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制造业该如何实现工业信息化?

MiSS文


首先,先是业务流程的梳理,然后优化,将主要的业务流程先进行到电算化阶段,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可以了解一下:

1.0单体应用

目前,绝大多少的企业都在使用部门级软件,如OA、财务、供应链、ERP、CRM等,实现了部门级的电算化,但并未实现跨部门的流程优化和数据共享。

2.0一体化集成

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实施OA+FI+ERP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流、物料、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的全流程的、闭环的管控和流程固化。

3.0敏捷制造

在实现工厂全流程优化和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车间级的精益生产思想和敏捷制造体系,完成生产工艺流程(人、机、料、法、环)的全过程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

4.0智能工厂

实现设备级数据采集和监控,利用企业云平台,联接客户、供应商、协作厂商,通过智能排程系统,构建敏捷、柔性的智慧工厂。

  1. 设备联网:

2.生产自动排程

新型排产应用鼓绳约束理论,以瓶颈工序资源为突破口进行排产,前拉后推至全流程,快捷灵活。

3.能耗管理

等...


普实软件智能制造服务


什么是离散制造业?

离散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加工此类产品的企业可以称为离散制造型企业。例如火箭、飞机、武器装备、船舶、电子设备、机床、汽车等制造业,都属于离散制造型企业。

离散制造业实现工业信息化的难度

(1)离散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力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流程行业,即便是企业购买了数控加工设备,但是依然无法摆脱对人力的依赖。人一多,管理的复杂性就大大提高

(2)离散制造业的利润普遍不高,而管理起来又比较复杂,信息化产品种类又很多,如果过要建立好信息化,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融合,那么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这个投入往往是离散制造业承受不起的

离散制造业该如何实现工业信息化

(1)实现生产无人化,既然人多导致离散制造业难以管理,加大了工业信息化的难度,那么我们就进行生产无人化,推行工业机器人、机器手臂等智能设备。提高生产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为主要建设方向。

(2)系统的管理,目前离散制造业拥有四大管理系统分别是:ERP、PLM、SCM、CRM,其中SCM和CRM的应用面更加广泛,而ERP的应用则相对要狭窄,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企业的管理系统。

(3)当无人自动化水平和信息话管理系统使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分阶段地将信息系统与自动化设备进行信息集成,从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无纸化,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无人数控加工设备的优势,还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

最后蜗牛提醒诸位,离散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不能一味贪多求大,要一步一步的磨合系统和无人数控设备生产,做到随时随地能够获取车间现场的信息。


财税蜗牛


夯实经济,首先重视制造业,少些假大空的东西,把房地产泡沫压下去,引导资金去该去的地方。另外,政府少点形象工程,正确看待GDP,不要自欺欺人,盲目吹擂!


默默浅谈


离散制造业先做好现场管理,就离智能制造不远了!想办法利用实用、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提升QCD指标,少谈那些工业互联网的假大空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