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学会一个初级算法:冒泡排序

由于LeetCode上的算法题很多涉及到一些基础的数据结构,为了更好的理解后续更新的一些复杂题目的动画,推出一个新系列 -----《图解数据结构》,主要使用动画来描述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本系列包括十大排序、堆、队列、树、并查集、图等等大概几十篇。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算法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算法演示

五分钟学会一个初级算法:冒泡排序

排序动画过程解释

  1. 将天平放在序列的右端,并比较天平左右的数字
  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比较 3 和 8
  3. 比较后如果右边的数字较小,则被交换
  4. 因为 8 大于 3 ,所以数字不用交换
  5. 比较完成后,将天平向左移动一个位置,比较数字
  6. 因为 3 大于 2 ,所以数字不用交换
  7. 比较完成后,逐一移动天平,比较数字
  8. 此时 2 小于 4 ,所以左右的数字互相交换
  9. 重复同样的操作,直到天平移动到左端
  10. 。。。。。。
  11. 天平到达左端
  12. 经过上述的操作,数列中最小的数字已经移动到左端
  13. 将天平返回右端
  14. 重复相同的操作,直到所有数字都被排序
  15. 。。。。。。
  16. 吐完泡泡了

参考代码

C++

五分钟学会一个初级算法:冒泡排序

Java

五分钟学会一个初级算法:冒泡排序

Python

五分钟学会一个初级算法:冒泡排序

获取文章高清动画图片私信我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