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2016年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享年90岁。

卡斯特罗自从1959年成为古巴第一号人物以来,已在权力金字塔的光辉顶点上傲立了半个多世纪。曾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化石’。如此漫长的岁月里。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他领导下的古巴开展各种敌对活动,包括江湖传闻中那几百次对他的暗杀。同样,这位充满自信和勇敢精神的古巴领袖也从未流露出丝毫的胆怯。而是一次次粉碎了CIA 的阴谋,坚决反击了山姆大叔的挑战。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没有了情报和信息,政治家们治理国家和处理国际事务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将是不可想像的。

对于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来说更不例外。强烈的情报意识始终伴随着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为他在重大决策方面提供充足的情报参考和依据。他对情报信息如饥似渴,并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可以说,这位古巴领袖的情报战术帮了他的大忙。

很多与卡斯特罗交谈过的外国人往往有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位古巴领袖生活在一个几乎完全闭关锁国的国度里,但对外部世界发生的每件事都了如指掌。他在阐述某一观点时,往往会列举出大量详细的事例予以论证。而一个信息量不足的人显然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法国《青年非洲画报》月刊曾载文专门介绍了卡斯持罗的情报观。它写道:“卡斯特罗能得到大量资料和情报,但因为没有水平相当的交谈者,他不大有机会与人讨论或深入分析这些资料和情报。他书包cc的政治才能常常使他能够得出必要的结论来。”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卡斯特罗获取情报的渠道很多,主要来源于他亲自领导的情报单位。

古巴情报总局简介:(成文较早,可能目前有所变动,但总体依旧)

古巴国外情报与反间谍机构,缩写为DGI。成立于1961年。名义上隶属内务部,实际上由部长会议直接领导。拉美地区,它是实力仅次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情报单位。该机构最大的工作对象就是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其特工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参议院、CIA、FBI,曾是克格勃侦破美国CIA在美国国土外谍报组织和间谍的最得力的情报(行动)协助单位。还担负着追查、处置本国叛逃分子的任务。东欧剧变前,它与欧洲、亚洲等社会主义国家建有密切的情报合作关系。

主要下属机构设置:

1,特别行动处,负责在国外招募和指导非法情报收集活动。

2,外交资源处,负责公开情报搜集活动。古巴驻各国外交机构中,超过75%均为该处派遣人员。

3,追查队,又称15处。负责消灭叛逃国外的叛徒,或者危险分子。是该局中最隐秘而精干的单位。

4,训练营,又称‘鳄鱼小组’。负责培训拉美、中东及非洲某些国家游击队领导人与骨干分子。建有一所‘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山地游击战学校。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古巴特战人员训练

5,特种部队,负责在国外进行准军事行动的精锐武装单位。原名叫支援部队。估计约有4500人员。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古巴特战人员训练

古巴国家安全总局简介:

古巴国内情报与反间谍机构,缩写为DSE。名义上隶属内务部,但受原古共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直接指挥。在拉美地区,它是仅次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就是调查、预防、打击古巴国内反对古共活动和危险分子,以及间谍破坏活动。人员高峰时曾达到4万余人。

主要下属机构设置:

1,外交处,任务是监视驻古巴的各国外交使团和外国外交人员(包括雇佣人员)等。下面特设了一个外交使团服务公司。

2,新闻处,任务是监视驻古巴的各国记者,尤其是认为负有间谍任务的各国记者。古巴外交部中‘对外新闻处’便是其在政府部门中的公开单位。

3,旅游处,任务是监视来古巴观光旅游的各国游客,仅该处的工作人员便达到16000人。

4,社会活动处,任务是利用色情活动在国内开展情报收集和反间谍工作,控制的男女高级卖淫者约有150余人。该处所获取的有效外交、贸易、行动情报占到古巴总情报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古巴街头站街女

5,技术处,简称K处。任务是从技术方面保障该总局间谍情报事务的顺利展开。这个处里,曾是克格勃顾问最多的一个处。技术水准达到世界一流。

6,车辆控制处,主要任务是监视各种嫌疑车辆,自身拥有各种品牌车辆千余辆,工作人员也多达6000余人。

古巴武装部队反特部:

是古巴军事系统中的反间谍机构,隶属革命武装部。任务是侦查、打击国外谍报机构对古巴武装部队的渗透和破坏活动。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猪湾事件’美国老照片

卡斯特罗指挥其情报机构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运用本国间谍情报机关布建的众多情报员搜集大量的内部情报或秘密资料。

这位古巴领袖十分重视情报和反间谍工作,在革命取得胜利不久,立刻着手建立自己的谍报机关,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古巴的情报队伍不断壮大,其规模和活动能力在广阔的美洲地区仅次于美国。它作为维护和巩固政权的有力工具,直接由卡斯特罗本人掌管,为古巴迄今为止坚如磐石的国家制度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想像,倘若没有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特工队伍,卡斯特罗要粉碎美国CIA 对他本人的屡次暗杀阴谋和击退对他的国家发起的无数次颠覆性进攻,那将是不可能的。

古巴情报系统的出色表现,就连它的老对手也为之叹服。

CIA 高级官员戴维.菲利普斯称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情报机关之一”。

2002年,美国当地时间10月16日,原美国国防情报局的情报分析员、45岁的安娜·比伦·门特斯被华盛顿一家法庭判处25年禁监,原因是门特斯犯有间谍罪,她在17年内将大量的美国绝密情报泄漏给古巴。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安娜·比伦·门特斯

​门特斯承认她这么做是因为她反对美国对古巴的政策,并想帮助古巴进行自卫。美国地区法官理卡多·欧比纳在判决中说,门特斯作为国防情报局的一名高级情报分析员,她的 行为“伤害”了自己的同胞和国家,因此必须受到惩罚。法庭判决门特斯在服完25年刑期后,还要接受5年的监管,并要完成50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这意味着门特斯在余下的生命中将失去自由。

她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说:“我认为我国政府对古巴政策是残酷的和不公平的,对邻国是十分不友好的,我觉得我有义务帮助这个岛国抵制我国政府将我们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强加给它。”她说:“用提供机密情报来帮助古巴反抗来自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制裁的行为也许是不正确的,但我只能说我认为我的所作所为是针对极不公正的美国政策的。”

她说:“我的最大的希望是想看到美国与古巴能友好相处,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触动我们的政府,放弃对古巴的敌意,以宽容、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精神与古巴政府合作。”

门特斯生于1957年2月28日,是波多黎各裔美国公民,她出生在美军驻德国的军事基地。长大后回国读书。

1979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

1985年,考入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担任情报分析员。

1988年,她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深造,获得硕士学位。

从1992年开始,她专门从事古巴情报分析。安娜单身一人,住在华盛顿西北区马考姆大街的一座公寓大楼里,开辆红色丰田汽车,精通无线电和电脑。她是美国目前逮捕的为古巴从事间谍活动的级别最高的‘鼹鼠’。

她向古巴提供了大量有关美国海军对古巴战争预案的情报。在她的协助下,古巴方面粉碎了绝密的美国对古“特别行动计划”,据说此计划只有极少数高层人士知道。更重要的是,门特斯给国会撰写的关于古巴的报告,影响了美国对古巴的政策。

据FBI官员说,门特斯与古巴“情报总局”之间的通信联络方式极为先进:在华盛顿的公寓里,她通过高频短波收音机接收古巴“情报总局”发出的加密短波无线电指令,这些无线电指令是由“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数字”组成,接着,把这些数字输入电脑,再插入一张载有解密软件的磁盘,电脑就会自动将那些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变成西班牙文字。她随即根据秘密指令将所获取的机密情报存在磁盘上,然后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将磁盘送到“自己人”手中。

事实证明,古巴情报机关的工作为古巴政权的存在和战胜山姆大叔的挑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在1961年流产的猪湾入侵事件中,古巴政府军击溃了由美国人武装起来的流亡者的入侵和进攻。猪湾入侵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上的失败,不如说是情报上的失败。除了前苏联克格勃的活动,还有谁是古巴版的“007 ”,至今仍是个谜。

CIA 高级官员哈里.罗西兹克在分析卡斯特罗取胜的原因时写道:“这是由于卡斯特罗事先得到了预警情报,其来源是他派去混在流亡者里面的特工,以及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报刊。”古巴特工不仅能渗透到流亡者组织中,还多次成功地打入美国政府的情报部门。CIA 曾有一份报告曾间接地承认,该局20世纪80年代招募的古巴人,几乎都是古巴情报安全总局安插的“双重间谍”。正是由于这些卧底间谍的出生入死,“弱小”的古巴不仅没有在间谍情报战中被“强大”的美国扼杀,还一次次挫败了CIA 的计划。

其次是通过新闻媒介等公开渠道获取信息。卡斯特罗每天都非常认真地阅读所有古巴报刊、从电传打字机上收到的欧美通讯社消息和古巴的拉美社电讯稿。卡斯特罗所在的革命宫安装有卫星抛物面天线,她可以收听、收看美国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他还注意掌握经济方面的信息,曾在1985年下令耗资50万美元预订英国路透社的金融信息。所有这些对他及时而全面了解古巴国内外动向、适时调整政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对于这位古巴领导人来说,处理文件、报告、电报、信件,与别人谈话,参加会议以及视察访问,都是获取信息的好机会。

卡斯特罗和他的政治局委员们坚持每个星期都下基层,与普通工人、干部、群众交谈,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还每天通过处理大量的公文来了解国情。一次,卡斯特罗在与一位美国客人交谈时,表示很想知道里根总统每天收到的文件数量以及处理文件的速度。当他被告知白宫主人一般每天只参加惟一的一次关于外交政策和情报机关情况的会议时,他流露出惊讶的神情。显然,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他为自己在吸收和消化信息方面做得比美国总统出色而自豪。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在迎接洪水般的信息浪潮冲击时,卡斯特罗不仅表现为一个勤奋的情报收集者,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情报分析家。

接近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让我们分析一下吧!”

卡斯特罗经常当着客人和助手的面,大声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时一分析就是好几个小时。每当这时,来访的客人总是洗耳恭听而不提出异议。对他的知识渊博和精辟分析表示钦佩,当然也是出于对这位古巴领袖的尊敬和礼貌。

还有关键的就是情报准确性而言,卡斯特罗可谓是十字路口打起锣-四方闻名(鸣)。这一点,就连古巴的老对手,美国CIA 也不得不表示叹服。以下的案例或许能说明

1961年4 月21日,即猪湾入侵失败两天后,两个身穿工人工作服的CIA 官员走进华盛顿利格斯国家银行的杜邦圆形广场支行。他们要求以“亚瑟.阿维隆”的名义,开出8 张总额为10万美元的银行支票,深谙内情的银行职员照办了。这笔钱是用来资助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者的。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华盛顿广场

然而,一个星期之后,这名银行职员偶然从华盛顿《明星晚报》上读到一则美联社记者发自哈瓦那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该消息报道了卡斯特罗发表的公开声明。卡斯特罗谴责CIA 策划颠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并特别提到以“亚瑟.阿维隆”的名字提供的那笔经费。该职员感到纳闷,卡斯特罗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这笔钱和“亚瑟.阿维隆”这个名字的。而CIA则对卡斯特罗的神通广大感到无可奈何。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情报和信息已成了卡斯特罗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情报的执著追求和对信息的如饥似渴,构成了卡斯特罗化险为夷的护身符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成为他和他所管理的古巴与美国情报机关较量的一个强有力的筹码。

菲德尔.卡斯特罗,一个传奇领袖,同样在现代情报史中占有无可争议的大师级位置。

「说谍」雪茄烟雾后的博弈-古巴情报系统碎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