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开创盛世,前无古人,为什么有的人把他与残暴的秦始皇并列?

随小刘


历史界有句话说得好,诸朝皆以弱亡,独汉已强亡,说的是其他朝代如宋,明,均被外敌入侵亡国,秦二世被匈奴牵制了大批兵力造成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后被老流氓刘邦夺得天下,而唐朝后期呢则被吐蕃侵占了大量领土,唯独汉朝,哪怕到了东汉末年,也没有哪个外族能掺合到汉末的夺取天下之争,其实也不是没有,当时东汉末年主要敌对到外族势力是鲜卑,鲜卑的首领步度根就曾多次入侵冀州,当时冀州的地盘是军阀人称白马将军的公孙瓒的地盘,他就曾将入侵的步度根打到差点灭族。可能有人就好奇了汉朝的死敌匈奴人呢,答案其实up主已经给了就是汉武大帝早已将匈奴人打跑了,始皇帝未完成的功绩被汉武刘彻取得,光此一条汉武足矣与始皇帝并列


HR职业经理人明昊



恰恰相反,汉武帝并没有开创盛世。而是把强盛的大汉王朝。搞得吏治腐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人口减半。相当于今天死了7亿人。

汉武帝毁了大汉盛世。还没灭掉匈奴。对匈奴最后一战。以大汉的完败告终。汉武帝可谓一代熊主。狗熊的熊。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重立汉文帝时期已经废除的暴秦恶法:诽谤之法、夷族连坐之法、告奸之法。这是中国法治史,乃至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汉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征收苛捐杂税。压榨盘剥百姓。

汉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卖官鬻爵。死罪可花钱免死。致使吏治腐败。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以诽谤之罪,处死颜回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腹诽罪,即肚子里骂汉武帝之罪】


汉武帝崇信法家思想。法家认为大臣是国君的死敌和奴才。 《韩非子-难四》有云:群臣皆有阳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既然群臣皆似阳虎,随时准备谋反叛乱,那诛杀之便是天经地义。汉武帝便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韩非子·备内》又曰: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立嫡子为储君后,夫人和太子便希望君主早死。夫人、太子欲君之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

在《韩非子-八奸》中,“同床”、“在旁”、“父兄”被韩非视为最大的威胁。这些法家思想决定了汉武帝的另一大嗜好——屠戮自己的骨肉至亲。

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太监苏文。利用巫蛊之祸诬陷太子。将自己的皇后、太子、长公主、儿媳、孙子、孙媳,几乎满门抄斩。

不久,汉武帝重新调查巫蛊之祸。开始新一轮屠杀,法家酷吏江充已死。再尽灭其族。太监苏文被烧死。就连平定太子叛乱有功的刘屈氂等人也全部被杀。死于巫蛊之祸者,达数十万人。

韩非子谓之:刑不避大夫,近爱必诛。法家之邪恶、反人类可见一斑。

汉武帝还倾尽天下之财,寻仙求长生。

汉武帝借助法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邪恶制度——作恶害人,制度比人更可靠。这就是法家的使命。 汉武帝与秦始皇之不同: 秦始皇是谁说话,谁死——毁谤罪!汉武帝不但谁说话,谁死。谁不说话,谁照样死——腹诽罪!

汉朝最贫弱的时期,除了建国之初,当属汉武帝后期。国家千疮百孔,濒临灭亡。称汉武帝开创大汉盛世者,是颠倒黑白的谎言。是为专制魔王歌功颂德的狗奴才!


杨朱学派


秦皇汉武,不是暴君,他们都是华夏民族的领袖、伟人、圣人。

让人心寒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竟然被很多汉奸文人、文化买办所污蔑是“暴君”。这真是文化的悲哀,历史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汉武帝和秦始皇并列在一起,是对汉武帝历史功绩的肯定,连大汉开国皇帝刘邦都没有这个资格,这是汉武帝永不凋零的荣誉。为什么要这样讲,我简略地写写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

1、消灭六国,一统华夏。结束了几百年的混乱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格局,让大一统思想在华夏民族生根发芽,一直延续到今天。后面的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人,都是秦始皇的粉丝,都是沿着秦始皇的革命路线继续奋斗。

2、开疆拓土,驱赶蛮夷。中原地带是华夏民族发源地与聚居中心,曾遭受狄夷的侵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南平百越,北击匈奴,把蛮夷都驱赶到境外,为华夏民族拓宽了生存空间,让华夏民族得到很好的繁衍,才有华夏民族的永立不倒,傲视世界民族之林。

3、同轨同文,同衡同币。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立马着手统一各国文字,各国尺寸单位、各国货币、各国交通工具。从文化与生活层面,建立统一标准,实现四海之内为一家。这是高瞻远瞩,谋立万世的大事业,不是伟人与圣人,谁能想得到,谁有魄力这得到。

4、法家治国,赏罚分明。秦始皇把法家的治国理论,付诸现实行动,制定了相关法令法规,具有朴素的依法治国的雏形。并且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各阶层都很有活力,尤其是底层老百姓,只要有军功,都能出人头地。历朝历代,大有作为的帝王,都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受益者。只不过法家,被儒士黑成翔,老百姓理解不了,后来的帝王只能把法家思想藏在幕后,前台摆上满嘴虚伪仁义不着调的儒家。

5、焚烧垃圾,传承典籍。秦始皇焚书,焚烧的是《诗》《书》,这些所谓的《诗》很多是色情诗,靡靡之文,也就是垃圾文学。秦始皇把技术类的书籍,如医学、农业、占卜、气象等有利益人民生活的进步书籍都保留下来,并且有系统地传承下来。

6、取消藩国,设置郡县。秦始皇开天辟地,打破过去藩国的体制,设置郡县,形成进入的行政架构体系。这种组织结构,在管理学上,非常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孙子兵法说的,治众如治寡,分数也。靠的是科学严密的组织结构设计。

7、开渠修路,发展农业。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都是基础设施,改善灌溉,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修建了很多驿道,改善国内交通情况,促进地方直接的发展与交流。

8、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长城是秦国的军事国防工程,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却被很多学者黑成封闭、保守、胆怯。长城不仅仅是军事国防线,还是华夏与狄夷的分界线,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长城阻止的不只是狄夷的南下,还有野蛮的渗透,有堵截文化污染的防洪作用。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秦始皇用人,不拘一格,天下贤才,只要投奔秦国,都可以得到重用。楚国的李斯,位居秦国宰相;齐国的蒙骜祖孙三代都是实权在握的大将;燕国的蔡泽,也是身居相位,辅助几代秦王,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才退休。建立丰功伟绩,秦始皇至始至终没有枉杀一个功臣,让他们老有有养,老有所得。


这就是,被汉奸文人、买办学者、双膝跪地者所黑的秦始皇。

再来简单说说汉武大帝的功绩。

1、抗击匈奴,平定南越。拓展中国版图,为华夏民族繁衍做出巨大贡献。没有汉武帝开疆拓土,中原的土地与生产力,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只有扩张土地,延展更大的生存空间。

2、凿空西域、放眼世界。

汉武帝打通通完西域的大陆,这就是改革开放,主动和世界相连,为传播华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汉族就是这样来的,把汉武帝也说成大暴君的人,就是数典忘祖,这好比一个人,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之后,连自己的亲爹亲爸都不认。

3、丝绸之路、发展经贸。对外开展经济贸易,这个作用就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经贸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经济的输出,文化的输出,大汉才成为世界的强者,在世界范围内,汉人都受人尊重。

4、国有企业,抑制豪强。汉武帝连年打仗,消耗国库财政,开启盐铁专卖制度,也就是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合理税收也获取财富与财政收入。这是财政的进步,也是管理体制的进步。在开源方面,汉武帝还靠剥削富豪与地方豪强来实现财政的平衡。这是汉武帝的伟大,并没有压榨底层老百姓,而是压榨权贵集团及地方豪强集团。


仅凭这几点,汉武大帝就是华夏民族当之无愧的伟人与圣人。

所以,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丰功伟绩,万世敬仰。


寒牛出栏


首先要说的,你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对历史知识缺少一定的常识。有个成语叫做文治武功,是对那些雄才伟略得君王的肯定。而汉武帝刘彻功绩并不是文治,而恰恰是武功

秦始皇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任皇帝,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化,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万世不朽的精神楷模。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及子孙一直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停的屡屡被匈奴掠夺,早期的汉王朝为了边境安宁,不停的给匈奴人送财富美女,换取短暂的和平。

直至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为了改变一边倒的被羞辱欺凌。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国家重视军事发展政策,如著名的削藩推恩令,大量的驯养战马……培养了著名的卫青跟霍去病两个大将军。展开了与匈奴人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汉武帝打了一辈子仗,把祖宗数代人积攒下来的财富,挥霍一空。让整个汉王朝差一点完蛋,所幸的就是让匈奴这个民族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

有个成语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成语很好解释了,一个功成名就将军是建立无数人尸体之上。

那些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更是如此,如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哪一个不是尸骨成山?遍地哀嚎??

汉承秦制,汉武帝的武功在长达400多年的大汉王朝中是非常耀眼的。在长达数百年的大汉王朝中,才真正的实现了文化民族大统一。所以秦皇汉武并列也算是给汉武帝武功做一个肯定。


无常的小跟班


说到中国古代君王的霸业,常常会用到“秦皇汉武”,汉武帝为什么被人们与秦始皇归类到一起呢?那是因为二帝在成就方面共同点。

都有惊世创举,首开先河的宏图霸业。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王朝;

汉武帝抗击匈奴,将匈奴逐出草原王庭,是历史以来,对匈奴最为坚决,最为彻底的打击;并派张迁出使西域各国,传播中原汉王朝的文化及愿意与他们友好往来,开创了外交史上的新篇章。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思想、首次大规模修筑长城、统一车马规格,修筑国道,设立郡县制实现中央集权。

汉武帝结束汉匈靠嫁公主结亲的求和关系,并赢得一组各国的朝拜朝喝,彰显了我大汉的威严与实力。将我国的大一统推向了新的辉煌。

正因为有了这些相似之处,后来人们才会常常将汉武帝与秦始皇并在一起。

个人见解,不妥之处多多指教,清关注点赞,谢谢




浩中一内


秦皇汉武并列,不是说他们残暴,是说他们的功绩,史书上称之为“千古一帝”。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能说始皇帝和汉武帝残暴,在那个动不动以殉葬为荣的古时候,所有人都想杀生成仁,留下一个好名声,而且所有文明的进化都建立在鲜血与生命之上,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消灭六国,结束了中华大地长期的割据纷争,从这点看,他何其不是挽救了天下人,他修长城,抵御匈奴,南征百越,何尝不是为了华夏民族,难道只是为了炫耀武力么?书同文,车同轨,何尝不是为了造福民众。

汉武帝,汉武大帝刘彻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更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这也是他能称为“千古一帝”的重要原因,虽有戾太子刘据之死,巫蛊之乱,后期追仙问道,但却不能否定他的功绩。


西北狂豪


汉武帝确实是有点穷兵黩武的成分在里头,在当时,汉武帝可不只是对匈奴开战,而是同时在三个方面开战。一方是向西域征服战,这场战虽然有必要但是很勉强。当时汉武帝刚刚结束关于匈奴的战役,国家正在休养生息当中。这时候汉武帝派人前往大宛国求购汗血宝马,然而当时的大宛国国王却贪图汉朝财货公然杀了汉朝的使臣,吞掉了汉朝的钱财。这消息传到长安彻底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立马派兵远征大宛,这就是李广利西征,当时的汉朝长安距离大宛高达1.1万里地。李广利两次西征总共动用军力10多万人,耗费粮草物资无数,但是最重要的是使得汉朝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并给了匈奴卷土重来的机会。

其次,汉武帝对西南云贵的征服,这场战争实际上对汉朝的影响更加致命。从长久角度来看,征讨云贵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发生在对匈奴战争同期就显得操之过急了。当时的部队实际上都是建设兵团,在派兵出击的时候同时要移民实边当军户给部队输送给养,而移民的时候都是要发给安家费的。但是在出征云贵的时候汉朝国力已经严重衰弱了,政府没有钱给这些移民了,很多移民因为缺乏物资死在前往云贵的路上。这使得汉朝元气大伤,人口损失几百万。


优己


我们常说“秦皇汉武”,拿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较。他们两个人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帝国;一个北击匈奴,南吞百越,开创了汉武盛世。虽然汉武帝雄才伟略,开疆拓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后世广为称赞,但同时连年对匈奴的征战又都被贴上了穷兵黩武的标签。


汉武帝打匈奴,虽然赢过几回,但总体成绩并不咋地,尤其是他在位后期那十多年,好几回都打输了。即便是前面打赢的那几回,代价也是相当的大。就拿历史书上记载的漠北决战来说吧,汉武帝当时是倾全国之力,发动50万大军,虽然杀了匈奴九万多人,但自己也伤亡七八万,和匈奴其实差不多。更要命的是,汉军还损失了十多万匹马,这就太不合算了,因为西汉战马少。

另外,汉武帝给民生经济带来的损失很大。就拿打仗花钱来说吧,仅仅霍去病对匈奴河西战役那一仗,直接成本就100亿钱,而政府一年的收入才80亿。汉武帝时期和匈奴前前后后打了近30年,这花费可海了去了。所以汉武帝才任用桑弘羊等大商人做财政官员,动用各种手段筹钱,像买官卖官呀,盐铁专营啊、对商人征税啊什么的,这下国家倒是有钱了,但老百姓可遭殃了,经济也给破坏了。

那么,付出这么高代价,解决问题了吗?应该说没有。其实匈奴对西汉的威胁一直持续,直到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匈奴还是西方大患,光武帝统治时期,因忙于恢复社会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无力经营边疆,对西北地区暂时采取羁縻政策。到了明帝永平末年,国势强盛,刘庄乃改弦易辙,变过去的消极羁縻为积极经营。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至此,匈奴侵犯问题才被彻底解决,汉王朝也全面控制了西域。所以说,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并不怎么成功,反而因为他好大喜功,几次西征付出了很大代价,耗尽了文景之治的国力储蓄,导致了西汉由胜转衰。这就成为了汉武帝被后人的最大诟病。


达文有话说


汉武帝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秦始皇一样的人。两人都是结束了中国长期的战乱,实现了民族大一统。汉武帝早年大兴政治,经济,武力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国家呈现盛世的繁华景象。晚年的汉武帝荒淫无度,酒林肉池,奢华无比。致使百姓载声怨道。所幸及时悔改,发布了“罪己诏”,使得汉朝休养生息,没有由盛转衰。在当时,一个帝王勇于昭告天下认错是非常不可想象的,从这看 汉武帝还是有帝王的胸怀的。

秦始皇早年雄心勃勃,在刚统一国家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年的秦始皇一直担心自己会死,所以派遣了许多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以求长生不死。整日却游山玩水,大兴奢侈之风,建立阿房宫。为了抵御外族人,修筑了长城,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载声怨道,使得刚建立的秦朝摇摇欲坠。果不其然,秦二世上位后没几年,不可一世的大秦就没了!


涯天阁


如何正确认识汉武帝?

如果皇帝按大政治家分S级A、B、C、D、E级六级的话,刘彻属于D级大政治家,造成社会动乱、阻碍历史前进的大政治家,本人评价他为中国历史上十大灾星之一。

他自前141年上台后,先与奶奶争权,后与三公争权夺权,自前139年成立侍中(直接传达皇帝意见执行),约前133年成立黄门侍郎(尚书,传达皇帝旨意代替正常经三公审核的圣旨),不知什么年代向全国各地外派皇帝私人代表:刺史,三种行为主要目的是架空朝庭正常机构,让全国官员这些人只听他一个人的,达到架空朝庭文官体系和朝庭三公的目的。后代宋神宗成立变法临时权力机构,清光绪变法机构,延安总学委,文化革命小组等等临时权力机构,架空了正常权力机构和政府,起源于刘彻的一把手的夺权行为。他将中央集权文官制,改变为君主个人专制的一言堂,一票否决制,言出法随,他的话就是圣旨,因此犯了反人类罪。

他刚当上皇帝时,官库粮食仓储满了,收钱的绳子腐烂了。后来,国库空虚,不得不以犯罪可以交钱免罪补充收入,以至于公开卖官爵。任用桑弘羊,盐铁茶马专卖,也是财政空虚不得己的收刮民脂民膏行为。

自前133年主动挑起与匈奴的战争后,多年来朝庭多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多名后妃不正常死亡,如钩弋夫人,在儿子立为太子后被赐死。

前133年起与匈奴战争延绵几十年,全国壮男死于外,十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死于内,据本人估计,由于缺乏粮食和照顾婴幼儿比战争牺牲的壮男多五倍以上。至武帝驾崩时,全国人口减少百分之四十以上,相当于现在全国人囗减少到七亿人的恐怖程度。

让我们看看他部分事迹:

汉武帝刘彻,前141年正月十六岁继位,卒于公元前87年,享年七十。

  刘彻刚上台时,掌权的人是他奶奶窦太后。窦老太皇太后从政经验丰富,朝庭官员都听她的话。朝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掌握行政、军事和监察官员之权。

刘彻刚开始上台,还比较谦虚,釆取针对他奶奶的对策如下:

前141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

广川董仲舒为江都相。会稽庄助亦以贤良对策,天子擢为中大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奏可。

独尊儒术开始,建造明堂朝诸侯,让这些人跪拜皇帝。儒术,是尊重皇权,不尊亲,不尊法。皇帝的话是圣旨,符合刘彻夺权的目的。

(前140年)春,二月,赦。 行三铢钱。

夏,六月,丞相卫绾免。丙寅,以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上雅向儒术,婴、蚡俱好儒,推毂代赵绾为御史大夫,兰陵王臧为郎中令。绾请立明堂以朝诸侯。

前139年:

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自杀。 原因,于前140年提倡尊王不尊亲,建明堂。窦太皇太后找碴下狱,畏罪自杀。这是刘彻感到危机的一年,亲舅舅田蚡都有以淮南王代替他的隐私想法。

汉武对策,成立侍中传达他的意思。另外经常打猎假装放权,外出搜集支持他的无名低级官员,遇到卫子夫及卫青。

冬,十月,淮南王安来朝。上以安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淮南王安雅善武安侯田蚡,其入朝,武安侯迎之霸上,与语曰:"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安大喜,厚遗蚡金钱财物。

太皇窦太后好黄、老言,不悦儒术。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阴求得赵绾、王臧奸利事,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诸所兴为皆废。下绾、臧吏,皆自杀。丞相婴、太尉蚡免,申公亦以疾免归。

三月,乙未,以太常柏至侯许昌为丞相。

初,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窦太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后宠浸衰。

(王娡)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上祓霸上,还,过上姊平阳公主,悦讴者卫子夫。子夫母卫媪,平阳公主家僮也。主因奉送子夫入宫,恩宠日隆。陈皇后闻之,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私通而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篡取之。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既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前138年: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要枚皋、济南终军等,并在左右,每令与大臣辨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屈焉。然相如特以辞赋得幸;朔、皋不根持论,好诙谐,上以俳优畜之,虽数赏赐,终不任以事也。朔亦观上颜色,时时直谏,有所补益。

评论:武帝不尊儒,以俳优畜之。他尊重的是儒术,皇帝的话是圣旨。

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一三五年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六月,癸巳,丞相昌免;武安侯田蚡为丞相。蚡骄侈,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物,相属于道;多受四方赂遗;其家金玉、妇女,狗马、声乐、玩好,不可胜数。每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评论:三公代表皇蒂除吏任命官员,还不满意,以后成立黄门侍郎及全国各地的刺史的苗头出现了。

 

前133年:将屯将军王恢下廷尉,自杀。

 

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约单于入马邑纵兵。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聂壹乃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下,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未至马邑百馀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得雁门尉史,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罢兵。王恢主别从代出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亦不敢出。

上怒恢。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评论:最后才是重点,人能好好活下去,谁愿意做风险很大的强盗。

以下重点、恢复连坐罪,大臣后妃皇子百姓遭秧。

武帝父亲汉景废除了牵连连坐罪和灭族罪,武帝又拿起来了。

前132年:族灌夫,魏其侯窦婴弃市。

前127年:族主父偃。

前122年:侍中庄助弃市。淮南、衡山二王谋反事件牵连列侯、二千石以上官员以及豪杰等,死者数万人。

前119年:名将李广获罪,不愿受与“吏”对簿之辱,自杀。

前118年:丞相李蔡获罪当下吏,自杀。右内史南阳太守义纵弃市。

前117年:诛大农令颜异、御史中丞李文。

同年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诬告李文案发,皇帝追究)。丞相庄青翟下狱自杀(去年刚任命)。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诛。这一年杀了七位大臣。

前113-112年:武帝到处“巡幸”,一年中死了三位太守:河东守、陇西守都因大队人马来得突然,准备不及,自杀。北地太守则因皇帝来打猎,亭徼(歇脚的地方)没有修好,自他以下官员都被诛。

同年,丞相赵周下狱自杀(在位不到三年)。五利将军栾大(方士)、乐成侯丁义弃市。

前111年:诛杀屯边汉使大农张成和故山州侯刘齿(畏懦罪)。

前108年:出兵朝鲜之役杀了三名大臣:将军卫山、济南太守公孙遂、左将军荀彘。

前104年:中尉王温舒以“奸利”罪当族,自杀;两弟及两婚家亦各自坐他罪而族。过去“族”是指三族,这次开五族的先例。

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当诛,宽减一等为腐刑。

前98年: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雁门太守弃市(畏懦罪)。

前97年:族灭李陵全家。

前96年:将军公孙敖腰斩。

前91年:丞相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族灭全家。

前91-90年:太子刘据被逼起兵讨江充,凡太子宾客都被诛,随太子发兵者灭族。死二万人。太守任安、田仁腰斩。御史大夫暴胜之自杀,卫皇后自杀。丞相刘屈牦腰斩,妻子枭首,大将军李广利族灭,本人降匈奴。

前88年:族灭已经被腰斩的任安。御史大夫商丘成获罪自杀。侍中仆射马何罗谋反被诛。族灭江充,焚宦官苏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