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 240多户养殖户损失预计近亿元


玉环 240多户养殖户损失预计近亿元

玉环 240多户养殖户损失预计近亿元

11月23日一大早,玉环市芦浦镇漩门村的养殖户陈老汉来到自己的滩涂养殖塘,看着滩涂上青蟹留下的脚印,还有冻死的青蟹横七竖八地躺着,心里很难受。之后,陈老汉撑着泡沫筏来到养殖塘中间,拉起一个长长的笼网,心里盼望着能捞起满满的青蟹,可里边却只有一只青蟹和几只虾,顿时,在他眼眶里打转的泪珠掉了下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今年对于玉环市芦浦镇、龙溪镇、干江镇、玉城街道的养殖户们来说,本该收成的时候,却面临了巨大的损失。他们每天愁云惨雾,不知如何是好。

陈老汉今年56岁,他告诉记者,不少养殖户跟他一样,从爷爷那一代人起,便在漩门湾的滩涂上养殖。大家一开始是养蛏子,后来漩门湾三期围垦,有关部门筑起了堤坝,塘内没有了活水,没法再养蛏子,大家就改养青蟹。

“我的养殖塘面积有100多亩,每年的投入要100多万元,也能赚个100多万元。每年农历四月份至十月份是青蟹收成的季节,往年每个月能赚个二三万元。”陈老汉说,“可在今年6月份,有关部门说要围垦,组织了200多人到了滩涂上,把原本养殖塘上围着的网给割掉了。网被割掉后青蟹到处爬,爬到哪里去都找不到了。”

陈老汉说,网被割掉的那段时间,青蟹到处爬,很多外地人便来捡青蟹,运气好的,每天还能捡到一两百只青蟹。“9月份,有关部门又让人用挖土机来挖塘,养殖塘里的水就流走了。水少了,青蟹就容易生病,水少了,也没法给青蟹保温,很多青蟹都被冻死了。”

陈老汉说,往年,他每天到塘里拉笼网都能网上二三百斤,可今年笼网拉起来后青蟹却寥寥无几,每天最多就收个十来斤。“按照这种形势,今年100多万元的投入都要打水漂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涉及240多户养殖户,经济损失预计近亿元

漩门村的养殖户黄友分告诉记者,他的养殖塘面积有90亩左右,今年投入60多万元,情况与陈老汉一模一样。“养殖塘被挖了,网也被割了,塘里的水流走了,青蟹跑的跑冻死的冻死,病死的病死。”

“我们这边靠海,田地少,滩涂就是我们的田地,大多数人靠着滩涂养殖为生。”黄友分说,养殖户们基本上是几年前开始养青蟹的,一开始时,由于没有经验,青蟹养不活,一些养殖户亏了,经过几年的摸索,情况慢慢好转,养殖户开始赚钱了,可现在又突然不让滩涂养殖了。

现场的养殖户们告诉记者,这一片滩涂有240多户养殖户,养殖面积有一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近亿元。

陈老汉说,他从十几岁开始养殖,长期泡在水里,脚上长满痛风石,而且除了养殖,也没有其他活计可干。“怎么能说不让养殖就不让养殖,给我们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养殖户都50多岁了,养殖了一辈子,也不会干别的活,家里的经济来源几乎断了。”

芦浦镇道头村村委会主任:

有关部门今年力度大,多次发过通知,可养殖户仍措手不及

那么,情况真像养殖户们所说的那样吗?11月23日,记者来到漩门湾三期工程现场。在这里,记者看到,挖土机在挖土,养殖塘里的管理用房被拆了,许多材料工具堆积在这里,原本围在一些养殖塘四周的网也被割掉了。

“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滩涂就是我们的田地,附近村庄的很多村民祖祖辈辈就在这滩涂上以养殖为生。”芦浦镇道头村村委会主任黄开广告诉记者,原先道头村有1600多亩的滩涂,村里按照规定分到每一户村民。“有些村民不养殖,村里就收回来租给其他养殖户,收取一些租金作为集体收入。”

“十多年前,有关部门提出要围垦,当时引发不少意见,最后经过协商,有关部门与各个村都签过一份协议,返还给各个村滩涂面积的5%。”黄开广说,这些年有关部门陆陆续续都在通知养殖户们不要再在滩涂上养殖,但多次通知后反应不大,许多养殖户们仍继续养殖。今年,有关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用泥浆灌塘、挖塘、割网,养殖户们有些措手不及。

黄开广称,以前,有关部门为了让养殖户迁出去做了很多工作。有关部门收购了所有养殖户的鱼,另外也找了地方给养殖户养殖,并配备了网箱。“现在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养殖户不能养殖了,一下子没地方去,怎么解决;二是养殖户们这么多的投入,现在突然面临打水漂,如何善后。”黄开广说,他们也曾积极地跟有关部门沟通,“能否按照原先的协议,按照滩涂面积的5%返还村里,划出一个区域来,把养殖户们集中在这个区域里养殖,其他的滩涂,有关部门想如何使用就如何使用,不过一直到现在,还没给我们回复。”

有关部门:多次通知养殖户退出

11月27日,记者采访到玉环市芦浦镇副镇长黄坚松。黄坚松告诉记者,2008年,漩门湾三期围坝时,当时有关部门跟各个村协商,推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按照每亩1000元左右的标准一次性补偿村集体,另一种是按照5%的比例返还村里用地,作为村留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当时大部分村都选择了返还用地。另外对于养殖户,按照每亩两三百元的标准给予搬迁费。

“养殖户搬迁费是在2012年前后发到各个村的,每个村对这笔钱的安排可能不一样。”黄坚松说,就拿漩门村来说,从2008年至2012年,因为养殖户发生了变化,养殖面积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笔搬迁费如何发、发给谁,大家意见不同,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发。“每个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漩门村确实没有田地,养殖户就是靠滩涂养殖为生的,而且这些养殖户大多年龄大了,又没有什么文化,现在不能养殖了,的确有些困难。”黄坚松说。

黄坚松称,漩门湾三期工程的相关工作是由玉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的。随后,记者采访到玉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林春平。他告诉记者,2012年,有关部门就已经通知养殖户不要再养殖了,养殖户也签了承诺书,但要求延迟一年,2013年时,养殖户又要求延迟一年,双方签订了养殖管理协议,让养殖户2014年4月30日之前全部退出,“我们开始是按照原有登记的养殖户进行通知的,这些年养殖户有变化,我们也有通过电话或在现场通知过现在的这些养殖户”。

关于返还村里用地的事儿,林春平称,会按照规划和相关的协议返还,如果有什么变化也会再进行协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