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东的东北人感受如何?

冰与火7800


其实你说的我并不是很赞同,东北人确实大部分是山东的移民,但是这个地理性的大迁移是具有历史和时代背景的,不紧紧是山东人,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这些人也已经祖祖辈辈几代人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也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东北这个大家庭里了,本人祖籍也是来至山东蓬莱,但我们家也已经好几代人扎根在东北了。近些年东北经济的全面衰退导致了东北大量的年轻人走出去,在外地发展定居,但普遍都会集中在国内较发达地区。并不是我们是从山东来的就又回山东了。不可否认有很多东北人在山东发展定居,我一发小就定居青岛了,但他说过家还是在东北,根还是在东北,做为一个东北人我热爱我得家乡,无论我在哪里,那个生我养我得地方,就是我得家,就是我的根。


危险品17


我是生在东北,四十年后才回美丽青岛的,山东,东北人都很实在。当初我父母因自然灾害,背累离乡去东北,身无分文。热情的东北人帮助建房置地,不分你我。

前些年东北实在经济不咋地,攒了些钱想回山东发展,那里有我的七大姑,八大姨,曾经我家在东北稍富裕时,也没少帮助过他们。

抱着满怀希望回到山东,可看到大部分亲戚总是冷冷的目光,四处招工广告都是,东北人除外。当然东北也有不少混混在那里混不下去,跑山东来嘬妖,但总归是极少数。

咳!一言难尽,在山东混了十好几年了,我没用到山东一门亲戚,没见到一个朋友帮助我,全靠曾经不认识的东北人,和自己在此打拼!


梦149405378


我经常活动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跟不少从东北返回山东的"新东北人"保持着一定的接触。感觉和青岛比,济南的东北人要少一些。而青岛的东北人在黄岛区、城阳区多一些。

就接触过的东北人来看,他们在外貌体型上普遍和山东人差别不大,最为显着的区别是口音,只要东北人开口,便能发现他们的方言明显迥异于山东话。

与那些重新返回山东的东北人沟通时,他们往往会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口吻简单说出自己的家族史。聊得深了,也会对东北与山东的生活差异发表些感慨。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总的来说,感觉这些返回山东的东北人挺不容易的,他们奋斗在不同的行业,工作也挺勤勉。

那山东对于这些东北人来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就我接触的这一部分返回山东的东北人来看,山东是他们的祖籍,但东北是他们的故乡。


俄罗斯观察者


我09年去的东北黑龙江省一个县的煤矿做了盲流子,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称呼的。97年我去了哈尔滨。一直忙着生活,说白了也是为了生存。由于我的吃苦耐劳慢慢的站住脚。2013年身边的很多老乡回山东老家了。我也有了这个想法,毕竟叶落归根。这期间我平均4-5年回老家一趟,父母也相继去世了。我的户口还在山东。2013年我自己先回来看看。哥哥们都说希望我回来。可是我的地被大哥种着,名字都没有我的了,找到大队,书记说我大哥种着,我大哥就说没有。父母留给我的老房子也没有我名字了。院子里都种上了树。我不愿意太僵,就自己一个人去济南打工了。春节回哈市,妻子还出轨了,这就是我的回老家之路。曲折艰难险阻,所以我决定不回老家了。那里黄土不埋人啊!30多年过去了,对家乡没有归属感了。父母在是家乡,父母不在就变成故乡了。


沉默里的回归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我出生在吉林,2010年回青岛2013年定居在美丽的港城烟台,我感激东北对我的养育,我感谢山东对我的培养!

1.东北人和山东人都是非常豪爽和热情好客的,但是文化差异确实是存在的。比如酒文化,东北的酒文化就一个字“喝”,只要入局了基本就是我敬你一杯,你敬我一杯,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所以东北的酒文化是真心不好,但这不是绝对的。山东的酒桌是非常讲究的,虽然也会喝很多酒但是很有章法,必须有主陪(请客的或者长辈)副陪(大管家)大客(这顿饭主要请的人)二客(次请的人)主陪先提酒,然后是副陪以此类推,不多介绍,等到大客提酒的时候就说明这顿饭要结束了,服务员会主动询问吃什么主食。比如回老家和长辈吃饭,吃完以后必须要跟在座的长辈依次说“我吃好了,您慢慢吃”之后才能下桌,很有礼节,总结下来,山东的饭桌文化真的要比东北好,不愧为孔孟之乡。

2.经济收入,东北的经济我就不讲具体数据了,这几年真的是很不好,增长缓慢。东北是农业大省,大部分人都是种地,每年5月到10月集中种地,10月到次年的5月基本没有工作,这段时间大部分人在打牌,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反观山东,经济稳步增长,就算是农民种地也是经济作物,烟台种的比较多的除了小麦还有大樱桃苹果等,同样是一亩地,但是一亩苹果的收入是种玉米和大豆的几倍,而且山东是一年两季农作物,所以忙的时间多,闲的时间少。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的比较好,多以各行各业的机会都比较多,只要你勤奋努力,你就有机会成功。所以这几年东北有些城市的人口都出现负增长,因为有大量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生活不颓废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父亲泰安人,母亲临沂人,退伍结婚后不想在东北老家务农了,便和老婆只身来到了美丽的青岛,那是1997年的春天,通过很多当地人和外地人的帮助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不是很火,但也不错,有困难了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同样我俩口子也会经常帮助别人,大家相处的象兄弟姐妹,没有当地人与外地人之分,已经由当年的绰号“小东北”变成了老陈大哥了。总结一条经验:做人谦虚谨慎,诚垦热心,团结邻里,互相帮助,不耍小聪明,别贪小便宜,做到心胸宽广,和蔼可亲,这样哪座城市都会欢迎你。你觉的呢?


龙骨356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吧,我出生在吉林梅河口的一个村子里,2013年因工作原因来到了山东青岛,在这里也处了个对象,所以就申请留在这里工作,14年年底在城阳买的房子,地方有点小偏,当时价格是6000,现在已经翻了2倍了,18000一平了,是真赚了,15年年初结的婚,年底生了个男宝宝,现在很幸福!我对象是山东泰安的人,对那里的地域文化我真是深有感触,给我的感觉就是人很本分,有原则,为人大多很朴实。东北还有我的父母在那里,他们年岁也大了,不久后我打算给他们接来,但他们种了一辈子田地了,突然来到这边,没点事儿做,会待不住,现在也正为这事犯愁呢。但无论如何还得让他们与我生活在一块,不然看他们年纪大了,子女离的那么远,我还真不放心!



好小伙奋斗的路上


感觉挺好的 , 我父亲山东梁山人,在8岁的时候来的黑龙江 宁安市,2015年去世,去世的时候74岁。我1975年出生,在1999年的时候回到山东梁山,工作了2年,能那时候感觉山东挺落后的,人还是挺实在的,后来我又回黑龙江了,直到2016年 黑龙江经济不好 我又来到了山东


志哥77506013


我是回山东的东北人,出生黑龙江林场,17岁回山东招工进工厂,生活习惯当地风俗很不习惯,慢慢适应,最后回东北是1999年,如今全家都在山东老乡,如今非常想念东北生活,特别怀旧,没事总看东北视频。说实话,东北人老东人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人处事,我感觉东北山东人都好,你自己待人待事公正,只要遵守道义,无论在那都会有尊严,面子不是別人给的,是自己挣的。无论穷富,开心就好,如今生活70后压力特别大,我们经历了太多。个人不喜欢山东夏天,太热,,,,,,如今还是想念东北,,,,


13295477563木器修复


第一我不是东北人。第二我不是山东人。旁观者看,若山东人不接拿东北人,天理不容。看网上评论 ,山东与东北交火很多。在山东的东北人可能很多!年轻的山东人们,回山东的东北人都是你们的亲戚。别让其它省人笑话山东人忘本,闯关东是历史事实,谁也改不了。今天他们回流,也是经济规律造成的。投亲靠友,可以理解。山东人若排斥东北人,只能说山东人太没度量了!我也劝回山东的东北人,适应山东的生活环境,别太张扬,山东是守孔孟之道的地方!中国任何地方都没有山东规矩多。东北人可能大企业职工出身的人多,讲民主习惯了,看不愤的,什么都想提意建,报不平,要学山东人守规矩,逆来顺受。山东,东北两地尽管不远,但生活环境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都须相互体凉吧!谁也别指责谁,谁也别看不起谁,血原上看,这两地最近。东北人少闹事,山东人也别生活好点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时期!都是弟兄!看河北与东北,即不亲也不远,矛盾不尖锐!说三道四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