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曹修兵


母婴传播分三个途径:产前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产后哺乳传播。孕期,艾滋病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母体产道时接触母体的分泌物和血液等可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后,艾滋病病毒则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婴儿。


针对这三个传播途径,阻断也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进行。产前阻断就是宫内阻断,宫内感染率最低但最不易阻断。失败往往发生在这个时期。产程中阻断就是通过剖腹产,缩短产程,避免宝宝在母亲产道中受到感染,产后阻断则是通过人工喂养,摒弃母乳喂养。

只要是检测出HIV阳性的孕妇,都要到正规医院去做母婴阻断治疗。阻断是一繁殖的规范流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是一个全程的健康指导。“一旦母亲确诊为HIV阳性,医生就要根据其免疫状况、身体状况,包括血常规、肝功、肾功等,来作一个全面的评估,能否生,用什么方式生,喂养方式,用什么方案阻断,如何用药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准妈妈怀孕3个月(28周)时开始使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在新生儿出生后,母亲和孩子继续用药,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因为母婴感染最易发生在分娩期间,越接近分娩,危险性越激增,而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在分娩时。简言之,如果能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孩子的感染几率就会降低。


生产后立即给初生婴儿进行检测,但即便初生时孩子不是阳性,也不能保证安全,要在18个月后再次检测才能确诊,才真正安全。此后还要对母亲作终身随访。而婴儿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一般出生后一到两年发病,生存期不超过五年。


但是,不是所有HIV阳性的孕妇都适合做母婴阻断。如果她已经进入发病期,最好的办法是建议她终止妊娠,因为进入艾滋病期后,感染率会非常高。“母亲在发病期、免疫低下时都不建议妊娠,发病期怀孕生产,艾滋病病毒通过母婴传播的几率比乙肝还要高,这个时期无论是考虑母亲的病情还是保护孩子,都不主张妊娠,应待病情稳定时再进行”。


儿科医生鲍秀兰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比较严肃但又性命攸关的话题——母婴艾滋病。总所周知传染HIV病毒主要有3种途径:1血液,2性传播,体液或者分泌物接触到皮肤伤口,3母婴传播。

这里要讲一讲母婴传播

一、怎么确定是否感染 HIV?

所有怀孕妇女都会经过艾滋病检测,这对于宝宝、对于妈妈和对于医生同样重要。

要确定是否感染,一定需要至少两个检查:初筛和确证。

初筛检测比较简单,它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发现 HIV 感染者,基于这个原则,就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初筛是「阳性」检查,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感染了,而是「假阳性」。

遇到这样的情况,医护人员通常会再抽一次血,重新进行一次初筛,把所有可能出错的机会再排除一次,

若这次检查还是「阳性」,就会将这份血液样本再进行一次名为「金标准」的确证检查了。

确证检查一般需要医院将血液送往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如果确证检查也是阳性,那感染 HIV 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二、感染妈妈有什么选择?

怀孕妈妈一旦查出感染了 HIV,可以选择是否终止妊娠。

对很多感染者妈妈来说,若选择终止妊娠(人流),这辈子也许不一定再有生育的机会了。

但是如果不终止怀孕,就有可能生出感染 HIV 的宝宝,一出生就生活在灾难里。即使宝宝没有感染,感染妈妈也可能过早地离世,不能照顾宝宝到成人。

因此,这个选择,对于感染妈妈来说,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

三、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

也有不少妈妈选择保留宝宝,珍惜这个机会。

母婴阻断,包括一系列综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感染妈妈,以及避免宝宝一出生就感染 HIV。

1. 服用抗病毒药物

选择继续妊娠的感染者妈妈,需要立即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有的产检医院会为感染的妈妈提供药物,或者把患者转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证能尽早吃上抗病毒药物。

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特别在用药初期以及孕晚期,要进行免疫力的测评(CD4 +T 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有多少的检测(载量)和其他身体机能的检测,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用药。

研究显示,通过规范地服用抗病毒药物,合适的分娩管理和喂养指导,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以降低到 2% 以下。

2. 合理的分娩方法

虽然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也可以感染 HIV,但并不是一定要剖宫产。

医生会综合评估产妇状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并全程提供安全助产服务。

3. 合理的喂养方式

分娩结束后,妇幼保健院、定点医院或者疾控中心会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产妇需要继续服用。

而宝宝出生后,无论是否有感染,也都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地进行治疗。

新生的宝宝要选择配方奶喂养,因为 HIV 病毒可以进入乳汁。吃奶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不受感染。

但迫于条件所限,在一些贫困至极的地区,有些感染者妈妈只能选择母乳喂养,先保证孩子能生存下来。

当然,这种情况下宝宝承受的感染风险必然会增大。

但最重要的底线是,必须要杜绝混合喂养,决不能人奶和牛奶或奶粉一起吃。

因为混合喂养,更容易造成宝宝腹泻,消化道损伤,反而更容易感染病毒。

总结

艾滋病母婴传播可发生于怀孕期、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母乳喂养时。

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策略,子宫内和分娩时传播率约为 15%~30%,母乳喂养儿童感染 HIV 风险约为 20%~45%。

HIV 感染婴儿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年内表现出临床症状,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三分之一感染婴儿在一年之内死亡,50% 在两年内死亡。

无论如何,在孕期发现感染上艾滋病,都是非常哀伤的事,愿天下无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