表格的时候,我都是问过我老爸的,我老爸和我说填务农,就说我爸是务农的,我妈待业在家不工作,我搞不懂是为什么,反正我爸爸不愿意写他是做工程的,说那样不好,当时我是没想什么的,但是看下方评论区这么一说,我感觉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班上有个女孩子填了爸妈是从商的还有一个填了我爸爸是黑社会的谁谁谁,后面犯了事情学校也不处罚她,好像真是那么一回事一样,好尴尬啊。我反正爸爸让我出门的时候让我和别人家里反正一般般,也不是很有钱···········不过我家真的没钱,老师倒是对我很好的呢,反正有什么都会帮我的呢,我也会买些吃吃的给老师吃,读书不咋地,马屁要拍好,哈哈。

你们以前怎么过呀


教育时光


我作为一线班主任老师来谈谈——

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学校要求填写父母职务,原因不外乎几个:

1、学籍管理的要求。现在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完善学籍档案,每个学生全国统一一个学籍号。学籍资料有家长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职务的填写内容。这不是某个学校要求填写的。

2、掌握学生的家庭结构。学校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相关的统计数据会成为教育决策的依据。

3、方便家校联系与沟通。学生的资料一般由班主任保存。班主任知道家长的职业职务,可以选择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

比如我班有个学生,家长死活不肯填写职业职务。有时候有事联系他,电话总是不通或不接。后来,家长会才知道他是监狱的狱警领导,规定在单位是不能使用私人手机的。



当然,不排除会有老师利用家长的关系。在当今的人情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些潜规则。

如果学生家长在单位有职位,托其办事可能很方便。确实也有个别老师谋私的行为,让人反感。

但大多数老师不会这样,因为老师都要面子。所以,做老师最好不要麻烦家长,免得引起误解或非议。

有的家长认为老师会根据家长职务而有所区别,对孩子厚此薄彼,对此过于担心也没有必要。

毕竟大多数的老师并不是市侩的势利眼。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对事不对人。

孩子的素质才是关键。有些富二代官二代的孩子,自私调皮,让老师头疼不已。懂事乖巧、品学兼优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喜爱,也是人之常情。

总之,家长与老师互相尊重,真诚以待,和谐相处就好。大家不必对填写职务这些小事过度揣测,把学校老师想象得那么阴暗。

一个谩骂老师,鄙视老师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因为,教育需要家校合力,校园更加需要正能量。


——欢迎关注“小李滔滔”头条号,了解更多原创教育文章。


小李滔滔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仅仅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家一亲戚在某个三线城市初中担任班主任,他亲口告诉我,学校让学生填父母职务基本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确实了解学生家庭结构状况;二是学校有时候下达指示后,具体的年级、科室主任再下达给各班班主任,大意是记录下父母职务偏高的学生姓名、家庭情况,再重新反馈给上去,我家亲戚说这种情况在他们学校持续了几年,具体什么原因谁都也不愿意猜,估计是学校掌握一些资源后,特殊情况下可以派上用场。第三个则是的的确确存在的问题,多年前非常盛行,就是学校派班主任统计学生父母职务后,但凡是事业单位领导、企业副经理以上职务的,都要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来学校开座谈会,我上初中时就切切实实经历过,父母被邀请来以后,无非是学校想让拉点赞助,这个赞助具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这种情况在前几年比较常见,但近几年由于上面文件规定 都明确禁止了,但据说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拳坛热点


网友一:

现在小学一年级入学都要建立电子学籍,需要收集孩子的个人信息及家庭成员和监护人信息,这是建立学籍的一项内容。家长的学历职务工作单位都是要进行记录的,跟老师无关,学生建立学籍的需要而已。至于为什么要统计这么详细的家长信息,不是老师能解释的,要问学籍管理部门了。说实话,老师也不愿意统计这么多的东西,所有信息收集以后老师都需要录入学籍系统,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这也是项大工程很累的。

网友二:

从小写父母务农,也没觉着有啥不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应聘单位还是要求填写,我还是填父母务农,结婚后才填自己先生的名字,没想那么多,也不觉着被谁歧视别人有什么恶意。

有说老师不好的,我也遇到过偏见的老师,小学中学大学各一个,一共三个,也大概只占我所有老师的几十分之一吧,不过他自己偏见关我什么事,我好好读自己的书,参加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他们也没碍着我什么。所以大家别抱怨,做好自己,尤其是让孩子有个好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三:

我从读小学起,就开始填父母的职务,而我的父母都是从农村到一个小县城开餐馆的,没有什么职务,所以我每次都会填个体,讲心里话,那时候可羡慕那些父母有职务有单位的同学,有时候觉得他们的颐指气使都有资格样。也许从每次填表格开始,我对自己就有了人生规划,所以更努力的去学习,也更明白读书才能改变我。当时想我父母没有职务让我骄傲,但我自己得做让他们骄傲的女儿。后来考了师范大学,出来又努力的考了编制,终于成了一名教师。

老公是大学时认识的,比我大三届,毕业后也考了公务员。也许是我们都是追求稳定工作的人,没有勇气出去折腾吧。也许是我内心深处希望我的孩子在填父母职务时我们可以让她有职务有单位可写吧。我的经历,让我现在看到父母没有职务单位的学生时,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总是会给他们灌输我的理念,让他们努力成才。所以有些回答说老师会看到父母职务怎样怎样,我只能说因人而异吧,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是势利眼。可能我走的路和给孩子灌输的思想观念也不一定正确,但有追求有向上的心才是真。

网友四:

填父母职务,首先,排查单亲,这样的孩子老师会重点关注,除了管学习,还要疏导,当然,如果孩子身心健康更好。其次,关注困难家庭,帮助申领助学金,申请减免资料费等等。第三,根据父母职务及学历选择成员组建家委会,参与管理班级事务(职务级别高的家长不会有这个时间,直接过滤掉)。第四,根据父母职业及学历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也考虑怎样跟家长沟通更合适。第五,防止孩子有突发情况,父母手机联系不上,老师会直接打电话到工作单位。

至于对某长的孩子格外关照,我只想说,各种评比,要么看成绩,要么民主评议加公示,怎么操作?有什么必要操作?真是那什么什么长,根本不用通过学校,直接在市或省教委活动一个荣誉称号,比学校评出来的含金量高多了。

网友五:

本人90后,我爸是装潢公司木匠。 每次父母职务我都老实写的。当我上初二时,老师喊我爸去帮他家干活不给钱,升我为组长。 从那次后我就心里不舒服,初三开始每次写父母职务我都写务农。 到了高中,班主任又喊我爸去干活不给钱,我心里就纳闷我全部写的务农怎么还会知道我爸是木匠的。 后来去外地读书了,我爸才没有被老师喊去干活过。

网友六:

方便老师办事呗,虽然话不好听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家长看见孩子的老师找的办事哪敢拒绝,哪个不是尽心尽力,我同事就笑着给我说他儿子上小学学校让填父母职务,然后孩子问他填什么,他就让填成打工的,结果一个学期过去了,几乎班里有用的家长都被老师们拜托过了,就他们一些填没职务的打工的从来没让老师拜托办事,另外一个同事说他一个亲戚是警察,一次他孩子的老师车被扣了,打电话拜托他把车弄出来,其实都不是一个部门的,可是为了孩子,他就再到处找关系把车弄出来给了老师……这就是现实。


遗落在世界的角落


看到你的问题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也让家长填过类似的表格。但是你的看到你的问题描述,我就不淡定了,不仅震惊,震到下巴都掉地上了!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个老师不仅枉为人师,而且简直就是一个趋炎附势的无耻小人!下面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谈谈此事。

一、学校为什么要求填父母填职务

1.了解孩子的家庭,从父母的工作不仅能看出孩子的成活环境,还可以推测其家庭的教育方式,方便制定具体的策略去教育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在必要时,可以去孩子父母的单位去联系他们。有一次我的学生出了点意外,父母的电话都打不通,后来是通过孩子父亲的单位联系上了他的爸爸。

3.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许多工作我也很无奈,大量的材料、文件、表格我也不知道要干嘛,但是领导安排的,必须做。

二、学校做法是否合理

我不清楚学校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否侵犯了学生父母的隐私权。不过在我的工作经历中,还没有学生家长对此表示过质疑,家长们还都是很配合的。我也没有因为孩子父母的职务去安排学生的座位,或者做其他有讨好家长嫌疑的事。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为此事烦心,如果担心孩子老师“特殊对待”,大可以填一个高大上的职业。同时,如果一个老师真的像问题里描述的那样,你可以直接去教育局举报啊,这样的老师即使你讨好了他,你还敢放心把孩子交到他手上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同时也希望社会人士,不信谣,不传谣,爱护一下教师仅存的一点社会尊严吧。


愚夫问道


用平常心来看,关于儿子所在学校要求填父母职务,属于正常不过的学校要求。学校通过学生填写的家庭情况,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状况。父母的工作与职务,对学生学习生活不自觉中会长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进行科学化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

如果用有色镜看待此问题,那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另类结果。

就学校因素来看,可能不少家长会认为,学校是看帽子待人。从学生提供的家长工作及职务,如果家长有用,对学校有帮助,可能会利用家长的影响,对学校帮一定的忙,解决一些学校困难,或者是为学校赞助等,学生自然也会在学校班级获得一定的优待。

就教师因素来看,难免有些教师,眼皮往上翻,用的着的家长不仅照顾好学生,座位选最好的,平时照顾,还能封个班干部什么的当当,等等优待最终指向利益交换,老师家里或者自己有什么用到家长,请家长帮助解决。

“我爸是王刚”的时代不是永远的。不管咋说,学生学习才是根本,家长也不要娇惯孩子,鼓励学生勤奋刻苦才是正道。毕竟孩子学到真才实学才能更好的出人头地。


西城杂事


最近网上好多家长反映,小孩子入学要填家长的职务,是为了方便老师区别对待自己班的学生,潜规则学生家长等。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是这绝非社会主流。

从教育本身的意义来讲,这种行为大有深意

第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重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作用。父母的教育程度、工作职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了解这个信息后可有这对性的加以补充。

第二、便于因因材施教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师了解孩子的家庭结构各自对症施教。

第三、紧急联系

一般留下父母职务信息,有附加联系方式,方便紧急情况下联系。

最后教师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里,他们身负重任,时刻处于社会媒体舆论监督的中心,他们这个庞大的群体有那么一小部分害群之马,社会很容易整体代入。各行各业,总会出几个人渣,所以,对老师要宽容一些。


熊孩子清单


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吧,肯定有很多家长觉得很震惊,但是这是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一种手段吧!

可能家长们会觉得是侵犯了个人隐私,但是是学校要求的,现在小学一年级入学都要建立电子学籍,需要收集孩子的个人信息及家庭成员和监护人信息,这是建立学籍的一项内容。家长的学历职务工作单位都是要进行记录的,跟老师无关,学生建立学籍的需要而已。

我也承认肯定还是有那种存在家庭偏见的老师,但是是极少数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公平对待的,不会因为你家有钱就对你特别的好,难道就因为你父母是务农的,老师就要带有色眼镜看你吗?只要你是一个读书好、品德好的学生,还是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喜欢的,反正我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都是公平的对待学生的。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老师也是人,也许他在某个时刻,会让你感到特别的不公平,但是请大家原谅他,老师也是有要求的,也是要完成任务的,升学率就是一块指标,可能在某些方面,你觉得老师对你和有钱的小孩不一样,可能有钱的小孩得到的关注要多些,这些在当今的社会中,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社会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啊,但是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还是可以获得老师的亲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