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沒有那麼多課後班和作業學生們仍然能學習很好?

wdsas


以前的學生的成績肯定比不上現在的學生。

以我自己為例,八十年代上的小學,成績當時經常是班裡的前三名。清楚地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有次考試我的語文八十多分,數學九十多分,是班裡的第三名。

大家可以問問現在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的成績,八九十分在班裡基本上是倒數。

現在學生的水平比以前進步得何止一點。

學生的整體水平前進了一大步。其中,老師的負責,家長的用心,各種輔導班都功不可沒。

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成績的情況下,自己不重視,除非孩子特別自覺,就等著孩子成績落後吧。


快樂開心教育


筆者小學在七十年代末期,初中八十年代初期,在學校成績一直是前三,後來考取師範學校當了老師。我覺得造成這種狀況應該有以下原因。



1、考試科目不一樣,筆者讀書時小學就考語文數學,其他的就是音樂美術體育課,好像再沒有了。現在有英語品德科學等都要考要學。初中當時就語數外政理化六科,現在增加了生物地理。還有體育中考實驗中考等。

2、當時所學內容並不簡單,相反有點難。比如當初學化學裡面有電子式,學語文初中就要學短語和複句,這部分內容現在到高中才學。估計是因為學習內容多了,才幾次降低難度的。

3、現在輔導班很多,而當時沒有輔導班,沒有補課,大家都週一到週六學習(當時每週休息一天)。現在之所以家長愛跟孩子報輔導班,是害怕孩子落後了。



4、當初老師教書都非常敬業,筆者只到如今都懷念那批好老師。現在,由於待遇沒起來,人心有點散,很多人想的是怎麼補課怎麼做生意,真正全身心教學的比例大為下降,教學效率就低許多。

5、當時學習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端鐵飯碗,吃商品糧。現在即便考取了大學也不一定有好工作。學生學習競技狀態也有差別。當時是“我要學”,現在大多數是“要我學”了。

基於以上原因,原來沒補課的孩子依然學習好。現在動不動補課的孩子可能並不見得學習好了。


文軒閣


從學生到老師,說說我對兩代人學習的看法。

從前的我們很專一,也知道努力。

以前我們上學,只學知識,語文數學,自然社會……沒有正經的美術音樂課,沒有特長,一臺電子琴,一個白髮蒼蒼的音樂老師,伴著讓我們蕩起雙槳,就是我們無憂無慮的小學。

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作業沒有那麼多,一本指導書,停電的時候點個小蠟燭也要寫完。然後再三五好友在街上瘋跑,玩各種各樣屬於我們的遊戲。那時候,我們不知道手機電腦是什麼,看個電視都要一群人圍著。放羊割草屬於我們,躺在河溝邊談理想。

而現在的孩子,寫作業費勁,上學費勁,上輔導班費勁,就連做家務都費勁……生活越是好,越是不知足。天天放學之後拿起手機,三五好友就開始吃雞,王者農藥……何來成績,更別說為理想奮鬥。

從前的我們很認真,我們學習為了父母少受累。

和現在的孩子一比,感覺那個年代的我們很聽話,很孝順,懂得上學不易,懂得未來得靠努力,我們上學有一種現在小孩沒有的使命感,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很認真。

從前的我們沒有那麼強的自我意識,我們只是簡單的接受教育。

那時候的老師,真的是有不可侵犯的威嚴,雖然教學不如現在吧,有時候還帶著我們去給他掰玉米收花生,但是我們都很崇拜老師,很聽老師的話。那時候的社會,沒有這麼浮躁,那時候的老師,也沒有這麼卑微。

但是現在,很多都變了,社會給了孩子們挺起腰桿的支持,但是卻把尊師重教淡化了,借用網上一句話,跪著的教師,怎麼能教出站立的學生。


莞爾手工坊


我們那時候上學一天只上六節課,下午最後兩節是課外活動,正課上完後,大多數學生也不是隻顧玩,有的打打球,活動活動筋骨,放鬆一下,又去學了,有的拿著課本到河邊小樹林,邊欣賞風景邊學習,不亦樂乎,學習效率較高。那時也沒有那麼多的複習資料和作業,同學們就是反覆看課本,做課後習題,不會就討論,吃得透,沒有是事非懂的。再一點招生的原則是,每個省都有固定的指標,你省分數再高也不會多招大學生,省內各市區竟爭再厲害,本省上大學的人數已固定。


如今社會發展了,家庭富裕了,也捨得花錢了,同時也注重教育了,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的孩子,於是開始找老師給孩子加餐,隨之補課亂象產生,你補我也補,也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連鎖反應,雖痛恨補課又欲罷不能,擾亂了正常教育秩序,學生負擔越來越重,以致怨聲四起,但根源在哪?家長們認為哪?


等待2084553


先回答問題再深究原因。


答:現在與過去沒有可比性,這種對比無法產生有價值的結論。


學習很好永遠是指部分人群,我們先看數據再來描繪這部分人群的畫像。


關於數據

70年代

總體78年與79年錄取比例約是6%

2017年

一本的錄取比例全國平均大概在12%左右。(二三本就不算了)

而985的錄取比例只在2%左右


在高考的數據支撐下,我們能清晰的看到各個時間的錄取比例。

按照一本來說,機會已經比曾經增加了一倍有餘。

所以時期並非是更難了。


人物畫像

70年代

物質貧瘠,全民主要的人力投入基本都在糧食上。

對於學習很多都是家裡艱難的決定,因為直接就會產生一個光吃不幹活的“累贅”

這樣的過程裡天然的就淘汰掉一大批對“學習”意志不堅定的人群。

只要是在那個年代“排除萬難”堅持下來的基本上都是有著強烈家庭氛圍薰陶衍生出來改變命運的慾望。(個人因為熱愛學習而改變家裡人態度的案例太少,並不普遍)

現如今

物質豐富,每一個家庭都負擔的起孩子學習的費用,而引發出來的問題就是:

1、孩子根本不產生興趣並且毫不珍惜

2、在社會壓力下的父母將壓力轉嫁在孩子身上造成各種補習也沒有任何效果的惡性循環。


反思

目前學習好的孩子,其實大部分還是存在於那些對於知識尊重並且有能力支持孩子的家庭裡。

70年代靠決心,靠毅力,靠對知識的渴望,

現在靠理念,靠方法,靠對知識的理解。

其實你會發現雖然年代不同時過境遷,但他們本質的東西並沒有過多的改變。


以上。


另外有一個更有意思的問題給大家思考

為什麼過去一家7-8個孩子好像養起來很簡單,也不用操心。而現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家齊上對付1個孩子,還問題百出?



simon翠花


以前上學的時候,只需要學習語文和數學,一星期才上一次音樂課和體育課,其他時間都在學習語文和數學,一天七節課不是語文就是數學,書上就那麼多內容,老師都把題目講爛了,學生天天聽也能在課堂上記得差不多了,所以就不需要佈置那麼多課後作業,現在呢,學生們開始素質教育,什麼語文數學,英語,自然,勞技音樂,體育,美術什麼課程都有,有時候一週還要上幾節課,一天也就上一次語文,數學,英語,老師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堂上都在講知識點都不一定能講完,哪有時間做作業,所以只能把大量的作業留在放學之後了,加上現在每個學科都在佈置作業,連歷史老師都佈置作業,所以孩子們課下才會有那麼多寫不完的作業,加上有些科目課堂上都沒聽懂,課下更不會做題目了,所以只能報課下補習班,但是就算是每週都在補課,但是那也最多一週補一節課,比著以前還是少很多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一直在減負,而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