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那個選項是阿根廷的首都?

大官人抬頭紋


因南美解放者杯決賽雙方,是來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同城死敵——博卡隊與河床隊,布宜諾斯艾利斯得到了世界級的關注度。

我們對布宜諾斯艾利斯並不陌生,號稱南美巴黎,有濃郁的南歐風格,小資情調很誘人。就是有人吐槽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名字實在太長了,不好念。知足吧,同志們。布宜諾斯艾利斯已是阿根廷首都的簡稱了。

聖迪西瑪特立尼達德聖瑪麗亞港布宜諾斯艾利斯——你確定你能一個字不錯的唸完嗎?當然,如果你夠潮,你可以簡稱聖迪西瑪特立尼達德聖瑪麗亞港布宜諾斯艾利斯為布艾(BA)。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南美洲僅次於巴西聖保羅的第二大城市,大都市區有人口1280萬,而阿根廷總人口還不到4400萬。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班牙人在公元1580年命名的,之後一直是南美洲東部重要的貿易港口。布宜諾斯艾利斯位於拉普拉塔河與大西洋匯流處,又背靠著肥沃的潘帕斯大草原,同時又是歐洲進入南美大陸南部的門戶重鎮。西班牙卻刻意壓制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歐洲的貿易,強行讓秘魯首都利馬取代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南美洲西班牙控制區與歐洲貿易的中轉站。

布宜諾斯艾利斯對此極為不滿。雖然西班牙隨後取消了這項不公平的決定,但阿根廷人決定脫離西班牙,寧當雞口,不為牛後。讓人意外的,阿根廷人要抗擊的不是西班牙軍,而是英國軍隊。

公元1806年6月,英國艦隊載著1千多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殺向拉普拉塔河口,並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登陸,6月27日攻下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市的西班牙官員都成了洋版錢謙益,都向英國新主效忠。但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想的是脫離西班牙,而不是換個洋主子,英國鬼子不比西班牙鬼子好多少。布宜諾斯艾利斯組織市民抗擊英國入侵。英軍1千多人在面積巨大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像一千多螞蟻掉進黑米堆裡,影都找不著了。8月12日,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英軍向布宜諾斯艾利斯抵抗者投降。因為率領布市人抗英的是利涅爾斯,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堅決要求西班牙撤掉之前抱頭鼠竄的總督索夫雷蒙特,由利涅爾斯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老大。

英國不甘心失敗。第二年的2月,又竄到拉普拉搭河口,只不過是從烏拉圭海岸登陸的。英國鬼子記性不好,忘記利涅爾斯還活著。結果又被利涅爾斯率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打成了豬頭,僅被布宜諾斯艾利斯人俘虜的英軍就多達兩千人。1807年7月7日,英國簽了投降書後,狼狽逃出阿根廷。

阿根廷和英國的恩怨,實際上不始於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而是這兩次英國入侵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戰爭。

布宜諾斯艾利斯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國還是不死心,經常派艦隊竄到拉普拉塔河口,對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封鎖,企圖逼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投降。

阿根廷人的性格,大家從阿根廷球星身上能看出來,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不屈服於外來壓力,比如馬拉多納。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寧可餓死,也不屈服,英法鬼子的船沒法補給,沒多久也撤了。

可以說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靈魂,布宜諾斯艾利斯一有風吹草動,能很快影響到阿根廷全國。有人說,來到了“叛逆”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等於來到了“叛逆”的阿根廷。

在這裡,你能找到能讓自己激情澎湃的所有元素:狂野的探戈,迷醉的葡萄酒,誘人的馬黛茶,博爾赫斯的名著《惡棍列傳》,“人民的球隊”博卡青年的球場——白紙片漫天飛舞的糖果盒球場,以及博卡青年永恆的王——迭戈-馬拉多納。

或者,你還有可能“遇見”謎一般的張國榮。曾有人用浪漫的口吻說:張國榮沒有死,而是去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地圖帝


應該是D:別德馬

早在1987年5月,阿根廷眾議院就批准了將首都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遷往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別德馬的計劃,但至今未能實現。

所以出現在地理教科書上的阿根廷首都便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但是,法律上來講,它的首都是別德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