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枪的轮式脚架为什么被淘汰了?

德国东线战场总指挥


很简单,技术装备的进步和作战模式的变化,使得轮式脚架没有需求了。重机枪诞生于19世纪末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最主要的步兵支援武器之一。由于重机枪普遍重达30千克以上、靠人力很难移动和控制,因此在以堑壕战、阵地战为主要作战模式的时代,各国军队往往会为重机枪配备兼具机动牵引能力和支撑,一些重机枪的轮式脚架还配有后座和防盾,以确保射手能以稳定且有保护的姿势进行射击。

但随着技术的革新、步兵火力支援武器种类的增加、以及阵地战在战争中权重的下降,对于重机枪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现代重机枪主要作为步兵支援武器,或者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车载武器。由于目前各国步兵普遍实现机械化或摩托化,因此可以将重机枪拆解后装入车内随步兵班组运送,待进入交火区时再由步兵班组携带到需要部署的区域。

由于这种状态下步兵徒步机动距离较短,加之重机枪是拆解后由几名步兵分别携带零件,因此也就不需要架在轮式脚架上拖曳。而用作车载武器的重机枪本来就是架在车辆上,自然也不需要使用轮式脚架提供机动能力了。

不过,重机枪的轮式脚架目前也并非完全消失殆尽。在一些大口径高射机枪(12.7毫米或14.5毫米)上面,仍然保有轮式脚架结构,特别是多联装大口径高射机枪,采用轮式脚架作为机动装置的更多。


军机图


重机枪使用轮式脚架和防弹盾牌也就只有苏联一家,苏联也是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国情而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造。因为苏联主要是以平原地形为主,轮式脚架可以一个人就能拉起来跑,而且采用防弹盾牌可以不用构筑机枪阵地直接放下来就可以打。
苏联在抗战时期支援中国
M1907式水冷式重机枪

但是这种轮式脚架不适宜在除了平原以外的地形使用,所以除了苏联其他国家都是使用三脚架来支撑,虽然轮式脚架在平原跑得快,但是像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不利于轮式机动,轮式机动反而成了累赘。特别是在山地作战,把机枪拆开几个人扛,无论是什么地形都可以扛上去。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使用的苏联机枪,也是轮式脚架和防弹盾牌的组合
而一般的都是采用三脚架来支撑,而现在12.7口径的机枪也是使用分装由步兵携带,或者安装在汽车或坦克的载具当中。而现代部队使用大多为通用机枪,基本上是不用脚架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也不能说重机枪的轮式脚架完全没了,在乌克兰东线民兵部队就把老旧的带轮式脚架的1910年式马克西姆重机枪现代化之后重新拿出来使用了。当然由于重量太大了,机动性比较差,基本都当固定火力支援平台使用,没有去掉带轮式脚架也是为了转移时更加方便。

现代部队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快反部队以轮式装甲底盘为主,重装部队以履带式底盘为主。因此重机枪这种在过去机动比较困难的武器都可以加装的轮式、履带式底盘上。一方面提高装备的近防能力,一方面在没有必要用重火力的情况下,可以用它们来攻击敌方轻装部队。

即使是山地部队,也装备有全地形车辆。可以拉到重机枪到处跑,也就是说除了必须要人力的情况下,基本的运输、转移都可以用平台来解决。另外,随着军事科技术的进步,重机枪的重量大大降低,结构也可以由多部件组合而成。就算用人力也可以分解来携带,自然每个人的携带的重量就降下来,有利于徒步行军。自然轮式脚架之类的就可以不存在了,能拆开搬走谁还要死沉的破轮子~~~ 像老旧的马克西姆重机枪战斗全重超过130斤,光轮式脚架都要数十斤重。另外,轮式高度也不够,对使用的阵地条件也有限制,远不如长脚架实用。



陶德中士


对于现代战争来说轮式脚架的重型枪已经不在具备实战意义,毕竟你所面对的敌人不是拿着大刀和弓箭的土著,轮式脚架重机枪,机动性差,耗费人力,所以目前将重机枪一般都架设在装甲运兵车,或坦克上作为自卫性武器,单兵目前以班用机枪为主





濡鸦色


原来是手摇或者电动机转动带动六个枪管或者更多进行高速射击,和机枪相比太重,而且构造也相对复杂。马克辛出现后基本淘汰。不过后来为了增加火力,特别是金属风暴出现以前,多管武器的射速还是最高的,而且相对于人力和畜力,飞机和舰船上没有太多要求,而且在相同的体积下火力更猛,防空和压制的效果都不错,最重要的事材料的技术,加特林原来的过热问题和机构复杂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没有过时的武器,只是看什么时候干什幺用,加特林如果防御和冲锋,重量之大不说,操作麻烦,而且火力没有机抢好,这才是先前被冷落的原因,后来重出江湖则是因为多管做高射速比单管的风险要小的多,而且现在需求更大。



固态军情


平原上好用,山地不好用


吴林宝1


因为现代战争最重要的是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