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谁更牛?谁的文学造诣更高?

为天地立心abc123


全面看“

苏轼”更牛。

文学造诣看“俩人各领风骚,难分伯仲”。

分二步答题。

李白和苏轼谁更牛?





显然,题主指的是多方面,我们就全方位比较。

文化方面:李白虽有“诗仙”称号,公认为是词的鼻祖,但李白仅在诗词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可苏轼不同,苏轼不仅在诗词与李白不分上下,而且还是散文家,书画家。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列“唐宋八大家”,书法擅长楷书,行书,用笔丰膄趺岩,与米芾并称“宋四家”,画以竹石见长,写意为主。书法和画作都有作品流传,保存之今。苏轼乃全才。

仕途方面

李白早年抱着济苍生的美好愿望从政,四处投谒,却是怀才不遇,后来皇帝惊羡他的诗才,招进宫,供奉翰林,仅陪皇上写诗咏诗作对,赋诗记史,后遭宫人谗陷,被贬,安史之乱以后,他投到永王李璘的帳下,永王兵败,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流放。遇赦后四处漂泊,后病死。而苏轼从八品当起,最后官至三品,在官场三起三落,当过判官,史馆,通判,太守,翰林学士,朝政上与王安石政见发生激烈冲突,因守旧反对王安石变革遭贬,后新皇继位,又重新召回朝庭,任翰林学士,第三次被贬,流放海南。苏轼官比李白做得大,参与了朝政。

其他方面:李白生性狂荡,豪放不拘,喜欢饮酒作诗,后仕途不顺,云游四方,留下不少的山水诗篇,但在政绩上乏善可陈,而苏轼不同,苏轼为官一方,体恤民情,造福百姓。如在杭州任太守时,整治西湖,动用20万民工,开除葑田,建立三塔,修建西湖长堤,“苏公堤”由此而来,在建设中,他关爱民工,并亲白参与烹饪,犒劳民工,传说“东坡肉”就是他在给民工烹饪猪肉时流传下来的。口埤上李白不及苏轼。

苏轼比李白牛。

谁的文学造诣更高?

我的理解:书法,绘画不属于文学范围,而属文化范畴。这里只比较俩人的诗词,文。可这不是我等能评判的,即然题主相邀,不妨谈谈个人看法

论文学造诣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豪放是他诗的主要特征,在乐府、歌行、绝句成就斐然。歌行一改传统固有格式,随性而作,笔法诡异,变幻莫测。绝句自然明快,潇洒奔放,语言简捷,气势滂薄。给后人流下了不朽的精典之作。如“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庐山瀑布的恢宏,描写的活灵活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绝妙意境。主要作品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咏留别》,《将进酒》,《静夜思》等。


苏轼是豪放派创始人,写诗词也善用夸张,比喻拟人手法,诗风豪迈大气,和李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好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若论影响力,李白略胜一筹,他的《静夜思》,《朝发白帝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但苏轼的散文弥补了这一不足。可谓旗鼓相当。

李白,苏轼各有千秋,所有作品对后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贡献相当。

李白,苏轼平方秋色。


卧冰踏雪


首先这个题目的设置其实是有点问题的,李白和苏轼,一个在唐朝,一个在宋朝,一个主要以诗名扬天下,一个主要

以词名晓四海,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比创作才华还是比人生境界?无论怎么比,其实都不合适,也绝对分不出什么能服众人的胜负。

中华上下五千年,能青史垂名的文人有多少?很显然,两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如恒星般闪耀的大人物

既然有两问,那我们先抛开文学成就不谈,用通俗的眼光评判一下两人的

综合素质。李白最耀眼的是文才,但除此以外,可以说是一个不太接地气的文艺男青年。终其一生,他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高光时刻不过是供奉翰林。他的一腔热血,基本上也就是写进了自己的瑰丽奇崛的诗篇中,并未付诸现实。苏轼则不同,少年扬名的他,有一鸣惊人的文才,也有鞭辟入里的政见,遗憾的是,他同样没有走到政治权利的中心,而是在派系斗争中,沦为一个始终被排挤在外的对象,但他的可敬之处,便是在一地、谋一事,留下了太多功垂千秋、为政为民的佳话,无论所处的环境多么局促,他都能以他的方式自洽,“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的旷达超脱。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无疑,苏轼的人生境界要显得成熟一些、稳重一些,也达观一些、坚韧一些。

关于第二个问题,谁的文学造诣更高,这个问题就更难回答了。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的诗无疑是划时代的,他

完全打破了以往诗歌创作的传统形式、固有格式,开拓出新的创作笔法,达到了飘逸潇洒的极境。如此瑰丽灿烂,盛唐唯李白一人而已。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中最负盛名的大家,诗文书画,无一不专。作为词人,他突破了作词的传统,以诗的笔法去写词,使词不再流连在歌坊与宴席之间,落落大方地登上大雅之堂,还开豪放派词的先河,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气魄,可比肩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毫无疑问,两人的文学造诣都是极高的,都竖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块丰碑,没有高下可言,只有传承与突破。

若两人生在一个朝代,定可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壶浊酒,推心置腹到天明。


饮水君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李白有出世者的桀骜——太白遗风,击剑、任侠、饮酒、赋诗,讲究恣意潇洒,所著文学作品灵气四溢;苏轼则已在政坛登堂入室,其作品雅俗共赏——既有入世智慧,又有出世风范。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所以,这一票我要投给苏轼!


相同的是,二人都处于一个不愁吃穿的时代,且仕途不顺:

李白,主要活动在唐朝最鼎盛时期。经过几代君主的拨乱反正,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国力达到顶峰。李白因为不事权贵,官场失意。“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拥有“痞帅”的性格,其作品浪漫、磅礴。


苏轼生活在北宋,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文学地位超然。宋代作为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制造业发达,商品丰富(相传在北宋宋徽宗年间,曾有烧瓷大师进宫面圣,请示瓷器颜色。徽宗以手指天,下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宋代瓷器器型古朴规整、至纯至简。但越极简,越设计,由此可见宋朝人审美标准之高),百姓生活水平极高。



但大才子苏轼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排挤,故屡屡遭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豪放、豪迈,苏轼在这一点上与李白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李白仅以诗传世,苏轼却是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开创豪放词一脉,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散文造诣极高,位列唐宋八大家;书法成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画墨竹、怪石;门下有秦观、张耒、黄庭坚、晁补之四学士。二者相比,显然苏轼文学成就更高!



《道德经》有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政治上,苏轼虽不成功,但他敢于面对失败,做好一方父母官。因此,在经世致用方面,苏轼又胜李白一筹!


流风163


文学成就苏轼当之无愧(诗+词+散文+书法),但论谁的名气大影响高,文学造诣高我认为还是李白,李白号称“嫡仙人”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被杜甫、高适奉为偶像。后人尊称“诗仙”基本上在中国妇孺皆知。文学造诣高可能有人不信,这么说吧!李白写诗一气呵成、一字不改,别人写诗反复推敲、不断修改,这一点足见太白文学造诣已经超出别人太多了,根本就不需要去琢磨,出口成诗,句句绝句,千年难见的天才。当然文学搞得再好也只是形,独树一帜的人格魅力才是永恒的神,这样一个自信的人、豪迈的人、疯狂的人、令人心往神之。酒来、剑来、诗来、意来、神来。遍寻中国诗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李白了。形神兼备,宛若成神,就好像李白从未死去,活生生的在脑海中。当然脑海里还有一个人辛弃疾,稼轩正在稻田边茅屋里挑灯看剑。对于苏轼词,美则美矣,总感觉缺乏灵气。


大愚禅堂


苏轼的文学造诣更全面,诗、词、画、书法,样样名扬宋代。李白的主要成就在诗。但可能因为唐朝较宋朝更为遥远,留下来的史料更少,再加之李白酒后诗百篇的天才,而苏轼虽好饮却不善饮,所以在文学领域里的李白更像仙人,而苏轼更像凡人。

总之,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唐宋都是文化绚烂的时代,诗词各领风骚数百年,很难评价谁的文学成就更高。但论及事功,苏轼明显更胜一筹。苏轼一生宦游甚丰,足迹几乎遍达全国,救灾、修河、建医院、筑堤等等,做了很多造福一方的事。而李白,一生基本不为官,历史上留下的与百姓亲身接触的事迹较少。

顺便说两句:关公和秦琼虽然都是高手,但难较高下,毕竟没在同一练武场比划过;苏轼和王安石生活在同一朝代,且同朝为官,苏轼的文学成就高过王安石,但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恐怕是不稀罕和苏轼比较文学成就的。

这两句多余的话,权做对于问题的补充吧。


喊冰



严格地说,如果将李白、苏轼进行比较,还真不好比较。今人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文无第一。李白和苏轼均为大家,李白的诗豪情万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煽情、气吞山河。而苏轼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尤其苏词独树一帜,同时他还是画家、散文家、美食家。


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明他不屑为官;而苏轼也是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


溯路之旅行2


李白之所以被他同时代人或后人称为诗仙,并被冠以寥寥无几的的中国伟大的诗人当之天愧。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我敢说,在现代也能达到妇孺皆知,能背几首李白诗的人上至垂垂老翁,下至呀呀学语,差不多都能随手拈来。

李白这一生放荡无羁,也做过几年御用文人,但李白天生就不是让人管制的人,他的志向在山水之间,在空灵之间,他的想像力驰骋奔越,现在的火箭也无法比拟。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终老在荒漠的田野里。

不想多说了。我最喜欢诗圣的一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韩枫3897


李白主要的作品是诗文,以诗为尊。苏轼作品有诗词文又是文学评论家。且李白的文倾向于骈文,苏轼倾向于散文。

论诗的话,自然是李白当仁不让,苏轼的诗受到宋诗的大环境影响,整体不如词。李白虽然被有些人誉为词的鼻祖,但是词这一文学体裁在盛唐还不成熟。

文章的话,诗仙李白留下的篇数不多,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的文章满目琳琅。当在太白之上。


文沐


从艺术表现的手法来看,显然宋词高于唐诗。不用问,苏东坡无疑。李白的诗仙,杜甫的诗史,都是后人吹出来的。唐代包括古典最高的里程碑只有王勃的《滕王阁序》


骨瘦如柴却神采飞扬


李白诗特别好,佩服!

苏东坡饱经沧桑,词显更好,加上词难填,还是更佩服东坡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