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平安、五常大米卖不出去的原因有哪些?

虫胖


跟本不是卖不出去,是很多人买到的都是假冒产品,从而坏了舒兰大米五常大米的名声,真正的舒兰五常大米真的很好吃,新米打开锅就会有一股米香味,亲眼见到南方人第一次吃到东北大米,相当惊奇,直说没有菜也能吃两碗。而东北以前不注重品牌效益,本身天天吃的米也没有意识到米的价值,并没有将意去宣传,致使东北大米并没有闻名全国,销售渠道也很少,大多数农民是直接卖了水稻,没有加工成大米销售。总之一句话东北大米需要一个引路人。


好人好运


首先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无论是舒兰大米、平安大米还是五常大米都不存在卖不出去一说,只能说卖多卖少吧,总不能一个地方的大米全部卖空卖尽卖得全国皆知才算卖出去吧。

其次,舒兰大米、平安大米没有五常大米品牌大,舒兰、平安的大米在全国知名度还较低这是事实。

再次,每个地方的大米不是所有的大米品种都好卖,每个地方都有当家好卖的品种,如五常大米最出名的是稻花香,其它品种的大米也一般。

所以象舒兰、平安应该找到当地最适宜的水稻品种,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打造出一款品种大米,做成地方的名牌,循序渐进全国推进,只要品种好,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定会形成全国品牌,就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了。

至于五常要保住原有的优势,在品种质量上精益求精,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五常大米的品牌!


原谷公社


舒兰、平安、五常大米卖不出去的原因有哪些?

舒兰、五常都是优质大米的产地。舒兰的饮马河大米、五常的稻花香品牌大米,都是国内较为有名的品牌。那么,为什么现在也陷入销售难的困境中了呢?

主要还是假货太多,假货把这些品牌优质米的市场和口碑都给搞烂了、搞臭了,才出现的这种情况。满天下卖东北大米的都是稻花香大米、饮马河大米、响水大米,实际一年才有多少产量啊,能支撑的起那么大的市场,都是假货。假的吃的多了,良莠不齐,慢慢的消费者也都回归理性,也知道这些品牌优质米难以买到真货,自然就失去了购买的信心了。消费者都不乐意买了,还能卖的出去吗?


其次是国内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差,虽然对品牌的宣传挺卖力,却不注意对品牌的保护。假货、掺假锅活跃在市场,没有一个打架的机构去维护自己的品牌的利益,市场能好做都怪了。说白了,还是王海那样的打假人士太少了。

最后一点是现在的优质米品牌太多了,各种各样的香米、长粒香米、免淘米、有机大米,各种各玩各的充斥着市场并且价格也不贵、口感也挺好,谁还去花冤枉钱去买贵的稻花香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我是五常人,五常大米绝对不够卖,不是卖不出去,真正意义上的稻花香吃不到,都是无公害的,剩下其他的都种稻花香,是一个品种,五常,舒兰都种,五常大米,通河大米,舒兰大米,万昌大米都是很好的大米,只是五常大米牌子比较响亮而已,价格不一样,百姓吃的都是好大米,东北大米都比南方的好吃


军临中原


五常的大米确实好,有一年朋友去车直接到当地的客农户家里买的米,那吃起来确实与众不同。可是充斥于市场上的有几分是真正的五常米。我在南京,我是东北人。开始我在市场上都是买五常米,价格大约五六块钱一斤。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肯定不是纯五常米,小小的五常有多大面积,全国人民都吃五万米,我只是寄希望是勾兑的,有部分是也算对得起消费者。但实际呢,这米越吃越不是味,感觉就和陈米一样。没办法我只好去吃当地淮安产的米,至少它是新米,价格便宜,两块五一斤,也没人去做假,反而吃的心里有底。而且饭味也不错。说句实话,东北的经济为什么总上不去,都是自己搞的。做点小买卖,恨不得明天就进入世界五百强。只要能看见利益,什么事都敢做。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不求发展,只求挣钱。可那钱是你一天就挣得到的?东北人散居各地,把米运过来,勾兑上不知是什么米弄的油汪汪的作出来一股香味,一闻就是香料味,你让老百姓怎么能认可你这米。总有一天,五常米会从全国下架,拉回五常让五常人吃吧,你就知道在全国人的口味中你那些到底是些什么神米。


梅子客


双十一刚过,吉林舒兰的老莫给擅先生发消息,说是大米卖的不错,请我们再把他们大卖的事情实事求是说一下,让更多在外打工的舒兰人都看看,并且送来一袋大米例行“贿赂”。

老莫大米“行贿”到今年正好是第10年,每年11月份左右他都会送一袋新米过来给我们尝鲜,这一尝反而把我们嘴尝刁了,从小吃到大的南方大米越发觉得“油头”不够,就好那一口黑山白水孕育的舒兰米。

老莫和我们认识源自10年前的一次“行贿未遂”。2008年的时候我们借着举办了一系列奥运主题中国美食特产对外推广活动,由于直面国外嘉宾和厂商,签大订单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各地的一些农副产品商家为了现场展位和广告位竞争相当激烈。各种托关系打招呼的人找上我们,希望给个方便,久而久之我们几个人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反感。

一天,门卫大叔把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领到我办公室,说我远房表舅来了。我一看根本不认识,中年男人一脸尴尬跟我解释:擅老师您好,我姓莫,是一个水泥工。我是你的读者,你每一篇专栏文章我都看,我知道你们最近搞一个美食特产推广,有很多外国人都下订单,我想把我们老家大米放上去,我知道这是您负责的,我只能想到这个法子来见您,不然他们不让我进来。

我听了有点哭笑不得,他说着把手上拎得一小袋大米放到我面前,解开袋口,一股很浓郁的稻米香在办公室蔓延了开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舒兰大米,感觉米香很浓,浓香的让人怀疑放了香精,但那种天然阳光和谷物光合作用出来的味道也是很明显的。我有点奇怪他在工地上打工怎么卖起大米了,老莫跟我解释他不卖大米只是觉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应该争取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舒兰平安镇的大米。下游的五常人卖米热火朝天,而自己老家的大米品质并不比他们差却无人问津,只能被人家收购去贴牌卖,很多人吃的是舒兰的大米却只认五常的牌子。

我跟他说参加这个活动有一定门槛,要有相关资质,即使是个体户也要专门从事这一行并且有一定市场口碑,不是说谁都能参加的。他为难的说老家都是农民自家种植,没想到这么多,个别米厂也就是一般加工售卖,没有这种参加展会宣传意识。他也是临时看到这个新闻才想到这里面的商机,所以立马来找我们。

说着他又从满是工地泥浆的上衣里面掏出一个皱巴巴报纸小包裹,四周看了一下塞到我办公桌抽屉里悄声说:擅老师我懂规矩,这是一点心意,你看着帮我们安排一下,如果真能签下单子,您说怎么分就怎么分,只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平安的米好,我们赚一点小钱就行。这个举动激怒了我,文人身上的那种自命清高一下子跳了出来:老乡,这些东西你都收起来,我们这边不搞这一套,你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机会合适我就联系你。老莫看出我下了逐客令,满脸歉意说自己没有手机,留下一个他工地旁小卖部公共电话(说只要说出他名字老板娘就知道了),一脸不甘和失望离去。

事后我没多想,去了外地出差。那段时间为了配合相关活动推广,单位餐厅一些食材都是指定采购某些品牌供应商,其中大米就是指定用东北某品牌大米。两周后出差回来,一天在单位食堂用餐,吃到最后上主食大米饭的时候,明显感到跟以前不一样,问身边同事,他们也说比以前好吃了。我暗想难道是新品种,就想买一点回去让家人尝尝,于是到后厨找厨师长。厨师长好像早知道我要来问米的事情,把来龙去脉都说了出来。

原来老莫离开我办公室后不甘心,又辗转反侧联系上我们餐厅的一个吉林籍员工,老乡又把他引荐给厨师长,厨师长再为他引荐那位大米供应商对接人,最后在厨师长的撮合下老莫和对方达成合作协议,完成 “狸猫换太子”。老莫其实从中没有赚到钱,他赌的就是我们几个人能吃出大米不同后刨根问底,这样他就有了机会。

擅先生和几个同事都被他的“各种努力”触动了,我们也都是出身农门,深知农民每一分钱都是从泥土里双手抠出来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很弱势的地位,市场意识也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很多农副特产“埋藏深闺人不知”。

我们后来跟着老莫来到他的家乡吉林舒兰市平安镇,那是一个在五常大米生产基地上游的东北小镇,环境非常好,有那种北上广精英们渴望的纯粹空气、纯净水源、肥沃土地、有机食材、特色民俗等等,农民们还在用着最生态的方式种植着大米。

那时候舒兰大米这块牌子还没打起来,只不过舒兰人看着临近兄弟县市把大米生意做得风风火火,而自己还在市场食物链底端,内心肯定是苦涩的。生活水平的落差让这里有很多潸然泪下的故事,大家在贫穷中守望着祖辈的稻田,期盼有一天过上好日子。

无数个老莫离开亲人,背井离乡去一线城市打工,一年到头就春节回来一次,村里就剩下老人和小孩。只有极少数人能衣锦还乡,大部分人仍然奋斗在温饱线。老莫感慨说外出打工并没有给舒兰人带来多少生活水平提高,但除此之外又似乎找不到什么好的出路。

后来当地一批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受兄弟城市大米致富的启发,开始注重打造舒兰大米品牌,老莫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把心思放到了舒兰大米上。他反思说:我们受穷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捧着金饭碗还到处“讨饭”,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好东西没有卖出好价格,我们不能老是躺在贡米的老家当上活着,要做自己的牌子主动出去推销,什么国际ISO标准我们都要跟上,别人有的优点我们都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更要有。其他本事没有,给皇帝专门种水稻是平安人祖上传下来的,这种东西还真没几个地方有。

从3年前老莫就开始请我们帮他想办法让更多在外打工的舒兰人对老家发展有信心,希望他们能够回乡发展:我毕竟快60了,改善个人家庭还可以,但要带着乡亲们脱贫,还是要靠这些在外的年轻人了,他们不回来我们很多地方都遇到了瓶颈。回来种大米不比外面打工差,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外面青山绿水再美,总比不上老家黑山白水更亲。现在老家不比从前了,平安镇的大米是舒兰大米中最好的,很多大企业和富豪都到我们这边投资种大米,他们有很多机会。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放老莫的照片,老莫死活不同意:那样就是帮我个人卖米做广告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真心希望村里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多卖一点米,现在还有很多家庭没有脱贫,我们不需要别人捐款帮助我们,就希望大家日常买米的时候多给我们一点机会,吃的爽口就多买一点。

回想这10年和老莫的点点滴滴,擅先生真切感受到一个东北农民的上下碰壁和左右逢源。在平安镇类似老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经历着贫困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如意甚至伤痛,但从未放弃希望,努力用汗水和尊严去维系着生活的继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助人为本、行善积德并不需要刻意为之或者一掷千金,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饭就会给老莫他们带来更多的盼头。


我是刘小葱


山东滨州黄河边龙江湿地种的原生态大米,自己种植自己加工自己包装自己销售,保证品质!!欢迎来实地考察!正在收割!!原生态大米必须是活棵成熟!我们立冬后才开始收!还有两天四台机械收!欢迎各位朋友来考察品尝!










糊涂152396761


北大荒农垦伏尔基河农业从种植到加工全程管控,种最优质的品种,加工最安全的大米,让国人吃上最安全最优质的大米,伏尔基河农业不炒作概念性的东西,认认真真做富硒优质大米。五常稻花香只炒作不保护最终的结果就是假货遍地全国,坑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辨认真假,谁该负责,伏尔基河农业秉承安全我优质绿色有机做农业,让消费者吃上最安全最优质的富硒大米是我们的责任,相信伏尔基河农业不炒作概念只做功能性农业,让伏尔基河优质大米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北大荒伏尔基河农业


买舒兰大米比较稳妥,假货少。舒兰大米其实是小众商品,要早买,晚了就没有了。











手机用户57029814196


我相信发表言论的大都是舒兰和五常的朋友,对自己家乡的大米都情有独钟,爱家乡的精神可嘉。但请大家静下来认真想一想:网络上为什么有此一问?我们五常大米、平安大米真的都是地产吗?五常有多大?平安又有多大?那么大点的地方产出那么一点水稻真的能全年行销全国吗?希望大家静下来想一想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我们的大米品牌作大作强,而不应互相攻击和抵毁,再这样下去会让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就会被我们自己打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