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之“息稅前利潤是否越高越好?”

回答問題之“息稅前利潤是否越高越好?”

一、 概念

息稅前利潤(EBIT)就是指不扣除利息、不扣除企業所得稅的利潤,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標。

具體計算是:EBIT=淨利潤/(1-企業所得稅稅率)+稅前利息

或(淨利潤-稅後利息)/(1-企業所得稅稅率)

二、 意義

息稅前利潤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是在不考慮企業所得稅和利息費用的前提下,企業所能帶來的全部利潤,即分配給債權人、國家、股東的全部利潤之和。那EBIT是否越高越好呢?答案是不一定的,還要考慮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 因素

1. 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企業未使用債務時,在經營過程中的內在風險。衡量企業的經營風險可以用經營槓桿,這裡還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就是邊際貢獻。具體是:邊際貢獻=(售價-變動成本)*銷售數量,此時是去掉了固定成本的影響。

經營槓桿係數=邊際貢獻/EBIT

邊際貢獻=EBIT+固定成本

也就是經營槓桿的大小是由企業的固定性成本和EBIT共同決定的,固定成本越大,經營槓桿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如何降低經營槓桿呢?比如提高產品價格、降低變動成本、擴大市場需求、降低固定成本等。

例如:企業的EBIT=100,固定成本=30,那麼經營槓桿係數=(100+30)/100=1.3

如果EBIT和固定成本均增加10,經營槓桿係數=(110+40)/110=1.36

1.36>1.3,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了。

因此,不能單考慮EBIT的絕對值,還要考慮與固定成本的相對關係。

2. 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利用債務融資要承擔固定性的融資成本所帶來的風險。衡量財務風險的指標可以用財務槓桿,具體為:財務槓桿=EBIT/(EBIT-稅前利息),即財務槓桿是由EBIT和固定性利息支出所共同決定的。利息費用越高,財務槓桿越高,財務風險也就越大。但是利息費用可以抵稅,也會給企業帶來抵稅收益,因此企業要適度借款,否則無限增加借款,會使企業的債務成本抵銷了利息抵稅收益,進而增加了財務風險。

例如,企業的EBIT=100,稅前利息=20,那麼財務槓桿=100/(100-20)=1.25

如果將EBIT和稅前利息均增加10,那麼財務槓桿=110/(110-30)=1.375

1.375>1.25,同時財務風險也增加了。

最後,簡單地說,就是企業想要提高EBIT可以通過經營高風險行業來獲得高額利潤,此時的經營風險也加大; 也可以通過高額的借款來滿足迅速擴張,進而提高EBIT,那麼財務風險會加大。因此EBIT不一定是越高越好,還要評估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要使其在可控的範圍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