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駕崩時,若不傳位給雍正,雍正會造反嗎?為什麼?

菩薩我想對你說


在《雍正王朝》裡面,雍正順利地繼承了皇位,並且在一番改革之後使得大清王朝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從雍正繼位後的施政舉措,可以看得出他是當時最適合擔任國家元首的人選,這也是為什麼康熙在駕崩之時,要傳位於雍正的重要原因。

那麼假設當初康熙傳位的人選不是雍正而是十四阿哥胤禎,那麼雍正是否會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而鋌而走險,發動政變篡奪皇位呢?

或許在平行宇宙的那一邊,康熙真的將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等人在暢春園裡面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內心裡百感交集。八爺黨的九阿哥、十阿哥聽到皇位繼承者雖然不是老八,但也還是自己的盟友老十四之後,內心裡面暗自慶幸,自己站對陣營了,八阿哥痛心自己不能得到皇位,但是想想老十四繼位,自己仍然還在權力的中心,一下子也釋懷了。

最痛苦的人當屬四阿哥胤禛了,作為最後與八爺黨爭奪皇位的皇子。此時的胤禛面臨著兩個艱難的抉擇,一個是順從皇阿瑪的旨意,擁護十四阿哥胤禎稱帝;另一個則是魚死網破,發動政變篡奪皇位。

對於這兩個抉擇,相信四阿哥胤禛會更傾向於第一種。畢竟在小說《雍正王朝》裡面,在接到康熙臨死前傳召,胤禛一度不敢入宮。如果不是鄔先生的分析鼓勵,胤禛多半是會躲在王府裡面。

正是因為鄔先生分析康熙百分百會傳位給四阿哥胤禛之後,胤禛才敢奉詔入宮,並且在入宮前還跟鄔先生安排好了奪取兵權的計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奪取兵權的計劃當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沒有胤祥就沒有能夠順利繼位的胤禛。

但是當時的十三阿哥胤祥是被囚禁在宗人府裡面的,在胤禛被康熙欽定為新君之後,胤禛才拿到了金牌令箭派人去釋放十三阿哥胤祥,後面的奪取兵權的計劃才得以進行。

如果皇位是傳給十四阿哥胤禎的話,胤禛自然是無法拿到金牌令箭,沒有金牌令箭也就沒有了胤祥去豐臺大營的搶奪兵權。沒有兵權的胤禛又怎麼敢發動政變奪取皇位呢?

除了沒有兵權之外,四阿哥胤禛不敢發動政變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康熙晚年八爺黨勢力龐大。因為早年八阿哥對朝廷官員人心的籠絡,在康熙病重之後,很多官員都間接地聽命於八爺黨,特別是八阿哥胤禩。在一沒兵權,二沒人心的情況下,四阿哥胤禛斷然不敢發動政變的,而且關鍵的一個點是在這個假設當中繼承皇位的是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自己即便沒能參與到權力的中心,也能當個太平王爺。如果這個假設當中繼承皇位的八阿哥胤禩話,或許胤禛才會魚死網破,發動政變篡奪皇位。


古今事


如果遺詔上不是雍正,他很難造反,因為在宮禁之中很難行動自由。

雍正王朝中寫道:老十三故意站在門口,假如遺詔上不是胤禛,他就殺出去。

老十三武功高強,估計奪門而出不是難事,但他殺出去幹什麼呢,當然不是回家睡覺,等待新皇冊封,肯定是出去說八阿哥造亂,命令老十七,鄔思道那幫人聽他的帶著王府護衛殺回去,因為他知道,從來奪路殺出暢春園那一刻,他就不能回頭了,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必須死,因為不論老四老八或老十四誰當皇帝,都可能把造亂的罪名給他背,所以他只能衝進去大殺四方,把罪名推翻老八和宣讀遺詔的隆科多身上,老四也必須‘死於老八老九老十’之手,當然這些人肯定也就‘死於亂軍之中’了,說不定弘時弘曆都得在‘戰鬥中犧牲’,然後留下老三‘作證’,張廷玉那些人作證,再一紙詔書讓老十四回京。。。


小山村的狼哥


肯定會造反,因為他不造反就會被其他人殺死,況且他有造反的資本。

首先,他在康熙駕崩前兼任著領侍衛內大臣,他掌管著禁宮的一切防衛事物,包括人員調動等,看似幾千人沒什麼大不了的,實則這些人都是萬里挑一,以一敵百的人物,萬一不傳位給他,他就可以發動政變。



其次,他的死黨老十三從小在軍營裡摸爬滾打,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九門等很多將領都是他使出來的,到時候他振臂一揮,肯定會應者如雲,到那時候他和雍正內外呼應,肯定會造反成功。



這時候有人就會說,隆科多是個投機分子,康熙傳位給誰他就會向著誰,這就大錯特錯了,他會看誰的勢力大,他才會向著誰,十三爺的魅力這麼大,跟隨的人這麼多,他才不敢觸這個黴頭呢。



所以綜上所述,雍正肯定會造反的。


老湖侃歷史


換個問法,雍正有沒有武力奪取皇位的實力,答案是肯定的。在“九子奪嫡”中,八爺黨和太子黨被公認是最強的兩股勢力,在太子胤礽被廢之後,“八爺黨”一家獨大,由於八爺頗會做人,廣結善緣,在朝中有著不錯的口碑,支持他的人很多。相對之下四爺就顯得有些勢單力孤,但是仔細分析,並非如此。先說老四的身份,雖然是德妃烏雅氏所生,但是撫育四爺的卻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是佟國維的女兒,隆科多的親姐姐,諸皇子中除了被廢的太子,是皇后嫡子,康熙的其餘兩位皇后都沒有生育皇子,所以說佟佳氏養育的四爺,後臺很硬。而四爺也一直向佟佳氏這一脈靠攏,繼位後隆科多被奉為國舅,雍正每次見面都尊稱他為“舅舅”。

康熙傳位於雍正有斧光燭影,篡改聖旨的傳說。但傳說歸傳說,今天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雍正得到帝位應該是名正言順的。清朝入關以後,就沒有藩王造反的先例。強勢如多爾袞,最終也只能在權力格局中選擇妥協,獲得皇父稱號,而不是廢掉六歲登基的福臨,自立為帝。

清朝前期和中期皇帝都是所有權力的心,只要有這個名頭,就能讓各方錯綜複雜的勢力給予名正言順的支持。論實力,多爾袞掌控著朝廷的軍政大權都還面臨如此壓力,更別說被人稱為孤王的雍正。如果康熙發佈的傳位詔書得以公佈天下,而雍正沒被立為皇帝,他是絕對不會造反的!

有人會說,九門提督隆科多不就是雍正的舅舅嘛。雍正有這樣一個手握禁軍的親人,完全可以通過造反控制京城,同樣可以得到皇位。但是靠一個禁軍得到京城,這個得到是完全意義上的嗎?如果康熙立了八爺,那八爺在京中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豐臺大營知道新的主子是以後,還有誰會去,誰敢去幫雍正。

京外十四王爺的數十萬大軍可以打著平叛的旗號順利開回京城,而年羹堯頂多能斷十四王爺在西北的糧餉而已。一旦大軍突破年羹堯的防線開到內地,八爺散佈在各地方當督府大員的部下肯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以即便此時的雍正得到皇城也無濟於事,也會很快被攻破。那如果他把京城內八爺一方全殺了呢,那更是為十四王爺做嫁衫了。而且年羹堯其人,也並非鐵板一塊


光之國銀十字隊隊長


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權術是制衡各方政治勢力,雍正如果沒被授予合法繼承權,可能會有以下n個結局。

一:他的黨羽任何一人登基,他做個賢王,萬古流芳。

二:八爺或者八爺黨登基,他或許結局比八爺還慘。或者八爺黨寬宏,他做個沒實權的閒散王爺。

三:無論誰做皇帝,他都不服氣,去造反,他最終失敗!身死名裂。

只要不傳位於他,雍正造反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清朝歷史上也沒有一個造反成功的王爺,只有同治他媽慈禧與恭親王的辛酉政變是成功的,但是卻也不是造反。因為清朝時候封建制度相當完善,沒有合適的理由是不足以動搖皇帝的地位的。即便慈禧掌握大權,垂簾聽政,也未曾能夠廢掉光緒,不是嗎?


南朝周公子


對於樓主的這個問題,藝軒的答案是——不會!為何呢?藝軒看來,一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條件不足

就當時局面而言,康熙去世並不是很突然,而是有預見的。康熙六十一年在暢春園中,此時的康熙雖說是病入膏肓,但是實際上他的實力還是在的,並不是因為他病入膏肓以後,自己的皇權就旁落了。皇權的繼承是康熙苦思冥想出來的,倘若康熙沒有將皇位傳給胤禛,也就是雍正而是傳給“十四阿哥”,那麼雍正也不會反。

要知道,想要反叛,那就得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而雍正呢?他的軍事能力幾乎沒有,除了一個年羹堯,隆科多雖說是他的人,但是也是因為雍正當上皇帝以後才成為他的人。不然還是康熙的。所以,在反判上,它不具備應有的條件,其中軍事條件為主要。

第二,名不正言不順

有人說,雍正的皇位是篡奪來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在這裡就不多加說明了。雍正如果沒有爭得皇位,他就選擇反叛,那麼這樣的名聲是很難聽的。因為沒有人會幫助他,即便有年羹堯和李衛。十三阿哥胤祥是斷然不會幫他的。

十三阿哥雖說是雍正的死黨,但是為人正派,胤礽在位的時候,他極度擁護胤礽,這就是事實。在國家層面和感情層面,他還是會選擇前者。

再說,雍正即便是反叛爭奪到皇位,也坐不穩,因為還有那些老臣們,還有千千萬萬的子民在看著他!

第三,缺乏能力制衡

這和我們上面第一個原因說的相似,這裡的能力也主要是指的是軍事能力,當然拋開軍事能力之外還有其他原因。

可以訂閱作者專欄查閱!

藝軒文學社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我個人覺得造反有點懸。原因如下:

一、清朝的制度。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逐步走向衰落的兩個朝代,有一個特點都十分相像,那就是中央集權較之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一切權力歸皇帝,任何人無法左右,到了清朝,這種封建王朝的集權制度得到更大的發揚,如軍機處等,都是皇權集中再集中的結果。高度集權說明清朝的封建制度已經很完備了,要想輕易改變,困難重重,這是由制度基礎決定的。從這個角度講,如果康熙要傳位與其他人,一定會像雍正即位的時候一樣,罷免所有的能員幹吏,一旦罷免,就是有力也使不出了。明清以前如唐宋,因為皇權不夠集中,所以時常會有造反的情況發生,明朝除了朱棣,以後根本沒有人通過奪位造反的。大家知道,朱棣上臺後,又恢復錦衣衛,又建設東西廠的,這些都是被明清皇帝繼承了的,誰有這個本事造反。故雍正造反的可能幾乎不大。

二、槍桿子管轄權。在康熙年間,太子雖有施政權,但是沒有軍隊調集權,滿族兵馬大權集中在八旗,八旗兵馬大權一部分歸皇子管,一部分直接歸皇帝,但是皇子們管的,大大不如皇帝管的規模和數量。從電視劇《雍正王朝》來看,十三爺允詳管著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兵馬,是守皇城的兵馬,只有他能調動。康熙帝把這兩處關鍵的兵馬交給允詳,是對他的信任,但同時,也是對八王一黨的不信任。十三爺被圈禁十年,當雍正拿著一份人員名單給他看的時候,允詳說:這裡邊有的人已經變節,能用的人估計也不多了,這就說明,槍桿子基本不是掌握在胤禛手裡的了。要想擁有槍桿子,沒有康熙的支持還是真不行。

三、得罪的人太多。冷麵王爺的稱呼本身就說明胤禛在朝廷是不得勢的,從追比國庫欠款開始,就一路在得罪人,不管是官員還是大小地主,他都得罪得差不多了,況且還有八爺黨和十四爺從中作梗,你當不了皇帝死的比其他人更慘。哪有可能去造反,誰支持呢?

那為什麼在這麼不利的條件下他還是能登大寶呢?以下是主要兩點。

一是因為他得勢。

他得的是康熙的勢,康熙看好他,需要他這樣手段的人去解決康熙未了的事業,人人都認為雍正胤禛是逆勢而為,恰恰相反,雍正基本上是順勢而為,不管他又來遇到多少麻煩,都是正常和必然的,但他是順著康熙的勢而為。

二是康熙已經給他鋪好了路。調隆科多守九門,放出允詳調集兵馬,罷免能員幹吏,除了個遠在天邊的十四爺,還受到年羹堯糧草的制約(都是康熙應允了的),八爺黨幾乎有渾身的力氣也使不出。

所以說,如果要是康熙傳位其他人,胤禛就會像八爺黨一樣,搞得你無官一身輕,啥指令都發不出,有力使不出的境地,看你能造反麼?


青燈問史


康熙如果沒有傳位給雍正,雍正會不會造反?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歷來眾說紛紜。

有的說,因為康熙喜歡胤禛的兒子弘曆,把皇位傳給胤禛其實是想把讓弘曆繼承。

有的說,其實康熙早就中意胤禛繼位,多次提出要讓胤禛當孤臣,就是為了讓胤禛繼位。

還有一種弒父改遺詔的說法,康熙在暢春園養病期間,只有胤禛能每日探視,康熙駕崩的最後一天,胤禛更是五入暢春園,康熙駕崩的時候,只有胤禛一人在場,外面就有了胤禛弒父的說法。守衛並宣讀遺詔的隆科多,在胤禛登基之後,一時榮寵無雙,最後卻被幽禁暢春園,也讓篡改遺詔的說法有了市場。

因為胤禛得皇位的方法的不確定性,很難說雍正的心思。那咱們只能假設,康熙明確的把皇位傳給了其他皇子(老二,老八或者老十四中的一個),那雍正會不會造反?

說胤禛沒有造反的心思是假的,雍正登基之後,老八、老十四也不可能沒動過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們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太低,胤禛造反的機會甚至還不如老八和老十四。皇權的正統性根深蒂固,康熙朝的很多老臣都是保皇黨,誰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他們就支持誰,這股勢力是任何一個皇子都無法單獨對立的。而胤禛又是著名的冷麵親王,康熙選定的孤臣,朝中勢力不如老八,軍中勢力不如老十四,就算再加上允祥也不行。

既然是必敗的結局,除非被新皇逼到必死的地步,胤禛是不會造反的。



魔智


胤禛拿什麼造反?是手握重兵,還是獨霸朝綱?



旮旯裡的蛤䂰


造什麼反呀?名不正言不順,他有軍事實力還是有政治實力?從側面也反映老四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